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婦羅:油炸的日本藝術—錦才原創

2021-02-17 錦才
講到日料,很多小夥伴會說,「全是生的我不喜歡」、「挺健康的但是太清淡了,我不喜歡」。但普通日本人的一日三餐,卻是最不健康的油炸食品佔據了重要位置。餃子被默認了「煎」或「炸」的出廠設置、日式炸雞炸豬排成為美食輸出的大IP,更別說幾十日元一個平價又好吃的可樂餅。

但是說到日料中的「炸物」,小編最愛的還是「天婦羅(てんぷら)」,可能有些小夥伴會說「啊,天婦羅我吃過,不就是裹了麵糊的炸串嘛!」😂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看看天婦羅這種「日本的油炸藝術」!

天婦羅(てんぷら)も日本料理ですが、起源(きげん)はポルトガルです。エビや魚などの魚介類(ぎょかいるい)、あるいはナスやタマネギなどの野菜(やさい)に衣(ころも)(こむぎこ)をつけて高溫(こうおん)の油で揚げます。

天婦羅也是日本料理,起源於葡萄牙。天婦羅的做法是將蝦魚貝類或茄子,洋蔥等蔬菜的外層沾裹一層面衣(麵粉)後,再放入高溫油炸。

這種美食在各個日漫中都會入鏡,關於它具體的故事就要追溯到公元16世紀了。「天婦羅」源自葡萄牙語中的「templo」,原意是指「四季齋日」,最早是信奉天主教的葡萄牙人在齋戒期間的一種食物。在公元16世紀,葡萄牙商船在長崎停靠,天婦羅隨著傳入日本。在當時齋飯流行的時代,人們只能夠使用珍貴的燈油來製作天婦羅這種別出心裁的高級料理。直至到了江戶時代,隨著油產量的逐漸增加,天婦羅這才成為了大眾料理飛入了尋常百姓家。

而如今大家經常說到的天婦羅並不代表某個具體的菜餚,而是對日料中油炸食物的總稱。但是,在日本,如果有去到大阪遊玩,在街邊的小食品攤上點了一份天婦羅的話,有可能你得到的食物是長這個樣子的。😂

日本關東和關西人民在飲食的任何問題上好像都很難達成共識,對天婦羅也是如此。關東的天婦羅為一種魚貝類或蔬菜等裹以小麥粉與蛋汁,並油炸的日本料理,也就是我們一般意義上的天婦羅。而關西的天婦羅為一種魚漿油炸食品,關東稱之薩摩揚(薩摩揚げ),類似臺灣的甜不辣。所以,確認「天婦羅」的語境是能吃到符合自己預期的天婦羅的首要條件。😂所以,來好好學日語吧~

在日本,天婦羅這種食物是可以陽春白雪,一頓2、3萬日元的高貴藝術;也可以平民範兒十足,幾百日元就能搞定的食物。

日本在吃這件事上其實也是非常講「玄學」的,什麼季節吃什麼食材。春季可以品嘗銀魚、香魚、櫻花蝦、文蛤、蠶豆、蘆筍、刺嫩芽等;夏季則是大眼鯒、沙梭、銀寶、茄子、南瓜等;秋季不妨嘗試蝦虎魚、松茸、山牛蒡、慄子、百合;而冬季不要錯過牡蠣、白子、扇貝、番薯等。在一些天婦羅店,有的食材可能並不是在盛產期推出,而是在食材剛剛上市時,有嘗鮮之意。

關於吃天婦羅的順序,因為可以做成天婦羅的食材很多,不同的食材製成的天婦羅味道、口感、韌勁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如果你點的所有種類的天婦羅是在一個盤子裡一起端上來的話,吃的順序就要注意了。但如果是在專門的天婦羅店,天婦羅一道一道呈上,這個問題就不用你費心了。

一般天婦羅的擺放是按照味道的濃淡,由前至後,靠近身前的一般是口味最淡的,應該先吃,然後再吃口味重的。食材的質感上也是從柔軟的食材開始吃,最後吃柔韌的食材。蔬菜當中也是先從莖葉類開始,然後是果實類和根類。尤其是有甜味的蔬菜,應該放在靠後的位置食用。

再說到日本的「職人精神」,不得不講到日本料理界三神:壽司之神」小野二郎、「鰻魚之神」今本兼次郎以及「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

如今的「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已經70多歲高齡,可仍然每天清晨5點鐘起床,去海鮮市場採買製作天婦羅的原材料。他不喜歡假日,更沒有退休的打算,甚至說「60年太短了我要一直做到130歲」。這種耗盡一生只為做好一件事的精神也是令人敬佩不已。

好了,關於天婦羅就介紹到這了,中午吃什麼好呢?天婦羅蓋飯(天丼)、天婦羅茶泡飯、天婦羅定食、天婦羅蕎麥麵、天婦羅烏龍麵... ...

