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龍珠正式在上海召開發布會,龍珠直播CEO陳琦棟宣布2017年將投入價值170億的內容,對遊戲、體育、泛娛樂和電商四大板塊進行戰略布局。「直播的上半場是秀場時代和資本時代,這個時代已經過去,而下半場是內容和變現的時代。」當他拋出這一論斷時,這也標誌這家靠遊戲直播起家的直播平臺將調整戰略,迎接新時代的帶來。
如今公眾對直播的概念認知從一個風口上的概念變成網際網路生活很主流的交互模式,這意味著直播已成為所有平臺的標配,不管是報紙、電臺、應用,都會提供直播內容。市場上有流量的玩家,都會想著要進入直播市場進行嘗試。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這可謂是直播行業的最生動寫照。自2016年網絡直播平臺大規模興起之後,大量從業者加入直播市場希望能夠分到一杯羹。再加上巨額資本的加持,忽然之間直播行業就拉開了「百播大戰」的大幕。
搶人、燒錢、圈地盤,誰也不願在風口來臨之際停下來。但短短兩年之內,直播市場就從藍海變成紅海。在去年爆發的流量背後,人口紅利漸失的負面效應也正在為直播行業帶來巨大的資金壓力。開年初,估值3億的光圈直播轟然倒閉更是令行業雪上加霜。
深究行業困境,這主要是因為各平臺無論體驗、功能,還是互動方式,本質上都沒有特別大的區別。在資本瘋狂看好直播時,只要你做直播就會有人願意投入。但在寒潮時來臨,資本市場只會願意投入到具備較為明晰的商業模式的直播平臺。此時,同行業中一些平臺的優質打法對於行業的洗牌與變革變得尤為重要。
對此,龍珠直播交出的答案是,將投入超過百億,構建以遊戲為主,體育、電商、泛娛樂為輔助的內容生態,通過多元化的內容,更高的人員素質,更新穎的形式,打造一套全新的直播模式,「現在融資的條件更多了,但沒有任何的資本是從天上掉下來,其實資本有很多的要求」。在陳琦棟看來,內容合縱突破的途徑以及變現能力的提升這兩點才是關鍵。
「直播行業從爆發到洗牌僅用了一年多時間,這兩年,平臺大量補貼主播,甚至平臺自掏腰包刷榜弄虛作假,然後麼就是各種色情、奇葩內容搏出位,這一切顯然難以為繼,在監管大棒落下時刻,就是行業整合之時。」一位直播行業從業者表示。
前有映客直播客被宣亞國際收購,後有騰訊、愛奇藝等巨頭加入,直播行業到底何去何從,這似乎被畫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作為流量消耗品的直播,如果沒有穩定的社交關係維繫或巨頭輸血,用戶的流失只會進一步加劇,而那些原本在移動端擁有流量的平臺將會越加強勢。
流量紅利期已經過去了,再想獲取新流量會十分艱難,在陳琦棟看來,從今年開始到明年可能會是直播行業一個洗牌的過程,「有的人會死掉,有的人會繼續活下去,優酷收購土豆的時候,那時候看不到愛奇藝、騰訊視頻包括我們等等這些同行,但是我們短暫看到這個排名只是一個排名,如果從現在開始起運營得當的話,整個排名在一年裡面會有不同。」
縱觀如今整個網際網路,最大的兩個流量入口無非就是社交和內容。而相比社交, 作為留住用戶的重要手段,內容這一流量入口則更具有場景,在電商領域,小紅書通過曬物營造了女性品質生活的海淘購物場景,「一條視頻」則通過高質量的視頻內容營造了中產階級新生活方式的購物場景,這都是通過內容營造場景的成功案例。相同的道理在直播領域一樣適用,而這恰恰是龍珠直播的優勢所在。
遊戲是龍珠直播在這次發布會上公布的重點戰略內容,龍珠直播在遊戲直播上的深耕有目共睹,其不僅擁有包括《王者榮耀》KPL職業聯賽、穿越火線職業聯賽等超過30餘款遊戲頂級賽事的直播權和主辦權,還完成了電競市場從戰隊培養、賽事轉播、自製內容到賽事運營的全產業鏈覆蓋。如今龍珠已佔到中國整個FPS的90%,高端的直播玩家佔到80%。
為了彰顯實力,給予生態閉環信心,發布會現場還進行了多項籤約,包括頭部大主播代表旭旭寶寶、AG電子競技俱樂部、SNG蘇寧戰隊、龍珠戰隊與龍珠直播籤訂合約,繼續展開深層次合作;另外在賽事內容推廣方面也當場與騰訊《穿越火線》以及巨人網絡《球球大作戰》籤訂戰略合作,可見打造遊戲直播生態鏈並非一句空話,龍珠直播的布局早已經蓄勢待發。
而體育則是龍珠另一大重要布局方向,眾所周知,由於頂級賽事版權的稀缺性,決定了背後巨大用戶的群體量級,而當某個平臺不再擁有超級體育IP時,此前辛勤耕耘的用戶量級很可能就會很快轉移到其他平臺。而這對很多想買電視看比賽的人來說,這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如今的龍珠已手握的西甲、英超、中超、亞冠、足協杯、中甲等價值超百億的直播版權展開布局。但與傳統體育直播不同的是,龍珠還提出要做「陪伴的粉絲經濟」,龍珠直播將營造一個大解說和版權賽事的社區化的氛圍,讓觀眾更直接的和體育主播進行互動,同時也讓體育主播可以獲得更高的利益。
