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任敏 編輯 │ 曾佳佳
學中文,上大學,從67歲到75歲,八年間,韓國前檢察官金英俊先後在中國政法大學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攻讀了兩個博士學位。
認識一下,就是這位老人↓↓
就在今天上午,他在外經貿參加博士論文答辯,並以全票通過,如果不出意外,本月底,他將收穫自己人生中第二個博士學位證書。
藍色條紋襯衫、黃色背帶褲、黑色皮鞋,頭髮梳理得一絲不苟,今天上午,文雅的金英俊坐著輪椅出現在外經貿寧遠樓7層的答辯現場。上個月,他剛經歷過三次頸椎手術。
他的博士論文題目為《論著作權的限制——以引入公正利用原則為中心》,共五大章、19個小節,其中分析了中國著作權保護制度存在的問題,闡述了韓國、日本、美國、德國的著作權保護制度對中國的借鑑意義,並提出若干建議。這篇論文他寫得相當辛苦,前後花了兩年時間,起初寫了80萬字,把導師都驚到了。之後,他一再壓縮,最終刪成約20萬字,共187頁。
翻閱全文,最吸引人的不是文章本身,而是其後的參考文獻。金英俊掌握韓語、日語、中文、英語和德語五種語言,參考文獻也涉及中國、韓國、日本、德國、英國和美國六個國家的文獻,有的書還是他專門在日本買的。
上午,金英俊作為小組第二個學生開始答辯。他專門把PPT列印出來,為了更加準確地表述,還請來一位翻譯當答辯助理。「文章寫得很細緻」「很努力」「態度認真」,答辯委員會的老師連連稱讚。一番陳述之後,他們也沒忘了提問考考金英俊。老先生認真地記下問題,併到隔壁房間準備。
再次來到答辯室時,導師黃勇想幫助他推輪椅,他趕緊站起來,堅持自己來。
兩個問題回答完畢,答辯委員會老師盛傑民反而感謝他,「謝謝你,不僅熱愛韓國,還熱愛中國!」
當天,他以全票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此前送至外校匿名評審時,他的成績也不錯,一個A,兩個B。
金英俊的導師是我國著名反壟斷法專家、外經貿法學教授黃勇,在他看來,「他的論文寫得很紮實,參考大量資料,且很專業。」
黃勇比這位弟子年輕21歲,起初得知這位韓國人要讀博,他的第一反應是:擔憂!但金英俊的執著打動了他,最終黃勇將他收入門下。
金英俊老人的成績單。
後來的事實證明,金英俊的確是一位「老學霸」。在外經貿,他和中國學生同堂上課和測試,且成績不俗,學校要求16個學分畢業,他修了10門課17個學分,每門都是80分以上,最高的一門《競爭法前沿》得了97分。黃勇說,「這是我帶過的留學生當中最認真、最較勁兒的一位。」
同班同學大多是「85後」,他們都叫金英俊為「金爺」,班長鈕楊告訴記者,「金爺很能喝酒,有一次把我們三四個學生都灌倒!他學習很認真,對中國的法律問題經常提問,既有趣又有深思!」
金英俊告訴記者,在這裡讀書,最大的挑戰是年紀!他在中國沒有醫療保險,平常一個人住在北京,生病了只能飛回韓國治療,平均每個月要回去一次。此外,記憶力也大不如前,「今天看,明天忘,明天看,後天忘!」老師講課語速快、邏輯性強且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很少,聽不大懂的他只好課下勤問老師,勤翻書。
實際上,金英俊此前在韓國過著優裕的生活。他1965年從首爾大學法科畢業,當年就通過韓國司法考試,並考取司法研修院的研究生,畢業之後先後當過陸軍檢察官及法官,之後當了16年律師,可以說一輩子跟法律打交道。
2007年來中國之後,他先通過漢語學校學中文,並堅持每天讀報紙,2009年到2012年,他在中國政法大學讀博,當時師從我國著名法學家、政法大學終身教授張晉藩,70歲那年,他順利拿下法制史博士。
在法大,他的博士論文主要研究唐律對高麗律的影響,他參考了大量中韓古文。這位韓國人「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也震驚了法大,在2012的研究生畢業典禮上,法大校長在致辭中提及他的經歷,並為他點讚,「他學習認真刻苦、研究潛心致遠」「真可謂『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金英俊先生透露,他們一家都對中國文化感興趣,大兒子畢業於北京大學,大兒媳婦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大孫女曾經在中國上幼兒園,會講一口純正的普通話。他自己也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
問及為何這麼大歲數還堅持讀博士,金英俊反問,「不學習,我又能幹嘛呢?」在他看來,中日韓三國關係密切,日本的著作權法比較發達,中國的著作權法還在完善當中,「這麼親密的幾個國家,著作權法差異不應該太大,我想推動這幾個國家著作權法完善。」他告訴記者,在中國出一本書,有十幾億人能看到,中國的政策不是僅僅屬於一個國家,也會影響世界上其他國家,所以研究中國法律很有意義。
就在今天傍晚,金英俊就要坐飛機趕回韓國,還有一場手術等待著他。等到身體恢復後,他會回來取畢業證和學位證,至於是否會攻讀下下一個博士學位,他說,看身體情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