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崎潤一郎 |《瘋癲老人日記》惡魔之美​

2021-03-01 魚羊鮮藝術小組

《瘋癲老人日記》惡魔之美

《瘋癲老人日記》的中文譯者竺家榮曾說:「谷崎的小說世界充滿荒誕與怪異,在醜中尋求美,在讚美惡中肯定善,在死亡中思考生存的意義。」 《瘋癲老人日記》是一部描寫老人與性的作品,谷崎潤一郎選擇了無奈的衰老與永恆的性慾這一對矛盾作為視點,描寫女性之美,從中探尋生命的本質,闡釋了自己的審美理念。本文就試圖通過對《瘋癲老人日記》文本的分析,探尋谷崎潤一郎美學的特質。

一惡魔之美
谷崎潤一郎素有「惡魔主義」之稱,這種傾向在《瘋癲老人日記》中表現得十分明顯,在醜惡中尋求美,全然不顧倫理道德和社會規範,描寫禁忌、變態的翁媳之間的愛情,完全以官能美、肉體美作為所有美的客觀標準。


相較而言,谷崎潤一郎的代表作《細雪》反倒像是他作品中的一部例外,細雪中含蓄的文字,絕無露骨的性慾描寫,相比他的其他作品,顯得格格不入。這樣看來,《瘋癲老人日記》反而應該算是能夠體現谷崎潤一郎惡魔主義風格的代表作了。


《瘋癲老人日記》中,主人公卯木老人喪失了男性機能卻仍貪戀兒媳颯子的風姿,變換各種變態的方式追求自己的性幻想的滿足。他自白道:「五十歲之前,死的預感特別強烈,非常可怕,現在大概對人生疲憊了,什麼時候死都無所謂。我沒有一絲對生的執著,可是只要活著,就會被異性吸引,現在我正是靠著對性慾和食慾的樂趣活著。」 卯木老人吃兒媳颯子吃剩的東西,而且越是狼藉越是留有她的氣味越能讓老人興奮,以至於鼓勵自己的兒媳與別人私通從旁得到性慾上的刺激。


小說中,谷崎潤一郎集中還描寫了卯木老人的戀足癖,通過這種變態的刻畫,表現對女體的狂熱崇拜。卯木老人生前偷窺兒媳颯子沐浴,親吻颯子的腳,「我和7月28日那天用的是一個姿勢,用嘴去吸她的小腿肚。我用舌頭慢慢地添著,近似接吻的感覺。從腿肚一直往腳踝吻下去,她竟一直沒說什麼。舌尖觸到了腳面,進而觸到了腳趾。我跪在地上抱起她的腳,一口含了三個腳趾頭,又吻了腳心。溼潤的足底很誘人,仿佛也有表情似的。」 此段描寫,別有一番色情的意味。而當卯木意識到自己的死亡不可避免,他不敬神佛,意圖將墓碑前的菩薩造像造成颯子的模樣,時候在颯子石像下長眠。甚至將兒媳颯子的足印拓下來,「由於我的左手不靈便,塗起來力不從心,總是塗不好,把颯子的睡衣都弄髒了。我一遍又一遍地重新塗抹,越來越興奮,絲毫不知疲倦。」 卯木拓印颯子足印的過程痴迷近乎癲狂,他希望死後墳墓的佛足印是颯子的足印,「把骨頭埋在這石頭下面,真正往生極樂淨土。 最終老人在這種無盡的性幻想中突發高血壓。

二 女性之美與女體崇拜
谷崎潤一郎的作品中,「無論是他早期沉浸於變態怪異的世界中展現的官能美,還是後期立足於關西的風土人情而呈現的古典美,都是圍繞著眾多的女性形象而展開的。執著於女性之美的追尋,可以說貫穿於谷崎一生的創作。」 


《瘋癲老人日記》中就描寫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兒媳颯子與記憶中的母親,神聖與罪惡形成了一種表面的對立,實質上兩位女性形象卻又是統一的,都是美的載體。


