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問 「2015年你吃過最好吃的東西是什麼」,一夜間收到了300多條回復留言,於是躺在床上咽著口水把每一條都看了。
最多的一類是「爸爸媽媽做的家常飯菜和家鄉的美食」,也有很多旅行中吃到的異國料理以及自己下廚房的手藝。
因為《造洋飯書》還沒有開啟公開留言的功能,所以我複製了一些留言整理成了下面這篇。
謝謝你們和我分享的年度美食記憶。
藍朋友從西班牙帶回來的巧克力 平時對巧克力一般 但是這個可以一口氣把一袋吃完
沙巴海鮮市場,打撈上來一個小時的白蛤
在香港時代廣場樓上吃的越南菜。不記得點名。可能是因為第一次吃越南菜吧,不知道正不正宗。但是被驚豔到了。大量紫蘇之類食材的運用讓我瞬間愛上了越南菜。然後後來在北京從來沒吃到好吃的越南菜。
不是西餐不是日料不是各種融合創新菜,是,餓極了吃的一餐,貴州麻椒雞
北京下雨天夜半叫來的夜宵,小面黃豆蹄花湯小龍蝦皮皮蝦…
家在河北,南京上學,只有寒暑假回家,現在準備著期末考試,想著再過不久就能回家吃媽媽做的飯了。兩年以來,快崩潰時支撐的力量就是食物了,冬至吃了學校的餃子,想著家裡就流眼淚了。
泰國街頭的米線 丟一把羅勒葉 香得不得了
餓的時候嗦的一碗粉蓋蛋。坐標長沙
Kumamoto 清水米其林一星懷石料理的收尾飯
菠菜炒肉末是老媽在我種完牙第三天弄給我吃的,那一刻就覺得有肉真好。
是冬天我爸出品的第一鍋特調蜜糖燜羊肉乾鍋 託人在家鄉帶回來的純蜂蜜 配上他在早晨八點從菜市場領回來的羊肉 多餘的肥油去掉 大火煸炒羊肉去除水分 放置電壓力鍋內 高壓壓制兩小時 第一口放進嘴裡感覺說不出來 是的好吃到那種沒法找詞去說就是一個勁兒的吃的那種 那一下的感受想著心甘情願的做個飯桶也不錯捏
重慶,餐廳:陶蘇江湖,菜品:一道牛蛙,具體名字記不太清楚了
三十歲生日,女孩禮服盛裝為我慶生,我卻選了海底撈,只為了別被表白
爸爸做的酸甜扣肉,媽媽做的生燜排骨
最好吃的是上周在臺南一條小路上,天氣小陰冷,一家賣紅豆湯小湯圓,30臺幣,又甜又暖,好吃到爆
luke's lobster roll和我自己做的饅頭
大二 在外面讀書 最好吃的 永遠是媽媽做的菜
每一次混合雞蛋 砂糖 牛奶 麵粉這些簡單原料,看著它在烤箱裡高溫烘烤 膨脹成型,自己親手做的食物,吃的第一口都令人心醉 (不好吃的時刻就不要提了233)
最好吃的,就是鎮江開了第一家羅森(你知道這種N線城市終於有便利店了),我覺得裡面的目玉燒真的好好吃啊…
在維也納的steirereck!是黑芝麻冰淇淋和softcheese..超級好吃
Jamies Italian的意面
前幾天和她不開心,但是第二天要去wasabi已經預定了但一直猶豫著是不是不去或再隨便找個人去,直到那天地鐵下來一路走,兩人不說話,到了門口,心靜了,看著廚師在透明玻璃房內映著大霧霾也出現的陽光,心情頓時好了,兩個人吃著日式暖鍋喝著薑茶,西式的房,還好身邊有她。
和男票一起吃的每頓飯。
人民廣場A出口,對面有條汕頭路。穿過巷子還沒走到下一個路口,就能越過路邊的垃圾箱看到「舒蔡記」幾個字。 用一隻手小心端著光頭老闆特地給你壓實的豬油鹹肉菜飯,另一隻手顫顫巍巍去夠自取的黃豆豬骨湯。放到空桌子上先迫不及待的吃上一口,再跳起來去拿生煎-畢竟起鍋輪幾個人以後就沒了。 悻悻回到位子上埋頭吃菜飯,正吃得滿口鹹香幸福得冒泡,聽到老闆一聲「生煎好嘞!」下一秒就在門口隊伍裡咽口水了。 吃完菜飯再吃一兩生煎配加了大把香菜的咖喱牛肉湯。
2015啊 最好吃的是倫敦一家義大利餐館吃的意面 還有利物浦一家義大利餐館的芝士蛋糕
在喜喜吃到牛油果三文魚美乃滋陪粢飯糰,簡直是聰明的絕配!
脆冬棗,第一次吃這玩意。。
自家的原味羊蹄湯
每年都不會變的最好吃的我媽做的青椒炒肉
男朋友做的大盤雞
2015年吃過最好吃的東西是自己做的草莓撻,哇哈哈哈
成都川大旁邊一家小店裡的炸雞
是在學校呆了很久之後好不容易回家吃的火鍋
70歲外公做的烙餅,雪梨廣東大廚做的龍蝦,飄雪的札幌街頭一碗拉麵
有個菜叫 大麥雞脆骨 是在北京某社區俱樂部吃的 類似於鮑汁雞湯煲的那種,久久不能忘記
去西安半夜吃的老潼關肉夾饃 和岐山哨子面
一定是奶白菜[偷笑][偷笑]大白菜其他菜都不行[偷笑]
8餐廳的茶點,江戶的烤鰻,還有紫逸軒的那碟天價炒飯。
是在澳門的康萊德酒店裡,夏天,冷氣非常大,窩在房間和我媽一起吃出前一丁,吃完好暖和。太美味了!
豬肚雞! 好喝到捨不得尿!
拔絲地瓜雖然很low,但開啟我對美食的新看法
媽媽的紅燒豬蹄!爸爸的幹煸肥腸!
媽媽燒的胡蘿蔔紅燒排骨,乾鍋桂魚仔
…………
謝謝你們和我分享的這些年度美食回憶。
祝:
2016,好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