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拾荒雜談
(本文為拾荒雜談原創,抄襲必究,歡迎轉載!)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一個行當必然要有最突出的人供人們作為楷模去效仿。比如帝王之中的楷模是堯舜禹、秦皇漢武等,宰相當中的楷模是伊霍、武侯以及張居正之流,將領之中的楷模是衛霍、嶽武穆和徐中山等人。
這些行當之中的楷模時常因為開創性和貢獻之大而被後人尊為聖人,就像上面帝王之中的堯舜禹就被後世尊為上古聖王。很多行噹噹中的楷模大都如此,後人們敬仰先輩的德行,感恩於他們的貢獻,故將屬於自己同道的先輩追尊為「聖」,這就形成了我國古代文化當中的「人為造聖」之現象。
當然,「人為造聖」不是一個貶義,被尊為聖人的先賢大都是做出非常突出的貢獻,這類的聖人遍布華夏各地,所以本文就從各省市為切入點,細數一下各省有哪些古代「聖人」?
河南——詩聖杜甫、醫聖張仲景、畫聖吳道子、木聖張衡、商聖範蠡
上古歷史核心區域為陝西和河南,中古歷史核心區域是河南,近古歷史核心區域是北京。作為橫跨三千年歷史的核心區域,河南產生的歷史名人幾乎佔據了整個華夏的四分之一。就算在「聖人」數量上也是當之無愧的榜首。
作為唐朝詩歌的「雙子星」人物,「詩聖」杜甫的大名連三歲稚童都知悉。這個一生顛沛流離的河南籍詩人,所寫的詩也是充滿了現實主義。和高高在上的李白不一樣,杜甫一直都是大眾最能接觸到的「偉大詩人」。
我自認為懸壺救世的人俱都有偉大的人格,同時也是非常偉大的人。而寫出《傷寒雜病論》,為後世中醫奠定基礎的一代醫聖「張仲景」更是偉人之中的偉人。他奠定了中醫的靈魂,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醫者之一,他不僅是河南南陽人的英雄,更是華夏的英雄。
在「畫聖」吳道子未出世之前,所有的繪畫都是以官方繪畫派為主,精於意而疏於形,是一種脫離了大眾的藝術。民間畫派的出現,讓民間大眾真正正正開始有了自己的畫派。這種畫派直到現在仍舊佔據著「畫界」的半壁江山,這都要歸功於出自河南禹州的吳道子。
河南的南陽自古以來就是名人璀璨之地,同時也是「聖人」輩出之寶地。「醫聖」張仲景出自於這裡,「木聖」張衡同樣也是來自於這裡。崇尚科學和天文學的張衡,在那個以文化、迷信為主的封建朝代處處受到壓制,直到現在科學的盛行,人們才知道張衡原來這麼偉大!
河南的商丘孕育了我國古代第二個奴隸制王朝——商朝,而我國古代第一尊財神王亥也是出自於商之地,,所以後世的商人以及商業都是尊河南商丘為發源地。不知是不是受這種影響,距離商丘不遠的「聖人故裡」南陽,也出了一位以商成聖的人,這就是南陽五聖之一的「商聖」範蠡,而且成了商聖的範蠡還被選入九路財神之正財神的位置,這樣子,河南就成了擁有兩尊正財神的省份,實乃「財神故裡」。
河北——樂聖李龜年
唐朝是一個「聖人」層出不窮的朝代,就連一般不登仕人之高堂的吹彈演唱,也能夠在唐朝大放異彩。出自於今河北省的李龜年就是唐朝時期最出名的「樂聖」。相傳李龜年一首《渭川曲》贏得帝王心,此名天下揚,彼時文人高官無一不想聆聽李龜年一曲。就連詩聖杜甫也以遇到李龜年為幸事,甚至為此還專門作了一首詩,這就是著名的《江南逢李龜年》。
山東——文聖孔子、書聖王羲之、兵聖孫武、劍聖裴旻、農聖賈思勰
山東最出名的人,如果孔子居於第二,恐怕無人敢居第一。孔子的名頭自春秋時期開始就響徹整個華夏。到了漢朝「獨尊儒術」之後,孔子的地位獲得了空前的高漲,而孔子也就是在此時期往後開始被尊為「文聖」的,此「文聖」中的文和後面歐陽修的「文聖」有很大區別,前者指的是文化,後者指的是文章。
「書聖」王羲之出自於古代十大家族之中的琅琊王氏,所在地大致為今天的山東臨沂。晉朝是一個短暫的大一統王朝,起於亂世,終於亂世,可以說晉朝給人的印象就是「亂」。但晉朝時期的文化卻因為「亂」的原因,得到了多方融匯,比之三國要更加璀璨,王羲之舉世無雙的書法就是個中體現所在。
凡為將者必通曉兵法,凡習兵法則必透析《孫子兵法》。出身於今山東省的孫武所創《孫子兵法》是古代兵家最主要的著作,同時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時至今日,這本書依舊被奉為世界軍事典籍之冠。而孫武也因此被兵家尊為「兵聖」、「兵家百世之師」以及「兵家至聖先師」。
孫武在兵家的地位等同於孔子在儒家的地位。
中國人崇尚君子,不僅在德行上效仿君子,就連武器上也喜歡有「兵器君子」之稱的劍。認為使劍的人都有一身正氣。所以在很多武俠小說之中,劍就成了大俠的標配,而劍聖也成了江湖武力最高之人。雖然小說是虛幻的,但在現實中,古代還真有一位「劍聖」,這就是「唐代三絕」中的劍絕——劍聖裴旻。
裴旻出身於唐朝大族——河東裴氏,出生於今山東。