兒媳颯子出身微賤,本是一個舞女,「她儼然一副貴婦人的派頭,言語動作乾脆利落,聰明伶俐,而又不乏人情味和嬌嗔,很有吸引力。 然而,老人之所以愛颯子,卻是因為她身上有老人找的那種幻影:「她有點壞心眼,也有點尖酸,還有點愛說謊。和婆婆、姑嫂都處得不太好,對孩子也缺乏關愛。」 颯子利用老人對她的迷戀,肆意享樂,要求卯木為她購買昂貴的首飾,囂張跋扈地與小姑子和婆婆吵架,而老人的縱容也導致了二人關係中的施虐受虐傾向的發展。然而,颯子又是冷漠的,在她真正意識到老人對自己的迷戀之情後,她卻感到疲憊虛空,面對老人的癲狂行徑,卻仿佛是縱容孩童玩耍一般,對一切都提不起任何興致和熱情。


這裡的颯子是典型的谷崎潤一郎小說中的蛇蠍美女的形象,妖豔的容貌豐滿的肉體強烈的徵服欲和殘忍的嗜虐性,以自己的美貌為武器濫施淫威,谷崎潤一郎擅長描寫這種女性,從早期的《文身》《麒麟》《痴人之愛》到後期作品《鑰匙》《卍》都是如此。


而《瘋癲老人日記》中的母親,儘管只是幾句側面描寫,通過卯木老人的記憶,卻為我們展現了一位近乎神聖的母親形象。卯木老人的日記中有一段這樣的話:「5日。夜裡夢見了母親……夢中的母親是我記憶中最美麗的時候的樣子。」 儘管母親的美截然不同於颯子,「母親的腳是扁平的,我一看到奈良三月堂的觀世音菩薩的腳,就想起母親的腳來」 ,別有一種神聖之感。小說末尾,卯木老人將兒媳颯子的足印拓下來作為自己死後墳墓的佛足印,希望死後埋在這石頭下面,真正往生極樂淨土。某種意義上,佛足、颯子的足、母親的足構成了一組隱喻。


谷崎潤一郎擅長寫這種神聖包容的、靈與肉達到和諧的女性,而這些具有母性之美的女性則大多以作者本人的母親為原型,戀母情結在谷崎潤一郎的小說中屢見不鮮,這些女性寄託著作者對早逝母親纏綿的思念、崇高之情。他在《女人的臉》一文中寫道:「所謂崇高,我想一定是有一種永恆的東西蘊含其中的。在我的思想裡常常浮現出已故的母親的姿容,那不是她臨終時的樣子,什麼時候的面容說不太清,大概是我七八歲孩童時代的,年輕美麗的母親的臉龐總是浮現在我的腦海裡(我母親可是個美麗的女人啊!)這時我感到這是最崇高的了。」 

三 陰翳之美與歐化之美
谷崎潤一郎在對待東西方之美上,是經歷了一個顯著的變化過程的。他的前期,正逢西方虛無主義和頹廢主義思潮泛濫,谷崎潤一郎一度傾倒於王爾德主義,反對世俗的道德和習慣,「追求價值顛倒的快樂」 。而後期,隨著他年齡的增長,目睹日本戰敗、傳統文化瀕臨危亡的絕境,谷崎潤一郎意識到了日本傳統的重要性,他的作品也就體現了一種從西方之美到傳統之美的回歸。


《瘋癲老人日記》中兩種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正是體現了作者對東西方美學的探尋而又掙扎的歷程。颯子的歐化之美完全不同於母親的東方之美,她們相差甚遠。「母親的腳可以放在手心裡那麼小巧玲瓏,走起路來,腳成內八字,就像天鵝走路的姿態一樣優雅。而颯子的腳像柳蝶那樣修長,是颯子最引為自豪的。」 「從前的人化妝方法十分簡單。已婚的女人一般滿十八歲以後都剃眉,染黑牙齒。明治中期以後,這一習慣漸漸被廢除。如果颯子看到那時的母親會作何感想呢。颯子把頭髮燙成捲髮,戴著耳環,塗各色唇膏,描眉,塗眼影,戴假睫毛。指甲的修飾就更不用提了。」 颯子健康的肉體與記憶中母親矮小的身體、颯子的鮮明色調與記憶中母親的朦朧陰翳之感,形成鮮明對比。


作者也借卯木之口,表達了對日本今昔之變的感嘆:「同是日本人,六十多年的歲月,竟然變化如此之大,看來我也活得夠長的了,經歷了這麼多數不盡的變化。」 

四 俗世之美
「谷崎一家三代都是『江戶兒』而且屬於町人階級,具有樂天的享樂氣質。作為町人階級在日本官尊民卑的時代,多少都有些卑下感,對於政治漠不關心,採取無批判的態度,他們的理想和幸福最終止於個人界限,以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為首,這是江戶町人特有的人生觀。」 