相關焦點

  • 油炸中的「文藝青年」——天婦羅
    天婦羅這道日料經典美食,其實並不是日本人發明的。遠在葡萄牙,當地的習俗裡齋戒期人們不吃牲畜肉,只能吃魚肉,於是人們發明了一種魚蝦蔬菜包上面糊油炸的食物叫做「花園小魚」,16世紀,花園小魚隨著葡萄牙的航船來到了日本,於是人們音譯了葡萄牙語「tempora」給它命名為「天婦羅」,大約已有150年的歷史了。「天婦羅」逐漸成為了一個時代變遷的縮影,在其進入日本400多年來,悄無聲息地,影響與改變了日本飲食文化的脈絡,也鑑證並記錄下了日本近代變化的過程。
  • 天婦羅:江戶時代的香氣與油炸之聲
    這麼吃魚,又不破戒,又中吃,真是兩全其美。這種魚吃法,就叫做ad tempora quadragesima——葡萄牙語的意思是:「守大齋期」。16世紀,葡萄牙傳教士去了日本,帶去了火繩槍、鋼琴、地球儀、基督教和「守大齋期」。日本人管歐洲外來者叫南蠻,管火繩槍叫鐵炮,管基督徒Christians叫切支丹,最後,看中了這個「大齋期」:這玩意讀音不是tempura麼?好,就叫天婦羅吧。
  • 日本超級人氣豪華天婦羅
    想吃到正宗的日本天婦羅,日本人也超愛的【金子半之助】小店,一定不能錯過!為了吃他家的天婦羅,日本人願意排隊一個小時以上呢!
  • 天婦羅、吉列、唐揚究竟怎麼分辨?油炸小貼士,教你吃的健康!
    【健康炸物】天婦羅、吉列、唐揚究竟怎麼分辨?油炸小貼士,教你吃的健康!年輕人一向喜歡吃日本菜,街上日本餐廳林立,足以證明日本菜的受歡迎程度。但日本菜的烹調手法眾多,單是揚物(炸物)便有著五花八門的做法,當中以「天婦羅」、「唐揚」和「吉列」最為常見,你又知道它們的分別嗎?怎樣做才會更好吃?而油炸食物又可以怎樣煮得更健康呢?
  • 日本東京 天婦羅之神 — 美川是山居
    【本公眾號正在等待原創邀請,還請大家幫忙轉發和點讚,獲得原創標識後,大家就可以在文章後面留言啦!
  • 日本美食「天婦羅」背後的故事
    這麼吃魚,又不破戒,又中吃,真是兩全其美。這種魚吃法,就叫做ad tempora quadragesima——葡萄牙語的意思是:「守大齋期」。16世紀,葡萄牙傳教士去了日本,帶去了火繩槍、鋼琴、地球儀、基督教和「守大齋期」。日本人管歐洲外來者叫南蠻,管火繩槍叫鐵炮,管基督徒Christians叫切支丹,最後,看中了這個「大齋期」:這玩意讀音不是tempura麼?好,就叫天婦羅吧。
  • 天婦羅是什麼?天婦羅的做法
    天婦羅其實不是起源於韓國的,中國也有,日本也有,但是韓國街頭有很多天婦羅類的小吃賣,就是油炸類的小吃,韓國年輕人很喜歡這種小吃。
  • #日本食事#因為天婦羅而辭世的德川家康
    在與葡萄牙的文化交流之中,歐洲的油炸文化也被移植到了日本,當中又以天婦羅最具代表性。
  • 日本奇葩男油炸《LoveLive!》角色手辦 居然真吃!丨日本奇葩
    系列在日本和很多地方都是非常的火爆,而且在日本有些粉絲已經到了恐怖的地步。現在日本也有不少的人出來反對《Love Live!》,近日日本出現了一位反《Love Live!》人士,竟把高坂穗乃果和黑澤露比的手辦做成天婦羅油炸來吃掉了。
  • 天婦羅(天ぶら)
    要追溯這引人的炸物,應該要數百多年前的大航海時代,葡萄牙人就為日本帶來不少的西方食物,從文獻發現,新的農作物,例如玉米、馬鈴薯、南瓜、辣椒和西紅柿等,甚至乎新式的食物如麵包、餅乾、天婦羅等,都在此時期傳入日本。天婦羅的手藝在東京,代代的料理人都維持江戶的傳統,不曾因為明治維新的關係而中斷,也漸漸從平民的食物轉變成高級料理亭的技藝,成為日本料理的代表食物之一。
  • 你必須知道:關於日本天婦羅的一些事
    日本天婦羅是聞名於世界的油炸食品了,和壽司、蕎麥麵共同撐起日本美食界的一片天。
  • 不是所有的炸蝦都叫天婦羅
    (日本江戶時代浮世繪畫家月岡芳年所作《風俗三十二相》中就有食天婦羅的情景)▼天婦羅是日式料理中的油炸食品,用麵粉是四大日本料理之一。天婦羅取自日語「てんぷら」的音譯,傳言這個名詞源自葡語rápido,即「快一點」之意,意味著它是可以以較快的速度取得充飢的食品。關於天婦羅的起源,有兩種不同的版本。 一種版本是說,天婦羅是16世紀由葡萄牙傳入日本的,而天婦羅之所以使用油炸這種料理方式也和葡萄牙人的習俗有關。
