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出院患者的微笑 」戰「疫」滿月,聽聽兩地醫生的心裡話

2021-01-10 荔枝新聞

「在這場戰役中,我們是戰友,也是家人。」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發熱病房的護士長梁文說。大愛無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大家共同戰鬥,彰顯醫者仁心。

這一個月,每一次搶救,都凝聚了武漢、江蘇兩地醫生的專業和擔當。

這一個月,每一位出院病人的微笑,都是他們智慧、汗水最大的回報。

賈凌:中共黨員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江蘇省第一批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逸夫醫療隊隊長)

時間在忙碌中總是過得更快一些。這兩天偶然回想起這段日子,才發現我到這裡已經度過了一個月。

這一個月,我親歷了疫情爆發到相對可控,各抗疫崗位的工作,從慌亂到井然有序。我們對於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處理,也從摸索前行到掌握了一定的規律。在大家的配合下,越來越多的患者轉危為安,我的心情也從起初的壓抑,到漸漸看到了曙光。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在這裡,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貴,人性的堅強,黨和國家的強大,以及所有人的團結和溫暖,更與武漢當地的醫護人員深深地建立起了戰鬥般的友誼。

在這段時間,作為一名抗疫前線的醫生,我感受到了自己職業的可貴,也收穫了廣大患者的認可。這段經歷必將在我的人生中烙下深深的印記。疫情不退,我不退,奮戰到底保勝利!

嚴秀芳:中共黨員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感染管理科主任

江蘇省第一批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逸夫醫療隊黨小組組長)

我們逸夫醫院第一批援助武漢醫療隊成員共6位,主要援助的是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和中醫院。我的工作主要是負責感染控制,感控人首先要打頭陣,也就是排雷,協助兩家醫院進行全面地梳理、查找和改進感染防控的薄弱環節。來了之後,我就把這兩所醫院的角角落落全都走遍了,尋找可能存在的感染隱患,對病區物理隔離提出改造建議,布局、「三區兩通道」的劃分,連夜起草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培訓醫護人員穿脫防護用品的流程,做到物理隔離加行為隔離,為醫護人員築牢防控感染的防線。

不知不覺來武漢已經一個月了。每天確診的人數在下降,治癒的人數在增多。最可喜的是,到目前為止,我們江蘇第一批援武漢醫療隊147人,沒有一人被感染。

我相信,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生死決戰中,我們這個民族,我們這個國家,我們每一個人都一定會勝利,也必然會勝利。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張雙圓:預備黨員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師

江蘇省第一批援湖北醫療隊隊員

我們來到武漢已經一個月了,滿月了。在武漢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支援的一個月裡,我們最高興的是,看到病人一個個康復出院。他們都對我們非常感謝,非常感激,這是我們最大的心願,也是我們最大的幸福。我們有信心,一定能夠贏得這場戰役。

朱美玲:中共黨員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血液淨化中心護士長

江蘇省第一批援湖北醫療隊隊員

轉眼來到武漢已經一個月了,從開始的環境適應、流程改造,到現在工作的遊刃有餘,有了在自己家醫院上班的感覺了。

這期間其實有遺憾、有淚水,但更多的是感動,感動於每一位一線醫務工作者的傾心付出,感動於給我們提供全方位保障的領導、同事以及千千萬萬無名的朋友,感動於家人默默的支持,更感動於來自患者的認可和那一聲聲謝謝!

我們有信心一定會取得勝利!

劉敏:已提交入黨申請書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呼吸內科護士長

江蘇省第一批援湖北醫療隊隊員

不知不覺來到武漢支援已有一個月了,在這個月中,有辛苦也有快樂。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工作確實很辛苦,但看到病人微笑出院的臉龐,再辛苦也覺得值了。疫情不退,我不退!願與病毒奮戰到底,我們必勝,劉敏加油,武漢加油!

 朱平:已提交入黨申請書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急診醫學科護士

江蘇省第一批援湖北醫療隊隊員

今日是來武漢的滿月之日,我們奮戰在前線的30個日夜,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和仁愛之心去幫助一批又一批的患者,看到他們從重症病房轉到普通病房時,我也很感動。當聽到「說星星很亮的人,一定是沒有見過護士的眼睛」,我的眼角溼潤了。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一群逆行的人,只為打勝武漢保衛戰。藉此機會,也對關心我的人說聲:謝謝!讓你們擔心了!

