人老了,什麼時候適合去養老院?老人說:我60歲出頭就入住養老院了!

2020-12-22 騰訊網

圖文無關/來源網絡

現在的老人,為了減輕兒女們的生活負擔,大部分都想著將來老了去養老院,但是老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們什麼時候去養老院合適嗎?難道真的要等到身體不能自理再去嗎?我們不妨來聽聽這位常駐20多年養老院老人的選擇吧!

王慶耀今年84歲,年輕的時候是一名石油工人,由於工作的原因,他和老伴常年分居兩地,只有一個女兒,現暫居國外,後來王大爺退休了,本來女兒想著把王大爺兩口子一起接到國外養老,但是卻被王大爺拒絕了,因為王大爺覺得在這已經生活了大半輩子了,如果去了國外,不僅語言不通,生活習慣也不適應,所以他決定和老伴搬進養老生活。

王大爺剛住進養老院的時候只有六十出頭,老伴才五十多歲,兩人身體都很健康,對此很多人都很奇怪,為什麼這麼早就住進養老院來了呢?對此王大爺說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他不願意跟女兒去國外生活,因為老了真的不想來回折騰了,但如果讓女兒回來,又有點不現實,所以他覺得自己不能那麼自私,於是就想著去養老院養老,這樣既不拖累女兒,還能讓自己老有所依。

第二:王大爺覺得如果跟老伴居家養老,那等年紀大了,身體出了問題,到時候肯定需要一個人在身邊照顧,所以王大爺覺得不如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用每個月的房租來支付養老院的費用,這樣既安全又放心,還能讓自己在養老院享受到專業人士的照顧。

第三:王大爺覺得,住在養老院裡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如果在自己四肢健全頭腦清醒的時候住進去,你就可以慢慢適應養老院的環境,雖然住在養老院裡需要根據那裡的規定按時吃飯、睡覺,看起來特別不自由,但是這樣的生活很規律,而且還能定期體檢,如果身體出了什麼問題,還有專業的護工照顧。

現如今,王慶耀老人已經在養老院住了二十多年了,他覺得在養老院的日子很好,生活起居也有專人照顧,而且還能和同齡的老人做朋友。

看了他的經歷,筆者想說,無論你將來選擇哪種方式來養老,都應該跟王慶耀老人一樣提前規劃好自己的晚年生活,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合理的選擇,千萬不要等到身體不能自理了,再由別人為你安排,這樣不僅會拖累兒女,而且還讓自己受罪,得不償失。

來源:二大媽有話說、養老運營消消樂綜合整理,

湖南盛康公司祝偉大祖國繁榮富強!