「士農工商」,農作為古代第二重要的階級一直備受重視,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我們屬於農耕文明,農業耕種產生的文明,使我們重故裡,能自強,善堅韌,多勤勞。農業之重要可見一斑。所以古代的書籍除了文化思想為主流外,剩下的支流書籍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農書,而「農聖」賈思勰的成名代表作《齊民要術》就是古代農書之中最重要的典籍之一,被視為我國現存最早的完整農書,有「中國古代農業百科全書」之美譽。
山西——武聖關羽、曲聖關漢卿
山東有文聖,山西便有「武聖」與之相對。「武聖」的稱號歷經變化,最早是周朝「武聖」姜子牙,位列最初的武廟主神。後來在清朝年間,關羽進入了武廟,並被抬為主神,而關羽的「武聖」之稱號也是在此時期形成。
「曲聖」關漢卿可能和「武聖」關羽有一定的關聯,大概率是其後裔,二人同姓關,且二人都是山西省運城人。如果真有資料證明這二位之間有族譜關係的話,那麼山西關家將成為中國第二個出現「雙聖」的家族(另外一個是曲阜孔家,即孔子和子思子)。
陝西——文聖周公、史聖司馬遷
周公即周武王之弟姬旦,以輔佐成王而不專權受到後世儒家的一致尊崇,被認為是上承黃帝,下啟孔子的上古聖人,是孔子最為敬佩的上古聖人之一,同時也被孟子尊為聖人。先秦時期的人為了紀念周公的功績,便尊稱其為「文聖」,即是文化聖人。到了中古時期,儒家之人又將孔子抬為了「文聖」,而周公只好成為「元聖」,有時亦稱為「周代文聖」。
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被譽為「史書雙璧」之一的《史記》是讀史之人的入門經典,其作者司馬遷也憑藉著此書留名百世,當然,史記當中的曲筆部分是一大缺點,但是瑕不掩瑜,《史記》此書的開創性遠遠大於其記載內容,對於史學界而言,有著奠基之意義。故司馬遷因此被稱為「史聖」,其故裡陝西韓城也被稱為「史聖故裡」。
江蘇——草聖張旭、棋聖黃龍士
說起來,「草聖」張旭的知名度不如王羲之,且二人都是書法家,以書法出名,所以在這裡把「草聖」單獨列出來就有點差強人意了。不過書法字體多變,王羲之擅長行書和楷書,卻在草書上面的造詣的確不如張旭。
古代「棋聖」稱號的得主有很多,幾乎每個朝代都有一兩位成為彼時的棋聖。而這一稱呼似乎也成了當時棋力最高之人的統稱,所以含金量便有所下降。不過目前圍棋界公認的古代三大棋聖一般都是出自於清朝,即範西屏、施襄夏、黃龍士,其中以知名度而言,世人還是較多認可黃龍士。
湖北——茶聖陸羽、藥聖李時珍
談及茶道,你還能想出一個除了陸羽之外的名人嗎?大概是沒有了。世人知茶非從陸羽而起,卻從陸羽為廣。陸羽所作《茶經》是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是唐朝乃至整個中古時期對茶道講解最為熟稔的著作。許是他的出現吸盡了茶道千百年的氣運,自他之前無人稱聖,自他之後,無人可及,怪只怪陸羽把所有茶的稱號都攬入懷中,除了「茶聖」之外,「茶仙」是他,「茶神」也是他,不僅被尊為仙聖,後世從事茶葉之人有許多都為其立牌位和神位,日夜祭祀!
明朝有三人最為後世欽佩,「續命宰相」張居正,「三不朽聖人」王守仁,以及「藥聖」李時珍。《本草綱目》的問世,對當時中醫的衝擊不亞於唐朝《千金方》的出世,作為《本草》的修訂版本,李時珍在前人的基礎上對謬誤之處予以修改,在不足之處予以添加,和原始版本比起來,《本草綱目》內容更廣,可信度更高,而且還按照綱目進行分類,便於查詢,開創了醫藥奠基的編撰方式,是對整個醫學界的變革,所造之功足傳百世。
四川——詞聖蘇東坡、賦聖司馬相如
古代詩詞之巔峰在唐朝,代表人物是「雙子星」的李白和杜甫。古代詞唱之巔峰在五代兩宋,代表人物是「四派」之李煜、辛棄疾、李清照和蘇軾。其中尤以蘇軾的成就最高,被認為是當時宋朝文壇接替歐陽修的又一大文宗。歐陽修主攻散文史學,而蘇軾則精研詞作。前者被尊為「文(文章)聖」,後者獨攬「詞聖」之稱號。
前面說過,古代以文化為主,所以文體方面就延伸出很多不同的種類,詩詞有詩聖和詞聖,曲樂有曲聖和樂聖,作為兩漢時期重要文體的「賦」怎麼沒有聖人而出?所以後世就將在「賦」上成就最大的司馬相如尊為「賦聖」。
另外關於司馬相如的故裡一直飽受爭議,因為其出自於陝西韓城司馬氏,和「史聖」司馬遷是同族,本應算作陝西人,但是其出生在今四川成都,成長在四川蓬安,故本文算作四川人。
江西——文聖歐陽修
「文聖」歐陽修是宋朝真真正正意義上的第一位文壇領袖,他的地位是其他「唐宋七大家」都無法比擬的,即使是蘇軾也不能。原因就是他承上啟下,前承唐朝古風文章,後啟宋朝詩文革新,在文章史學之方面,整個北宋無出其右,司馬光稍遜之。
此「文章之聖」實至名歸!
不同行當所認同的「聖人」也不盡相同,故一些極具爭議的行業「聖人」本著負責任的態度暫時不表,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查閱相關資料,看看你所屬的行當聖人是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