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三十而已》後又一部國產新劇《以家人之名》爆火。
前者因乘風破浪,不畏年齡活成自己定義的女性人設,後者則以溫暖治癒的親情猛戳觀眾淚點。
沒有血緣關係也可以
互相關心,互相溫暖
與其它親情不同的是,這部劇的親情打破常規以血緣關係維繫的常規家庭標準,而是設置兩男三孩共住一個家,共吃一桌飯的家庭重組關係。
三個小孩雖日常互懟又有愛非常,李海潮和凌海平兩個大男人看起來無話可說但拌起嘴來時又仿佛一對冤家夫婦的溫馨,這種不是一家人,勝似一家人的感覺,讓網友好像看到了《家有兒女》成年版。
辣椒姐開始入坑追劇《以家人之名》是因為其中的一個片段。
賀子秋生日那天,李爸偷聽到二姨對子秋一頓訓說,而後又在飯桌上當著李爸的面對子秋又是打又是拍,李爸心裡很不是滋味。
在酒桌上借著酒勁抱著子秋一臉心疼的哭著說:「不管是誰都跟他說你要孝順,我們家子秋哪裡不孝順,大半夜在廁所給我洗衣服,給我拖地,他哪裡不孝順了?你還當著面打他,你那是打我呢,你知不知道?」
聽完那刻,眼淚真的忍不住掉下來。是真的把沒有血緣關係的子秋當親生的才能說出這樣一段至真至誠的話啊。
劇中還有這麼個催淚情節:最可憐最讓人心疼的子秋,爸爸不想要就打掉他,媽媽生了又拋棄他,最開始連尖尖都欺負他。
所以,他從小就懂得察言觀色,不給人添麻煩。半夜躲進廁所洗衣服,早上跑腿去買早餐,受了委屈不用哄自己就能好。
來麵館吃麵的婆婆們故意逗子秋,說你可要好好表現啊,不聽話李爸就把你送走。
要知道本來子秋就自卑敏感,這一說,眼淚順著眼眶打轉。
婆婆們哈哈大笑,說跟你開玩笑怎麼就哭了,李爸顧不了得罪客人,走過來嚴肅警告「小孩子會往心裡去的」。
然後擦去子秋的眼淚,摸著臉頰溫柔告訴他:「婆婆說的不對,爸爸不會給你送走的,不會的。你跟小尖一樣,都是爸的孩子,爸怎麼捨得送走呢?聽爸的,不會給你送走啊!」
那一刻,真的又戳淚,又暖心,所謂家人,不一定是血緣,也可能是陪伴和愛。
真正的血親,
不及掏心掏肺的真誠對待
人人都說親生的好。但看看血親關係的爸媽和不是血親的李爸對賀子秋的態度,形成截然不同的反差。
賀子秋的親生媽媽把他託付給李海潮後,從此人間蒸發,親生爸爸更是一次也沒出現過。而凌霄的媽媽陳婷也是從小拋下凌霄遠走他鄉。
《以家人之名》中有一句旁白:
「有血緣的不一定能成為家人,但是互相依靠、用心對待的,一定可以。」
生活中有許多有血親的一家人,往往因為一點利益關係就鬧到反目成仇的地步。
認識的一戶家庭,原本是親生兄弟的一家人,因為父親將家中一塊地劃分給哥哥家,弟弟心生不滿多次找哥哥鬧事,甚至為爭奪地產大打出手,最後雙雙送進了醫院。原本血濃於水的一家人,就這樣變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來。
有些有血親關係的一家人,關係生疏的堪比陌生人。親生父母,對孩子生而不養。
曾有個抑鬱症的朋友向我傾訴過,她一直覺得自己的親生父母只是給了她一口飯吃的人。爸是個酒鬼,親媽在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家,而後就再也沒見過。
而親爸常常喝醉酒就罵她是「拖油瓶」、「掃把星」,甚至還會動手打她。還好後來自己出來掙錢後才逃離了那個讓人寒心的家,但十幾年的悲慘童年讓她到現在都充滿了陰影,久久無法釋懷。
有愛,
就能成為家人
《以家人之名》不以血緣定義家人,打破了傳統意義的「家人觀念」,重新定義了「家人」和「家庭」不應僅限於血緣之間的聯繫,愛和陪伴才是更深的羈絆。
生活中總些沒有血緣關係的家人,比如互相嫌棄又風雨相伴的閨蜜。這些人在法律上,不在一個戶口本,但是在心裡,一直有個戶口本,上面寫有對方的名字,沒有血緣關係,不姓一個姓,也是一家人。
就像這個奇怪的五口之家,他們明明不算一家人,但他們給予彼此的愛,卻比許多正常家庭還要多。每一天即使是平平無奇的日子,李爸也會變著花樣,做好一桌豐盛的飯菜,等待孩子們放學回家。
家的形式千千萬萬種,家的故事千千萬萬個。
不是只有血緣關係的才叫家人,有愛,就能成為一家人。
文案排版丨辣椒;
圖片素材丨網絡,
如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