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納言
電影院的門開了,熊孩子們又回來了。
在「假期餘額不足」的今天,又一則有關熊孩子的新聞上了熱搜:
近日,一段「海口家長放任小孩破壞影廳銀幕造成設備損失上萬」的視頻在網上引發關注。
時間是10月4日下午2點半左右,事發影城是位於海口龍華區的恆視LUXE雷射巨幕影城花園夜市店。
影城負責人楊先生說,當天是一位家長帶兩個小朋友來看電影,影廳當時的場次只售出三張票,放映的是動畫片。
「當時並沒有發現,5號(第二天)發現銀幕有問題,上面有很多的腳印,於是查看了公共視頻。」
公共視頻顯示,電影放映時, 兩個小朋友輪番腳踢銀幕。
楊先生指著監控視頻說,讓人氣憤的是,全程沒有看到家長有任何制止行為。
10月8日,媒體了解到的最新情況是,當天帶兩個孩子看電影的並非其家長,而是保姆,事發時,影廳裡只有保姆和兩名兒童,保姆在現場看著孩子玩鬧一直沒有制止,直到影院工作人員發現勸阻。
事後,影院發現價值過萬的銀幕因被踢踹留有許多腳印且變形,無法修復只能更換整張銀幕,更換時間需要半個月。更換銀幕及停映該影廳的損失達到5萬元。
保姆也好,家長也好,帶孩子出來看電影, 自然就要盡到看護的基本責任。
眼瞅著孩子一腳腳踢上去,無動於衷、毫不阻攔,說白了,不過是「反正是人家的」小心機。
殊不知,影院的監控也不是吃素的。
於情於法來說,這個教訓,家長恐怕是無法拒絕埋單的。
當事影院說了,所幸的兩樁事:
第一,好在銀幕沒有通電,不然,踢破銀幕導致孩子觸電,這就不是錢的事情了;
第二,好在出事的是個小影廳,巨幕廳的銀幕造價100多萬,如果熊孩子腳踢的是這個銀幕,最壞的結果恐怕是家長真得賣房賠償了。
說句不好聽的,帶寵物狗出門還要拴繩子,怎麼帶個熊孩子出門就攤手聳家當沒事兒人?
電影院裡有關熊孩子的故事實在太多了。
有00後網友的後座是個熊孩子,一直在踢她的座椅,還將舔過的爆米花扔在她座椅上。
在此期間,事主多次目光提醒了熊孩子的媽媽,但奈何人家媽媽無動於衷。
最終,00後氣急了,直接將自己剩下的半桶爆米花全部扣在了熊孩子的腦袋上。最後,告訴熊家長說,「你不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總有人會幫你教育!」
帶孩子看電影,本來是好事;好事要辦好,關鍵是素質。
坦白說很多人看電影,最怕遇到帶著熊孩子的家長,各種吵鬧、各種玩手機、各種踢椅背……既然沒有看電影的自制力,何苦帶到公共場合來「獻寶」?
解決這個問題,說到底還是兩個責任:
第一,監護人責任。提醒隨行家長看管好孩子,提醒孩子愛護影院公共設施。必要時刻,可以在正片之前加黑加粗公示下損毀銀幕的價格嘛。
第二個,院線方責任。對於熊孩子過多的場次或者是近乎包場的熊孩子,要充分考慮到監護人「人性惡」的可能性,加強巡視和監管,避免出現公地悲劇之後再在賠償問題上扯皮。
最後的最後,附送兩個解決熊孩子的網友故事:
1. 一朋友在快餐店吃飯,轉身過去拿吸管期間,桌子被幾個熊孩子給佔了。讓他們離開,嬉皮笑臉說不。
於是朋友低下頭非常溫柔地問他們:「小朋友,你們的家長在不在呀?」
回答不在。
於是其怒拍桌子,「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
當場,嚇哭好幾個。
2. 上次熊親戚帶著他熊孩子來我家,眼看我滿屋子的手辦不保,果斷把鄰居家的阿拉斯加給拉過來。
對熊孩子說,看見這狗沒,它最喜歡吃你這樣可愛的藍孩紙了。
把熊孩子給嚇哭了。
然後我就把阿拉斯加給留在我房間鎮守我的手辦。
……
玩笑歸玩笑,道理歸道理。
如果你們家沒有皇位要繼承,請不要從小就給孩子胡作非為的勇氣。
原創:納思教育。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