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親的人生都是馬拉松 | Dick Hoyt

2021-02-28 妮跑跑

今天是2019年01月28日

妮跑跑第10篇文章

故事裡有兩個人

Dick和他的兒子Rick

Rick從出生的那一刻就全身癱瘓

Dick帶著Rick參加了一千多場比賽

這些比賽主要是馬拉松、鐵人三項等

此文獻給所有的父親

祝大家和父母度過溫暖的春節

第 5 位男性

這是一位感動全球的父親

他叫

Dick Hoyt

出生於1940年7月1日

是的,你可以

1977年當冰雪消融,波士頓又迎來了令人舒暢的春天。

「爸爸,我想參加一個5英裡的慈善長跑。」

「?」

「我想跟大家一起支持他。」

這個「他」是一個因事故而癱瘓的曲棍球員。

Dick看著躺在輪椅裡的兒子,對他點了點頭。

Dick推著Rick跑完了全程五公裡,結束的時候兒子對父親說:「爸爸,當我跟你一起奔跑的時候,我覺得我像個健康的人一樣。」看著兒子滿臉的笑容Dick覺得特別欣慰。

這一年Rick15歲,Dick36歲,雖然只跑了個倒數第二但是倆人獲得的開心並不比冠軍少。

Rick 和 Dick的故事

2

波士頓熊

「放棄吧,這個孩子沒救了。」

1962年,威斯康星州馬思鎮的一家醫院裡,醫生對Dick說。

「孩子臍帶繞頸,大腦因為缺氧已經受到了嚴重的損傷,如果不放棄的話他也註定要終生癱瘓。」醫生解釋說。

小傢伙身體不能動,但是眼睛卻在好奇的打量著這個陌生的病房,當他環顧一圈後,眼神最終望向了父親,眼神中透漏出強烈的求生的信號。

這時候Rick才剛剛八個月大。

「我不會放棄你的。」當父子倆眼神交匯的那一瞬間Dick默默的告訴自己。

離開醫院後他和妻子Judy商量決定兩個人要努力把孩子養大。

Dick每周都會帶著Rick去波士頓的兒童醫院進行治療,在那裡Dick遇到了一位值得尊敬的醫生,他告訴Dick要像對待其他正常的小孩一樣對待Rick,要讓Rick能夠感覺到他的心智是健康的。

為了讓Rick有個正常的人生,Dick和Judy決定要儘自己的力量來給Rick教會一些東西,Judy開始帶著Rick認字,從字母開始,到房間裡所有的物品,她都悉心的帶Rick一個一個的認識。Rick滾動眼珠充滿了對世界的好奇,雖然他說不出來,但是身為父母的Dick和Judy能夠感覺到他在一點一點的吸收這些困難的知識。

接下來Rick陸續有了兩個可愛的弟弟,他們都很健康,也總是會帶著哥哥一起玩耍。

隨著時間的推移Dick和Judy越來越堅信Rick和別的孩子智商沒有差異,他應該有權利獲得同樣的教育機會,他們開始為Rick爭取進入校園的機會,但是學校以Rick無法交流為由拒絕了這對夫婦的請求。

「我們知道他們都在刁難我們,但是我們不會放棄的。」Dick和Judy除了教Rick認字,他們也會想盡一切辦法來改善兒子的運動機能,雖然沒有希望但是他們還是會帶著Rick去遊泳去滑雪橇,通過這一切的努力來提高Rick對外界的敏感性和反應能力。同時他們也教會了Rick的兩個弟弟帶著哥哥一起玩,教會了他們像對其它孩子一樣對自己的哥哥。

然而這些還不夠,他們必須要想辦法幫Rick打通與外界溝通的通道,讓他能夠「自己」與外界真正的交流。

Rick 11歲的時候,這對夫婦找到了特夫斯大學的工程專家,他們想給兒子做一臺特殊的電腦,可以幫助他跟別人交流,專家們開始是拒絕的,他們認為Rick的智商無法進行正常的交流,甚至懷疑他是否懂得真實世界的一舉一動,但是最終他們還是沒有拗過夫婦倆的堅持,在實驗過程中,有個工程師講了一個笑話,Rick也跟著笑了起來,這個舉動鼓舞了工程師們,他們覺得Rick可能是能夠懂得大家都在說什麼的,經過努力Rick終於有了一臺能與外界交流的電腦,而往日父母教給他的單詞和字母也終於派上了用場。

