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 | 白居易《琵琶行》

2021-02-19 綜藝微刊

(詩前小序)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幹。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悽悽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序)唐憲宗元和十年,我被貶為九江郡司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裡聽到船上有人彈琵琶。聽那聲音,錚錚鏗鏗有京都流行的聲韻。探問這個人,原來是長安的歌女,曾經向穆、曹兩位琵琶大師學藝。後來年紀大了,紅顏退盡,嫁給商人為妻。於是命人擺酒叫她暢快地彈幾曲。她彈完後,有些悶悶不樂的樣子,自己說起了少年時歡樂之事,而今漂泊沉淪,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間輾轉流浪。我離京調外任職兩年來,隨遇而安,自得其樂,而今被這個人的話所感觸,這天夜裡才有被降職的感覺。於是撰寫一首長贈送給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題為《琵琶行》。

秋夜我到潯陽江頭送一位歸客,冷風吹著楓葉和蘆花秋聲瑟瑟。我和客人下馬在船上餞別設宴,舉起酒杯要飲卻無助興的音樂。酒喝得不痛快更傷心將要分別,臨別時夜茫茫江水倒映著明月。忽聽得江面上傳來琵琶清脆聲;我忘卻了回歸客人也不想動身。

尋著聲源探問彈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許久卻遲遲沒有動靜。我們移船靠近邀請她出來相見;叫下人添酒回燈重新擺起酒宴。千呼萬喚她才緩緩地走出來,懷裡還抱著琵琶半遮著臉面。轉緊琴軸撥動琴弦試彈了幾聲;尚未成曲調那形態就非常有情。

弦弦悽楚悲切聲音隱含著沉思;似乎在訴說著她平生的不得志;她低著頭隨手連續地彈個不停;用琴聲把心中無限的往事說盡。輕輕地攏,慢慢地捻,一會兒抹,一會兒挑。初彈霓裳羽衣曲接著再彈六么。大弦渾宏悠長嘈嘈如暴風驟雨;小弦和緩幽細切切如有人私語。

嘈嘈聲切切聲互為交錯地彈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盤。琵琶聲一會兒像花底下宛轉流暢的鳥鳴聲,一會兒又像水在冰下流動受阻艱澀低沉、嗚咽斷續的聲音。好像水泉冷澀琵琶聲開始凝結,凝結而不通暢聲音漸漸地中斷。像另有一種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時悶悶無聲卻比有聲更動人。

突然間好像銀瓶撞破水漿四濺;又好像鐵甲騎兵廝殺刀槍齊鳴。一曲終了她對準琴弦中心劃撥;四弦一聲轟鳴好像撕裂了布帛。東船西舫人們都靜悄悄地聆聽;只見江心之中映著白白秋月影。她沉吟著收起撥片插在琴弦中;整頓衣裳依然顯出莊重的顏容。

她說我原是京城負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長安城東南的蝦蟆陵。彈奏琵琶技藝十三歲就已學成;教坊樂團第一隊中列有我姓名。每曲彈罷都令藝術大師們嘆服;每次妝成都被同行歌妓們嫉妒。京都豪富子弟爭先恐後來獻彩;彈完一曲收來的紅綃不知其數。

鈿頭銀篦打節拍常常斷裂粉碎;紅色羅裙被酒漬染汙也不後悔。年復一年都在歡笑打鬧中度過;秋去春來美好的時光白白消磨。兄弟從軍姊妹死家道已經破敗;暮去朝來我也漸漸地年老色衰。門前車馬減少光顧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給商人為妻。

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輕易別離;上個月他去浮梁做茶葉的生意。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與我作伴繞艙的秋水悽寒。更深夜闌常夢少年時作樂狂歡;夢中哭醒涕淚縱橫汙損了粉顏。我聽琵琶的悲泣早已搖頭嘆息;又聽到她這番訴說更叫我悲悽。

我們倆同是天涯淪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問是否曾經相識!自從去年我離開繁華長安京城;被貶居住在潯陽江畔常常臥病。潯陽這地方荒涼偏僻沒有音樂;一年到頭聽不到管弦的樂器聲。住在湓江這個低洼潮溼的地方;第宅周圍黃蘆和苦竹繚繞叢生。

在這裡早晚能聽到的是什麼呢?儘是杜鵑猿猴那些悲悽的哀鳴。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樣好光景;也無可奈何常常取酒獨酌獨飲。難道這裡就沒有山歌和村笛嗎?只是那音調嘶啞粗澀實在難聽。今晚我聽你彈奏琵琶訴說衷情,就像聽到仙樂眼也亮來耳也明。

請你不要推辭坐下來再彈一曲;我要為你創作一首新詩《琵琶行》。被我的話所感動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轉緊琴弦撥出急聲。悽悽切切不再像剛才那種聲音;在座的人重聽都掩面哭泣不停。要問在座之中誰流的眼淚最多?我江州司馬淚水溼透青衫衣襟!

