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門檻越來越低的今天,電影學院應該做什麼?

2020-12-21 澎湃新聞

因為疫情的原因,今年的平遙國際電影展取消了「平遙一角」單元。在往年,這是屬於國內各個電影學院學生們的節日狂歡。在平遙電影宮的一個獨立空間裡,學電影的年輕人在這裡放映自己的短片作品並相互交流。 

儘管今年為了減少更多人的聚集,這個單元的活動沒能舉辦,但電影教育的話題沒有缺席。10月13日,「電影教育對話: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電影」在平遙電影宮論壇空間舉行,來自北京電影學院、上海大學、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山西傳媒學院等機構的教學負責人共同探討關於當下影視行業人才培養的種種話題。

論壇現場

傳統電影學院的招生和教育方式,必須改革了

已經78歲的謝飛導演,多年來執教於北京電影學院,培養了一代又一代中國電影導演。這位中國的第四代導演一上來發言,就提出了一個嚴肅而發人深思的問題,「我退休很久了,但是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傳統電影學院本科教學模式必須徹底改革了,再不改革就落伍了。」 

謝飛

謝飛梳理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的「培養成果」:自己所在的60班,「24個人入學,19個畢業,多數人拍過一到兩三部;78班,導演系28個人,當過導演的達到了89%,只有三個人沒有當,這就是成果率非常高。85屆王小帥、婁燁他們那班,成果率也非常高,67%;新世紀以來,就不成了,93班還可以,成果率是33%;01班25人,02班那個班當時我也弄不明白為什麼只招了八個人,一個當導演的都沒有……」

這種「轉換率」也許反映了某種從招生環節就開始的「落伍」,謝飛談到,過去的中國電影學院教育是接受莫斯科學院的模式,在電影製作裡分得非常細,高中畢業考進來就是分了編導、影視的專業方向,「文革」後也嘗試借鑑歐美的綜合方式,「但是借鑑了一部分,又發現很難打破我們的固有的一些觀念,這樣又延續到今天。」

如今的電影創作專業,無論是導演還是編劇,都是依靠高考的藝術類專業招生,而在影像和視頻技術極為普及的今天,這種「專業門檻」其實已經顯得不那麼重要,相反的,在本科階段去定一種「創作」的分工,似乎就顯得為時過早和沒有必要。

謝飛談到,「不像那些需要傳統要童子功的藝術,影視傳媒專業的本科生就應該大學普遍招生,選文科理科智商最高的人進來,而不要用藝考,不要降低分,因為傳媒是未來世界每一個現代人都要用的手段。還用蘇聯的細分科方法,真是浪費學生的生命。」

同時,謝飛還提到,本科應該更注重「綜合培養」,「我們回過頭來反思,在十八九歲的高中生,你在本科階段,就定他的專業,是不是科學呢?我們教學的成果率越來越低,而現在拍攝數位技術各方面,手機都可以用了,沒有進你這個圈的,他一樣也可以學到。所以我建議應該影視本科就是叫影視製作綜合培養,頭兩年通識教育,後兩年偏重專業,而精英培養是在碩士階段,就是已經工作一段了,本科完了你又再回來。」

同樣來自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的教授、系主任黃丹也從自己的教學實踐中發現這樣的現象,「我們系裡有幾種學生:本科生、研究生跟進修班,我每次上課效果最好的是進修班,跟你的交流那個熱烈、那個反應,有時候本科生你真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上課沒反應,下課就走了。所以的確是應該讓那些有志於學電影的人,他經過一定的年齡、閱歷等等薰陶以後,再來做一些事情他可能會事半功倍。」

新時代的電影教育探索有哪些方向

對於北京電影學院,這所亞洲電影的最高學府之一,執教者們已經意識到,「不只是影院電影是我們的目標,視聽製作,視聽藝術是一個綜合培養的學科。」

而與會的其他從事電影教育的人士,也提出了當下中國電影在人才培養方面作出的努力。

上海大學黨副校長龔思怡談到與溫哥華電影學院合作辦學的初衷,2013年上海政府決定提振本地電影產業,「當時中國電影行業都比較薄弱的是後期製作,從產業的角度找一個突破口,也相應要培養產業發展需要的人才。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之下由政府來主導,就引進了加拿大的溫哥華電影學院。」這所學校正好是注重後期製作,又比較「短平快」,一年制的密集性的教育,但一年的課程相當於一般大學本科兩到三年的專業課程量,這個學校也不放假,每兩個月為一個學期,引進北美教學體系和外教英文授課,一年上完就經歷了六個學期的學習。