谷崎潤一郎的作品一直以來都體現出一種對俗世生活的觀照。《細雪》中描繪了一幅日本風土自然、風俗習慣的畫卷,春日賞櫻、捉螢火蟲舉辦山村舞會,對現實生活的描寫可謂淋漓盡致。至於《瘋癲老人日記》,這部小說則藉助老人的獨白口吻和日記體形式,極盡現實主義描述之能事。作者甚至在《瘋癲老人日記》的末尾附有護士的病情記錄以及兒子城山五子的手記,細緻入微地描寫老人的疾病以及治療中使用的藥物名稱,顯得真實可感。

谷崎潤一郎作為日本唯美主義流派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作家,綜觀他的一生,美已經成為他的藝術世界中唯一的、衡量一切的標準,對美的執著追求,對女體的崇拜,成為了他體味生命本質的方式。他的作品《麒麟》的結尾,孔子臨行之前發出一句浩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這句話似乎也可以同樣用於評價谷崎潤一郎自身。

谷崎潤一郎(たにざきじゅんいちろう,Tanizaki Junichiro),日本近代小說家,唯美派文學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源氏物語》現代文的譯者。 代表作有《刺青》、《春琴抄》、《細雪》等。

谷崎潤一郎生於東京一米商家庭,1908年進入東京帝國大學國文學部,大量接觸了希臘、印度和德國的唯心主義、悲觀主義哲學,形成虛無的享樂人生觀。三年級時因為拖欠學費而退學,從而開始了其創作生涯,文學上受到波德萊爾、愛倫·坡和王爾德的影響。輟學後,與劇作家小山內薰、詩人島崎藤村一同發起創辦了《新思潮》雜誌,並發表唯美主義的短篇小說。 根據諾貝爾獎官網公布的資料 ,谷崎潤一郎曾經在1958年 、1960-1965年7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