相關焦點

  • 白居易《琵琶行》朗誦
  • 教你如何寫歌詞:從白居易《琵琶行》到韓寒、樸樹的《平凡之路》
    正例(一):白居易《琵琶行》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我們大家都為之所熟悉的作品,全詩描寫了琵琶女高超的技藝、以及她悽慘的身世。其中:「轉軸撥弦三兩聲」一聽便像撥弦的聲音,更妙的是後來在對於其琵琶技藝高超的那部分描寫中,有這樣的一句話: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 徐爽:白居易《琵琶行》的敘事性解讀
    白居易《琵琶行》的敘事性解讀 徐爽《琵琶行》,又作《琵琶引》,當時「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盛況可見一斑。不僅如此,在後代的戲曲題材中,《琵琶行》(本文暫作《琵琶行》)也成為改編的熱門選擇,如元代馬致遠的《青衫淚》、清蔣士銓的《四弦秋》雜劇等。
  • 經典詠流傳:白居易《琵琶行》
    琵琶行(並序) 作者:白居易  演唱:任嘉倫  羅雲熙  朗誦:夏青  王雪純 方明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悽悽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
  • 【賞析】《琵琶行》白居易
    聽了她的話,這天晚上,才感覺到被貶謫的味道,因而作了這首長詩送給她,共計六百一十二字(實際上全詩是六百一十六字),叫做《琵琶行》。晚間在潯陽江邊送別友人,楓葉荻花,在秋風裡沙沙抖動。主人下了馬,走進友人的船中,拿起酒想喝,卻沒有音樂助興。悶悶地喝醉了,悽悽慘慘地將要分別,將分別的時候,茫茫的江水裡沉浸著明月。忽然聽見水面上飄來琵琶的聲音。主人忘記了回去,客人也不肯起身。
  • 唐詩三百首 067| 《琵琶行》白居易
    琵琶行唐代:白居易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和翻譯
    思:讀去聲。 〔5〕攏:左手手指按弦向裡(琵琶的中部)推。 抹:向左拔弦,也稱為「彈」。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六玄:大曲名,又叫《樂世》、《綠腰》、《錄要》,為歌舞曲。 〔6〕大弦:指最粗的弦。小弦:指最細的弦。嘈嘈:沉重 舒長。切切:細促輕幽。 〔7〕間關:鶯語流滑叫「間關」。幽咽:遏塞不暢狀。 〔8〕迸:濺射。
  • 白居易為何被稱為詩魔
    白居易為何被稱為詩魔?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詩人,唐朝是詩歌發展最繁盛,也是最璀璨的時代,生在當時的白居易,能被譽為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這就說明白居易在詩歌上的成就。白居易的詩富有韻味,雅俗共賞,連普通民眾也能聽懂,流傳廣泛。
  • 高中古詩詞,白居易《琵琶行》
    於是撰寫一首長詩贈送給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題為《琵琶行》。夜晚我到潯陽江頭送別客人,楓樹、 蘆荻被秋風吹得發出颯颯聲響。我和客人下馬在船上餞別設宴,舉起酒杯想要飲酒卻無助興的音樂。酒喝得不痛快更傷心將要分別,臨別時茫茫江水中浸著一輪冷月。
  • 白居易:琵琶行 | 朗誦
    潯陽江頭夜送客⑩,楓葉荻花秋瑟瑟⑪。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㊱。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悽悽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㊲。①元和十年:即公元815年。元和,唐憲宗李純年號。左遷:貶官、降職。司馬:官名,州刺史的副職。②湓(pén)浦口:湓水流至長江入口處,在江西九江西。③京都聲:京城流行的樂調。
  • 回味經典:琵琶行
    點擊上方藍色「書香人生」可快速關注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作者:白居易
