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千億」大考,有房企負增長跌出

2021-01-09 騰訊網

千億是腰部房企的門檻

如果王健林說的先賺個「一個億」是小目標,那麼衝擊千億就是所有中小房企的一個大目標。

「千億」雖不完全代表了高盈利能力,但跨過這道坎,可暫被稱為「規模房企」。相反千億銷售額以下,房企無論是在融資成本還是拿地資源等方面都有所限制,尤其在今年「三道紅線」的壓力下,房企投資和規模擴張速度進一步減緩,未來規模增長的難度也會加劇。

在2020這一關鍵年,有房企小步快跑邁入「千億」大關,也有僅差臨門一腳,更有從原本的「千億」席位上跌落的……

1

「千億」隊伍迎來新成員。

根據克而瑞研究中心顯示,2020年雖受疫情影響,但房企整體銷售數據仍舊比去年增長了13%。2020年中國房地產企業全口徑銷售數據有43家達到了千億以上,其中約有10家房企首次闖入「千億」陣營,分別是龍光集團、建發房產、華發股份、新力地產、禹州集團、合景泰富、新希望地產、中駿集團、首開股份、時代中國。

2020年全口徑「千億」銷售額新成員

(不完全統計 數據來源:克而瑞研究中心)

「千億」新秀們在2020年卯足了勁,銷售額相比去年大多增幅在20%以上,更有像建發房產這樣的「黑馬」,銷售數據提升超75%。還有如新希望地產,2016年至今五年時間,銷售額從145.60億元躍升至2020年的1031億元,期間翻了7倍;新力地產僅憑成立以來十年時間,就實現從0到千億的飛躍,發展速度迅猛。

「千億」背後,積極拓展土地儲備、深耕區域、多元化發展、企業融資水平、運營能力等都成為企業良性發展的因素。而企業快速發展背後的隱憂,同樣也表現在盈利模式和負債率等數據上,未來如何穩定向上還是挑戰。

2

有人「志得意滿」,同樣有人還在「千億」門外徘徊。

克而瑞研究的數據顯示,曾或早或晚喊過衝擊「千億」的房企如卓越集團、金輝集團、越秀地產、弘陽地產、融僑集團等目前來看,距千億都還有一步之遙。雖然2020年對房企來說是比艱難的一年,增速放緩,目標調低,但大多數房企都在前進。而曾經承包了不少高鐵廣告的華夏幸福,是跌出「千億」的「負增長」房企。

2020年衝刺「千億」的部分房企

(不完全統計 數據來源:克而瑞研究中心)

(1)華夏幸福

跌出「千億」俱樂部

經歷了年初的裁員風波、業績縮水等,華夏幸福的2020年業績縮水幅度達到了36%。延續2019年的銷售額負增長,2020年華夏幸福繼續低迷,銷售排名也從克而瑞的榜單中從第9跌至20,甚至目前的47名。

銷售額連年下跌的境況下,華夏幸福依託產業園便宜拿地,高價賣房的「造城」模式是否長期可持續值得商榷。

(2)卓越集團

臨門一腳前的人事變動

距離「千億」只差6億的卓越,臨門一腳後勁不足。從2018年提出「千億」目標到2019年宣稱「不在乎數字,更看重的是公司能否實現長遠經營和有質量的增長」,卓越集團的銷售額增長也在明顯降速——2018年同比增長50.6%、2019年同比增長71.7%,再到2020年增長4.7%。

在這兩年衝擊「千億」的關頭,卓越集團內部頻繁的人事變動分散了其精力,到了今年陪伴卓越7年的老將副總裁徐春也辭任。不知人事變動後,在年底前迎來明星職業經理人陳凱的卓越能否在2021年強勢逆襲。

(3)越秀地產

小步慢跑,增長迅速

從2020年的銷售額增長幅度來看,越秀地產32.67%的表現高於平均值,雖然遺憾未達成目標,卻也展現出穩健的成長趨勢。

近些年,越秀地產憑藉軌交+物業的戰略,及「1+4」的全國化戰略布局,積極向大灣、華東地區、中部地區、北方地區和西部地區拓展。克而瑞研究數據顯示,近三年來從531億元,到731.4億元,再到970.3億元,越秀地產的全口徑銷售額穩步提升。2020年越秀地產雖遺憾未達成當年立下的「千億」目標,但實力已不容小覷。