END








相關焦點

  • 和善外表下的畸形與變態——讀谷崎潤一郎《瘋癲老人日記》
    《瘋癲老人日記》是日本唯美派小說代表作家谷崎潤一郎的晚年代表作品,完稿於谷崎潤一郎去世前三年。《瘋癲老人日記》封面谷崎潤一郎的作品大多充斥著畸形與變態的情感,有時也夾雜著一絲色情與誘惑,但其最鮮明的特色還是其作品的
  • 谷崎潤一郎:美的極端體驗者
    除了美超越一切之上外,更重要的一點在於,《春琴抄》表現的是審美體驗在不同感官之間的轉換過程,也就是從視覺審美變為觸覺和聽覺審美,而這使得審美主體與審美對象之間的距離更為切近,所感受的美也更具體,更鮮明,更強烈。換個角度來看,也可以說是通過屏蔽某一感官,其他感官的審美體驗因此被特別凸現出來。晚年力作《瘋癲老人日記》,正是在這一方向上的發展。
  • 谷崎潤一郎:文學上的「惡魔」
    周作人在《日本近三十年小說之發達》中說:「谷崎潤一郎是東京大學出身。也同永井荷風一派,更帶點頹廢派氣息。《刺青》《惡魔》等都是名篇,可以看出他的特色」。晚年他還完成了《少將滋幹之母》《鑰匙》,以及最後一部長篇小說《瘋癲老人日記》,葉渭渠謂「一篇地地道道的色情受虐狂自白書」,並且認為,這「是作家多年以來苦於病痛的心理上的陰翳的折射,也是他追求瞬間的感覺、受壓抑的官能享受,以及虛無頹廢情緒的一種必然發展」。其間,谷崎的孤獨歷歷可見。1965年,谷崎因病和嗜食去世,根據遺言,墓碑上刻了一個他生前親手寫的「寂」字。
  • 一個「瘋癲老人」的京都足跡
    ——身為典型的「江戶子」,卻毫不掩飾對於京都的喜愛,這就是日本唯美派文學大師谷崎潤一郎的直白。《陰翳禮讚》裡談及了京都的寺院古老而微暗的廁所之趣,《細雪》裡由衷讚嘆著京都的櫻花遠勝於他處之美,《瘋癲老人日記》中借著主人公之口透露了人生盡頭對京都的歸屬之感……
  • 李長聲:谷崎潤一郎、鮑耀明、周作人的異國友誼
    周作人在《日本近三十年小說之發達》一文中有言:「谷崎潤一郎是東京大學出身。也同永井荷風一派,更帶點頹廢派氣息。《刺青》《惡魔》等都是名篇,可以看出他的特色」。」這番話完全是文學史式評價,無關乎個人好惡取向。周作人也寫到谷崎的小說《武州公秘話》,說:「谷崎的意思是在寫武州公的性的他虐狂,這裡只是說他那變態的起源,但是我看了卻是覺得另外有意思,因為我所注意的是裝飾首級中的文化。」
  • 《痴人之愛》:日本文豪谷崎潤一郎的痴愛物語
    「和風譯叢」谷崎潤一郎《痴人之愛》日式戀愛美學經典必讀一部唯美的痴愛物語大熱日劇《賢者之愛》創作之源[日]谷崎潤一郎 著定價:49.80元ISBN 978-7-5143-8591-5內容簡介:《痴人之愛》是谷崎潤一郎的長篇代表作,是其創作生涯的分水嶺
  • 谷崎潤一郎的美與醜,明與暗,情與色
    日本唯美派大師谷崎潤一郎的作品被翻譯引進中國,最早是在1920年代。1924年,谷崎的長篇代表作《痴人之愛》發表,小說寫了一個臣服於女性之美的男性被魔性女郎玩弄於股掌之間的故事。在小說裡,谷崎潤一郎以自我和人性的解放為基調,展現了對女性美和官能美的絕對忠實,以此來抗拒舊有的價值觀念。小說發表後,在日本引起了巨大反響。
  • 谷崎潤一郎是怎樣煉成的
    ◎唐山    「谷崎潤一郎是東京大學出身,也同荷風(指永井荷風)一派,更帶著頹廢派的氣息。《刺青》《惡魔》等都是名篇,可以看出他的特色。」1918年7月,周作人在《新青年》第五卷第一號上發表《日本三十年小說之發達》,首次向國人介紹了谷崎潤一郎。    然而,終周作人一生,從未翻譯過谷崎潤一郎的東西。
  • 谷崎潤一郎與中國:歷史迷霧中的山河故人
    1918年4月19日,周作人在北京大學國文研究所小說科作了題為《日本近三十年小說之發達》的演講,在介紹日本文學中的新動向時言及:「谷崎潤一郎是東京大學出身。也同荷風一派,更帶點頹廢派氣息。《刺青》《惡魔》等都是名篇,可以看出他的特色」。以此為契機,谷崎潤一郎其名為中國文壇所識。此時,距離谷崎踏上中華大地開始他的第一次異國之旅還有半年光景。
  • 谷崎潤一郎對日本色情電影的影響
    經常在作品中表現畸戀、虐戀的谷崎潤一郎,對日本當代中產階級的性心理有著精妙幽深的把握,因此也不可避免地要在其中進行大量極富情色意味的描寫。上世紀5、60年代改編自他作品的《鍵》《瘋癲老人日記》《刺青》《卍》等電影,也成為日本最早的一批情色電影。這些電影的一大共性,就是用極具官能刺激的視聽語言,直接呈現了谷崎潤一郎筆下那些變態卻又不失唯美的性行為。