從北京電影學院的教學體系走出,如今受邀擔任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院長的賈樟柯,談到在這所學校任教的感受,「是在兩種體系裡面互相對望,我覺得每一種體系可能都有優點,也都有缺點。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的優點是高度的專業化訓練,以動手、以實際操作為出發點,聲音設計、影視製作,製作裡面又分攝影跟導演方向,也有表演、化妝,都是非常注重實際操作的。師資大部分是北美來的,都有在好萊塢有工作經驗,對於工業的流程、工業的管理控制要求都爛熟於胸,能帶來專業性職業的態度和職業經驗。」

賈樟柯

而賈樟柯很快又要多一個電影學院院長頭銜加身。山西省決定依託山西傳媒大學建立山西電影學院,院長同樣將由賈樟柯擔任。對於這所家鄉的電影學院,賈樟柯同樣寄予厚望。平遙國際電影展經過四屆的積累,為打通山西的電影教育和產業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山西傳媒學院院長李偉介紹,山西電影學院將採取「一體兩翼」的建設模式,以山西傳媒學院現在的主校區為主體,同時建兩個教學實踐基地,一個就是在平遙,另一個在汾陽的賈家莊,前者作為拍攝基地,後者將建成一個可容納數百人的獨立書院制校區, 「在一體兩翼的基礎上將採取2+1+1的教育模式,一二年級在校本部來進行專業和公共課的教學,在完成的基礎上,在汾陽賈家莊聘請行業內的著名導師過來成立大師工作室,由我們現有的學生和導師進行雙向選擇,進入大師工作室進行在專業素養方面的強化,通過一年的強化,在第四年我們分別到兩個基地去進行一些影片的創作。」據悉,山西電影學院預計於2021年元旦前掛牌成立。 