Rick在實驗中

專家在輪椅放頭的地方安裝了一個開關,然後將輪椅與這臺電腦接到一起,接著屏幕上滾動出很多字母,當Rick看到自己想要的字母時就可以用頭部輕觸開關選定某個字母,一個一個字母最終拼成了單詞,也匯成了Rick對這個世界說出的第一句話:「去看波士頓熊。」Rick用電腦打出的第一句話居然是想去看體育比賽,這讓大家都很驚奇。而那一年Dick也滿足了兒子的心願,這也為之後父子倆的體育生涯埋下了伏筆。

這一套設備大約花費了5000美金,在當時來講不失為一筆「巨款」,但是對Dick和Judy來講只要Rick能說話要他們做什麼都值得。

有了這臺電腦和以及父母悉心的教育培養,Rick終於在13歲的時候獲得了進入學校的機會,而接著他完成高中學業後又進入了大學,1993年他獲得了了波士頓大學的「特殊教育」的學位,這一年Rick 31歲。

但是這個學位的獲得並沒有那麼容易,Rick的特殊身體狀況讓他無法像其他學生一樣,他上課的時候必須有一個人陪著,幫他記筆記,並且在課後大聲把作業朗讀給他,而他與教授的交流也需要通過自己的設備一個字一個字的傳達給自己的教授,他每個學期只能完成兩門課程,他花了九年才完成自己的學位。

Rick在畢業典禮上

Rick獲得學位這一年波士頓馬拉松特邀父子倆參加比賽,Rick興奮的回憶道:「我看到好多人在祝我們父子好運,還有些人舉著牌子『祝賀Rick大學畢業』」

3

霍伊特之隊

Rick 15歲時參加完5英裡長跑後Dick發現只要他帶著兒子奔跑他就會特別的開心。

漸漸的他萌生了帶兒子參加馬拉松的想法,作為一名退伍軍人Dick也似乎重新激活了自己的運動激情。兒子上學的時候他會推著輪椅自己負重練習,而當Rick上學和放學的時候他都會親自推著兒子奔跑。

Dick向波士頓馬拉松組委會提交了參賽申請,但是這次申請被組委會拒絕了,他們無法接受這種一個人推著另外一個人的方式來參加馬拉松。

但是Dick並沒有放棄,他們開始去參加一些能夠接受他們的比賽,跑步逐漸成為父子倆快樂的源泉。

與父親一起奔跑

跑步讓這對父子認識了更多的朋友,Rick也認識了自己好友Peter,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並支持他們。

終於在1979年,Dick和Rick獲得了波士頓馬拉松的參賽資格,他們一起跑完了26.2英裡的全程,雖然最後還是倒數第二,但是父子還是樂開了花。父子倆的霍伊特之隊第一次馬拉松挑戰圓滿完成!

父子倆的馬拉松

四年後的父親節,這對父子決定要進行新的挑戰,他們準備一起挑戰鐵人三項:1英裡遊泳+40英裡自行車+20英裡長跑,但是怎麼樣才能完成這些比賽呢?Dick為比賽準備了特製的皮划艇和自行車,在眾人的期待下父子兩人圓滿的完成了比賽。

Rick 與 Dick在鐵人三項比賽中

Rick 與 Dick在鐵人三項比賽中

Rick 與 Dick在鐵人三項比賽中

「是兒子的期盼鼓勵了我,如果不是因為他我不會來參加比賽,也不會跟全世界的體育選手一起競爭。」這位父親用盡超乎常人的耐心和愛帶著兒子進行了長達三十多年的比賽生涯。

除了長跑和馬拉松,Dick還帶著Rick完成了3770英裡的環美徒步挑戰,這個比賽要穿越全美18個州,從洛杉磯的聖莫尼卡碼頭到麻薩諸塞州波士頓港萬豪長碼頭,全程耗費了47天,這一年是1992年,Dick52歲。

Dick帶著Rick一路跑下來,也經受了很多挑戰的聲音,有人說Dick是為了自己的出名而利用兒子,有人說他跑步純粹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怒火,這些聲音Dick都聽到了,但是他還是堅持要帶著Rick繼續跑。

It's A Good Life!

