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金馬獎電影陸續可以在網上觀看,這部在金馬獎上獲得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原創音樂等六項提名。
最終斬獲了莫子儀「最佳男主角」、陳淑芳「最佳女配角」及最佳原創電影音樂,三項大獎。
最近臺灣同志電影越來越多,前段剛推薦的《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以及《誰先愛上他》似乎臺灣對於同志合法化後,開始並不是浮於表面有了更深遠、更深刻地探討。
親愛的房客
豆瓣:7.6
林健一(莫子儀 飾)是住在頂樓的房客,但他不只照顧年邁患病的房東周秀玉(陳淑芳 飾),還收養了她9歲的孫子王悠宇(白潤音 飾),這一切看似超出普通房客的行為動機。
在周秀玉突然去世後受到質疑,周秀玉的二兒子懷疑他是為了順理成章獲得遺產以及不為人知的原因,而警察的介入讓林健一百口莫辯。
因為這些舉動背後隱藏著一段不被承認的感情,也是他思念一個人的方式,而那個人正是房東已經過世的大兒子王立維…
如果之前臺灣的同志電影還存在著自我認同、身份認同的層次上,在同志合法化後,臺灣同志電影則針對著社會要面臨的同性婚姻子女照顧以及老年贍養的社會問題上。
電影中林健一說自己為什麼會對房東老人如此好,對9歲兒子如此上心,因為這是他愛人王立維的孩子以及母親,所有人對他嗤之以鼻。
即使母親總是怨恨林建一「害」死了自己的兒子,還說不會原諒他,但林健一四年來依舊無怨無悔。
事發後他們不僅質疑林健一會對九歲男童另有企圖,一度不讓林健一接觸王悠宇,認為他噁心,而林健一的這種「好」,更是被視為貪圖財產和謀殺老人。
可在法庭上林健一提出質疑他說:如果今天我是女的,我的丈夫死了,你們還會問同樣的問題嗎?
眾所周知,如果一個女性丈夫死後,能夠贍養婆婆照顧小孩一般都會成為婦女典範,好媳婦榜樣。但到了男同志這裡,因為身份問題引起的對立和性別歧視,某方面來說更值得讓人深思。
但實際上和很多同志愛情一樣,林健一和王立維曾因為身份迫於分開,之後王立維與另一個女人結婚生子,在此期間林健一一直默默地守在身邊等待著王立維有一天能回頭看看自己。
而電影更像是一顆洋蔥,一點點剝開謎團,一點點哭紅了眼眶,慢慢揭開的真相,慢慢找到王立維去世的答案。
很多時候林健一對於這個家庭的隱忍和付出,包含著對這個男人全部的愛以及負罪感,他總以為是自己讓這個家庭失去了兒子。
而王立維的母親,也是年邁的房東周秀玉從一開始不理解同性愛情,到慢慢接受林健一的付出和努力,她知道林健一對王悠宇是真心的愛和想陪伴他長大才把孫子過繼給他。
王悠宇問林健一:沒有我你會比較輕鬆吧。
林健一回:但有你我會比較快樂啊。
什麼是有血緣的關係,什麼是沒血緣的關係,當一種關係建立在愛與被愛的基礎上,血緣不血緣還那麼重要嗎?性別不性別似乎只是認知問題。
我一直以為林健一對於王立維的愛無疑是深遠且悠長的,這種愛涵蓋著愛屋及烏的珍惜,即便在王立維去世很久,他yue炮,抱著另一個男人身體那一刻,結束後他痛哭流涕,而除了身體這種貪慾外,這麼多年林健一都是單身一個人。
我們能感受到,林健一一直愛著王立維,並且從未改變,而這種愛情和生兒育女,所謂的男女之情,有差別嗎?
再回看《親愛的房客》似乎涉及更多的是社會問題,同志家庭的贍養問題,財產繼承問題,以及安樂死是否觸及道德底線的問題。
這也是一個地區直面社會出現更多問題的延展和討論,對於林健一這個人物,前期我們看見他一直隱忍的做出退步,即使房東對他總是陰陽怪氣沒有好臉色,他依舊像受氣的小媳婦一樣忍著。
他沒有放棄對於老人的照顧也沒有放棄對於王立維的愛,這個人物前期的扁平和過於完美,在電影的後期會慢慢地,一點點揭開謎底,一點點豐富人性以及一點點讓你明白愛情的偉大。
這種愛夾雜著純粹、負罪感、以及真摯。《霍亂時期的愛情》有段話這樣說道「心靈的愛情在腰部以上,肉體的愛情在腰部往下。」很多時候單純的愛情可能並不在傳宗接代,魚水之歡的肉體關係。而是——
我愛你,也愛著你的一切。
點擊原文閱讀獲取片源提取碼:7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