  • 同樣是油炸食物,為啥你吃的是「垃圾」,天婦羅卻是高檔食物?
    要說這油炸食品,您腦海裡是不是出現炸雞腿配啤酒的畫面,或者是某德基、某拱門的全家桶套餐呢?香酥的外表下,是每個胖子最愛的手掰「咔嚓」聲,每一次的允指都只為再來一口。每一次放縱都是卡路裡的狂歡。可同樣是油炸食品,怎麼「全家桶」被當成「垃圾」,而天婦羅卻可以暢通無阻的出入各高檔餐廳呢?同樣是油炸食品,同樣是高熱量食品,這天婦羅怎麼就高人一等呢?
  • 一生懸命只做天婦羅的日本料理大師 | 日本匠人
    日本有一位料理人,他一生只做日本料理,而且,只精心研究天婦羅!天婦羅是葡萄牙商船帶來日本的舶來食物,詞源乃是葡萄牙語「Temporo」,「烹調」的意思。基督教齋戒期間,葡萄牙水手們不能吃肉,於是用油炸海魚,美味又營養。很少採用「油炸」這一烹飪方式的日本老百姓發現了美食新大陸,天婦羅漸漸成為日本最受歡迎的平民食物之一。不過,對於很多中國食客來說,天婦羅似乎還是比不上壽司那麼有神秘感。北京日料店「京櫻」的店長三輪啟先生。
  • 日本美食 | 天婦羅就是裹上面糊炸一炸?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天婦羅」日本料理中極有特色的代表之一,雖說是油炸物,但在日本是足以與刺身並駕齊驅的知名料理,今天就來聊聊天婦羅這看似簡單的不凡料理。天婦羅在日本的歷史距今尚不足400年。其源頭也並非日本本土,而是遠在萬裡之外的葡萄牙。
  • 食在廣州:舌尖上的日本味道,天婦羅的誘惑
    說到這個,日本人的「職人精神」是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終其一生都在專治手握壽司,背後所隱含的是專注、技藝和對完美的追求。 不過是「生魚片放在米飯上然後捏起來」,竟然也可以做到如此極致。這就是美食的簡約哲學,同時也是廚師專注精神的終極表現。 同樣地,日本的天婦羅也是如此。
  • 天婦羅怎麼炸比較脆?製作天婦羅都有哪些小技巧
    日本有很多的美食,並且飲食習慣和結構與我們都比較相似,畢竟算是鄰國,其中最受歡迎的一種美食就是天婦羅了,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天婦羅怎麼炸比較脆?二、製作天婦羅都有哪些小竅門1.食材要選擇新鮮如果我們想要製作最純正的天婦羅那麼在選擇食材的時候一定要嚴謹,日本地區在飲食方面是非常注意的,任何的食物食材方面都會選擇最新鮮的,所以我們自己在家製作的時候,為了能達到更好的口感和味道
  • 天婦羅名師:所謂料理的巔峰,就是用心做好一件事
    但與壽司、蕎麥麵的清淡不同,天婦羅屬於「油炸系」。儘管有悖於日本清淡飲食傳統,天婦羅仍十分賣座,如東京銀座的「天婦羅近藤」。想吃上近藤的天婦羅,至少要預約排隊一個月。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天婦羅就是油炸物。其實不然。如果只是把天婦羅當作油炸物,那就不能成為藝術品。天婦羅不是油炸那麼簡單,實則是「蒸煮的藝術」。
  • 吃遍日本丨天婦羅,我減肥路上的最大絆腳石
    縱然日本飲食以原汁原味、清淡至簡聞名,但面對極致誘惑的油炸食品還是難以自持,小編在這裡給大家劇透,不僅是大家熟知的蝦肉,在日本這個神奇的國度,萬物皆可天婦羅!    天婦羅,泛著金黃的色澤,酥酥脆脆的外衣下是鬆軟還有些燙嘴的蝦肉,外酥裡嫩,一個字,絕!
  • 天婦羅——德川家康舌尖上的絕唱
    好在他懂得醫術,心境平和,注重養生,熬到花甲之年,等到豐田秀吉過世以後,才一舉出手,關原一戰定鼎,奪了天下,開啟了德川幕府的新時代;到了七十五歲、在大阪夏之陣取勝,真正定下了大日本的局勢,往後三百年都穩坐日本的江山毫不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