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語文|《琵琶行》中的「秋娘」在歷史上真有其人嗎?

2021-02-19 語文周報

「秋娘」典出杜牧《杜秋娘詩》,因白居易《琵琶行》中有「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而廣為人識。

杜牧那詩有序:

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為李錡妾。後錡叛滅,籍之入宮,有寵於景陵。穆宗即位,命秋為皇子傅姆。皇子壯,封漳王。鄭注用事,誣丞相欲去己者,指王為根。王被罪廢削,秋因賜歸故鄉。予過金陵,感其窮且老,為之賦詩。

可見歷史上實有「秋娘」其人。

《杜秋娘詩》述其身世變故,開篇是: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間杜秋者,不勞朱粉施。

這位秋娘當是美人無疑。「秋娘」一詞原先泛指年老色衰的婦女,如成語「秋娘已老」,指曾經輝煌,但現在風光不再的女人。後來詞義有所演變,也可泛指美女(如《琵琶行》中所指),或通稱善歌貌美之歌伎女伶。另外,古人也將蟬稱為秋娘。

唐代詩人張祜《讀池州杜員外杜秋娘詩》:

年少多情杜牧之,風流仍作杜秋詩。可知不是長門閉,也得相如第一詞。

可見杜牧的秋娘詩,在當時流傳甚廣。到了明代還有人說此事。聶大年詩:「獨倚東風有所思,霜紈小帖寫唐詩。多情慾為秋娘賦,老卻江南杜牧之。」秋娘的命運固然讓人感嘆,但幸有大詩人為其作詩,青史傳芳名。

和杜牧並稱「小李杜」的李商隱,在《贈司勳杜十三員外》中說:

杜牧司勳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詩。

在「小李」看來,《杜秋娘詩》是「小杜」的代表作。

秋娘年輕時風光,老來悽慘,該典故多含身世變換、人生滄桑之感嘆。

宋代趙必象有詞:

約重遊,輕別去。斷橋風月,夢斷飄蓬旅。舊日秋娘猶在否。雁足不來,聲斷衡陽浦。

元好問詩曰:

娉婷盧女嬌無奈,流落秋娘瘦不禁。

明代的史謹有詩:

秋娘老去風流盡,系臂猶懸一縷紗。

清代魏秀仁的小說《花月痕》第52回:

莫怪他,對華筵,珠淚傾,觸動了,老去秋娘無限情。

不過,清人趙翼在《揚州觀劇》詩中說:

秋娘老去容顏減,猶仗聲名壓後生。

別看「秋娘已老」,想從前當「春」時節,那場面……

弘一法師《春風》詩:

秋娘顏色嬌欲語,小雅文章悽以哀。

錢鍾書《容安室休沐雜詠》:

楚楚最憐腸斷草,春人憔悴對秋娘。

用「秋娘顏色」對「小雅文章」,以「春人」對「秋娘」,精警而自然。

歷代文人騷客多「物既老而悲傷」的傷秋、悲秋之辭。然心志遠闊的中老年人(秋郎、秋娘),「萬裡念江海,浩然天地秋」(唐·鄭谷),即使到了人生的秋天,也如劉禹錫《秋詞》所述: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選自《聯誼報》,有刪改)  

感謝關注《語文周報》官微ywzbgf

責編:藍風  

涉及其他版權問題,

敬請與我們聯繫!