行業增速放緩,已然大勢所趨。在行業競爭與經營壓力的加劇分化下,2021年的市場考驗顯然更為嚴峻。

相關焦點

  • 銳見|千億房企「生死時速」,哪些沒完成年度任務?
    「千億巨無霸」之間的規模爭奪戰並沒有因為疫情而截止,反而愈演愈烈。 2010年,萬科銷售額達到千億。11年後,「千億」房企從1家擴容至43家,「百億」陣營已有160家,TOP10門檻更是提升至2404億元。「碧恆萬」不出意料地繼續穩居三甲,合計銷售額超過2.1萬億元。
  • 金輝控股2020年銷售增長9.4%錯過千億總負債上半年已漲至1351億
    「準千億」的小距離公開消息顯示,經過7年長跑,金輝控股於2020年10月29日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並正式登陸資本市場,上市前夕,「準千億」被反覆提及,而從最新公布的2020年銷售數據看來,金輝控股還是那位「準千億」,暫無緣千億俱樂部。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9年4月份彼時的金輝集團高級副總裁黃俊泉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希望未來兩年內往1000億的目標去接近。
  • 新增9家有6家來自大灣區 千億規模房企擴容至44家
    後來者的加入,讓2020年千億房企陣容進一步擴大,截至2021年1月14日,已經有37家房企銷售額超過千億元。加上還未公布業績的幾家房企,銷售額超過千億的房企數量至少有44家。2019年千億房企數量是36家,比2018年增加了8家,而2020年新晉千億的房企數量至少在8家以上。在未公布業績的房企中,華發的銷售額有望達到千億,但也有個別企業可能會從千億陣營中消失。
  • 新增9家有6家來自大灣區,千億規模房企擴容至44家 - 經濟觀察網...
    後來者的加入,讓2020年千億房企陣容進一步擴大,截至2021年1月14日,已經有37家房企銷售額超過千億元。加上還未公布業績的幾家房企,銷售額超過千億的房企數量至少有44家。2019年千億房企數量是36家,比2018年增加了8家,而2020年新晉千億的房企數量至少在8家以上。在未公布業績的房企中,華發的銷售額有望達到千億,但也有個別企業可能會從千億陣營中消失。
  • 前10月百強房企八成業績增速回正,首創置業銷售不佳跌出50強
    2020年留給房企們的時間不多了。 以國慶黃金周為契機,房企通過加速推盤去化,來搶回被疫情耽擱的業績。據克而瑞數據顯示,百強房企於10月份實現全口徑金額12847.3億元,單月業績同比增長21.5%。不過從整體來看,房企去化情況並不如預期。
  • 時代中國:失落的千億夢
    1銷售額略增、營收略降;這家太區域房企的千億目標,只能來年再說如上文槓桿遊戲簡單的數據羅列,2020上半年,時代中國的銷售額,應該說還是合格的。有增長要說都不錯。略顯不足的是營收竟然略微下滑。而這也成為時代中國衝擊千億銷售目標的掣肘。規模化必須得走出去。在時代中國控股2020年上半年業績發布會上,岑釗雄老闆表示,有信心完成全年銷售目標,「暫時沒有修改目標的想法。」這個目標,據了解,不是2年前說過的千億元銷售目標,而是為823億元。岑老闆還認為,「對於時代中國控股來說,上半年整體成績還是可以的,相信下半年表現會更好」。
  • 起底川系房企聖樺集團:百強成色不足卻畫千億大餅
    當棚改落幕、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趨向降溫,這家2019年銷售額僅為161.5億的房企,通往千億目標的路徑在哪?圖片來源:聖樺集團官網在地產圈內,一直存在一個共識,到2020年之後,房企規模加速擴張將接近尾聲。隨著行業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中小房企的生存空間將進一步被擠壓。
  • 中庚集團跌出房企百強
    2020年12月17日,福州市中院對中國建設供應鏈管理發展(上海)有限公司等企業和個人發布限制消費令。作為起家於福建、總部搬至上海的房企之一,中庚集團近年來銷售金額連續下滑,債務壓頂,存在巨額資金缺口和短期償債壓力。「民間借貸糾紛屬於公司董事長個人的行為,目前已經解決,而銷售金額下降主要是與房地產行業大環境有關。」
  • 房企半年報觀察:時代中國毛利下降10來億!負債率回升
    1、銷售額略增、營收略降;這家太區域房企的千億目標,只能來年再說如上文槓桿遊戲簡單的數據羅列,2020上半年,時代中國的銷售額,應該說還是合格的。有增長要說都不錯。略顯不足的是營收竟然略微下滑。在時代中國控股2020年上半年業績發布會上,岑釗雄老闆表示,有信心完成全年銷售目標,「暫時沒有修改目標的想法。」這個目標,據了解,不是2年前說過的千億元銷售目標,而是為823億元。岑老闆還認為,「對於時代中國控股來說,上半年整體成績還是可以的,相信下半年表現會更好」。
  • 房企年初「吹的牛」能實現嗎?這幾家尷尬了