通過體育和遊戲布局的組合拳,龍珠直播基本已經囊括了市場最為優質的內容資源,而這些內容無疑將會成為新的入口,對龍珠直播來說收割市場的時機已然出現了。
小玩家開始焦慮,資本開始縮緊,從2016年的直播元年到現在,直播正在進入一個新的行業拐點,格局開始轉變。直播的下半場怎麼玩,機會又將在哪裡?這或許是一個讓所有從業者面前的問題。而龍珠直播的突圍而出,則給行業帶來了三大啟示。
1、內容生產進入專業化時代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內容匱乏是行業加速洗牌的重要誘因,直播泡沫正在破裂,未來大而全的直播平臺少之又少,2017年垂直平臺將會迎來「升級」。對於平臺來說,主播流動性大,存在生命周期,要想把用戶長期黏在平臺上,還是得靠內容。
現如今,電競已逐漸從單純的草根娛樂轉變為圍繞著以賽事為核心,內容生產、製作和傳播為支撐的泛娛樂型經濟產業。「合作」、「競技」的理念得到強調,比賽觀賞性越來越高,電競選手職業化甚至明星化,粉絲效應不斷擴大。從電競帶動直播行業,再從直播行業衍生出各類其他節目和表演形式,形成了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
在成為國內第一《穿越火線》直播平臺,擁有中國第一DNF主播之後,龍珠直播將投入10億持續打造遊戲直播生態。其中6.5億元用於挖掘超過1萬名新主播,更會集中資源打造10位明星級的頭部大主播。剩餘的3.5億元,龍珠直播將用於製作10檔以上精品級的直播節目,結合娛樂明星與遊戲於一體,打造重磅級遊戲綜藝IP。
而這反映出了當下直播平臺的另一個趨勢,原有的草根UGC將很可能被更專業的PGC取代,多年過去,PGC模式早就得到了驗證。直播平臺發力PGC的好處也不言而喻。從接受程度上講,人們早在電視時代和PC時代,就已經養成了觀看PGC內容的習慣,無論是為了降低風險還是提高效率,他們都更樂意把時間和金錢花費在專業內容上。
PGC除了能引導社區氛圍外,更重要的功能是整合資源,無論是培訓主播還是請第三方團隊製作,內容核心都把控在平臺手上。後期的品牌植入、打造IP和電商接入等都是平臺說了算。而UGC不可控性太大,野蠻生長帶來一大批不忠誠的主播和粉絲,商業價值幾乎為零。
2、直播開始和各行各業加速融合
除了遊戲和體育外,龍珠直播還在傳統的電影、電視為代表的泛娛樂領域和電商領域進行深耕,龍珠直播通過直點聯動和PPTV進行合作的影視劇本超過2000多部。而通過直播導購的方式,龍珠直播也將叩開電商的大門,這種超前的嘗試,能夠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
直播行業打賞依然是其核心商業模式,也是重要的收入來源。但僅靠這單一的收入,根本無法支撐整個行業的未來,所以直播想要能夠活得更好,變得更具多元化,那就需要由單純的內容生產工具向業務工具延伸,並結合具體業務場景,來升級垂直領域。
移動直播想要提高ARPU必須探索更多變現模式,直播作為一種工具需要和業務相融合起來,而非簡單地作為一種內容生產或是推廣手段。直播+電商、財經、教育等,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不僅會拓展直播行業的未來商業想像力,也會延伸直播平臺的生命力。
總的來說,傳統的向粉絲售賣虛擬道具從而與主播進行分成,是直播平臺目前最穩定的收入來源,但廣告、遊戲分發、電商等營利模式將會是直播的未來。
3、技術上引領直播創新
移動直播平臺的出現本身就是技術升級的產物,未來的發展勢必也需藉助技術,更流暢的體驗、更強的互動性、更真實的現場感,這些都是直播需要探索的方向。值得一提的是,龍珠直播此次不僅僅是在內容領域披荊斬棘,在技術上龍珠直播也進行了諸多嘗試。例如在探索泛娛樂直播過程中,龍珠就嘗試讓用戶在點播視頻裡進行互動,和明星在生活中進行更深度、更密切的互動。
直播行業如今已經進入一個平穩發展時期,想要再迎來爆發式的增長,需要的可能不僅僅是內容的不斷升級和創新,更需要有關鍵技術的突破。VR、AR等新興技術如今已經開始被應用在各種直播場景中,人工智慧以及語音識別等交互技術的應用,也可能會為直播提供新的玩法,為品牌帶來新的商業化可能。
總結來看,經歷了早期的粗放增長,資本正在向幾家行業內的頭部企業集中,直播行業的下半場將擁有更高的門檻,在這個戰場上,能稱之為選手的已經不多了。屬於創業者的直播黃金時代,結束了。但屬於龍珠直播的巨頭時代,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