與會人員合影

毫無疑問,在電影製作門檻不斷降低,創作權威不斷去中心化的今天,電影人才培養面臨的挑戰使得電影教育行業也不斷地改革,以不同的形式面貌投入到人才輸送的生產線上。謝飛導演表示非常樂於看到這些新模式的嘗試,並建議進一步將電影教育輻射向「藍領」範疇。「影視傳媒中有大量的藍領沒人教,我覺得應該有中專、大專,初中生畢業了來學照明、學錄音、化妝、製作,他們很快就可以工作,同時他們要有人文修養,那麼工作一段也可以往其他更高的層次走。這個我覺得是電影學院要做的。」謝飛表示自己也在反覆向北京電影學院方建議,在懷柔設立校區,「周圍農村那麼多孩子,其實這些藍領工作在這個事業裡能掙很早的工資,也是很有地位的。應該全面看到影視傳媒行業的多層思維,不能僅看中學校出了一個導演或一個明星,其實整個行業不科學,才是一個最大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專訪 | 電影的門檻變得越來越低了嗎?
    這樣一位世界頂級的電影人,對中國電影環境、全球電影市場有怎樣的觀察和見解呢?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去年製片人班開幕之際,他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談了些什麼。湯姆·雅克布森第一部成功製作的影片是知名喜劇《春天不是讀書天》。
  • 網紅為什麼越來越受追捧?收入高門檻低!
    趙本山老師名滿天下趙本山老師在成名前還只是個二人轉演員,在東北跑場演出,當時收入微薄,只是一個普通的東北二人轉演員,從那以後就開始出名從事喜劇小品表演藝術,著名喜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東北二人轉教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全國青聯委員、遼寧大學本山藝術學院院長,本山傳媒集團董事長,如今桃李滿天下,東北地區受到他的影響頗為廣泛,有個傳說叫做
  • 從王寶強到小瀋陽,郭德綱到賈玲,為什麼電影導演的門檻越來越低?
    《食神》 【從王寶強到小瀋陽,郭德綱到賈玲,為什麼電影導演的門檻越來越低?】 2020年10月29日,賈玲自編自導自演的喜劇電影,也是首部小品改編電影《你好,李煥英》,官宣定檔2021春節檔大年初一。
  • 從王寶強到大鵬,郭德綱到賈玲,為什麼電影導演的門檻越來越低?
    《食神》【從王寶強到小瀋陽,郭德綱到賈玲,為什麼電影導演的門檻越來越低現在無法知道《你好,李煥英》真正的成片質量,也不好預測最終的票房成績,但直白的呈現了一個現實:現在中國電影導演的門檻越來越低了》,叫獸易小星導演的《萬萬沒想到》等等,全部都是客串式的小角色,女主角都沒做過。
  • 從王寶強到小瀋陽,郭德綱到賈玲,為什麼電影導演門檻越來越低?
    《食神》【從王寶強到小瀋陽,郭德綱到賈玲,為什麼電影導演的門檻越來越低?】 2020年10月29日,賈玲自編自導自演的喜劇電影,也是首部小品改編電影《你好,李煥英》,官宣定檔2021春節檔大年初一。現在無法知道《你好,李煥英》真正的成片質量,也不好預測最終的票房成績,但直白的呈現了一個現實:現在中國電影導演的門檻越來越低了。無可否認,賈玲是優秀的舞臺喜劇演員,而且是現在最紅的那檔。
  • 為什麼現在的水平很低電視劇和電影感覺越來越多?
    標題用水平低其實就是為了過審。其實就是垃圾電影和電視劇。想是什麼手撕鬼子。包子地雷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創傷。在這個越來越多人有錢去看電影的時代。電影的市場越來越大。資本開始湧入。首當其衝的就是演員和導演問題。問題一跨界:現在拍電影的門檻太低了。現在是個人就能做導演。
  • 影視拍攝門檻低後 該是百花齊放而非劣幣驅逐良幣
    但吊威亞該吊還得吊  (原片)    (拍攝    接著是成龍的武打戲  可以看到配角是吊了威亞的  而成龍什麼防護都沒有  (花絮)    這點小磕碰對于成龍來說的確不算什麼  以前要拍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的門檻很高,對演員劇本導演等的要求都很高。  門檻高讓電影電視的品質不至於太差,但又限定的太多,熒幕上總是那一波人,有些有才華卻資金不足的人容易懷才不遇。  而今門檻低了,只要有創意短視頻都能成連續劇,網大也出了不少好作品,但總體來說是還是良莠不齊,而且套路嚴重。
  • AI換臉技術門檻越來越低,誰來阻止它們滑向深淵
    雖然這一技術目前已開始在影視劇中應用,但隨著技術的門檻越來越低,隱含的風險也開始被人們所注意。換臉門檻越來越低隨著Deepfake這樣公開且輕量化技術的出現,這個技術的使用門檻也越來越低了。Deepfake第一次亮相就是將《神奇女俠》蓋爾·加朵的臉,嫁接到了一部成人電影女主角身上。此外由Deepfake製作的假視頻已引發多起刑事案件,甚至捲入政治紛爭。畢竟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並不能分辨出視頻或圖片的真假。
  • 手機降低拍攝門檻後,電影變成了什麼?快給個答案吧
