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電影第一第二位置互換,票房差距2億,14個字道明原因
今年因疫情問題失去的春節檔電影,都被國慶假期補了回來,可以說今年擁堵的並非是高速公路而是電影市場。
上半年庫存嚴重積壓,國慶反而成了最好的出貨時間,許多電影紛紛在這個時間段加入陣營,爭奪票房,想要以此成就票房奇蹟,畢竟報復性消費能夠極大地滿足各類人群,無論是餐飲行業還是電影紅海。
眾多電影擠進國慶檔,這這讓原本就有著噴發趨勢的票房市場出現質的飛躍,使得國慶檔熱上加熱爭奪格外熱鬧,從兩部電影《奪冠》與《急先鋒》提檔,完全能夠看得出,今年的競爭有多激烈。
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和我的家鄉》票房突破14億位居榜首,穩穩將原本佔據排行榜第一名的國漫巨作《姜子牙》甩在身後,大有後來居上彰顯猙獰的態度,將前者甩在身後,差距評分越來越明顯。
電影上映的前三天時間,動漫《姜子牙》已票房差距1單日票房總冠軍,本以為這樣的排名會持續到電影下映,再次出現姊妹篇《哪吒》當初創造的奇蹟,可事情的結果並未按照預期發展,影迷對於這部作品倍感失望。
先說《我和我的家鄉》為何能夠擊敗姜子牙登頂神壇,該作品有多位導演聯合執導,一眾實力派明星上陣,將153分鐘的電影時長分為5個單體故事組成,無論是從北京好人,還是到回鄉之路都活的滿載而歸。
影迷對於該作品用14個字形容:「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笑了」從側面映照作品給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主題鮮明每一部簡短的作品都給人最美好的結局,是影迷期盼的樣子,是眾望所歸更是對於鄉土的迷戀。
反觀《姜子牙》它雖在最初領跑國慶檔,卻未能創造奇蹟,這部巔峰國漫雖然達到國際水準,擁有極為細緻的宏大畫面,卻在與前者對比時主體並不吸引人,反而引來各種對比,以及對於劇情不滿的態度。
如果說新奇的地方確實有,它將原本的姜子牙用另一種方式進行鋪墊講述,在劇情方面具備很大的創新,電影團隊將熟悉與陌生牢牢結合,它是否成功,這一點是肯定的,無論是從特技特效,還是從電影院孩子的哭聲中,都能感同身受。
四不像犧牲的時候,電影展廳內充滿孩子哭泣的聲音,這部電影連小孩子都當了真,那麼就更不必去說成年人,可這部電影是成年人來評判打分,劇情引人深思,在蒼生和一人之間需要作出一個選擇。
作為神仙,不能只為一個人而活,他心裡不能只有善良,於是師尊讓姜子牙斬掉狐妖,可這個狐妖就是他的善,犧牲一個人能夠就無數人,這樣的買賣無論怎麼算,都是值得的,神界應該需要這樣的神仙。
可這裡有更為值得深思的地方,難道師尊為了去救蒼生,小九就應該被徵討,她原本是一個善良的小姑娘,是被宿命枷鎖捆綁沒得選,她不應該被刻意針對,這個小姑娘也有自己需要度過的人生苦辣。
有人說是《姜子牙》敗給了《我和我的家鄉》,其實這不僅僅是一場敗仗,兩部作品講述的問題並非相同,動漫講述的是拯救蒼生捨棄一人,而《家鄉》講述的是皆大歡喜圓滿結局。豆瓣口碑對於兩部作品呈現兩極化,也是由於講述的故事不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