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我第一次看了電影《追捕》。
看《追捕》之前,關於日本的印象主要來自《地道戰》和《地雷戰》那兩部電影。日本人在我心裡就是殺人放火,日語就是「八格牙路」。
《追捕》改變了我對日本的印象,原來日本還有「杜丘」這樣的硬漢,還有「真由美」這樣正直善良的女人。關鍵是異域風情,東京、北海道,雖然只出現在電影裡,但也足以令我心馳神往了。
我初中和高中在香河縣城關中學讀書,直到1979年高中畢業也沒開外語課。考上楊村師範也沒開外語課。1981年我畢業後來到廊坊電臺工作,正趕上北京電臺開講日語,主講老師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李翠霞和謝維宜,我就買了教材,跟著廣播學日語。
日語分平假名和片假名,屬於音節文字。據說全世界每分鐘發出音節最多的人是法國人,第二位是日本人。換個說法,法國人說話最快,日本人第二。
廣播日語有6冊書,我學到第四冊時考上了河北作家班,入學後仍然沒有外語課,就又斷了日語的學習。因此,我一直將自己的日語水平定位為「初級」。
2006年我在中國消防網做主編時,在組織第十一屆國際消防技術與產品博覽會時,曾去採訪消防雲梯的生產廠家。那是一個日本生產廠家,我對負責升降雲梯的日本人說了句日語:「你好!」那個日本人有些受寵若驚的樣子,說了「一堆」日語,說實話我一句也沒聽明白。
今年春節又看了電影《追捕》,再次被高倉健感動了。40年前是高倉健飾演的杜丘鼓勵我選擇自學了日語,40年後再次看《追捕》又喚起了我對日本的嚮往。有機會我想到日本看一看,感受一下日本文化。日本,一個讓人又恨又愛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