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看劇集之前,簡單了解了一下,結果誤以為這部電視劇是以靈異故事為主線的,結果,發現劇集當中雖然有靈異故事,但是實際上是懸疑題材,而不是鬼片。
站在個人的角度,我其實並不喜歡用「心理問題」來作為靈異、懸疑題材文藝作品的「最終解讀方式」,但是整體來說,《我在香港遇見他》處理的還算好。主人公自身的心理問題成為了串聯整個故事的「筋骨」——李嘉是一個「認為自己有心理疾病的正常人」,所以,他的行為舉止以及思考方式怪誕一些,也就合理了。
劇中的吳啟華和李麗珍還是著實讓我「感慨」了一下。
對吳啟華的印象有兩個,第一個是《流氓大亨》裡的鐘偉舜,第二個不是《九品芝麻官》裡的方唐鏡,而是《新難兄難弟》裡面的貴利馮,這兩個角色都不是什么正面形象,但是都很有特點,而看著當初的年輕偶像變成了現在陰沉、陰險的「老人家」,真的是不免唏噓剛開了。
而李麗珍呢,說實話我其實對她並不是很熟悉,查看演員表的時候才發現了她的名字,聯想到她在90年代的一系列電影作品,哈,誰說「紅顏易老」?
記住曾舜晞,是因為《使徒行者3》,但比較慚愧,在剛開始觀看《我在香港遇見他》的時候,並沒有認出這個憨萌的大學生就是那個酷酷的「阿俠」,感覺曾舜晞的扮相,還是在最後一集的黑衣酷男那種形象更有「味道」。
一部好的劇集,成功的標誌之一就是塑造了大量的鮮活形象,《我在香港遇見他》中的「犀利哥」就是一個非常有特點的角色,仙風道骨、真愛無言……,再加上他那兩個活寶徒弟——師父已經活了一百八十歲,熬了一鍋千年牛肉湯——這個形象塑造的真的很成功。
說回劇情,我真的不認為主人公的「暴力傾向」就是精神分裂的表現,他怒毆連環殺手女是為了逼問女友的下落,威脅教授是為了給自己討回公道……,正所謂「泥人還有個土性」,人都會發脾氣,只是表現的方式不同罷了。至於青蘋果,我覺得這個倒是真的證明了主人公李嘉精神有問題的證據,再加上錄像——一切都變得那麼恐怖而有趣了。
好的恐怖片,不應當靠聲光效果,而是依靠故事帶給人們在觀看之後的「回想」,當劇中的恐怖場景可以和自己的生活聯繫到一起的時候,恐怖才是真的恐怖!
《我在香港遇見他》的結尾雖然還有一些疑點沒有完全交代清楚,但是升華的高度已經足夠了:活在這個世俗之中,我們只要堅持心中的堅持就足夠了,何必一定要在乎自己是誰、在哪裡、要做什麼呢!
上映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