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殺生,離殺生,放生護生

2021-02-26 六祖天心禪寺

十善的第一條,不殺生,包括不殺生,離殺生,進而放生。

1、不殺,離殺,遠離惡法

要能夠不殺生,這只是五戒裡面的。離殺生,那就有點小善了。再進而放生,那就真正達到善法了。離殺,不殺,只是說這是金盆洗手,但是內心裏面這種「殺」的惡念還沒排除掉。所謂「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在行為上離了殺這種惡行,就得趕快在心裡培養善的念頭。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就像這個桌子一樣,桌面上放滿了東西,這些東西佔著桌面,其他東西就放不過來了,好了,現在把桌面上這個杯子拿掉,於是放杯子的這個地方就空出來了,這時你總得要有東西放在這個地方吧,不然就會有其他東西要來佔這個空著的地方的。

內心世界也是一樣啊,除非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內心世界總是要裝點什麼,站在佛法的角度,裝的不是善法就是惡法。首先把惡法制止住了,緊接著就要把善法升起來,這樣惡法才沒有升起的機會,如果長期沒有培養善法去佔領,長期沒有善的思想行為去扭轉它,時間一長,因為惡法沒有斷根,它的種子還是要現行的,這樣一來,時間一長了惡法還是要冒出來的。所以為什麼五戒以後要有十善,道理就在這兒。這裡我們講不殺生,這是五戒裡的。離殺生,保持這種遠離惡法的行為。進而放生,在心裡培養善法,這個境界就更高一些。所以佛教徒不是不殺就行了,那還不行,還要進而放生。

2、放生,護生,善法日增

有人一聽放生,說哎呀師父,我一個月就靠低保維持生活,哪有錢去放生喲,現在買個烏龜都要十塊錢。告訴大家,最好的放生其實就是護生。護,就是愛護的護,是保護的護。今天有的人放生很積極,一聽要放生都跑得很快,結果走到旁邊看到有個要死的動物在那兒奄奄一息,他看都不看一眼,這就有點諷刺了,這還放的是哪門子生呢?

我一直很佩服豐子愷,很了不得,他配合弘一大師,畫了很多護生畫集。乃至於我總想把這些畫再多印一點,到處去發。他的畫透露出生命的珍貴,處處反映保護生命的重要,他同樣是在放生。他通過這些畫,可以勸很多人不殺生,通過他的行為,通過他的藝術,傳達出不殺生的意義。

所以不見得錢少的人就沒法放生,護生也是一樣的。跟別人講不殺生的功德,不殺生的好處嘛。當然不要亂提「功德」這兩個字,因為功德一般都是廟裡說的,別人看到功德箱,隨喜功德,所以一提功德就以為要給錢,就怕了。就講不殺生的好處嘛,是保護我們自己的,別人一聽,覺得這個還有一點科學的,就會接受的。

3、智慧護生

這裡說放生不一定要講求具體的形式。當然有條件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形式,組織一些活動來實現,但是別搞太多。我參加過幾次別人放生,以後就不想去了,為什麼?他們買了幾大卡車什麼泥鰍啊黃鱔等,在路上七顛簸八耽擱的,拉到河邊的時候都死了不少。還有些鳥,本來就是人工養在籠子裡面的,你把它拿出去放,它沒得吃,就餓死了。這哪裡是在放生,分明是在放禍嘛,你放生的同時就在殺生了。這就是說放生也不一定要執著形式,但是也要通過一定的形式來啟信。所以有些時候偶爾出去組織一下放生,有個場面,讓人家一看,說哦,你看,我們不要殺生了,別人都在放了,是不是?我們也要跟人家學學。這樣至少起到一個警戒的效果。

講個真實的故事。有位法師的父親身體不好,我勸他多運動,老是不動,身體自然要出問題。於是有一次別人約他去釣魚,他就答應了,魚竿都買好了,結果後來旁邊的人跟他講,說你怎麼能去釣魚呢?你的兒子還在廟裡跟人家講「不殺生」,你倒好,還去釣魚!他一想,也是這個道理,於是就沒去。你們看,別人也沒放生,但是能勸說其他人不去傷害生命,這就叫護生,這也是放生。

豐子愷先生一輩子護生,畫護生畫集,他並沒有到處去宣揚,說這個功德有多大多大,他沒有。有兩句詩是這樣寫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有些東西我們只有慢慢的一點一點的去滲透。有的領導就懂這個,知道強制命令是不行的,就跟你做思想工作。佛法的弘揚,其實就是做思想工作,要鑽到別人的心裏面去,鑽到他的心靈深處去。所以說要弘法度眾生,就要當好這個心靈的「間諜」,這樣才有辦法度得了人。你沒走進他的心,不了解他的心,要想去度他?難咯。