    除了主席徐崢,一同參與論壇討(zheng)論(bian)的還有鄭大聖、田羽生、杜傑等電影人。到底什麼是手機電影?什麼是手機拍的電影?還是手機與電影?但我們都知道,問題提得越多,答案就會越來越清晰、緊實。「用手機拍攝,用手機剪輯與合成,包括聲音的混錄,音畫的對位,某種程度的調色,都在手機界面內操作。
  • 二零年好演員榜單,門檻越來越低,黃曉明怎麼進入了網劇領域?
    然後現編在給大家說說綠組,這組都是最年輕的一代明星了,而且這次的榜單門檻比較低,所以使得只要是有作品,有熱度的明星們都會獲得提名,這新生代獲得提名的有李現,劉昊然,歐豪,張藝興,鄭愷等人,這裡小編要給大家說說陳曉,他進入娛樂圈的時間也不短了,差不過應該有十年左右,但是還依然按照新生代的標準來評判的。
  • 演員門檻越來越低?張譯句句反駁郭敬明,這個圈子確實一直在變化
    了解娛樂圈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現在隨著娛樂圈的發展,很多年輕人擠破頭都想要進入娛樂圈,而走進娛樂圈最快的方式就是參加選秀,所以有很多人幾乎每年都會去參加選秀節目,但是奈何實力不行一直沒能走到最後。而娛樂圈那麼多行業當中,演員這個職業應該是最賺錢也是最有難度的,因為他們需要去扮演其他人,並且讓觀眾們認可。
  • 溫哥華的老牌蘭加拉學院Langara部分專業逆天了,低門檻好就業高薪水,國際生可獲三年畢業工籤!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文章連結點擊查看:多倫多國際電影節TIFF2020:We're Back | 帶著滿滿的誠意與希望歸來)上周我們為大家介紹了與電影製作有關的多倫多電影學院(文章連結點擊查看:多倫多電影學院監製的《富家窮路》橫掃第72屆艾美獎!
  • 門檻越來越低了
    但是隨著網紅時代到來,越來越多網紅轉型進入娛樂圈,似乎兩個行業之間的壁壘已經完全消失。    最近網紅陳採尼也正式宣布即將進組拍攝新劇。    但是誰能想到,這個只有熱度從來沒有接觸過表演的網紅,竟然也要進組拍攝網劇了,話說現在影視寒冬很多專業演員都沒有合適的劇本,一個只有熱度沒有演技的網紅竟然都能輕鬆成為男主演。
  • 《都市奇妙物語》:低門檻反轉恐怖短劇能否給國產電影啟發
    《都市奇妙物語》:低門檻反轉恐怖短劇能否給國產電影啟發 2020-06-15 19: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貴圈」門檻越來越低?未必!
    借用wuli韜韜的最新「金句」:但還有一群人,卻在用滿溢的才華和高顏值在抬高自己圈子的門檻:《誰是TOP帶貨王》的入圍選手們!負能量看多了,還是來點正能量補一補血吧。又要脫了。Everybody,準備好了嗎?
  • 演藝圈門檻真的越來越低了嗎?
    許知遠說,這次採訪王寶強,就是想找一個勵志的故事激勵自己。你看,世界上哪有什麼隨隨便便的成功。趙麗穎十二年沉浮,七年龍套,三年成名,潛心做演員塑造了45個可圈可點的角色,才有了如今的成就。1988年出生,北電06級表演專業畢業,2009年出演自己的首部電影《再生緣》。在過去的幾年裡,朱一龍參演了將近50多部電影和電視劇。演過高冷男神,還扮過小混混、毛猴,也跑龍套做過七八番小配角。
  • 娛樂圈的門檻這麼低了嗎?「醜到嚇人」的她被爾冬陞贊是未來影后
    身高162體重124,被爾冬陞贊是未來影后,娛樂圈的門檻這麼低了嗎?"要知道,爾冬陞導演在電影方面有著絕對的口碑,要求也最嚴格,能夠得到這樣的評價,辣目洋子的實力是令人驚豔的。杜淳贊她就應該拿S卡,於正說她是一顆少有的,閃閃發光的星星。
  • 4所「黑馬」專科院校,門檻低實力強,畢業即是「鐵飯碗」
    雖然專科院校的門檻低,但是並不代表實力就不行,根據數據顯示,專科生的就業率和本科生的就業率不差上下。在現在的社會上,學歷會佔一部分,但是企業更看重的是實力。有很多學生想要畢業之後進入鐵飯碗行列,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進入這個行列。有幾所「黑馬」院校,門檻低實力強,畢業可能會去到這個鐵飯碗行列。最關鍵的是,這些院校是專科院校。
  • 章子怡有什麼資格質疑「演員門檻低」?
    在最新一期的節目中,章子怡質問選手「演員是什麼職業,門檻很低嗎?」一句話直接讓現場的氣氛下降,其實在大眾心中早已經明白了,這些偶像藝人參加節目並不是為了能夠成為優秀的「演員」,而是以拍戲為一份工作,為了賺錢而已。而章子怡怒懟的隊長正是新生代流量藝人金子涵,從偶像選秀節目出道之後的金子涵來參加演員綜藝,也是著實可笑。章子怡懟得並不是金子涵一個人,而是在質問行業現狀。
  • 張譯談演員門檻,愛豆文化水平低的現象該反思了
    陳凱歌則是勸說郭敬明身處導師位置,應該放寬自己的審美,趣味,愛好的範圍。張譯談論演員的門檻中的高度是什麼?他沒有明說。現在的愛豆文化低現象就沒有人重視了嗎?是什麼?」演員比如黃磊,他不僅戲好,還是電影學院的老師;還記得他在《嚮往的生活》跟彭昱暢說的那番話,把彭彭說的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