在這三十多年的長跑生涯中,這對父子一共完成了255次鐵人三項,72次馬拉松(32次波士頓馬拉松,8個18.6英裡馬拉松,97次半馬),1次20英裡,37次10Milers,35次7.5英裡Falmouth,8次15英裡,218次10英裡,160次5英裡,4次8英裡,18次4英裡,161次5英裡,8次20英裡,2次11英裡,1次7英裡長跑還有1次20英裡自行車賽。

Dick和Rick決定在2013年的波士頓馬拉松完成父子參賽生涯的謝幕,此時Dick已經73歲而Rick也已經51歲。當年賽場上突發的爆炸事件讓比賽終止,父子倆決定2014年重新參賽:「我們最關心的並不是未完成的比賽,我們關心的是那些在比賽(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中被傷害甚至被殺害的人們,我們決定為他們重新參加今年(2014年波士頓馬拉松)的比賽。」

父子倆在頒獎典禮上

Dick和Rick的長跑生涯隨著2014年波士頓馬拉松的結束落下了帷幕,但是這對父子的故事卻註定要傳播更久。

而Rick的心願「我希望有一天能推著父親跑一次」也許在下一個輪迴當中能夠實現。

---

當Dick和Rick長跑生涯結束後,有記者採訪Rick。

問:「你經歷過糟糕的馬拉松比賽嗎?」

答:「當然,天氣特別冷那次,女孩們都裹的嚴嚴實實的。」Rick的回答花了四十五分鐘,Dick聽到後大笑了起來。

問:「你會不會覺得長跑會對你的健康帶來困擾,你有沒有想要減少跑步或者停止?」

答:「沒有,事實上我覺得我們用跑步給公眾帶去了很大的鼓舞。」

問:「你會不會覺得無法說話反而讓你在面對不同人的時候有更強的洞察力?」

答:「是的,不僅僅是在跑步的時候,在日常生活中也是。」

問:「當你沮喪的時候你會做什麼?」

答:「我會想想這個世界上還有更多其他更可憐的人。」

問:「你是不是覺得自己三十年前想辦法告訴父母自己想跑步的信念讓你獲得了屬於你真正的自由?」

Rick聽到這句的時候抬起了頭,他的眼睛和全身都似乎在說:「Yes。」

參考

Dick和Rick分別寫的書《Devoted》和《One Letter at a Time》

他們的網站:http://www.teamhoyt.com

Team Hoyt Starts Again:https://www.runnersworld.com/runners-stories/a21749593/team-hoyt-starts-running-again/

http://www.teamhoyt.com

Dick and Rick Hoyt (Team Hoyt):http://www.triathloninspires.com/thoytstory.html

圖片來自網絡:https://images.google.com/ 

如果你想讀到更多的故事:

我要做我就要做第一名 | 陶華碧

幸福是短暫的孤獨是永恆的|梵谷

新年斷舍離|近藤麻理惠

不得貪勝|李昌鎬

樸槿惠的聖誕節

一個皮包公司的華麗逆襲  —  記耐克的創始人奈特

曾經平凡、窮困甚至遭受家暴的她,最終還是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魔法世界

10000小時的堅持,他最終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但是.