相關焦點

  • 看了牛犇住的養老院才明白:為什麼越來越多老人選擇入住養老院
    ,大家可以一起打個牌、做個手工、唱個歌什麼的。節目中,幾個年輕明星跟牛犇討論養老院時提到,現在輿論好像依然普遍認為,是那些子女不孝順、沒人管的孤寡老人,才會住養老院。據以往報導,中國老人一般會因為很多原因抗拒住進養老院:不想被人管著、失去自由,住別的地方不適應,不想和居住地的老朋友們分開,怕兒女被外人指指點點「不孝」,等等。
  • 老無所依:益陽養老院暴雷背後的6000名老人
    一位老人說,如果曹老的死亡能幫大家的錢追回來,她們真的感謝他,「但如果追不回來,他真的是白死了。」三 「真的害怕」有老人承認自己投資養老院是為了合同上許諾的「福利」——18%、12%、10%的回報聽上去總比銀行存款利息要誘人。但更多的老人是實實在在奔著養老院床位去的。高煥英說,衡福海養老院暴雷立案後,警方來找受害者調查。
  • 有點兒小羨慕,39歲程式設計師入住養老院
    昨天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因為在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老年人才會入住養老院,可是新聞中的主角才39歲,就入住養老院了。說句實話,從最開始的特別驚奇,到後來竟然有些羨慕不已了。養老院的生活應該都是一種特別簡單的生活,早九晚五的三餐飲食,而且沒有任何生活的壓力,也怪不得新聞中的主角在入住了養老院以後,體型胖了一圈,這大概就是心寬體胖最真實的寫照了。看新聞的時候知道事件中的男主是因為父母過世,自己也沒有成家,所以在自己身體不適的時候,有了這種選擇。不過在我看來,對於那些無牽無掛而又清心寡欲的人,入住養老院是最合適的選擇了。
  • 寶山這裡新開了一個養老院!符合這些條件的老人入住享優惠
    長期以來,廟行鎮只有一個養老院,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已經無法滿足鎮域內的養老需求。為此,廟行鎮政府把籌建一所更大的養老院作為一項實事項目。近日,廟行鎮孝樂匯悅馨養老院建成運營,並迎來了首批60名住養老人。
  • 50億影帝黃渤送爸爸去養老院是不孝?關於養老院,你知道的太少
    可是,在功成名就的時候,一回頭,父母卻老了,爸爸也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症。阿爾茨海默症是怎樣呢?看看黃渤參演的綜藝《忘不了餐廳》,這樣一部溫暖的綜藝把社會上經常被忽略的群體帶到觀眾的視線中。老年人群體,甚至是阿爾茨海默症老年群體。節目中黃渤坦白,自己把老人家送到養老院的行為,遭來很多人的非議。
  • 中國的「寺廟養老院」:入住不要錢,只有2個條件
    福建三明沙縣吉祥寺,寺廟的周是環境優美,佔地面積18000平方米,在這青山,山泉清澈依賴底的寺廟中,看到「免費」的,現在被養老院建設的100名老人在這裡住宿,他們的衣食住行,都是免費24小時照顧護士,該老人院採取信徒捐贈支持、護理法志願者長期看護、幫助入住老人、服從常住僧侶日常管理的方法,並設有醫事室,為老人提供安穩的晚年生活環境,在這樣安靜的環境中,這裡的老人一定能安度晚年
  • 「我不是不想去養老院」
    在江蘇南京的近郊,有一家農村養老院,一些老人把這裡當做家,他們說,互幫互助,開開心心,這就是老年人的小康生活。養老院裡有一位喜歡拉二胡的爺爺,叫方傳富,今年78歲,他心中的小城就是這個佔地4000多平方米的敬老院。方爺爺:「每天都給掃、擦、拖,乾乾淨淨的。吃的方面呢我們自己選擇,想吃什麼報什麼。就是這麼好,你看多開心!」
  • 看了85歲影星牛犇住的養老院,總算明白問題不在養老院,而在…
    節目中,幾個年輕明星跟牛犇討論養老院時提到,現在輿論好像依然普遍認為,是那些子女不孝順、沒人管的孤寡老人,才會住養老院。要不是沒辦法,誰會甘願住養老院?大概是這個意思。據以往報導,中國老人一般會因為很多原因抗拒住進養老院:不想被人管著、失去自由,住別的地方不適應,不想和居住地的老朋友們分開,怕兒女被外人指指點點「不孝」,等等。
  • 蒯大富的養老院
    她說:「他連續六次中風,住進了養老院。過年回家住了三天,昨天回養老院去了。我開車來接你,帶你去養老院看他吧。」   這公辦養老院坐落在關外寶安區黃田,離深圳機場不遠。若是外國記者來訪,迎面看到嚴嚴實實的防盜門窗,一定以為是一座監獄。進到蒯大富房間的門口,就更像監獄了。養老院裡除了有個醫務室這一條優點之外,沒有任何其它條件能比得上美國最普通的老人公寓。田心毫不隱晦地說出了這個感覺。