  • 變態的意義:走進文豪谷崎潤一郎
    《刺青》、《痴人之愛》、《春琴抄》是谷崎潤一郎比較出名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
  • 一日一書 | (日)谷崎潤一郎 《春琴抄》
    【李菁薦書】今天推薦的書是(日)谷崎潤一郎的作品《春琴抄》。《春琴抄》收錄谷崎潤一郎代表作《春琴抄》《痴人之愛》《各有所好》。《春琴抄》中,學徒佐助侍奉商人之女春琴,隨她學藝,兩人產生了感情。但春琴跋扈任性,始終將佐助當作僕役。佐助不僅對此毫無異議,後來春琴被毀容,他甚至自己刺瞎雙眼,只求永遠保留心中春琴的美麗形象……《痴人之愛》中,青年讓治本想培養心目中理想的女性,將十五歲的少女娜奧密留在身邊。
  • 陳希我丨谷崎潤一郎:在惡魔的、倒錯的世界中,追求美和性快樂的藝術精神
    所謂「唯美」,其實就是「唯惡」,所以他索性提倡「惡魔主義」,在惡魔的、倒錯的世界中,追求美和性快樂的藝術精神。在他的《刺青》裡,就描述了一個文身師傾注自己的生命,在一個年輕女子背上文蜘蛛圖案。她的背肌閃耀著妖冶的美,文身師被自己創造出來的這種絢爛美所傾倒。「美」就是「惡」,「惡」就是「美」,《痴人之愛》中的女主人,簡直就是莎樂美。有意思的是,這個惡女被作者設置成了混血女人。
  • 他是「唯美」的,也是變態的:谷崎潤一郎的「惡魔性」
    「谷崎潤一郎是東京大學出身,也同荷風(指永井荷風)一派,更帶著頹廢派的氣息。《刺青》《惡魔》等都是名篇,可以看出他的特色。」1918年7月,周作人在《新青年》第五卷第一號上發表《日本三十年小說之發達》,首次向國人介紹了谷崎潤一郎。谷崎潤一郎然而,終周作人一生,從未翻譯過谷崎潤一郎的東西。
  • 谷崎潤一郎|「惡魔主義者」筆下的女性和戀愛觀
    谷崎潤一郎說醜是美的,陰翳是美的,感官和肉體是美的,「一切美的東西都是強者,醜的東西都是弱者」。這些理念現在聽來仍然具有反叛和先鋒性,這位天才異端者顛覆既定的審美和道德規範,創造了一個獨屬於藝術的世界,他絲毫不掩飾那些無意識領域內的性和力,具有強大的誘惑力。
  • 谷崎潤一郎:他是耽美文學大師,又是「惡魔主義者」, 在陰翳與狂亂之後,由於發現不了美而哀,最終陷入空寂.
    其中永井荷風和谷崎潤一郎以及以後的佐藤春夫都是強有力的代表。特別是谷崎作為耽美文學大師、「惡魔主義者」,他的創作經歷了55個年頭,先後跨越明治、大正、昭和三個時代,從初期的迷戀西方文明、中期尋找古典回歸傳統、晚年「惡魔」再生,執拗於女性美的病態追求,走向罪惡的深藪。日本文學史常用「大谷崎」、「谷崎朝」等字眼來形容其漫長文學生涯以及豐厚的創作成就。
  • 《痴人之愛》:日本文豪谷崎潤一郎的痴愛物語
    》是谷崎潤一郎的長篇代表作,是其創作生涯的分水嶺,也是一部不朽文學經典。曾以《細雪》獲得「每日出版文化獎」和「朝日文化獎」,以《瘋癲老人日記》獲「每日藝術大獎」,1949年獲日本文化勳章。1960年曾獲得諾貝爾文學提名。1965年辭世。
  • 紀念|文學禮讚:谷崎潤一郎去世50周年
    谷崎潤一郎  生於商賈之家,少年時代家道中落,在親友的資助下進入東京帝國大學國文科,中途因拖欠學費而被迫退學,創辦《新思潮》文學雜誌並刊發處女作劇本 《誕生》;24歲憑藉短篇小說 《刺青》《麒麟》一躍登上日本文壇,以獨特、大膽的落筆以及對美的不懈追求創作 《春琴抄》《盲目物語》《痴人之愛》《細雪》《瘋癲老人日記》和《陰翳禮讚
  • 賴明珠:谷崎潤一郎作品《盲目物語》譯後記
    開始注意《盲目物語》,是因為翻譯《春琴抄》,除了深受自幼盲目的春琴與佐助的故事感動之外,對作者對盲目者各方面細膩感覺的揣摩更深感佩服。盲目者因為視覺的不足,反而聽覺和觸覺比一般人靈敏,想像力和感覺也特別豐富,因此早就想拜讀《盲目物語》了。谷崎潤一郎的文字向來兼顧字面的視覺美和語音的聽覺美。從各方面做實驗一再探索感官的可能性。
  • 谷崎潤一郎《刺青》:蜘蛛女的心靈重塑,透著作者筆下的奇異之美
    谷崎潤一郎筆下的」奇異之美「 在他的作品當中,你能感受到西方文化和日本傳統文化的結合。他的創作都帶有藝術的氣氛,同時對於美的定位也被很多人稱為奇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