放生的方式很多,主要是護生。哪怕是見到弱小的動物你也要愛護它,別傷害它。儘量多的宣揚「護生」,不過不要按我們現在講的這個思想去宣傳,就去宣傳環保好了,宣傳尊重生命好了。講這些東西別人還是能聽進去的,你跟他講一次,他少殺十個。你看,這個放生最直接,你放了一個最大的生,你把這個人的問題解決了,那麼什麼問題都解決了。所以放生最重要的還是要把我們每個人的思想做通,讓他別去殺,問題才能真正的解決。但是別人不聽你的,也沒關係,要有耐心,今天說了不行就明天繼續說,明天說了不行後天再說,總之要把放生護生的理念堅持下去,發揚下去。

4、護一切眾生

不殺生進而要放生,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護生,愛護一切有生命的有情眾生,人和動物,都要愛護。有人問,說不殺生要護生那蒼蠅怎麼辦?老鼠怎麼辦?蟑螂怎麼辦?蚊子咬我我又怎麼辦?我說趕總比打好吧,這也是個辦法。其實只要衛生搞好點,它也就少了。蚊子為什麼要咬你呢?說明你的肉香啊。

聽說過寶華山的老鼠也過堂嗎?過去在寶華山,廟子裡的出家人一起排隊吃飯叫過堂。這廟裡的老鼠很多,經常去廚房偷吃。後來老和尚就對老鼠們講,說你們別偷了,正大光明的出來吃吧。於是把竹子破成兩半,每天到了大家一起過堂的時候,就在後面給它擺兩個竹筒子,把那個飯舀在裡面,到時間一開梆,老鼠就來了,一串一串的都排好。吃完了大家走了,它也就走了,蠻聽話的。把它們養的肥肥的,也不亂吃,也不亂叫。

解放前的文殊院裡樹上有很多老鴉。文殊院每次受戒前最後都要跟「鴉居士」作禮三拜,為什麼要跟它磕頭呢?據說文殊院外面原來有個員外,他捐給廟裡幾十畝田,可是沒辦手續。後來老員外死了,他兒子掌管家產了,他想那幾十畝田難道白白的送給那些和尚嗎?不行,得要回來,反正產權還沒過戶。文殊院當然沒辦法,就還給他了。結果他種的莊稼好的不得了,但是到了快要收的時候,這些烏鴉一下就給他吃光。第二次,這些烏鴉還給他吃光。他連搞三次都讓烏鴉給他吃光了,於是想:可能這個地不該自己種,還是還給廟子吧,於是就還給了文殊院。結果文殊院種的稻子麥子好的很,這烏鴉它又不吃了。後來這個廟子裡的人想啊,這些烏鴉是護法的,所以就栽了很多樹,讓它們每天晚上就停在那個樹上。所以你看,人家烏鴉都可以當護法居士,所以我們要愛護動物。

5、放生的意義

我們出去放生,目的作用不在於放了多少條生命,或者說放一條生命有多少功德,這樣一來就會去貪功德。佛教講,放生的目的是要提高修養,這是一個善的舉動,是要提升內心的精神境界的,是要培養慈悲心的。如果執著於放一個蜘蛛多少功德,放一個螞蟻多少功德,那到最後就沒有了功德,為什麼?所謂做了好事不留名,如果做了好事後到處去宣揚說自己做了好事,那麼你的精神境界就沒有得到提升,你的德行也無從說起。而這種精神境界的提升,這種德行的提升,就是功德。

所以我覺得,鼓勵他人去放生,固然也是在種善根,因為有些人需要鼓勵。但是關鍵是我們認識到放生的真正意義以後,我們要自覺的發心去做,尤其是要護生,保護他們,別放死了,還沒放就死了,這就不行了。所以說所謂放生,就是要發起這種護生的慈悲心就可以了。比如李商隱的詩句:「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盼母歸。」春天,小鳥剛孵出來,沒得吃,那個母鳥就出去找吃的回來餵它,可是如果把那隻母鳥給打死了,那隻小鳥就沒得吃的,就要餓死。所以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盼母歸。你們看,李商隱的詩句就是在護生,也是在放生。

這就是「不殺生,離殺生,進而放生。」我們自己遠離殺業,還要進而放生才算是善,不能以為不殺就沒有殺業,這就算完了。如果不愛護生命,還是算不得善業的,為什麼?因為不護生,或者說不放生,就無從談起培養慈悲心,愛護有情眾生的這種心。心中沒有「愛心種子」,那麼「殺業」的惡業種子遲早還是要現形,這樣一來,所做的離殺的功夫都白費了。