加油!武漢必勝!

 丁道銀

武漢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

賈凌教授帶領的醫護團隊,對我們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發熱重症,提供了極大的幫助。一個月以來,我們合作非常愉快。賈教授經常帶教查房,既保證了醫療質量,又讓我們一線醫生在業務上受益匪淺。賈教授非常注重病人的治療細節,會為每位危重患者制定詳細的治療計劃,並與我們進行反覆探討,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治癒率。

 高紅

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住院醫師

我是武漢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一名年輕的醫生,自從一月中旬被調入感染髮熱病房以來,親眼目睹了每天不斷新增的感染病人數,以及有些病人急劇惡化的病情。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曾讓我感到無比的恐慌。

在此,誠摯地感謝江蘇醫療團隊各位老師的支援,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我們人手不足的困難,並且給予了我們醫療技術的指導。

梁文

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重症病房 護士長

我是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發熱病房的護士長梁文。在這裡,非常感謝江蘇醫療團隊,他們在這個春節捨棄了與家人團聚的幸福時刻,面對疫情,毅然選擇了逆行,星夜馳援,沒有稍作休息,就立即投入到戰役中。他們以仁醫仁術,書寫醫者大愛;他們為我們提供了專業技術指導,也為我們分擔了大量危重病人的搶救與護理工作,還給我們傳授了前沿的護理知識。在這場戰役中,我們是戰友,也是家人。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我們能贏!

蘭豔

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住院醫師

江蘇過來支援的老師,從開始到現在已經有一個月的時間了。從剛開始的不熟悉,逐漸磨合,到最後彼此密切合作。江蘇的老師,每天都會帶著我們對患者進行臨床教學查房,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整患者的治療方案,並且將自己多年的寶貴臨床經驗傳授給我們,我們從中獲益匪淺,非常感謝各位老師對我們的幫助。

(來源:《零距離》記者/王華素 江蘇廣電南京中心站/朱妍 通訊員/董玲 編輯/國正 張泉泉)

