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薩令魔王宣說【敕令魔眾護法咒】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說了,天魔專門障難真經真法真實行人,那麼怎麼消除魔障?既知般若一切相本空,不驚不怖不畏,還要有善方便法降魔。《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中,文殊菩薩示現不思議佛境界後,魔王波旬當場發願並供養神咒:若人受持讀誦解釋思惟此經,或修行人持此咒,不受一切魔眾障難,一切魔眾皆護法供養。
魔王宣說【敕令魔眾護法咒】(簡體字同音版):
達之他:阿麼裡。皮麼裡。齊多答比。阿節波你 是多設 多路。是也。是也末底。須婆末底。閃迷扇底。阿普迷。普普迷。地利。阿契。莫契。去契。米呂羅。阿且迷。普羅。普羅普羅。須迷 鬚鬚迷。地利地利。阿那巴底。齊多答比。其裡多 厄替。其裡多 皮提。皮盧折德。薩達摩 婆努拘。合寫 蘇達羅寫 陀路加。阿跋羅 目多伊 婆蘇呂也。
魔王波旬見到文殊菩薩顯現如來不思議境界三昧,當場恭敬發願——
1、若有弘揚宣揚這部經的地方,此地周圍一百由旬(四千裡)以內的眾生,不受魔擾亂侵害煩惱。
2、若有人能『受持讀誦、解說、思維學習』這部經的,魔王波旬生尊敬心、親自供養此人。
3、魔王的眷屬們喜歡障難佛法,如果有學佛人修習善法,常會受到魔眾的障難逼迫,想讓他退失善念。文殊菩薩為了禁止這種事,用神力讓魔王傳下此『敕令魔眾護法咒』,若念此咒,等於魔王的敕令,一切魔眾不敢障難此人,而且會來供養此人。
【相關經文】:
爾時,惡魔見此種種神變事已,歡喜踴躍,禮文殊師利菩薩足,合掌恭敬而向如來,作如是言:
「文殊師利童子。甚為希有,乃能現是不可思議神通變化,諸有聞者,孰不驚疑?若有眾生得聞此事,能生信受,假使惡魔如恆河沙,欲為惱害終不能也。
世尊,我是惡魔,常於佛所伺求其便,心喜惱害一切眾生。若見有人精勤習善,必以威力為其障礙。世尊,我從今日深發誓心:但此法門弘宣之處,所在國土城邑聚落百由旬內,我在其中譬如盲者,無有所作,不於眾生而生侵惱。若見有『受持、讀誦、思惟、解釋』是經者,必生尊重、供給供養。世尊,我之儔黨,樂於佛法而生留難。若見有人修行於善,要加逼沮令其退失,我今為斷如是惡事,說陀羅尼。」 即說咒曰:
怛侄他:阿麼黎(一) 毗麼黎(二) 恥(夭以切) 哆答鞞(三) 阿羯波你是多設咄路(四) 誓曳(五) 誓耶末底(六) 輸(去聲)婆末底(七) 睒(shǎn)迷(去聲下兩字同)扇底(八) 阿普迷(九) 普普迷(十) 地[口+梨](十一) 阿契(十二) 莫契(十三) 佉契(十四) 弭履羅(十五) 阿伽(去聲)迷(十六) 普羅(十七) 普羅普羅(十八) 輸(上聲下同)迷輸輸迷(十九) 地[口+梨]地[口+梨](二十) 阿那跋底(二十一) 恥哆答鞞(二十二) 訖裡多遏梯(二十三) 訖裡多毗(入聲)提(二十四) 毗盧折(之熱切)擔(丁合切二十五) 薩達摩婆拏(上聲)拘(二十六) 曷寫蘇怛羅寫陀路迦(二十七) 阿(入聲)跋羅目多伊婆蘇履耶(二十八)。
「世尊,此陀羅尼,擁護法師,能令其人勇猛精進、辯才無斷,一切惡魔無能得便;更令其魔心生歡喜,以衣服、臥具、飲食、湯藥,諸有所須而為供養。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咒日夜不絕,則為一切天、龍、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常所守護,一切怨憎不能為害。」
佛語魔言:「善哉!善哉!汝今說此陀羅尼,令恆河沙等無量世界六種震動。魔王當知,汝此辯才,皆是文殊師利童子神力所作。」