  • 91歲老人哭訴被兒女送去養老院:我有錢,我不是犯人,我要回家
    老人有三個女兒一個兒子,當記者聯繫到她的兒子時,兒子說老人的現狀不適合回家,比如買菜、買水果、買藥、看病打針都需要他來照顧…… 想想老人都91歲了,她的兒女估計也都是6.70
  • 中國首家寺廟養老院,伺候著百位老人,入住需滿足兩個條件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全世界也都開始慢慢步入一個老齡化的社會,尤其是在我們這個重情重義的國家,老齡化給很多家庭帶來了不便,很多人都一對夫妻養著四個老人家,要是沒發生什麼意外那還好,一旦有什麼意外或者病痛的話,那對當事人和子女來說,都是極其痛苦的。
  • 39歲男子入住養老院!朝6晚9曬太陽追劇……網友:是我的理想生活
    年輕人住進養老院是種什麼體驗——重慶一39歲IT男告訴你「早6晚9的作息還和老人一起追劇」怎麼回事突然聞到了「凡爾賽」的味道因身體原因住進養老院13日上午10點,重慶渝中區某養老院中,古先生正在院裡鍛鍊身體
  • 早6晚9,重慶39歲男子入住養老院
    早6晚9的作息、和老人一起追劇……重慶39歲男子入住養老院。2個月前,重慶一家養老院入住了一位最年輕的住戶,年僅39歲的古先生——入住後,他早上6點起床,晚上9點睡覺,每天曬曬太陽,鍛鍊下身體,和婆婆爺爺們一起追劇、擺龍門陣。
  • 癱瘓老人被智障人士打死 養老院接受老人困擾多
    兩年多前,一次腦溢血,導致原本身體健碩完全不需要人照顧的老孟一下子病倒在床。在醫院躺了整整一個多月後,老孟被告知要回家靜養。可回誰家呢?雖然老孟和老伴有一套獨立住房,但老伴也已78歲高齡,加上腰不是很好,根本沒辦法獨立照顧他。縱有百般無奈,子女還是將老孟送回他自己位於六樓的家中。於是,在老孟養病的整整一年多裡,兒女三人以輪班的形式照顧,這種方式讓大家都疲勞不堪。
  • 老人要去養老院,兒子害怕被罵不孝不肯送,老人假摔騙兒子
    ,很多人認為養兒防老就是父母老了,做子女的要在身邊端茶倒水的伺候,老人過世後,讓老人入土為安,這才是盡孝。我的三姑健在,今年才59歲,但已經患病三年了,三年多前,三姑父自殺,給三姑造成了很大的打擊,從那以後三姑就變得有些傻,連自己的兄弟姐妹都時而記得時而不記得,洗完澡,經常不穿衣服就出來,方便的時候也不去廁所,就在院子裡解決,有的時候還會突然脾氣暴躁,拿起剪刀、棍子就要打人。
  • 送老人去養老院,並非「不孝」
    送老人去養老院,並非「不孝」 喬志峰 最近的熱播劇《流金歲月》中,蔣南孫爸爸跳樓,奶奶失去兒子,蔣媽媽重獲新生,建議將奶奶送到養老院。此劇情也引發了廣泛探討。
  • 送父母去養老院就是不孝?
    @Quorra_babe :從不覺得送老人去養老院是不孝,這都是幾十年代的陳舊思想了,我以後還想住養老公寓呢!孩子那麼忙哪有空照顧好我,去專業的地方讓專業的人照顧我不好嗎?@Brute殿下 :為什麼會有這個話題,就是有些人把父母送到敬老院後,就真的不聞不問,再加上國內敬老院水平參差不齊,才導致大眾把敬老院和不孝劃等號,但是未來敬老院一定會是大多數老人選擇的地方。
  • 養老院,不是老年生活的「悲劇終點」!沒有選擇才是
    我是不贊同的,如果老人老了,因為別人的有色眼鏡,不送去養老院,孩子該上學的時候,因為你的溺愛就放在家裡,不接受教育,這兩種行為,其本質上,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對別人的好,才是真的好,而不應該因為外界的評價,就毀掉親人的生活。
  • 我國首家「寺廟養老院」,環境優美入住免費,是老年人的退休天堂
    當我們步入遲暮之年,都希望有一個舒適的養老之所,或者去一個山清水秀的城市,也或者去一個安逸的養老院,但是我們從來不會把寺廟和養老聯繫在一起,在我們的印象中,寺廟是祈福之地,也是人們心靈的寄託,人們習慣在煩惱的時候去寺廟拜佛上香,求取心靈的安慰,但是在我國卻有一座特殊的寺廟養老院,既可以拜佛祈福也可以選擇在這裡養老
  • 北京出現首家念佛養老院,老人喜樂度晚年(圖)
    拍手操是這家養老院每天必做的功課,每天下午,養老院二樓會議室改成的佛堂裡,老人們還有集體念佛的時間。每天的念佛拍手操的參與者除了老人和護工,還吸引了附近大量的村民,最多的時候有一百多人參加,本村69歲的王翠珍老人說,我在附近住,經常來這裡跳操、念佛,與大家在一起特別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