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彰顯多元時代的文明光輝

2020-11-18 人民網

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被譽為文化類紀錄片佳作的《如果國寶會說話》,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晚間黃金檔隆重推出了第三季。該片榮獲過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特別獎等國內外各類獎項,豆瓣評分高達到9.4。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集中展示了18家博物館的25件國寶。片中每件文物都作為一個時代的坐標,標記出了中華文明在歷史時空中走過的痕跡。以文物傳播文化,以文物梳理文明,構建中華文明視頻索引,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文明交融、美美與共,其光輝照徹歷史和未來,以國寶知識培根鑄魂,構建文明互鑑國家平臺,提升文化自信,成為涵養心靈和陶冶情操的精神力量。

彰顯「多元、包容、文明互鑑」的文物當下意義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貴文化資源,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實物見證。《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視野出發,以文物為載體,描繪出了走向絢爛多元的文明復興圖景。

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的這25件國寶,涵蓋了書法、繪畫、壁畫、畫像磚、雕塑、造像、金銀器、兵器、文書等多個門類,多維度展示了那個時代的技藝、審美、文化和生活方式。

這是中國歷史上大融合時代,北朝的豪邁粗獷、激蕩多元和南朝的華麗纖巧、內斂飄逸最終在大一統的隋唐碰撞出絢爛的火花。「魏晉風度」在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中,生命與哲學的省思,光耀千古。顧愷之的《洛神賦圖》,煙波浩渺中,美人凌波,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把曹植與洛神之間的愛情故事表達得純潔感人、浪漫哀婉,畫面奇幻而絢麗,情節真切而動人。王羲之《蘭亭序》神龍本則創造了行雲流水中國書法行書第一名帖。雲岡石窟曇曜五窟佛像,造像高大,面相豐滿圓潤,高鼻深目,雙肩齊挺,顯示出一種勁健、渾厚、質樸的造型作風,有著北魏鮮卑族強悍健壯的民族特色。

這是個國力強盛的時代。昭陵六駿徵戰四方,廣袤的漠北草原納入唐朝的版圖,外部局勢的穩定,對於唐朝的繁榮,起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回洛倉刻銘磚,記錄了大運河漕運和回洛倉儲藏糧食的豐足,證明了唐朝農業的大發展。杜甫詩云:「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長沙窯青釉褐彩詩詞壺上,每把都有一首不同的詩歌,「一別行千裡,來時未有期,月中三十日,無夜不相思。」愛情穿越時空感動人心,但也從側面說明唐朝商業的發達,人們交通往來的頻繁。

這是一個開放包容的時代。法門寺精美繁複的茶具、十二生肖俑、鎏金銀壺、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等這些文明的物證,也充分展現了「開放融合,包容自信」的盛世風貌。

這是繁榮和文化昌盛的時代,唐陶俑、仕女俑等文物,頭梳盛唐式高髮髻,身穿長裙,雙手拱於胸前,腳穿雲頭履。她體態豐滿、線條流暢,面龐清新秀麗,嘴角微挑,透出自信、溫馨的笑意。平民可以參與考試銓選,女性服飾開放時尚,外國人可以遠涉萬裡來做生意、傳文化,絲綢和瓷器遠銷海外,制度律令更帶動了周邊國家的改革。文化更是繁茂,給後世留下無數膾炙人口的美麗詩篇,繪畫、書法、音樂、舞蹈等傑作頻出,被後世稱為「盛唐雄風」。

每一件文物都承載著盛世華章的傳奇,結合魏晉至唐的風貌,充分呈現了這一時期文物「多元、包容、文明互鑑」的特點。也激勵著今天新時代的追夢人砥礪前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極致呈現文物製造的匠心獨運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在呈現方式上,每個分集都有其獨特的審美視角。短小精悍,適應網絡傳播時代碎片化閱讀。該片總導演徐歡認為,創作組不僅關注人們耳熟能詳的「魏晉風度」、「大唐氣象」,還把更多眼光投向包括製造業、工程學、法治建設、對外貿易等領域的文明物證。

