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一有錯字的火車站名,題字人來頭不小,到現在都沒改
前言:
如今,時代正在不斷改變,我們更是通過便利,能前往到不同省份,不同國家去生活,去旅遊,見證更美麗的風景。然而,我們在出行的時候,飛機與火車也都成為了我們的一種交通便利的工具。火車站就是一個必要的存在,也是城市的明前。有很多大城市內,都是很重視火車站的站名的,但是中國卻有一個火車站,它的題名是錯誤的,但是由於題字人來頭很大,至今仍未被更改。
蘭州火車站,「蘭」字看起來就很是不同,顯得特別怪異。正常寫字的話,我們都是最下方的橫是最長的,但是火車站內的「蘭」字,第三橫與第二橫一樣長。就此,也讓很多人都表示,字寫錯了。但是為何字體寫錯了,還從未被更改過呢?首先我們就要提及到題字人,這兩個字就是由書法家張邦彥所書寫。張邦彥習慣寫繁體字,原本應當寫成「蘭州」,但是卻寫出錯誤簡化字。
其實,張邦彥是對簡體字不熟悉的,在生疏狀態下來書寫簡體字,就此形成如今我們看到的字體模樣。這樣的現象在當年發生是正常的,畢竟中國的字體是由繁體字演變而來的。當年的人們,即便是書法家也在學習簡化字。我們中國經過多次文字改革,也曾經發布過很多簡體字方案與字表。後期簡體字普及到生活會之中,一樣還是會有人寫錯。不然,豈能會有「錯別字」概念存在?
另外,還有人表明,「州」字結構上來看,張邦彥是故意將其「蘭」字寫錯的,在字形結構上進行了變化,這樣的書寫才能讓兩個字形成整體,顯得更是大氣一些。火車站內的題字,屬於書法藝術「榜書」的一類,字體比較大,看起來很醒目,書寫得很有氣勢,呈現出高雅氣質。總體來講,「蘭」字是張邦彥用獨特書法理念與技法進行呈現,畢竟書法藝術與標準漢字之間有很大差異。
不管怎樣,「蘭州」兩個大字能被保留到如今,成為蘭州獨特名片,也成為一個社會話題。張邦彥的字體定然也是受到更多人們欣賞,更是在無形之中提高火車站名氣。很多人也都質疑,為何會由張邦彥來書寫?張邦彥出生在古秦州名門大家,書生在書香門第,從小就受到先祖們的薰陶,很懂得苦練書法。在10歲的時候,就能臨摹顏真卿的書法。張邦彥曾臨摹《武威漢簡》一千多枚,這些臨本至今還被保存著,更是成為古簡臨本之中的佳作。他努力將書法藝術推陳出新,成為了開啟20世紀中國書壇簡牘書風的第一人。只是,最可惜的是他在1988年的時候去世,享年75歲。
總結:
他的書法成就,以及書法傳承,在中國書法上也都是有著燦爛一頁。他更是為甘肅地區的書法進行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