    據中新經緯客戶端統計,截至2020年11月末,在公布2020年業績目標的40家規模房企中,已經有越秀地產、中國恆大、建業地產、時代中國、中國金茂5家房企提前完成全年的銷售目標,業績完成度在90%-100%的房企則有15家。榮盛發展、遠洋集團、富力地產、佳源國際、首創置業、綠地香 港6家企業的業績完成度不足85%,銷售壓力仍存。
  • 背後殘酷另一面:房企分化嚴重,中小房企或將逐步退出?
    房企也趁熱打鐵,6月去化加速。 克而瑞數據顯示,百強房企單月全口徑銷售額達到14517.2億元,同比增長13.8%。其中頭部房企回升速度更快。 6月,恆大實現合約銷售760.5億,同比增51.3%;銷售回款756.9億,同比增60%。
  • 八成以上房企完成2020業績背後:「踩線」過關成主流 降價跑量成共識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房地產市場可謂遭遇「重創」,面對動蕩的內外部環境,下半場發力的各大房企又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在已披露2020年銷售數據的30家房企中,有26家完成了年度業績目標,另有4家設定目標的房企並未達標,分別為中南建設(000961,股吧)、融創中國、碧桂園以及富力地產。
  • 閩系房企告別「黃金時代」!曾是「地王收割機」,今成負債高企!
    隨著房地產行業的快速增長,房地產行業的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很多房地產企業也從最初很小的規模,變成了市值百億、千億的房地產企業,但部分房企規模在增長的同時,也有部分房企「掉隊」了,出現了下行的趨勢,甚至有的房企還由於資金鍊斷裂,出現了破產、倒閉的現象,最近兩年時間,國內已經「倒下」的中小型房企達到了幾百家
  • 首創置業淨利潤下滑28% 千億遲遲難破 原地踏步三年?
    千億遲遲難破,原地踏步三年? 來源:閨蜜財經近期,股市回調是否結束爭論頗多。本著買得便宜才能降低風險,不少投資者都在尋找「便宜貨」。 有蜜友就留言說現在房價讓人望而卻步,轉而想買房企股票,特別是一些價格「奇低」,一兩塊錢每股,似乎沒啥風險。 市值低於營收,股價便宜如白菜,真的就安全嗎?
  • 2020年超400家房企破產!廣東數量居首位
    回望2020,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房地產業,在疫情等諸多不利因素之下,表現出了極強的韌性。不過,倒下的房企也不在少數。 通過人民法院公告網,以「房地產」為關鍵詞檢索,並剔除了重複分發企業、及非房地產企業的名單後統計出,2020年全國共計有408家房企發布了相關破產文書。
  • 近期眾房企降負債動作越發頻繁 70%房企「踩線」眾房企主動「降檔」
    頭部房企包括中國恆大和融創中國,而在年中的業績會上,「降負債」也成為了兩大頭部企業的高頻詞彙。據恆大管理層透露,「力爭2020-2022年,有息負債平均每年減少1500億元」。也就是說,未來三年恆大降負債總額將達到4500億元。
  • 70%房企「踩線」 眾房企「借新還舊」調整負債結構
    頭部房企包括中國恆大和融創中國,而在年中的業績會上,「降負債」也成為了兩大頭部企業的高頻詞彙。據恆大管理層透露,「力爭2020-2022年,有息負債平均每年減少1500億元」。也就是說,未來三年恆大降負債總額將達到4500億元。
  • 2020年地產目睹之怪現狀:破產房企超270家,違約債務暴漲533%
    「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的房地產行業中,規模不一的房企在歷史進程中面臨著截然不同的命運。2020年,新冠疫情之後樓市快速復甦,規模房企繼續增長。中指院數據顯示,去年共計166家房企躋身百億軍團,平均增速為14.4%,權益銷售額共計10.7萬億元,市場份額約61.8%。
  • 跨過千億元門檻對閩系房企中駿來說意味著什麼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周子荑)12月20日,中駿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駿)發布公告表示,公司銷售額突破1000億元,邁入千億元房企陣營。作為閩系房企的一員,在旭輝、世貿、陽光城、泰禾等房企早已實現千億元銷售額目標後,中駿邁入千億元房企陣營對其意味著什麼?
  • 債務高峰臨近 房企「借新還舊」
    據彭博社數據顯示,境內房企2020年10―12月到期的人民幣債券規模分別約895.45億元、709.55億元、917.61億元;同期到期的美元債分別約為49.95億美元、467億美元、238.79億美元。時代周報記者 胡天祥 發自廣州房企償債能力將面臨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