黃河鐵牛,開元十二年,這項基礎設施作為國家戰略上馬,作為橋樁,為穩固蒲津浮橋、維繫秦晉交通而鑄。為了鑄造這些鐵牛,消耗了當年國家鐵產量的五分之四。其鑄造工藝,結合了力學、道路工程學原理,運用靈活且穩固的結構,抵抗著黃河水浪巨大的衝擊,安全使用了五百年,也成就了世界橋梁史上的一段傳奇。

花樹狀金步搖,工匠以金博山上繚繞的步搖枝為託,經手工彎曲後做出幾個圓環。極薄的金綴葉若即若離地掛在圓環上,生出顫動感。這些輕如薄翼的金綴葉,連綴起的是一部亞洲裝飾美學的交流史。

鎏金鐵芯銅龍,反映了唐代的冶金技術和工藝的精美絕倫,以及「龍馬精神海鶴姿」的精神風貌;立獅寶花紋錦,「唐代製造」的獨特風尚,更從絲織品設計,延展至金銀器等奢華的工藝品,經緯出大唐的繁華質感;水晶綴十字鐵刀則表現了唐朝的軍事裝備水平。

第三季還突出體現了唐朝對外貿易的繁盛。唐三彩駱駝載樂陶俑,駱駝貨隊從西域而來,還帶了一支8人組成的吹拉彈唱波斯樂隊;鑲金獸首瑪瑙杯,杯體為角狀獸首形,獸雙角為杯柄。嘴部鑲金帽,眼、耳、鼻皆刻畫細微精確,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產物;鎏金銀壺上的人物塑像,則展現了西方傳說中海倫與斯巴達的愛情故事。

正像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編務會議成員薛繼軍所說,《如果國寶會說話》適應網際網路時代碎片化的傳播特徵,從物證和影像兩個維度去定位整個文物的時代坐標,每一件文物都得到了極致呈現。國寶們成了跨文化、跨時空的信使,體現了文化傳播的美美與共。這樣的紀錄片對於中國人的精神構建意義重大,它是屬於中國的國家記憶,展現了深厚的歷史內涵。

創新「故事化敘述、戲劇化表現、沉浸式體驗、大數據模擬」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縱貫魏晉至唐代,橫跨藝術、歷史、科技、考古等多個領域,因此,創作組在影像敘事方面,進行了充分的探索。針對每件國寶的特點、設計專屬的視覺體系。創作組全體人員厚積薄發,除了往季採用的三維採集技術、微痕提取技術等,本季更採用了多種技術創新手段。基於不同的文物,研究方法不同、認識角度各異,或者採用8K技術呈現文物的藝術細節;或者以沉浸式體驗回歸歷史現場;或者以大數據算法模擬書法真跡,讓觀眾成為歷史的「參與者」,而非「旁觀者」。

故事化敘述,如飛天,以第一人稱敘述樂伎舞伎的故事,這樣的擬人化帶入感很強。如唐代仕女俑,用第二人稱「你」稱呼「胖妹」,「那年你十歲……」故事彰顯了愛照鏡子「胖妹」的自信,那是大唐平民女子的自信,一舉手一投足,不用投他人所好,顯露形象之美和舉止之雅。

沉浸式體驗,如銀鎏金龜負「論語玉燭」酒籌筒這集。李白、岑夫子,丹丘生三人開始了一場酒桌遊戲,他們抽籤對飲,談笑風生。李白即興詠出了名傳千古的詩篇《將進酒》。令人大開眼界頓感新奇,如身臨其境。

戲劇化表現,如唐代阿斯塔那俑與文書。文官郭錄事粉墨登場,打開了摺疊時空,回到初唐時期的西州高昌縣,再現曹二郎和李三之間的一樁經濟糾紛,「吃瓜」群眾高調圍觀。這場獨幕劇,劇本正是來自《唐西州高昌縣上安西都護府牒稿為錄上訊問曹祿山訴李紹謹兩造辯辭事》的吐魯番出土文書,這種戲劇化的設計描繪出初唐西域活靈活現的市井百態。

大數據算法模擬書法真跡,重現了王羲之創作的場景,把觀眾帶到「永和九年」的會稽山。群賢雅集,王羲之微醺,興之所至,提筆作序。陽光透過樹影灑落在紙面上,微風浮動,整個書寫過程伴隨著他心中的辭賦,文字隨思緒湧出,流淌並凝固。

