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但卻沒有了我們。
今天的文章是一個影評,電影的名字想必你已經知道了——現在正熱播的《後來的我們》。
我可以用一句話來解讀整部電影:多年以後,舊愛重逢,他們竟然沒有打一炮,然後就分開了?!TMD。
當然,我還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進行解讀:
電影的導演是劉若英,劉若英在成為劉若英之前,一直給一個名叫陳昇的優秀音樂製作人拎包。對滴,就是那個唱《把悲傷留給自己》《北京一夜》《風箏》的陳昇。
正是陳昇把拎包劉若英打造成了明星劉若英。
要命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劉若英愛上了陳昇,即使在視聲名如性命娛樂圈,她也愛的赤裸裸愛的毫不掩飾。
全世界都知道她愛他。但,陳昇是使君有婦——他有家室。
喜歡劉若英的人都知道多年前那期由侯佩岑主持的《桃色蛋白質》(臺灣省的綜藝節目都是什麼鬼名字?)。
彼時劉已是影后,但在陳昇的面前,卻謹小慎微的像個孩子。她跪著把自己的新專輯送給陳昇,陳拒絕說,CD是歌手用生命換來的,怎麼能隨便送人?劉開始哭,一直哭一直哭,一直哭到節目結束。
節目中,侯佩岑問陳昇,你到底有沒有喜歡過劉若英?
陳昇回,你神經病啊,我如果不喜歡她,我為她做那麼多事?我白痴啊。
劉大哭。
陳昇繼續說,現在她像風箏,不知道已經飄向什麼地方。
已經貴為影后的劉竟然像個孩子一樣嚎啕大哭著追問,如果我飛走了,你可以拉線啊,風箏的線永遠都在你手裡,你一拉我就回來了。
陳昇回,可是,我已經找不到線了。
節目最後,陳昇用口琴吹奏《然而》,有擦拭眼角的動作……
陳昇對劉說,這是最後一次和她同臺參加綜藝節目。
劉若英開為愛痴狂演唱會,陳昇參加,劉要求抱陳昇,陳默許。
2011年,已經41歲的劉若英步入婚姻的殿堂,新郎當然不是他。2015年劉產子……
並非所有的相遇都能守成一段傳奇,不是所有坦誠都能換回同等的默契,所以才有了太多的遺憾,有些人魂牽夢縈卻只適合放在心底,有的人波瀾不驚卻適合相伴一生。
天地無數有情事,世間滿眼無奈人。
愛一個人就是讓TA自由生長,如果不能在一起,保持距離的守護也是一種美,更不能以愛之名義去傷害對方。恃才傲物的陳昇深諳此道,劉可以為了愛情不顧自己的聲名,攜著自己的愛情熱烈的撲向他,他卻必須為她的以後考慮——愛她,就遠離她。
牛逼作家杜拉斯說,愛之於我,不是肌膚之親,不是一蔬一飯,它是一種不死的欲望,是頹敗生活中的英雄夢想。
劉若英的愛情故事完結,我們來看電影。
電影裡,男生愛女生,女生愛男生。區別在於,男生知道自己愛女生,而女生不知道自己已經愛上男生,她以為自己愛的是社會地位,愛的是房子車子。於是,女生開始不停的換男朋友,剛開始她給自己找一個博士,博士啊,好有面子的……後來她給自己找了一個馬上當處長的領導,領導啊,有車有房而且是在北京有車有房喲,好有派頭啊……悲催的是此時女生正和男生拼住在一起,她的這些愛情故事都是當著男生的面發生且結束的。
電影是藝術,所以它會在女主結婚之前設定一個情節讓其和男人(面子,物質)分手,現實中的情況卻往往是,女生嫁給男人(面子和物質)之後,才發現自己嫁錯了對象,此時擺在女人面前的只有以下幾條路:離婚,婚內出軌,死守一段毫無生機如枯草般的婚姻潦倒一生。
電影裡,女生一直在換男朋友,男生一直在悄悄的守候——守護和等候。實在受不了了,也只是小心翼翼的問女生一句:那個人真的愛你嗎?
