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類和所有生物之間都有生殖隔離?這難道是天註定?

2021-01-12 鍾銘聊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在聊生殖隔離之前,咱們先聊一下生物為什麼會出現生殖隔離。

基因突變

生殖隔離一般會出現三種情況: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基因重組。我們先聊基因突變。

基因突變是指生物在進行有性生殖時發生的錯誤複製。

在有性生殖時,母本和父本會各提供一半的基因為配子,在母本體內的配子一般是卵細胞,在父本體內的配子是指精子。

以人類為例,人體內一共有23對染色體,其中母本會提供23條染色體,父本提供23條染色體,合起來就是46條染色體。

每個染色體是由大量的鹼基對構成,這些鹼基對的排列方式,構成了一個個基因。

但是,鹼基對在排列時並複製一次,會出現3個左右的錯誤。由於大多數鹼基對並不會組成基因,或者組成的基因控制的性狀微不足道,所以並不會影響人類繁育下一代。

但如果在某一些關鍵基因位點上,鹼基對發生錯誤,可能會使得該基因控制的形狀大幅度改變,如:生殖器官不匹配,無法完成繁衍的工作;或者發情期不一致,也可能導致生物無法交配。

染色體變異

染色體變異是指,染色體數量多了或者少了,比如:人類唐氏患者的第21條染色體發生變異,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兩條,但唐氏患者擁有3條21號染色體。

目前,唐氏患者並未與正常人群產生生殖隔離,這是因為除了基因變異、染色體變異以及基因重組外,造成物種產生生殖隔離,還需要長時間的地理隔絕。

地理隔絕

我們知道,在1億年前,人類和老鼠是一家,擁有同一個祖先,之所以後來人和老鼠差異越來越大,甚至產生了生殖隔離。

這是因為人和老鼠的祖先,因為各種原因,被大江大河或者山脈所阻隔,兩個種群的後代積累了足夠多的基因變異後,就會徹底演化成兩個物種,即使以後這兩個物種再相遇,也不會產生後代,或者後代喪失繁衍能力,比如:馬和驢交配能生出騾,但騾不能再繁衍。

其實,生殖隔離的出現,會經歷3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物種之間有部分基因發生改變。

第二個階段:發生改變的基因能夠適應自然環境,並被自然環境保存下來。比如:如果一個人基因突變會導致在未成年夭折,那麼它還未繁育出下一代便會死亡,這個基因就不會被保存下來;如果一個基因可以幫助生物獲得異性的青睞,比如更強壯的身體,就可能更容易獲得交配權,因此這個基因就可能會被自然選擇所青睞,在自然界中被保存下來。

第三個階段:地理隔絕,如果沒有地理隔絕,那麼即使會發生基因變異,也不會形成生殖隔離,這是因為這個基因一直參與生殖交流,物種間幾乎都擁有該基因變異。只有當地理隔絕發生後,物種間才可以積累足夠多的基因變異,逐漸形成完全不同的品種,此時物種就產生了生殖隔離。

人類和所有生物都有生殖隔離嗎?

我們可以肯定的說,人類和所有生物都存在生殖隔離。這是因為人類雖然幾十億年前和其他物種都擁有同一個祖先,但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大家朝著不同的演化方向,每個物種間都積累了足夠多的的基因變異,因此形成了不同品種。

這些品種中,有的發情期和人類不一樣,有的基因和人類差距過大,有的染色體和人類數量不一致,有的是卵生物種,和人類繁衍方式不同;有的精子不能和卵子配對.....

總之,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目前人類和所有物種都存在著生殖隔離。而這也是我們之所以稱為「智人種」的原因。

人類和人類之間有生殖隔離嗎?

其實,無論是黑人、白人還是黃種人,大家在生物學上都屬於同一個種「智人種」,目前為止,人類之間並不存在生殖隔離。首先,是因為人類之間一直進行著基因交流,因此體內的基因幾乎相同。

再者,基因變異需要積累足夠多的子代才可以產生,生物學家研究發現,物種需要經過幾十萬年甚至上百萬年的分開演化才可以形成生殖隔離。

而人類並沒有積累如此長時間的分開演化,而且,隨著交通工具的提升,不同地區的人類進行基因交流的速度更快,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人類之間很難形成生殖隔離。