該片還大量運用動畫表現當時的漕運、馬車運糧和儲糧的過程,並以現代設計師的視角,解構唐代絲織品工序,用現代人易於理解的「編程」思維,詮釋立獅寶花紋錦的「大唐新樣」。

第三季還使用了8K技術打造藝術精品,觀眾可以通過鏡頭無限貼近文物,放大國寶身上的每一個細節,也可以以宏觀視角縱覽全局,每一幀畫面都包含了更豐富的信息。

該片總製片人史巖認為,第三季繼續了前兩季的風格,但又在內容和技術呈現上取得突破和創新,文物的厚重分量通過最現代最流行的藝術方式得到表達,《如果國寶會說話》堪稱紀錄片的「輕騎兵」。

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副召集人梁紅對此表示,依託優質內容,《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實現了生產模式和創意內容的全面升級,片子厚重嚴謹又有審美情趣,兼具了文化價值、社會價值和產業價值。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匠心製作,堪稱是國寶文物紀錄片的扛鼎之作,打造了優秀電視節目的「金名片」。節目有效挖掘文物蘊含的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彰顯開放包容盛大的時代氣象,揭示了文明復興的偉力,真切做到了讓文物瑰寶「活起來」。而講述中華民族千年傳承的「大故事」,該片將讓中國的歷史文化遺產煥發出新的光彩,成為文明交流的重要載體,從歷史的深處走向未來、走向世界。

(責編:蔣波、丁濤)

