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三年,應該是孩子茫茫學海生涯中最快樂、最輕鬆的時光了,沒有繁重的作業負擔,有人陪玩和照顧著,如此愜意的生活狀態,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
可事實並非如此,哪裡有人,哪裡就有江湖。單純的孩子們,在幼兒園裡也會發生讓他們尷尬的事情,甚至會心理受傷。
01幼兒園老師開展遊戲,不想成了「瓊瑤劇」
前幾天刷到一段「幼兒園老師讓小朋友自己挑選異性小夥伴」的視頻,男女各站一列,老師讓班裡的女孩子,依次選擇一位男孩子作為遊戲搭檔。
顏值控是女孩子的天性,於是,站在第一位的粉衣服小女孩,聽到老師開始的指令後,徑直走向了心目中的理想搭檔。
這個男孩子穿著黃色衛衣搭配黑色馬甲,看上去帥酷帥酷的。
可就在小女孩伸手牽他時,男孩無情地甩開了女孩子的手,並大呼:不可以!拒絕了女孩的邀請。
無奈之下,女孩只能選擇其他男孩作為搭檔,緊接著班裡的女孩子陸陸續續都選擇了自己的搭檔,只留這個小男孩孤身一人。
眼看著班裡最後一名女孩也做出了選擇,自己落單了,他開始控制不住情緒,放聲大哭起來,結局實在太意外。
看到這裡,我和廣大網友一樣,沒有同情和心疼,反而不厚道地笑了,到底還是年少無知,出來混,早晚都要還回去,高傲也是要付出代價的,硬生生上演了一出「瓊瑤劇」。
02這個遊戲,生動反映了現實中的心理歷程
小孩子也有自尊心,愛面子,看到第一個女孩子被拒絕了,其他人自然就不想選他了,怕自己也被拒絕,鬧得不好看。
這一點,孩子跟我們成年人是一樣的,誰都不願意冒被拒絕的風險,小小年紀也可謂是人小鬼大。
再仔細一想,像不像年少時身邊有很多人追求時,偏偏不想談戀愛,等到年紀了身邊卻沒有人了。再說了,現在本來就男多女少,男孩能脫單難度確實比以前高。
當然,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小男孩心目中可能有自己喜歡的女孩子,想等待心儀的她。可惜草率了,喜歡他的他不喜歡,他喜歡的卻不喜歡他。
這像不像我們的人生?這告訴我們,識時務者為俊傑,人生還是需要低頭看看眼前,珍惜當下。
其實老師們設計這個小遊戲,也是給孩子們上一堂關於交往溝通的課程,以此讓孩子感受選擇、被選擇、拒絕,鍛鍊社交能力。
我們的孩子從邁入校門那一刻開始,就要學會面臨自己的社交圈,身為父母更要提前做準備。
03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1、借用遊戲教孩子合作、分享等基本的交往技能
家長也可以參與到孩子的遊戲中,設計橋段或者角色形式,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教給他最基本的交往技能。
比如和孩子一起用積木搭建房子,大家分工明確,但目標只有一個,必然要產生交流。
2、傾聽孩子的想法
很多家長覺得現在孩子太小了,什麼都不懂,不需要太顧及他們的想法,其實這是錯誤的。
孩子年紀小,性格沒有完全形成,你給他什麼樣的家庭氛圍,對他以後的性格至關重要。
因此,遇到涉及孩子的問題時,還是要學會放下身段傾聽他們的想法,尊重他們的選擇。
3、鼓勵孩子走出家門,多結交朋友
孩子出生後,可能是擔心出去人多麻煩,大多數家長喜歡讓他宅在家裡,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孩子。
其實要想鍛鍊孩子的社交能力,就要帶他多出去接觸不同的人,比如走親訪友都可以帶著,讓他們和不同性格的同齡人做朋友,提高適應能力。
4、肯定孩子的進步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交往技能也會有明顯進步,我們要給予表揚。
孩子天生就有交往的能力,只是如何交往、怎樣才能有更好的交往能力,還是需要父母的幫助。
給孩子灌輸正確的社交準則,教孩子如何與不同的陌生人接觸,也會為將來孩子步入社會提供有利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