投稿郵箱:19264816@qq.com

相關焦點

  • 以生為本,讓趣味教學走進高中語文課堂
    在實際操作中,基礎教育幾乎完全被應試教育所左右,教育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極端。應試教育就是在迎合廣大學生的升學欲望和社會上的"升學熱",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活動中逐步形成的一種自發的教育模式,這種教育模式是以考試得分為手段,以把少數人從多數人中選拔出來送上大學為唯一目的,片面追求升學率,有教育家把這種課堂教育比喻成"人類智慧的屠宰場"。
  • 高考語文早讀24:《琵琶行》《錦瑟》(助記+情境默寫)
    [助記] 本部分寫樂聲動人,由琵琶聲引出琵琶女。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 《琵琶行》原文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 琵琶行|賞析
    琵琶行的詩意/琵琶行的意思  唐憲宗元和十年,我被貶為九江郡司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裡聽到船上有人彈琵琶。聽那聲音,錚錚鏗鏗有京都流行的聲韻。探問這個人,原來是長安的歌女,曾經向穆、曹兩位琵琶大師學藝。後來年紀大了,紅顏退盡,嫁給商人為妻。於是命人擺酒叫她暢快地彈幾曲。
  • 八仙中的哪一個歷史上真有其人
    並且,八仙中,幾乎每一個神仙都有著其各自的身世和傳說。而在歷史上,八仙中有幾位,也是頗有來頭之輩。韓湘子在神話中,韓湘子是呂洞賓的徒弟。按照八仙神話體系,呂洞賓和韓湘子都是唐朝人,並且韓湘子是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的侄孫。
  • 麥家:賣燒豆腐的秋娘
    他們每天在秋娘擺開的簡易攤棚裡吃上一頓中午飯,秋娘一天的飯錢也就有了。秋娘就這樣活了下來。在秋娘22歲那年,一個姓林的伐木工人娶了她,秋娘孤苦的日子終於走出頭。秋娘為他生下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他用使不完的力氣替秋娘撐起了一個方方正正的家。苦難已使秋娘變得很容易滿足,自從有了家,有了丈夫和孩子,她再也沒有不滿足過。
  • 白居易《琵琶行》朗誦
  • 回味經典:琵琶行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 琵琶行原文 琵琶行 原文|翻譯|賞析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琶琵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令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徒於江湖間餘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 琵琶行全文,解釋及賞析
    她沉吟著收起撥片插在琴弦中;整頓衣裳依然顯出莊重的顏容。她說我原是京城負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長安城東南的蝦蟆陵。彈奏琵琶技藝十三歲就已學成;教坊樂團第一隊中列有我姓名。每曲彈罷都令藝術大師們嘆服;每次妝成都被同行歌妓們嫉妒。京都豪富子弟爭先恐後來獻彩;彈完一曲收來的紅綃不知其數。鈿頭銀篦打節拍常常斷裂粉碎;紅色羅裙被酒漬染汙也不後悔。
  • 【賞析】《琵琶行》白居易
    它在藝術上的成功還在於運用了優美鮮明的、有音樂感的語言,用視覺的形象來表現聽覺所得來的感受;蕭瑟秋風的自然景色和離情別緒,使作品更加感人。詩人在這首詩中著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過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中被侮辱被損害的樂伎、藝人的悲慘命運,抒發「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情。
  • 青瑤琵琶《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蛤蟆陵下住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琶琵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徒於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 《琵琶行》賞析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 《琵琶行》譯文與注釋
    她沉吟著收起撥片插在琴弦中;整頓衣裳依然顯出莊重的顏容。她說我原是京城歌女負有盛名;老家住在長安城東南的蝦蟆陵。彈奏琵琶技藝十三歲就已學成;教坊樂團第一隊中列有我姓名。每曲彈罷都令藝術大師們嘆服;每次妝成都被同行歌妓們嫉妒。
  • 品讀 | 白居易《琵琶行》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 抖音初為霓裳後六么是什麼歌 《琵琶行》歌詞介紹
    抖音「初為霓裳後六么」是什麼歌:  歌名《琵琶行》(演唱者:奇然),沒有錯歌名就是琵琶行,是不是想要的一首詩詞,當然這首歌裡面的歌詞全都是《琵琶行》裡的。其實這首歌在2017年5月份的時候已經發行了,我們都知道琵琶行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內容,在高考中詩詞也是必須要牢記的,所以奇然除了這首歌之外,還有譜了《離騷》、《逍遙遊》這兩首歌。
  • 八仙中的張果老,在歷史上真有其人嗎?
    文/林巖歷史上的張果老真名叫張果,是唐朝一個奇人,最初隱居在恆州條山(今屬山西垣曲東南),常常遊歷於太原汾水之間,時人傳說他精通長壽秘術。當地一些老年人聲稱小的時候就見過張果,自稱已經好幾百歲了。唐玄宗接見了張果,對他說:「先生是個得道之人,為何鬚髮皆白,牙齒都快掉光了?」張果回答說:「已經到了衰朽的年齡,道術也不靈了,因此才這樣憔悴,我自己看著也挺難看,如果把鬚髮牙齒拔掉,不是更磕磣了嗎?」張果倚老賣老,開始在朝堂上拔光鬚髮、牙齒,弄得滿嘴流血不止。
  • 「情婢墓」的傳說:大學士周如盤與小丫環秋娘的愛情故事!
    秋娘心憐之。一天夜裡,秋娘悄悄地把周先生的青衫取回去拿到溪邊浣洗,然後掛在一株龍眼樹的枝杈上晾著。天邊一輪明月躲在雲層後面窺視,她自己站立一旁等候,待晾乾後收回去。第二天早晨悄悄地放回原處。如果遇到陰雨天,浣洗之衣不能幹,她就穿在自己身上以體溫烘乾之,天未明仍舊放回周的寢處。一天早上,周如盤穿上青衫沒有異味,也不見有汙垢,感到驚訝。他心想,是哪個學生幫他洗的呢?
  • 徐爽:白居易《琵琶行》的敘事性解讀
    因此,《琵琶行》的文體本身就有極強的敘事性功能。《琵琶行》全詩共八十八句,六百一十六字,敘述了一個哀怨幽婉、悽惻動人的故事。《琵琶行》的文本敘事實際可參照西方敘事學理論,有多重敘事手段和方法。本詩的敘事從內容上大致分兩個層次,每一層適用不同的敘事方式。
  • 經典詠流傳:白居易《琵琶行》
    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