相關焦點

  • 這七種情況下絕不能殺生,護生放生積德改命
    子女出生,不為他積集福報,反而殺生造業,折損福報,真是太愚痴了!這是世人習以為常卻不明白錯在那裡,令人痛哭流涕,嘆息不已的第二件事。>  可憐的父母,生我時非常辛勞,自己誕生的日子,正是父母邁向衰老死亡的開始。
  • 以戒為師 | 護生與殺生之果報
    至是,其祖母指錢曰:『病至不起,欲此何為?』儘其所有,買物放生,及錢盡,病遂全愈矣。 三、免難。嘉興孔某,至一親戚家。留午餐,將殺雞供饌。孔力止之,繼以誓,遂止。是夕宿其家,正搗米,懸石杵於朽梁之上。孔臥其下。更餘、已眠。忽有雞來啄其頭,驅去復來,如是者三。孔不勝其擾,遂起覓火逐之。甫離席,而杵墜,正在其首臥處。孔遂悟雞報恩也。
  • 放生就有功德嗎?盲目放生等於殺生,這才是道教放生的正確方法!(附道教放生咒)
    "認為對待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應當懷有對待人的生所具有的那種惻隱之心。《道藏》所收《水鏡錄》中有《放生文》和《殺生七戒》兩篇,用極其感人的語言,勸人放生戒殺。《放生文》說道:"蓋聞世間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慘者,殺傷。是故逢擒則奔,蛆蝨猶知避死;將雨而勇徙,縷蟻尚且貪生。
  • 電影《殺生》——體悟放生的真意
  • 佛家不殺生、護生:是為了保護動物,還是為了人自己的心?
    佛教從「眾生平等,皆具佛性」、「因果輪迴」、「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等理論和思想出發,力倡不殺生、不傷害眾生、以及吃素。對此,有人質疑說,既然眾生平等、不殺生,植物也有生命,為什麼要吃素呢?不過,當佛門試圖將其吃素、護生的主張向世人推廣時,又往往會引起諸多爭議,甚至產生一些問題,比如前些年各地盛行的放生活動。
  • 佛說嚴禁殺生,所以信徒放生動物,但為何放生又在殺生?
    好心辦壞事關愛生靈是一件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事情,對於佛教來說,嚴禁殺生。而放生與殺生又是一對矛盾體,因此這些佛門弟子選擇了放生,放生能讓動物回歸自然是一種善舉,還具有教育大眾的社會效益。但如果只是單純的放生,而不考慮其它方面的影響,那麼很可能會好心辦壞事。
  • 七種情況下千萬不能殺生!小心後果!
    這是世人習以為常卻不明白錯在那裡,令人痛哭流涕,嘆息不已的第七件事。道教的戒殺護生思想天道好生,不喜殺戮,生命是神聖可貴的,所謂「螻蟻尚且偷生」,學懂珍惜生命就是修道的根本。道教講求貴生、護生,就是珍重、愛護生命之意,戒律有云:「不殺生者,所以存仁愛也。」
  • 小白佛學百問06:什麼是殺生?
    能一念不住就是放生,住任何一念都是殺生。《一心戒文》中亦云:於自性靈妙常住法中,不生斷滅之見,名不殺生。那反之,於任何情況下,生出任何斷滅之見,都叫殺生。你但凡動是非心、高下心、取捨心,住分別念而自以為是,你都是在殺生,這就叫見殺、聞殺,然後為你所殺。我們每天殺太多這樣的生了,所以《地藏經》才說: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從應用上來說,那些在你腦子裡無數角度的呈現卻沒有付諸行為的念頭,沒有成活成相的心思,不都是你的孩子們麼?
  • 佛教:這幾種情況下,最好別殺生
    佛說:世間最損福報的事情莫過於殺生和邪淫,有幾種情況下殺生的果報最為嚴重,千萬不可以造作!結婚不可以殺生,結婚時喜慶的事情也是繁衍子孫的開始,千萬別在這一天造業,會影響以後的生活!生子的時候別殺生,在新生兒出生之日就看見血腥的場面,是一種惡業會感招不順!生日不要殺生,我出生之人又怎麼殘害他人生命為我慶生,這是給自己造業!
  • 殺生-極其可怕的真實因果報應事例
    029 別裝成不知道!殺生的報應真是非常可怕!030 身邊殺生因果故事四則,望世人戒殺放生!(沒動力的兄弟,進來看看吧)七個現代的放生感應故事:消災改命、治病延壽、致改命的師兄們!用放生和佛法完全治癒絕症以及愛滋病患者!(請開啟為自己開啟生命之門)五、不花錢的放生,如何護生?
  • 蘇東坡發明製作了東坡肉,為何卻不殺生?