然後,便是一個爛俗的故事。神經大條的女生有一天終於發現了她真正愛的是男生,她們開始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女生說,我們現在如此的幸福,假如有一天我們分手,我們不要再見面了,那太殘忍……
然後,理所當然的,他們遇到了錢的問題。
有句話叫「初戀時我們不懂愛情」,這句話其實說的不對,初戀時我們愛的最深最純,也最懂愛情,否則你便無法解釋,為什麼初戀會成為我們每個人心中最美的記憶,我們的問題在於:那個時候年輕的我們誤會了金錢。我們以為金錢能帶給我們一切,我們高估了它的力量,我們卻低估了它的腐蝕力。
男主開始為錢而奮鬥,他成功了,它得到了金錢,他失去了愛情。所以,讓我們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句話: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但卻沒有了我們。
金錢是一種力量,用得好造福眾生,用不好造孽無數。為什麼那麼多的富豪,僅僅給自己的兒女留下微薄的生活費,卻把一生的財富都用於捐獻?當然,你可以說他們博愛眾生,心懷慈善,回饋社會等等。
或許,我們也可以從另外一個維度來闡釋,他們心懷恐懼,見多識廣久歷江湖的他們,太知道金錢這種力量如果用的不好的下場是什麼了,為了保全自己的兒女不被金錢戕害,所以,他們寧願捐獻自己的財富。父母之愛兒女,必為之計深遠,由是知之。
「我們以後不要再見面了。」和這句話類似的話還有「我會愛你一生一世。」等等,我的意思是說,這些話我們都不要太當真。
所以,男生發達以後,男生女生都沒有遵守當初的約定,他們再次相見。男主以為會和女生「happily ever after.」(從此以後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然而,女主卻說,你從來就沒有了解過我。然後,轉身離去。
物非人非,改變我們模樣的往往不是歲月,而是金錢。
現實生活裡,女生都希望男生比現在更有錢一點,更有地位一點,然後駕著南瓜馬車踩著五彩的祥雲來娶自己,可是她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個時候的他還是現在的他嗎?你愛的是現在的他,還是將來的他?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你必須做出選擇。
男主問,如果那個時候我們結婚了呢?
女主回,那我們現在肯定已經離婚好幾年了。
男主問,如果我們堅持在一起呢?
女主回,那你肯定至少已經有十個小三了。
男主問,如果什麼都沒有發生呢?
女主回,那你便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人生的劇本永遠都是如此弔詭,《最後的我們》有一個牛逼的編劇。
沒有物質保障的愛情,如風雨之中的小船,隨時都有可能傾覆。可如果把物質當成愛情的全部,那你所謂的愛情還是愛情嗎?(詳情參閱本人小文:溫飽之後,幸福與金錢無關)
多年以後,已為人夫為人父的男主於風雪交加的夜裡,聽到坐在旁邊的女主說:I missed you!
男主說,我也想你。
女主說,我說是我錯過你了。
Missed 錯過。Miss想念。差之毫厘,謬以千裡。
若要愛,請深愛,就趁現在。若不愛,請離開,不問未來。
在影視表現手法上,我們通常會將回憶部分用黑白色來呈現,而將現在呈現以彩色。可是《後來的我們》卻恰恰相反,凡是回憶皆以彩色,凡是現在皆以黑白。難道導演是在告訴我們說:回憶是如此的真實豐富,現實卻是如此的虛假無味?
題外話之一:
本文的標題在看電影之前已經擬好,原本我想說是的死亡與愛情的關係。直到電影結束時,我看到屏幕上出現了男主做的爆款遊戲的結尾:伊恩永遠愛凱莉,我才臨時更改了標題。
在男主發明的遊戲裡,伊恩如果找不到凱莉,最後的懲罰是他的世界將永遠失去顏色,遊戲的畫面也會於瞬間變成黑白……這是我所知道的所有懲罰中最最殘酷的一種。
愛在人間,永遠卻在遊戲裡。我們說愛,我們不說永遠,唯其如此,我們的愛才有可能永遠。
題外話之二:
有人說陳昇是真漢子,好男人,一邊是如日中天感情專一的漂亮明星劉若英,一邊是紅顏老去的糟糠之妻,他卻毅然選擇了後者,好牛逼啊。其實,我覺得真正的高手是陳昇的老婆——一個從未在任何媒體發表過任何關於陳劉任何言論的女人,但她卻氣守丹田,遊刃有餘於人情世故之間,以無為無不為的智慧,圓滿了自己的婚姻,成就了陳昇,也成就了劉若英。與她相比,那些天天尋思著抓小三偷看老公手機的女人們生活卑微如塵埃,輕賤自身若大糞。
女人常有,好女人難得。高手,永遠在民間。
題外話之三:
輯錄劉若英的歌曲作為本文結尾
《為愛痴狂》
作詞:陳昇 作曲:陳昇
演唱:劉若英
……
為何總是這樣 在我心中深藏著你
說好不為你憂傷 但心情怎會無恙
如果愛情這樣憂傷 為何不讓我分享
日夜都問你也不回答 怎麼你會變這樣
想要問問你敢不敢
像你說過那樣的愛我
想要問問你敢不敢
像我這樣為愛痴狂
想要問問你敢不敢
像你說過那樣的愛我
像我這樣為愛痴狂
到底你會怎麼想
想要問問你敢不敢
像你說過那樣的愛我
像我這樣為愛痴狂
到底你會怎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