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首鬧市數十載
身在鼎沸人群中的捏麵人小攤
阿叔靠一雙巧手
將傳統技藝展示於熟練的指尖
一張摺疊小凳 一個鐵皮箱子
幾塊木板支起一個小攤點
簡單的行當 在街邊犄角紮起了根
/ 走街串巷,拈於指尖,成於瞬間 /
城市發展飛越,如今這門技藝已經鮮為人知,看似平常卻已經慢慢淡出視野。幸好有人秉著一份熱愛,堅守傳承。長途跋涉, 跑到另一座城市開啟新的天地
捏麵人又叫麵塑,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被列為非遺。以糯米和麵粉為主料,調成不同的色彩,用簡單的工具,製成各種精巧的作品
如今很多年輕人不太了解這門藝術,一個作品耗時費力,需要潛心研究,精雕細琢。雖然越來越商業化,卻依舊承接著傳統
阿叔做麵塑已有30多年之久,在他這裡學習的學生就有100來個,有些學生已經把這淳厚的技藝帶到了國外。
「我的學生還有很多跑到國外去,去往加拿大、新加坡的...都有!」阿叔頗為自豪地講述著
以前在普寧呆過幾年,近幾個月才過來揭陽市區。常常碾轉流連於城市之間,每天早上大約8點出來擺攤 ,有時上午在新河市場,晚上在喬西廣場
沒有固定的擺攤時間和地點,對於明天的期望,大抵只是一個晴天。
/ 傳統手藝與現代元素的碰撞 /
普通的生肖動物的製作,大概要花費20到30分鐘,告訴阿叔想要的圖案,便可配色。
阿叔的手藝熟練,不用依賴圖紙就能巧妙地調配出需要的色彩,每一處細枝末節的弧度,都勾勒自如,不用任何參考,令人嘆服!
他不動聲色地調著色彩,從容地捏製成各種精緻的形態,即便整個做工考究繁瑣,技法耗時。對於這門手藝的熱愛,也權當做興趣了
一個個調好顏色的麵團在阿叔靈巧的雙手中,經過揉,捏,捻,搓等步驟逐漸成形
至於這其中的技巧,他說,指尖揉著麵團,頭腦裡想像著生動的畫面,捏出來的面人便活靈活現
在堅持這份珍貴手藝的同時,也將現代生活元素融入傳統的麵塑。
通過日積月累的觀察和構思,把傳統技藝與現代動漫卡通結合起來,在傳承中不斷創新,與時俱進,讓這份老手藝煥發新的活力,新穎的卡通形象更受小朋友們喜愛
/ 握了30年的塑刀 不會輕易放下 /
如今孩子的玩物越來越多,那些傳統的手藝大多已被人們遺忘。
我問阿叔:「有考慮要轉行嗎?」他則笑笑表示,這把塑刀已經跟了他三十載,不會輕易放下。
來源
來源:揭陽微生活
文字:神奇的蛋、果子
攝影:龍叔
整理:「揭陽發布」政務微信編輯部
【來源:揭陽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