平靜都是自己給自己的—記瑪麗·居裡的一生

相關焦點

  • 父愛馬拉松:Team Hoyt!!
    父親Dick Hoyt從38歲起,推著自己的兒子跑了78次半馬拉松賽,64次的馬拉松賽,24次著名的波士頓馬拉松賽,以及數以百計的各種越野賽.(父愛如山,真正的男子漢)而且,這其中還包括6次被公認不是平常人可以承受的 Ironman distances 的終極馬拉松三項鐵人賽。
  • 韓國電影《馬拉松》︱馬拉松是一場「人生」
    美滿和一路順風在哪裡都不存在,幼兒園童話裡的人物也要一波三折才能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更何況是真實的人生。 草原喜歡斑馬,可草原的家裡卻沒有「草原」。我們的人生所有波折和磨難最終都會歸為沉寂和平淡,草原的人生卻要一直在掙扎和遵從間不知所然。
  • 波馬進行時——HOYT父子傳奇繼續,TEAM HOYT裝備義賣!
    它講述了一對美國父子參加馬拉松比賽的傳奇經歷,引得無數人熱淚盈眶。故事主人公是一對跑者父子,父親叫Dick Hoyt, 兒子叫Rick Hoyt。這對父子都是跑步健將,他們完成了數以千計的跑步賽事。但是你知道嗎?
  • 父親節專題:感動全世界的一對鐵人父子!
    你如何定義一個父親?很簡單,拍一張Dick Hoyt的照片,把它放到字典裡,讓全世界都知道他的故事。
  • 淮南:接力「抗癌鬥士」父親百馬之夢 他跑上馬拉松賽道
    今年6 月,賀明的人生馬拉松跑到了終點,他的「百馬之夢」停在了第61 場。4個月後,在廈門,賀明最後一場馬拉松的終點成了賀帥跑線下馬拉松的起點。之所以穿上父親曾經的「戰袍」跑步,是因為這樣更能真切感受到父親的精神,更加充滿力量,「為了父親,我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去。」「以前總覺得父親和我的距離沒有那麼親近,也許是父親不太會直接表達他對我的愛,但是我能感受到他對我的關心。」賀帥說。在整理父親遺物時,他發覺父親不只是一個家庭角色,更是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人。
  • 《馬拉松》誰來陪他們跑人生的馬拉松
    他給了我們無數的感動與驚喜,他就是馬拉松小子——楚原。 在坦尚尼亞的塞倫蓋提大草原上,草食性的動物們群居生活。他們每年交配,孕育新生命。看那斑馬媽媽和她的新生寶寶,她會教他們野生世界的生存法則,然而生存不是件容易的事,到處都是小動物,危險無處不在。媽媽不斷地鼓勵孩子們,他們才會學會了進食和奔跑……就是這段獨白,每次聽都被這個略顯稚嫩的聲音所感動。
  • M君:我跑半程馬拉松...(人生啊人生!)
    上篇要點回顧:《M君:我跑半程馬拉松。。。(真不可思議!)》魅力君,跑過21.0975km,半程馬拉松。熱身的時候看見有個小男孩大概小學的樣子吧,在和他媽媽一起壓腿,說是要跑迷你5km,我就想著這樣真好,從小就有這樣的體驗,一定會愛上sports的,我一直認為運動是生命的一個維度,就像藝術一樣,缺少了的人身體和靈魂都是不夠豐滿的
  • 人生馬拉松(附日更46個月小事記)
    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每個人,從來到人間的那一刻,就進入了激烈的比賽中。條條大路通羅馬,而有些人就生在羅馬。很多人,還沒出生就已經輸了。你的家庭背景,在很大程度上會決定你的人生。但是,明知道輸了,我們依然不會認輸。因為人生才開始,還有很多很多的機會。
  • 他希望替去世父親跑完百場馬拉松
    賀帥參加馬拉松。  中新網客戶端10月26日電 日前,「跑馬抗癌鬥士」賀明之子賀帥做客央視節目《朗讀者》,講述了父親生前的「跑馬」故事,並朗讀《祭父書》表達對父親的思念。
  • 跑者|人生亦如馬拉松,襄馬賽道上,我與自己對話
    這位跑者,很普通很平凡,在完成個人的第一次馬拉松時,心情很平靜。但是,在這段馬拉松路程中,他想了太多人生故事——人生亦如馬拉松,他的文字足夠讓人熱淚盈眶。起床鬧鐘定在每天早上4:50,開跑時間5:20,直至襄陽第三屆馬拉松。一路未停,到22公裡時,身體開始不聽使喚,配速開始下降,腦海裡浮現出這些年的點點滴滴。我的跑友都不是專業運動員,甚至每個人每天並沒有多少時間用來跑步。
  • 金剛簡:戰全程馬拉松,感悟多彩人生