    但是蘇軾卻主張不殺生?下面幾個故事就是證明。1.不惜捐錢,大量購買禽魚放生當年蘇軾從歌舞班贖身了一位十二歲的小姑娘,叫王朝雲,朝雲脫離苦海後,來到蘇軾家做了侍女,一日,朝雲正陪蘇軾的小兒子在庭院中玩耍,小兒子脖子瘙癢,朝雲湊近一看,原來在他的衣領上有一個蝨子,順手取下便將他殺死了。
  • 五戒丨「殺生」的業報有多重?犯「不殺生」戒的後果是什麼?
    、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佛陀為何為在家居士制定「不殺生」戒律?五戒中第一條就是「不殺生」。首先,我們應該清楚的認知何為「殺生」?關於「殺生」的名詞解釋:斷命為殺,有情曰生。斷有情的性命,就叫做殺生。
  • 戒殺故事~如何理解不殺生戒
    在基督教摩西十戒中,四條最基本的戒為: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和不可做假見證;摩奴法典裡也規定:不殺生、不妄語、不偷盜、不非梵行(不淫)和不貪瞠;《包達夜那》法典乃舉有不殺生、不妄語、不偷盜、忍耐和不貪五種;耆那教乃說有不殺生、不盜、不妄語、不淫和離欲五戒;《古蘭經》規定殺人者要抵命,對淫亂的男女和誣衊貞節的婦女淫亂者,處以鞭刑,對男女竊犯要斷其手,以儆效尤;瑜伽派也說著不殺生
  • 三亞「海龜」,放生還是殺生?談古論今,行善莫成偽善!
    網絡上一直流傳著一個著名的段子:曾經某位放生者和同伴們一起買了很多烏龜,跑到附近的湖中放生,說是要積攢功德。然而,每次他把買來的烏龜扔進湖水中,過不多時,烏龜就會拼命地遊回岸邊。一連數次皆是如此,大家都以為是佛法無邊萬物有靈,烏龜戀戀不捨想要回來感謝放生者。
  • 道教是如何看待放生的?放生的禁忌有哪些?莫讓放生變成殺生
    簡單的來說放生就是出於對動物生命的憐憫,將它們放歸自然,這種行為是對生命的一種尊重,同時佛教認為放生可以消除殺業,不論是放生的一方還是被放生的都有好處的,是一種功德無量的福報。放生在我國自古有之,衝虛真人列子所著的《列子》中有一篇寫道,春秋末年晉國的上卿趙簡子為了展現出好生之德,每年正月初一這一天都會將邯鄲盛產的斑鳩放生「正旦放生,示有恩也」。
  • 一女子「堅持」黃河放生黑魚,善心背後,網友吐槽變相殺生
    最近,網絡上出現了一個現象,一女子往年「堅持」將買回來的黑魚、甲魚放生到黃河中,被網友吐槽是變相殺生。其實很多人覺得在生活中幫助別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一件好事,但像這位女子的行為,筆者不太認同。首先在筆者認為這位女子有浪費資源、沽名釣譽的心理。
  • 關於殺生護生的報應
    去了好多家醫院,用了無數偏方,針灸、按摩來了個遍,不但沒有治好,反倒越來越嚴重。沒幾年就這樣活活痛死了。 這是前幾年的事了。同學的父親的死我是後來才知道。我想如果當時在場,一定勸他念佛求生淨土。能否聽得進去我不知道,但問題是他父親連這樣的緣也沒有碰到,實在是太遺憾了。
  • 三歲男孩跪下求父親不要殺生,這個孩子感動了幾千萬網友!
    近日,網上一段「三歲男孩跪下求父親不要殺生」的視頻,這個孩子的行為感動了幾千萬網友。據了解,在非洲某國家,男子為了慶祝節日所以殺雞,但這一舉動被三歲的兒子看見後立馬上前阻止並嚎啕大哭,上前搶奪男子手中的雞不讓他殺掉。
  • 只言見性,不言殺生(心想生)
    01念佛念經不如見性 你說我天天念佛,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我們很多人不是以前就這麼修嗎?你內在是不清淨的,你有很多的情緒,你沒有法喜,你沒有和平,也不明心。就是這樣的情況之下,你天天念佛念佛念佛,你也終不得免,所以非論殺生命跟殺生沒關係。知行合一的殺生不造業,不知行合一的殺生造業。
  • 別讓放生變殺生,盲目放生威脅動物生存,需科學引導
    6月1日起實施的新版《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明確規定,禁止擅自實施放生行動,違者將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為此,「如何科學、依法放生」再度成為熱議話題。盲目放生威脅動物生存「隨意放生已對生態平衡造成嚴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