相關焦點

  • 《如果國寶會說話》:彰顯多元時代的文明光輝
    被譽為文化類紀錄片佳作的《如果國寶會說話》,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晚間黃金檔隆重推出了第三季。該片榮獲過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特別獎等國內外各類獎項,豆瓣評分高達到9.4。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集中展示了18家博物館的25件國寶。片中每件文物都作為一個時代的坐標,標記出了中華文明在歷史時空中走過的痕跡。
  • 走向絢爛多元的時代《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開播
    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備受期待的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選擇這一天向觀眾發送新的國寶「留言」。該片第三季於13日晚20:00,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CCTV-9)隆重開播。《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 宣傳片推動媒體融合發展 構建文明互鑑平臺《如果國寶會說話》是由中宣部推薦,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國家文物局共同策劃實施,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出品的國家涵養工程。古往今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 走向絢爛多元的時代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開播
    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備受期待的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選擇這一天向觀眾發送新的國寶「留言」。該片第三季於13日晚20:00,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CCTV-9)隆重開播。《如果國寶會說話》是由中宣部推薦,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國家文物局共同策劃實施,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出品的國家涵養工程。
  •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隆重推出 豆瓣評分高達到9.4
    6月13日,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被譽為文化類紀錄片佳作的《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晚間黃金檔播出了。該片榮獲過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特別獎等國內外各類獎項,豆瓣評分高達到9.4。《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集中展示了18家博物館的25件國寶。
  •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開播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開播 昨天,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在CCTV-9開播,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的25件國寶將依次亮相,向觀眾生動展現「開放」「包容」「盛大」的時代氣象。
  •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看敦煌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來了!6月13日「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來自18家博物館25件的國寶,將向觀眾生動展現魏晉南北朝到隋唐「開放」、「包容」、「盛大」的時代氣象。其中,來自敦煌研究院的《飛天》和《敦煌經變畫》,將分別在第5集和第25集播出,將帶領觀眾走進一個國力強盛、開放自信、文化昌明的時代,展示敦煌莫高窟巔峰藝術之美,向世界講述中華文明的故事。每一件文物都作為一個時代的坐標,標記出了中華文明在歷史時空中走過的痕跡。
  • 等了兩年,《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周六亮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將於6月13日開播,從魏晉南北朝到唐的25件國寶將依次亮相,向觀眾生動展現開放、包容、盛大的時代氣象。根據計劃,《如果國寶會說話》展示了100件文物,共100集,分為四季播出,每季25集。
  •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開播,25件國寶依次亮相
    6月13日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選擇這一天在CCTV-9開播,向觀眾發送新的國寶「留言」。第三季中,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的25件國寶將依次亮相,向觀眾生動展現「開放」「包容」「盛大」的時代氣象。
  • 讓觀眾成為歷史的「參與者」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技術創新...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海報  「您有一條來自國寶的留言,請注意查收隨著熟悉的開場提示音響起,備受期待的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周末上線,在CCTV-9向觀眾發出了國寶的新留言。在網際網路播出平臺,滿屏的「已查收」顯示了觀眾的熱切期盼。還有專業人士盛讚,《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在內容和技術呈現上取得了突破和創新,文物的厚重分量通過最現代最流行的藝術方式得到表達,刷新了觀眾的歷史想像。
  •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開播!(免費福利大放送)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 先導片「您有一條來自國寶的留言,請注意查收!」
  •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全球發布!
    ▲新聞聯播對本次活動的報導第三季全球發布 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在本次活動中舉行了全球發布儀式。這一部以製作「中華文明的視頻索引」作為追求與使命的紀錄片,從中國現存可移動的上億件文物中,選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100件文物作為中國文明的信物和載體。以每集5分鐘的短片形式,用100個5分鐘帶領觀眾穿越千年,以全新視角認識理解中華文明。每一件國寶,都是一個時代的坐標,標記出中華文明在歷史時空中走過的痕跡。
  •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開播 獲贊「重寫中國藝術史」
    「坐等國寶開口講故事,點讚已準備,我們聽你說。」業內人士更是盛讚,《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重寫了中國藝術史」。走過新石器時代,走過戰國秦漢,來到第三季的《如果國寶會說話》會說什麼?18家博物館的25件國寶將「話說」魏晉風骨、大唐風度,帶領觀眾從魏晉南北朝走向盛唐,感受「開放融合,文化自信」的盛世風貌。中華文明在這個時期走上包容互鑑之路,本季國寶便是見證「多元與包容」時代的文明物證。
  • 讓觀眾成為歷史的「參與者」《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技術創新...
    「您有一條來自國寶的留言,請注意查收!」隨著熟悉的開場提示音響起,備受期待的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周末上線,在CCTV-9向觀眾發出了國寶的新留言。在網際網路播出平臺,滿屏的「已查收」顯示了觀眾的熱切期盼。
  •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熱度不減:「做一部送給時間的禮物」
    「一縷靈動的微風吹過」,人們見到了「長安城裡最酷的小妞……」隨著熟悉的開場提示音響起,備受期待的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在央視開播。第三季還是「熟悉的味道」,剛剛開播,口碑再創佳績,b站評分9.9,豆瓣評分9.5。
  • 鎮館之寶|等了兩年,《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周六亮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將於6月13日開播,從魏晉南北朝到唐的25件國寶將依次亮相,向觀眾生動展現開放、包容、盛大的時代氣象。根據計劃,《如果國寶會說話》展示了100件文物,共100集,分為四季播出,每季25集。紅山玉龍、三星堆青銅神樹、太陽神鳥金箔、曾侯乙尊盤、越王勾踐劍、蓮鶴方壺……100件國寶級別的中國古代文物,將在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中,逐一亮相。節目組走訪了全國百餘家博物館和考古研究所,以及50餘處考古遺址,最後遴選出了這100件文物。
  • 「奧特曼「肌肉萌「說唱國寶來啦《如果國寶會說話 第三季》
    還記得國寶跟你的那個約定嗎?「國寶留言持續更新,請注意查收。」從新石器時代到戰國秦漢,從三國兩晉南北朝到唐宋遼金夏,貫穿上下8000年華夏文明。一百多家博物館,三百多萬件國寶裡挑選100件,才鑄就了這檔史上最牛節目。
  •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開播 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25件國寶亮相
    昨天,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在CCTV-9開播,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的25件國寶將依次亮相,向觀眾生動展現「開放」「包容」「盛大」的時代氣象。《如果國寶會說話》是由中宣部推薦,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國家文物局共同策劃實施、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出品的國家涵養工程。
  • 《如果國寶會說話》主題曲登陸酷狗,發送國寶驚喜「留言」
    6月13日,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備受期待的央視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隆重播出。
  •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將於「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開播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將於「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開播 2020-06-11 03: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強勢回歸
    仿佛凝望著你的人頭壺、形似「憤怒的小鳥」的鴞尊……今年年初,25件國寶通過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以生動的表達,走進了人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