    今年的疫情導致我生活、工作事業都受到了很大的挑戰,心情也處於低谷狀態。我知道我不能這樣下去了,人不能被困難打倒,否則就頹廢了。我還年輕,要是因此放棄那一輩子就完了。因此在兩個月前,我下定決心要挑戰我人生當中的第1個全馬,目的就是為了鍛鍊我的意志,挑戰另一種成功。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我總不能樣樣都不如別人。
  • 愚園路「小聾甕」的人生馬拉松
    愚園路「小聾甕」的人生馬拉松 2020-03-01 1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美14歲少女為向離世父親致敬完成七大洲馬拉松
    【環球網綜合報導】為了父親用自己的方式投身公益事業,美國一名14少女的事跡著實感動你我,據臺灣東森新聞網11月15日報導,美國14歲的少女凡妮基(Winter Vinecki)來自美國,在母親的陪同下,她走遍了世界七大洲,並且每到一洲就要完成一項馬拉松競賽,成為年紀最小的就在七大洲均完成馬拉松比賽的選手。
  • 一首《人生馬拉松》道出多少跑者心聲?總有一段感動到你!
    在這段MV中,陳奕迅邀請了多位香港知名跑者出鏡,每一位都在MV中講述了一段他們與跑步的故事。正像陳奕迅所說的:「每個人都有自己跑步的理由,不必說出來,用步伐體現就足夠了。」、坎坷平順,不論你從事什麼行業,人生都像是一場永無止境的馬拉松。
  •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跑得快並不代表跑得久
    都說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網際網路公司奉行的996文化卻依然讓你無法在晚9點準時下班。每個人好像都很急,渴望利用好每一分鐘趕超別人,希望自己的人生要比其他任何人都快,年輕時儘快升職加薪,創業者生怕被競爭對手趕超,甚至小孩子從一歲開始就上各種早教班,渴望贏在起跑線上。這裡每個人的人生都成了爭分奪秒的戰場,似乎停下來喘息一口氣都是在浪費時間和生命。
  • 《大魚(Big Fish)》:人生本就艱難,每個父親都是一條「大魚」
    因為這部豆瓣評分8.8的情親片就是寫給大人的童話,每個觀眾或許能從愛德華的一生中得到不同的感悟,更能在故事中的父子關係中明白父親的一生。愛德華對兒子的愛是向他述說一個個他的奇幻英雄故事,以最有趣童話的形式讓兒子對世界充滿信心,努力追逐人生的夢想
  • 2019哈爾濱馬拉松——奔跑人生,唯哈馬不可辜負
    每當心存執念,我就會選擇參加跑步賽事,眾多比賽中,偏愛馬拉松比賽,參加過的馬拉松比賽,心中唯愛哈爾濱國際馬拉松。「花紅不爭春,春色自明;花開不引蝶,彩蝶自來。花開花謝,歲月流轉,一切順其自然。」馬拉松愛好者給予了哈馬高度評價,細想起來,不單單是哈馬補給豐富、服務優質,本人看來,哈馬淡泊其中,不爭浮誇之豔色,質樸而無華,無刻意炒作之嫌,深得馬拉松愛好者之心,這才是成功舉辦馬拉松賽事最高的境界吧!因此,哈馬也成了我傾心之愛,每次哈馬優美賽道上,淺笑淡行,聽跑鞋落地之聲,和松花江上清風把盞,讓靈魂在努力奔跑中,搖曳成獨屬於自己的春天,內心逐漸安靜,漸無波瀾。
  • 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才怪!
    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 每個人都是跑者,隨著槍響出發。
  • 正義法醫+馬拉松硬漢!他的人生太絢爛……
    ★人物檔案  吳準,48歲,法學、醫學雙學士,法律碩士,馬拉松達人熱愛馬拉松全力奔跑工作中的吳準,沉靜嚴謹,八小時之外的他,卻像換了個人,他滿腔熱血激情滿滿,深深地熱愛著馬拉松運動。面對馬拉松,他隨時都在準備出發。2016年6個全馬、1個半馬的開掛奔跑狀態,不得不讓人感嘆他的「瘋狂」。
  • 「相約警馬」雙峰公安人的「跑馬」情懷——人生第一場馬拉松
    跑馬之路 與你同行我人生中第一場馬拉松雙峰縣公安局指揮中心 趙韌參加工作特別是成家以後,運動和鍛鍊對我來說,都是被動和應付,為了完成某項任務時,才會逼著自己去進行階段性的運動鍛鍊。直到2019年10月,60出頭病魔纏身的父親病情再一次加重並住院,看到病床上他的無助與痛苦,我生怕他老人家哪天撒手離我們而去。這時我才真正感受到一個人的健康不僅僅屬於自己,更屬於你的家人。我暗下決心必須鍛鍊,作為家中頂梁柱,只有強健的體魄才能支撐起整個家庭的一片藍天。於是我置辦了一身運動服,辦了一張健身卡,開始了運動人生,讓運動佔據我的業餘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