相關焦點

  • 人類和地球上的所有動物,都有生殖隔離嗎?這意味著什麼?
    人類和地球上的所有動物,都有生殖隔離嗎?這意味著什麼?大家都知道,生殖隔離是不同物種之間一道天然的屏障,簡而言之,就是不同的物種之間是無法繁殖後代的,但是一般來說,一些物種能夠和自己的近親進行結合,比較馬和驢等等。
  • 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之間,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差別有多大?
    舉個例子,A種群跟B種群無法通過自然生殖產生後代,是生殖隔離的一種;A種群跟B種群可以通過自然生殖產生後代C,但C卻無法產生後代,這依然說明A、B之間有生殖隔離。生殖隔離的產生是生物不斷積累突變基因的過程。大多數生物以DNA作為遺傳物質,DNA的結構非常穩定,但也會出錯,出現基因突變。
  • 馬和驢明明能生出騾子!為什麼還被認為存在生殖隔離呢?
    生殖隔離顧名思義,生殖隔離的意思是無法繁衍後代!生命存在的本能便是繁衍後代,既然無法繁衍後代,這就足以證明兩個生物是不同的種類。有些人也許會疑問,那為什麼馬和驢能夠生下騾子,還被認為是不同物種呢?生殖隔離有什麼意義我們知道,生物進化的過程就是對自然環境的適應,對於生物而言,進化的可能性自然是越多越好,但生殖隔離似乎扼殺了這種可能性!這是否意味著生殖隔離在阻礙著生物的進化?事實並非如此!誠然,如果沒有生殖隔離,不同生物之間可以自由交配,會有更加多樣化的生物出現!但同時也會出現一個問題——生物的進化將無法被保持!
  • 什麼是生殖隔離?為何人類無法和其它動物進行交配呢?
    什麼是生殖隔離?為何人類無法和其它動物進行交配呢?眾所周知,人類是現代地球的統治者,也是迄今為止地球上已知的唯一的高等生物。人類用自己的智慧,勤勞換取了現在的成果。但是不知道大家想過沒,許多動物都可以相互交配,而人類卻無法和其它動物進行交配,你們知道是為什麼嗎?這裡首先要說的一點就是生殖隔離了,首先,什麼是生殖隔離?生殖隔離就是一種默認於不同物種之間的一道天然屏障。也就是說,不同物種之間是無法繁殖後代的。但是,事實上很多物種如果強行弄到一起,還是可以繁殖後代的。比如馬和驢雜交,就會產生騾子。
  • 為什麼尼安德特人與晚期智人沒有生殖隔離?
    尼人原本是生活在歐洲的古人類,但有科學研究表明,我們東亞人體內含有的尼人DNA竟然比歐洲人還要高出20%,就連非洲人的基因也具有相似特徵,只是它們的尼人DNA含量明顯要低處很多,難道晚期智人與尼安德特人之間沒有生殖隔離?
  • 「進化論」難道出錯了?烏鴉成功打破生殖隔離,科學家無法解釋
    大家有沒有發現地球上數百萬種生物,都存在生殖隔離啊,簡單理解就是都同種生物交配,那世界上就沒有打破生殖隔離的物種嗎?科學家就說了,烏鴉就是,為什麼烏鴉用了幾萬年打破生殖隔離那,什麼原因,難道進化論錯了?
  • 淺生殖隔離丨終身未婚的奧秘猜想
    所有終身未婚的偉人,無論是哲學家、還是科學家,或者音樂家、繪畫家,都是深度思考型的人,深思使人獨立,也容易造成獨立的最高境界-未婚,浮在表面的現象都可以成為談資,這裡面應該有更本質的原因。老子、孔子、孟子,以及牛頓、達文西、梵谷、貝多芬、哥白尼、笛卡爾、諾貝爾。。。這是一連串的偉大名字的證明,現象並非無緣無故產生。下面文字純屬猜想,可信可不信,只是一種新思考的引發。
  • 生殖隔離和染色體數目的關係,沒你想像的緊密
    ,不具備正常的生殖能力,這被稱為「生殖隔離」(的表現之一)。正是生殖隔離現象的存在,維繫了物種之間相對穩定的邊界,使得生物世界不會陷入一片混亂。圖一:驢騾,母驢所生。攝於武漢動物園騾子為何不能生育?常見的解釋只是拿染色體數目說事兒。馬的染色體為2n=64,驢為2n=62,騾子的染色體是半馬半驢,共63條,奇數無法進行正常的減數分裂,故不能生育。
  • 尼安德特人與晚期智人為什麼不存在生殖隔離?
    也就是說,生殖隔離限制的往往是從種就開始分化的兩種有親緣關係的生物,比如老虎和獅子都是貓科豹屬下的動物,但是老虎屬於老虎種,而獅子則屬於獅種,它們屬不同種的動物,因此由於生殖隔離的關係,它們在人工介入下,雖然會產生後代(獅虎獸或者虎獅獸),但它們的後代都是不具備生育能力的。
  • 什麼是生殖隔離?為什麼馬和驢生下的騾子不能生育後代?
    馬和驢雜交之後能夠產下騾子,可騾子卻不能生育後代,這背後的原因便是生殖隔離。生殖隔離在自然界中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動植物的有性繁殖都受此規律約束。生殖隔離是因為不同物種之間的基因存在較大差異,在交流上存在困難,基因不能正確完美地匹配,導致不能生育後代,或者生下來的後代不健康、存在缺陷,難以存活。基因差異越大,物種之間的親緣關係越遠,生殖隔離現象越顯著。不過並非所有物種之間都存在嚴格的生殖隔離現象,這中間存在灰色地帶,上述的驢和馬就是這種特例。某些亞種之間也不存在生殖隔離現象,比如狼和狗。
