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炸物】天婦羅、吉列、唐揚究竟怎麼分辨?油炸小貼士,教你吃的健康!年輕人一向喜歡吃日本菜,街上日本餐廳林立,足以證明日本菜的受歡迎程度。但日本菜的烹調手法眾多,單是揚物(炸物)便有著五花八門的做法,當中以「天婦羅」、「唐揚」和「吉列」最為常見,你又知道它們的分別嗎?怎樣做才會更好吃?而油炸食物又可以怎樣煮得更健康呢?
天婦羅
在日本天婦羅被視為一種很高級的料理,多用來製作蔬菜或海鮮,例如蝦、茄子、南瓜等,都是香港人常見的「天婦羅」食材。它的做法就是以粉漿包著食材,再放入熱油炸熟。說來容易,但其實做起來卻不是易事。一件上等的「天婦羅」不但要求皮脆漿薄,而且瀝油要淨,還要保持食材的水分。
按圖看製作「天婦羅」小貼示:
1. 以蔬菜、海鮮等食材製作「天婦羅」,風味更佳。 而脂肪過多或酸味過重的食物則不適合製作「天婦羅」。
2. 麵糊一般由低筋麵粉、雞蛋、水調製而成,比例為麵粉35%,雞蛋15%、水50%。
3. 若想成品更加香脆,可以把水的部分換成冰水. 因為油炸時,油溫很高, 而材料因為加了冰水,溫度變得低,皮才會變得更脆。
4. 另外,若想脆度更上一層樓,可以加入清酒,或是其他味道較淡的酒。
5. 請用筷子攪拌粉漿,若使用攪拌器,容易令麵糊「起筋」,成品變硬,做不出酥脆的口感。
6.當油溫在175度左右,或把一點點麵糊放入,若即時浮起便代表油溫適合,可以把裹著麵糊的食材下鍋油炸。
7.見到食材變色,或是泡泡愈來愈細時可以撈出來, 瀝乾油分。
8. 最後把日式醬油加入蘿蔔泥,便是「天婦羅」的醬汁了。 蘿蔔的酵素有助消化油分,令整件「天婦羅」味道更清新。
吉列
吉列,在香港較為常見的炸物方式,不論在高級餐廳、放題食店、或是普通茶餐廳都可以食到。而「吉列」做出來的食物不但顏色較上文介紹的「天婦羅」金黃深色,而且口感脆而實,跟「天婦羅」的鬆脆截然不同。
按下圖查看更多「吉列」小貼示:
1. 相比起「天婦羅」,「吉列」的做法更適合製作不同的肉類。
2. 吉列,英文為Cutlet,有肉片的意思,所以多數吃的都是吉列豬扒、吉列魚柳,甚至吉列雞扒。
3. 吉列的脆皮,以麵粉、蛋液及麵包糠所製成的,麵包糠經油炸後會變得金黃脆口,為包裹著的食材增加口感。
4. 吉列的炸法較為簡單,但先炸一次,再使用「翻炸」的做法可以把多餘的油分逼出,顏色亦會變得更加吸引。
唐揚
唐揚,較前兩款少見,多在日式居酒屋或拉麵店吃到。脆皮較為緊貼肉身,顏色也跟上文提到的「吉列」一樣金黃,但成品則沒有吉列和天婦羅般脆口。若製作炸雞,多數隻以日式醬油、蒜末、薑汁醃製,甚少加額外的調味,以吃出雞肉的原味為主。
按下圖看更多「唐揚」小貼示:
1. 唐揚炸雞,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唐揚食譜,唐揚的做法較適合製作不同的肉類。
2. 切件切塊的肉類更為適合「唐揚」的做法,若想製作「唐揚炸雞」,使用有皮的雞塊更可以令雞肉多汁嫩滑。
3. 以日式醬油醃雞有助緊緊鎖著雞肉肉汁,令雞肉炸後保持柔軟。
4. 製成後加上檸檬汁,不但可以降低油膩感,檸檬的酸酸甜甜亦可以令整道菜味道更為清新。
眾所周知,油炸食物不健康,但有時候在小食店聞到一陣陣的炸物香味,的確令人心癢難耐。以下有一些炸物健康小提示,希望可以令大家吃得更加放心。
1. 以健康油,例如橄欖油、葵花籽油和米糠油等烹調油炸食物。
按圖看如何可以把炸物製作得更健康:
2. 據研究顯示,這些健康油主要由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組成,比含有飽和脂肪或反式脂肪的棕櫚油更為健康。
3. 油溫必須夠熱。
4. 油溫夠高才不會令炸物大量吸油,當食物在油鍋炸時,當中的熱力會令水分釋出,由於水油的密度不同,釋出的水分可以減少食物吸收過多的油。
當然,油炸食物始終不健康,多吃對身體有害,即使以上小貼示可以令大家吃得更健康,但亦不宜進食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