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由北下關街道辦事處公共事業管理科主辦,社戲團隊承辦的第二十一期「胡同裡的百家講壇」在大鐘寺社區活動室開講;著名表演藝術家、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臧金生先生以「演繹水滸梁山好漢,塑造熒幕經典角色」為主題展開演講。
北下關街道辦事處公共事業管理科科長侯京玲出席本次講座、北下關街道微信運維中心主任張弓驚主持了本次活動,北下關街道各社區數百名居民參加了此次講座。
臧金生回憶拍攝《水滸傳》說道,大家都知道魯智深是個大胖子啊,為了這個角色,我從90公斤增肥到130公斤,知道怎麼增肥嗎?每天喝水全是奶粉、啤酒,吃飯就把菜飯和一大盆,最後脫衣服費勁,大家都開玩笑,在劇組一天漲兩斤,真比上豬圈裡的豬了。當然,有付出就有代價,拍完《水滸傳》,我整個身體內分泌失調了,不得已做了甲狀腺腫瘤切除手術。但是說實話,現在在橫店遇到老水滸的演員、朋友們,再聚一次感覺還是感覺很親切。
拍攝電影《赤壁》見組也比較順利,當時見吳宇森導演三五分鐘就確定了飾演張飛這個角色,他比較好萊塢式拍攝,突出曹操,但我想,你既然找我來,那我就要在我的有效鏡頭範圍內展示我的風採。
活動現場,臧金生還講述拍攝《赤壁》張飛一角時驚險經歷,當時有一個撞馬的鏡頭,只聽見一陣嘶鳴聲,我整個人就是麻木的,只看到腿已經往外撇了,我很清楚,腿折了。當時大家一窩蜂湧上來,特別慌亂,武術指導還說起來溜達溜達,幸虧我有多年特種兵的經歷,對於處理這種傷情有經驗,我讓自己鎮靜下來,忍著疼痛,嘎嘣一聲把腿捋順,我不知道自己頭套鬍子是什麼時候卸掉的,只是一步步指揮工作人員,把木槍撅折了,把箱子墊在腿下,綁在腿的兩端,就這樣上了擔架。
飾演新版「豬八戒」:我不怕比較,相信觀眾一定會喜歡
老版八戒的形象已被稱為經典,但隨著新《西遊記》的開播,臧金生飾演的豬八戒也頗為大家津津樂道,他說,自己不擔心觀眾比較,相信觀眾看過新《西遊記》之後,一定會喜歡上自己扮演的這個八戒。
大家能看到我飾演的豬八戒全身都是道具了,大家看我最多的可能只有兩隻眼睛,表演上會很困難,因為你看不到我的面部表情,最多只能通過眼神。而且那個臉,粘上之後摘下來就不能再用了,如果拍200天,就得要200個八戒的造型。我一直都覺得,拍《西遊記》對演員來說是從肉體到精神的一次歷練過程,一定要咬牙堅持。
記者採訪社區一位百姓說道:「我看過臧金生飾演的魯智深、張飛,都演出了原著中的人物形象,符合我們的設想,也很深入人心,今天臧金生老師還朗誦了《豐碑》,講了他對朗誦的一些見解,對我們社區群眾文化活動很有幫助,感謝胡同裡的百家講壇能邀請名家做客社區。」
胡同裡的百家講壇是北下關街道為打造"文化北下關、書香北下關"品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為豐富轄區內群眾業餘文化生活,增進與明星大師之間的交流、學習,同時也為明星大師走進基層提供一個平臺而開展的一項以社區為主體的文化活動,已成為海澱區一項獨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活動。
海澱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名傑表示:"胡同裡的百家講壇將名家大師與普通百姓聯繫在一起,這既能讓名師大家密切聯繫群眾,也能讓群眾近距離與名家大師交流,形成良好的文化互動形態。"
北下關街道辦事處主任畢淑琴對胡同裡的百家講壇也讚不絕口:"國家在大力倡導公共文化服務的建設,海澱區也在積極創建國家公共文化示範區。而'胡同裡的百家講壇'在這樣的契機下,緊緊抓住了北下關地區群眾的文化需求;踐行文化下基層,藝術為人民。我們希望這樣的文化平臺能吸引越來越多的文化名人走進社區,持續不斷地讓普通百姓受益。
歡迎您免費訂閱《海澱公共文化》微信公眾號,在這裡您將看到海澱各類文化活動、文化惠民信息,圖書館攻略、美術館實拍、新書推薦、最新的演出信息……等等等等,各種有意思的新鮮事兒都在這兒了!
海澱公共文化微信公眾號
微信號 : hdggwh
投稿郵箱:hdggwh2015@163.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