  • 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存在生殖隔離嗎?為什麼我們體內殘留著尼人的基因?
    在人類演化歷史上,並不是只出現過智人這一個品種,曾經還出現過非常多的人種,比如: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等,甚至有一些人種存在的時間和晚期智人有所重合,而且生存空間也有一定的重疊。
  • 黑人、黃人、白人,不同人種為何沒有採取生殖隔離?
    然而我們知道,生活在不同地區的動物們,卻無法和它們的同類通婚。比如:黃牛無法和水牛繁衍後代。但是無論是黑種人、白種人還是黃種人,不同的人種之間似乎可以相互通婚,沒有生殖隔離,那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在生物學上,生物學家們把產生生殖隔離的物種稱之為新物種。
  • 即使存在生殖隔離,海豹也要對企鵝下手,為什麼要這樣做?
    「異性相吸」似乎是自然界的一個常見法則,磁鐵的南北極由於磁性不同可以相吸,男性和女性在一般情況下也會出現相互吸引的現象。但對於自然生物來說,「異性相吸」的法則通常只發生在同一物種範圍內,在跨物種之間該法則似乎並不奏效。
  • 人類能孤雌生殖嗎?孤雌生殖的雙髻鯊,世界首例!
    你見過孤雌生殖的生物嗎?或者是需要精卵結合才能生殖的生物突然出現孤雌生殖的現象你見過嗎?你認為這種情況有可能發生嗎?為什麼呢?如果發生了,又會是什麼原因呢?不得不說,原本需要精卵結合才能生殖的生物突然出現孤雌生殖的現象,在生活中還真出現了!
  • 為什麼驢和馬能生出騾子,豬和牛就不行,生殖隔離是什麼意思?
    導語:為什麼驢和馬能生出騾子,豬和牛就不行,生殖隔離是什麼意思?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三農常識絮語」,絮語是一個專注於三農知識與三農政策的達人,一直關心著關於農村的那些事,天天為大家呈現與農村農民生活有關的話題!本文由百家號「三農常識絮語」原創,維權必究!
  • 《超體》中的女主角,為什麼叫做Lucy?其中有何寓意?
    我們應該知道,在生物學分類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來判斷兩個人是否被視為一個物種,即兩個人之間是否存在生殖隔離。白人和黑人之間是否存在生殖隔離? 不,歐巴馬,美國前總統,是白人/黑人混血。黃種人和白人之間是否存在生殖隔離嗎?不。蔣介石的從孫蔣友柏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 冷知識 | 生殖細胞也喝「孟婆湯」嗎?
    由此看來,我們在通過生殖細胞(精子和卵子)繁殖下一代時,這一生的記憶,不管是精神的還是身體的,都要被消除掉。這相當於生殖細胞喝了「孟婆湯」。那麼身體裡面的「孟婆湯」在哪裡呢?對於精神活動來說,「孟婆湯」就是細胞隔離。人的知識,經驗,思想和技能,是後天形成的,是「這一世」的精神積累。它們被存儲在大腦中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繫和迴路中。
  • 狗和狼差異很大,脾氣也不同,為什麼它們仍能交配?
    曾經有一個報導,動物園有一匹公狼,在發情期極具攻擊性,經常攻擊其他公狼,為了保證種群安全,工作人員將該狼單獨移到一個區域,為了防止狼感到孤單,工作人員將一隻狗和它養在一起。狼非常喜歡這隻狗,不僅所有的食物都會讓狗先吃,還對狗表現出了極具包容性。
  • 尼安德特人與我們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尼安德特人與智人都是海德堡人的後代,雖然有幾十萬年的地域隔離,並且兩者的地域環境差距較大,但是從化石與基因分析來看,兩者尚未達到生殖隔離的閾值。此時此刻,如有人群中有一個尼安德特人,你根本無法把它們分辨出來,它比我們想像中的更要像我們。
  • 為什麼說人是猴子變的 人類真的起源於非洲嗎 我總結有幾大觀點
    達爾文提出人是猴子變的理論從一開始就飽受爭議,後來德國胚胎學家海克爾發現:人類胚胎發育過程暗藏生物演化史和人類進化史。比如開始從單細胞,再到多紅胞,然後出現魚的胚胎,人的胚胎早期和魚的胚胎類似。不但魚,蜥蜴,烏龜,雞,豬,牛,兔子和人類早期胚胎都類似海馬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