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十數據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印度經濟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據第一財經8月31日援引印度政府公布的數據,2020年二季度,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下降23.9%,印媒表示,這是印度經濟24年來降幅最大的一次,同時也意味著印度已成為亞洲經濟下滑最嚴重的經濟體。
"經濟增長神話"破滅背後,兩大原因可解釋
據了解,印度是公認的亞洲第三大經濟體,GDP總量僅次於中國與日本。2014至2018年間,印度的GDP年均增速達到7.4%,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家;2019年,印度超過英法,成功躋身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其經濟發展也被盛讚為"經濟增長神話"。然而如今GDP的大幅萎縮,不僅意味著其"經濟增長神話"破滅,還預示著其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
是什麼導致了印度經濟的陷落?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方面,在嚴峻的疫情下,印度的社會經濟活動受到打擊。截至9月1日,印度的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達3621245,日新增病例為78512,單日新增連續6天保持在7.5萬例以上,是目前全球病例數第三多的國家,僅次於美國和巴西。英媒表示,在美國的新增確診及死亡人數都開始降低的情況下,印度已然取代美國成為了全球疫情的新"震中"。
另一方面,內需不振,難以提振經濟。在經濟不容樂觀的情況下,早在5月,印度便大範圍地放鬆了疫情的防控措施,希望帶動宏觀經濟,但根據印度經濟檢測中心數據,由於就業崗位的持續減少、居民收入的持續降低,該國居民的消費信心已降至歷史最低水平——從5月的63.7 跌至53.8。以乘用車市場為例,二季度,印度乘用車銷售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五分之一。
20萬億盧比也難救,印度經濟復甦無望?
面對前所未有的經濟困境,印度並非沒有掙扎過。3月,印度政府便出臺了1.7萬億盧比(約合人民幣1585億元)的經濟救助計劃;5月,印度政府又出臺了20萬億盧比(約合人民幣1.9萬億元)經濟刺激計劃,用於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市場流動性支持、針對工人和商販等的救濟資金及基礎設施建設等。值得一提的是,截止目前,印度推出的經濟刺激計劃規模已相當於其GDP的10%。
除了擴大財政支出,印度還實施了相關貨幣和財政政策,自3月以來,印度央行已降息兩次,累計降息115個基點。但無論是大手筆的經濟刺激計劃還是央行相機出手,都不足以消除疫情對其經濟的衝擊。
荷蘭國際集團高級亞洲經濟學家Prakash Sakpal表示,在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迅速增加的前提下,近期印度經濟幾乎看不到復甦的希望;在公共財政捉襟見肘見、宏觀政策遇到阻礙的情況下,幾乎沒有什麼措施可以讓印度經濟在今年剩餘的時間內避免大幅萎縮的命運。世界銀行6月發布的預測報告也表示,2020至2021財年,印度經濟預計將萎縮3.2%。
文 | 李銀蘇 題 | 曾藝 圖 | 饒建寧 審 | 李澤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