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技巧:拍照時,我們說得最多的就是一定要對上焦,保證照片的清晰。但在一些攝影創作中,很多攝影師會故意將畫面拍糊,以達到一個朦朧美,給觀眾一個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南非藝術家Philip Barlow的攝影作品
像這種脫焦的攝影作品其實也是攝影中的一種表現手法,我們稱之為「失焦攝影」。那麼今天作者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這種特殊的攝影創作手法。
什麼是失焦攝影?
簡單來理解就是攝影師人為的不把景物和焦點進行清晰的合焦,造成整個畫面都是模糊不清的。
失焦攝影更多的是意境表達,向觀眾傳達一種情緒。
如何拍出失焦的攝影作品?
相機
方法一:先使用自動對焦(AF)拍攝畫面,然後切換到MF,並且轉動變焦環,直到畫面變得失焦。或者直接使用手動對焦(MF),畫面的失焦效果自己把握就行。
方法二:利用大光圈,對準畫面前景的景物,使主體以外的畫面都在景深之外。
手機
打開手機的專業拍照模式,構圖完成後,手動調節對焦,當畫面逐漸變得模糊就可以了。
如果是拍出晚上那種失焦的光斑效果,可以這樣做:
三腳架將手機固定好——打開手機的專業拍照模式,ISO感光度設置為100左右,快門設置在1/4秒左右——手動調節對焦直到畫面出現想要的光斑效果。
如果是攝影新手想要嘗試拍這種失焦作品,去哪裡拍?拍什麼?
第一,可以在晚上去街道上拍。馬路上的霓虹燈,還有行駛的車燈,都能拍出不錯的失焦照片。
第二,在下雨的晚上去咖啡廳、書店拍,把玻璃窗作為前景,得到模糊的光斑效果。
第三,去室外拍人物環境。
失焦攝影沒什麼需要多講的,拍攝起來也很簡單,最主要的就是要把握好意境、氛圍,把自己想要傳達的情緒表現在畫面上就可以了。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內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拿著相機自己動手拍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