  • 魯迅心疼賣藝女寫了首詩,流傳80多年,水平不輸白居易《琵琶行》
    兩首詩加起來共56個字,流傳了80多年,如今讀來仍令人肅然起敬。讓我們來品一品:《贈人二首》(其一)明眸越女罷晨妝,荇水荷風是舊鄉。唱盡新詞歡不見,早雲如火撲晴江。(其二)秦女端容理玉箏,梁塵踴躍夜風輕。
  • 白居易:古代愛情文案大師、鬼才作詞家,提筆一揮便是流量大V
    2017年,由平行世界工作室出品的,改編自白居易的詩歌《琵琶行》的同名古風歌曲火爆全網,以一種別具一格的方式再次將詩人白居易帶入現代人的視野。白居易憑藉《長恨歌》一舉贏得了皇家貴族的青睞,就連大唐皇帝都是白居易的忠實粉絲。唐憲宗更是抱著《長恨歌》愛不釋手,翻來覆去地品讀,每回讀罷都是百感交集。有了皇家的鼎力支持,這首詩篇因此成了白居易作品中流傳最廣的詩歌,更是遠渡重洋來到日本,在當地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並受到日本詩壇的頂級膜拜。
  • 五愛老人白居易,當官,寫詩,煉丹,敬佛,喝酒
    當官是白居易的主要工作,白居易活了七十五歲,當官就當了四十二年,我們看一下他的做官軌跡和概況:貞元十六年,白居易二十九歲中了進士,三年後被任命為九品的校書郎;四十二年來,白居易先後幹過九品的校書郎,九品的縣尉,五品的翰林學士,六品的太子屬官侍讀,六品的江州司馬,五品的門員外郎,二品的主客郎中,五品的上柱國,四品的中書舍人,四品杭州刺史,四品太子右庶子,三品的蘇州刺史,四品的秘書監,二品的刑部侍郎
  • 《琵琶行》裡說中醫
    若拿《長恨歌》與《琵琶行》相比,我一直更愛《琵琶行》,因為感覺白居易對其投射的情感更真摯,否則哪裡來的「江州司馬青衫溼」呢。明代陳洪綬稱《琵琶行》:「十分情十分說出,能令有情者皆為之死。」可見其動人之處。文學評論方面先按下不表,今且秉承「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風格從中醫角度解讀《琵琶行》,若有牽強附會之處,請各位看官一笑置之。
  • 《琵琶行》賞析
    琵琶行[唐] 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 越優秀的人越努力,白居易這麼有才華還這麼拼命,用這個成語自謙
    論才華,他一點也不輸李白,其代表作有《賣炭翁》、《琵琶行》、《白氏長慶集》、《長恨歌》等。其中的《長恨歌》全詩用840個字,向幾千年之後的人們生動展現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即使到了今天,人們仍然會被這首詩的詩句和情緒所深深打動,才氣貫通古今!
  • 小學語文必背古詩,白居易之《暮江吟》,學習筆記整理!
    《暮江吟》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用淺白的語言,描繪出他觀察到的美妙景色。二、寫作背景。《暮江吟》約作於唐長慶二年(822年),是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寫的。當時朝政昏暗,牛李黨爭激烈,詩人品盡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這首詩從側面反映出詩人離開朝廷後的輕鬆愉快的心情。
  • 品讀76杜牧《江南春》
    《魚我所欲也》品讀29荀子《勸學》品讀30 :《大道之行也》品讀31《庖丁解牛》品讀32莊子《逍遙遊》節選品讀33《離騷》品讀34司馬遷《鴻門宴》(上)品讀34司馬遷《鴻門宴》(下)品讀35《十五從軍徵》品讀36《孔雀東南飛》品讀37曹操《觀滄海
  • 琵琶混搭英語致敬經典 白居易萬萬想不到的《琵琶行》
    高中組的孫韶秀選手一邊演奏琵琶,一邊用英語朗誦白居易的《琵琶行》及由著名翻譯家許淵衝翻譯的英文版,嘈嘈切切的琵琶聲與流利地道的英語表達完美結合,這一表演形式徵服了現場評委和觀眾的心,將「21世紀杯」致經典雙語誦讀會北京地區決選推向高潮。6月15日,「21世紀杯」致經典雙語誦讀會(以下簡稱「致經典」雙語誦讀會)北京地區決選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順利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