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年來,隨著旅遊消費持續升級,特色民宿日益受到市場熱捧,逐漸成為休閒度假的「網紅」。順應旅遊發展新形勢新要求,恩施州把民宿產業作為推動旅遊業由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的引爆點,民宿業發展迅速。目前,恩施州共發展特色民宿3000餘家,直接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創造了「發展一批民宿,改變一地面貌」的恩施扶貧經驗。
2019年,恩施州全面總結民宿產業在推動脫貧攻堅工作的積極作用和典型經驗,選取州域內100家重點民宿進行深入剖析。支點財經聯合恩施州文旅局,陸續推出一批特色民宿,講述「民宿與脫貧的故事」。
雲海小築:每間房都是觀景臺
俗語云,「鐵匠難打繡花針,木匠難修吊腳樓。」 在恩施利川市,有一座吊腳樓屹立在被人們稱之為仙境的大茅坡雲海之巔。這座吊腳樓,就是位於毛壩鄉聯心村的土家民宿——雲海小築。
雲海小築的創始人,是一對親兄弟。
創辦雲海小築之前,兄弟倆都有自己的事業,哥哥嚴政在廣東中山創業,弟弟嚴俊則一直在毛壩鎮經營一家金絲楠木廠。
兄弟倆從小就在這片山林長大,對家鄉有著比常人更深的感情。在外創業時,嚴政一直想念家鄉的高山雲霧茶,總想回家看看大茅坡的雲霧和日出。
2017年,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下,聯心村出臺民宿改造補貼相關政策,鼓勵村民開辦特色民宿。
遠在廣東的嚴政得知消息後,立馬與弟弟嚴俊通了電話,當晚兄弟倆便一拍即合,決定合夥在聯心村開民宿,讓更多遊客感受家鄉的美。
「我在外漂泊很多年,對家裡情況不太了解,我投入資金,民宿建設方面就靠你了。」嚴政對弟弟嚴俊說。
「我一直在家鄉生活,知道她的魅力所在,民宿就放心交給我,我能做好。」嚴俊這樣回應哥哥嚴政。
就這樣,兄弟倆一人出錢一人出力,嚴政投資300多萬元,嚴俊負責整體規劃設計、建造,並取名為「雲海小築」。
雲海小築總面積近800平方米,擁有兩棟古樸的土家吊腳樓,有22間房可同時為40多人提供住宿。民宿採用全木結構,小青瓦、花格窗,精緻的簷頂翹角,雅致有韻味,溫暖又親切。
在雲海小築,每間房都是一個觀景臺。天氣好的時候,早起透過全景玻璃就可以看到冉冉升起的紅日。拉開窗簾,迎面湧來翻湧軟綿的雲海,令人身心舒暢,宛如置身仙境。
好山好水出好茶。客從遠方來,必以茶待之。在清幽、古樸的茶室裡,遊客不僅可以親身體驗煮茶之趣,還能觀山景、品禪意。
與其他民宿不同的是,雲海小築還有獨具特色的金絲楠木展覽館,為民宿增添了一抹不一樣的色彩。展覽館內陳設了各種各樣中式風情的金絲楠木,若看到中意的成品,也可以買回去收藏。
2018年底,毛壩鎮對聯心村民宿進行評選,雲海小築憑藉自身的獨特性脫穎而出,排名第二。同時,雲海小築還被利川市政府評為四星級民宿。這一年,雲海小築全年接待遊客超過1萬人次,年收入達到30多萬元。
「家鄉養育我和哥哥長大,我們現在搭上了旅遊發展的快車,也希望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嚴俊說,自己和哥哥商量好,要參與村裡的旅遊扶貧定向幫扶項目。
到目前為止,雲海小築已與10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小組,旺季時招聘他們來幫工,還收購他們的農產品。「只要民宿在,幫扶就在。」嚴俊笑著說。
如今,兄弟倆實現了最初的夢想,卻不甘止步,「雲海小築會創建多元化的休閒娛樂模式,成為更多人的世外桃源。」
俠客寨:暢飲江湖豪情
品土家佳餚,享俠客民居,賞山水美景,續江湖情緣——俠客寨民宿,位於恩施利川市團堡鎮張家山村四組,由退伍軍人張紹濤創建。
「民宿和酒店不太一樣,民宿在保證舒適度的同時,還要滿足客人的好奇心和體驗感。」張紹濤談及自己的民宿經營理念時說。
作為一名有著23年兵齡的復員軍人,張紹濤一次回家探親看到老家貧窮落後的面貌,萌生了回鄉創業的想法。考慮到近來年利川旅遊業發展迅速,最終他選擇開辦民宿。
「我們這裡地處川鄂交界處,客人來自五湖四海,從事什麼職業的都有,同時自己又是一個金庸迷,所以我給山莊取名叫『俠客寨』,希望廣交各路『俠客朋友』。」張紹濤說。
俠客寨和利川其他地方的民宿相比,一個主要特點就是「恢弘大氣」。民宿坐落於團堡鎮張家山村四組。老遠處,高聳且頗具年代感、江湖氣息的山寨寨門便映入眼帘,寨門常年洞開,似在歡迎四方賓客。
民宿有各類客房100間,可同時接待180餘位客人。民宿主體大樓周圍布置有餐廳、會議室、廚房、籃球場、健身房、閱覽室、土家文化廣場等。
目前,民宿接待的客人主要來自北京和上海。為給客人提供舒適的住宿體驗,除配有適合夏季居住的水床房,其餘房間還安裝了地暖,全區域無線網絡覆蓋,寬敞明亮。
恢弘的寨樓、古香古色的居住環境,俠客寨的江湖風韻令人神往。早在2016年利川市文化和旅遊局組織的首批星級民宿評定中,俠客寨就脫穎而出,成為四星級民宿。
要辦好民宿,除了硬體設施,還要多辦特色活動。
「山寨從開業以來,幾乎每個月都會舉辦幾場活動,目前舉辦最多、最有特點的活動是『土家族篝火晚會』,很多外地客人就是衝著這些特色活動而來的,他們在這裡欣賞土家歌舞,同土家妹子一起圍著篝火唱歌跳舞,喝土家摔碗酒,感受真正的土家文化。」張紹濤說。
「我想通過自己的發展,讓鄉親們看到,在家門口一樣可以發家致富。」從民宿開始修建,到後來正式營業,張紹濤聘請的工人基本都是周邊村民。
談到未來規劃,張紹濤表示,下一步想依託山寨擴大經營範圍,幾年內再建設一個土家酒的生產基地,並通過山上的泉水打造一個富硒的礦泉水品牌,讓更多父老鄉親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