文殊師利菩薩,以神通力,令魔波旬說此咒時,眾中三萬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摘自《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c93c8901010m8t.html
【註解】:
原文中(一)到(二十八)是句子的序號,不用念;
(去聲/上聲/入聲)是聲調,只管用平淡的語調念就行了,不必執著聲調;
(XX切)是古人的注音方法——取前一個字的聲母、後一個字的韻母。大正藏用(音:XX反)來表示,也是一樣的。以下都用簡化字表示了,不用注音;
[X+X]是電腦打不出來的古體字,用組合字表示。以下都用簡化字表示了,不用注音。
——此電腦版《乾隆藏》此咒有個字錯了。《大正藏》版也有幾處缺字、一處錯字。現附上《大正藏》咒文版。兩個版本對照,才能校對齊全:
怛侄他阿麼黎(一) 毗麼黎(二) 恥(音天以反)哆答鞞(三) 阿羯波你是多設咄■ (四) 誓曳(五) 誓耶末底(六) 輸(去聲)婆末底(七) 睒迷(去聲下兩字同)扇底(八) 阿普迷(九) 普普迷(十) 地■(十一) 阿契(十二) 莫契(十三) 佉契(十四) 弭履羅(十五) 阿伽(去聲)迷(十六) 普羅(十七) 普羅普羅(十八) 輸(上聲下同)迷輸輸迷(十九) 地■地■༝(二十) 阿那跋底(二十一) 恥哆答鞞(二十二) 訖裡多遏梯(二十三) 訖裡多毗(入聲)提(二十四) 毗盧折(音之熱反)擔(音丁合反二十五) 薩達摩婆拏(上聲)拘(二十六) 曷寫蘇怛羅寫陀路迦(二十七) 阿(入聲)跋羅自多伊婆蘇履耶(二十八) 】
【『敕令魔眾護法咒』,簡體字同音版】
(本博簡化的,已參照2種大藏經本校對。)
達之他:阿麼裡。皮麼裡。齊多答比。阿節波你 是多設 多路。是也。是也末底。須婆末底。閃迷扇底。阿普迷。普普迷。地利。阿契。莫契。去契。米呂羅。阿且迷。普羅。普羅普羅。須迷 鬚鬚迷。地利地利。阿那巴底。齊多答比。其裡多 厄替。其裡多 皮提。皮盧折德。薩達摩 婆努拘。合寫 蘇達羅寫 陀路加。阿跋羅 目多伊 婆蘇呂也。
【簡體字同音 轉換凡例 :
例如,恥(夭以切)哆答鞞(三) 這一句。
恥,龍藏版注音(夭以切),念『Yi』。據大正藏版注音(天以切),念Ti,近似於『吃』的發音。所以,恥哆答鞞,用簡體字簡化讀音為:齊多達比。】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又開示:第七婆羅蜜,為『方便婆羅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c93c8901010m8t.html
<大寶積經>中另有一部《方便波羅蜜經》:
(大寶積經大乘方便會第三十八:佛說此經名為《大乘方便經》、《方便波羅蜜經》、《轉方便品》、《說方便調伏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c93c8901010jtg.html
寶積部經典《大乘方便經》(大寶積經卷第一百八 東晉天竺居士竺難提譯 大乘方便會第三十八之三),記載了下面一則公案:
佛陀開示「金槍刺足」之報的因緣——大悲商主為救五百不退轉菩薩,曾經以矛殺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c93c89010113vx.html
佛在《大般涅盤經 卷3 壽命品第一之三》裡說:
(大意摘要):若有佛子護持正法。見壞法者,即能驅遣、呵責、徵治,當知是人,得福無量,是真佛弟子。若佛子見壞佛法者而不呵責、驅趕,此人則是佛法的怨敵。
如來將無上正法,付囑國王大臣、四部眾弟子,勸勵學人增上戒定智慧。若有不學,是三品法,懈怠破戒、毀正法者,王者大臣、四部之眾,應當苦治。苦治敗佛法者,悉皆無罪。反生無量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