相關焦點

  • 戰「疫」滿月 援漢醫生三篇日記見證風雨期盼花開
    轉眼間,作為浙江省首批援鄂醫療隊的隊員,浙大二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醫師吳學傑,已在武漢市普愛醫院戰「疫」32天。2月25日晚,吳學傑醫生在醫院裡錄製了一段VLOG,分享了這幾日武漢疫情出現的可喜變化,也為自己能堅守戰「疫」感到自豪。
  • 戰「疫」日記
    書名:戰「疫」日記作者:戰「疫」的力量3.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4.為了人民生命健康之託5.「我深愛的武漢,終究會好」9.我們出院了10.「元宵前夜,讓我們守護萬家燈火」11.前兩天醫生說讓我做好出院的準備,不過專家組認為我的肺部情況還不符合出院條件,所以還要過幾天才能出院。」郭剛勇說。溫情疏導,讓患者們臉上笑容多起來 「這幾天身體恢復得怎麼樣?記得按時吃藥,有情況隨時跟我們聯繫。」
  • 疫情不散,絕不退縮 一個戰「疫」醫生345天的堅守
    從今年1月22日廈門首例確診患者送到醫院到今天,作為廈門戰「疫」最前沿的主戰場——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杏林分院(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的一名「白衣戰士」,姚向陽已經整整堅守了345天。  「戰線有點長,感覺有點疲。」作為一線的戰「疫」醫者,姚向陽直言,他自己只是千千萬萬戰「疫」大軍中的普通一員,緊張忙碌、默默堅守著。
  • 【戰疫情黨旗紅】戰「疫」英雄——史向宇
    【戰疫情黨旗紅】戰「疫」英雄——史向宇 2020-04-23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疫」日記:「我們用愛治癒患者,患者用愛激勵我們」
    2月19日 湖北武漢「我們用愛治癒患者,患者用愛激勵我們」■火神山醫院感染一科一病區護士 唐傑自除夕夜聽令出徵、馳援武漢算起,今天已是我參與戰「疫」的第26天,我也在「紅區」工作了26天。所謂的「紅區」,就是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所在的汙染區,因為空氣中瀰漫著大量病毒,這裡時刻處於高危狀態,只好以令人警醒的紅色來標識它、命名它。在「紅區」工作的26天裡,我經歷了生離死別,也經歷了愛的傳遞。我們用愛治癒患者,患者也用愛激勵我們。每天,「紅區」裡都有溫馨的故事發生。今天,我如往常一樣在「紅區」值班。
  • 醫道無界——益陽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戰「疫」記
    醫道無界——益陽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戰「疫」記楊玉菡 葉 琳歲末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百姓寧靜安詳的生活,把人們捲入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戰「疫」如大考,考驗著醫療應急處置能力,更考驗著醫者的仁心仁術。一所所醫院築成防疫堡壘,一個個普通醫務人員化身為白衣戰士。
  • 秦知道丨陝西4人榮獲"中國醫師獎" 聽聽他們的戰"疫"故事
    人們不會忘記在疫情防控的鬥爭中,廣大醫護人員勇擔使命,為護佑全國人民健康築起了一道道堅不可摧的戰「疫」防線。健康所系,性命相託,致敬每一位生命的守護者,致敬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看到危重患者較多,我們成立了危重症小組和重症小組,迅速投入救治。治療難度大、任務重,但我們大家分秒必爭,一步步摸索總結。到這裡工作20天後,陸續有病人好轉出院,55天後,我所負責的危重症病區病人『清零』了。」這是在陝西省首批援鄂醫療隊中,被任命為重症醫療組副組長、重症2組組長,並率領重症2組率先進入武漢第九醫院工作的張怡對戰「疫」經歷的回憶。
  • 江西美女醫生太有愛 手繪漫畫為「疫」線戰士加油
    「希望這些血漿能幫到一些患者,讓他們和我一樣早日治癒出院」……可愛的卡通人物、精緻的畫面、暖心的對話,一幅幅漫畫下,記錄的是江西醫護人員的戰「疫」故事。「希望這些血漿能幫到一些患者,讓他們和我一樣早日治癒出院」……可愛的卡通人物、精緻的畫面、暖心的對話,一幅幅漫畫下,記錄的是江西醫護人員的戰「疫」故事。  這些漫畫的作者是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超聲醫學科的醫生劉夢。劉夢今年30歲,武漢大學博士畢業,疫情暴發後讓她十分揪心,但抗擊疫情過程中湧現的許多人和故事也讓她備受鼓舞。
  • 這是最值得欣慰的再見,佟麗婭、沙溢講述方艙醫院的《戰「疫」故事》
    今晚20:25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 系列節目《戰「疫」故事》疫情見證物講解員張國立、疫情見證物收集人佟麗婭、沙溢為我們共同講述方艙醫院的戰「疫」故事。說到方艙,很多人原來都不大了解,方艙其實是一個軍事術語,是一個可以隨意移動的方形房子。武漢的14座方艙醫院,從無到有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建成並投入使用。這樣的中國速度讓世界驚嘆,給所有患者帶來了希望。
  • 一份出院患者送給醫生的特殊禮物~
    近日,長春市傳染病醫院收到一批特殊的捐贈:護目鏡100隻物品不特殊,特殊的是捐贈人他們是不久前剛剛出院的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劉先生和愛人感恩他自掏腰包捐贈護目鏡「我們最想感謝的是長春市傳染病醫院的醫生和護士們,是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把我們從死神手中拉了回來。」走出隔離區,劉先生手捧鮮花一遍遍地說著感謝。住院的這些日子,他和愛人被每一位堅守一線的醫護人員感動著。
  • 最美星辰滿月,幹了這杯滿月酒,聽聽她的心裡話
    最美星辰滿月 房間號:4398602 直播時間:7:00-12:00 不知不覺,有星辰陪伴的日子 已經有整整30天了 30天中經歷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 每一天都有不可磨滅的記憶 6月28日滿月酒
  • 戰「疫」一線,這些簡單的話語溫暖人心!
    「愛也是可以傳遞的。」 張兵華堅信,醫務人員每一個充滿愛心的眼神,患者們都記在心上。06「患者們的出院證明,是對我和戰友最好的鼓勵。」看著一位位患者治癒出院,聽著一聲聲由衷感謝,這位經常給患者加油鼓勁的火神山醫院的董宇超欣慰地說:「患者們的出院證明,是對我和戰友最好的鼓勵。」
  •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戰「疫」青年講述初心故事
    「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時拿出了一張寫滿我們醫護人員名字的紙條,他對我們說:『雖然我看不清你們的樣子,但我記住了你們每一個人的名字,謝謝你們!』」第九屆十大醫務青年代表、參加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援鄂醫療隊隊員、中山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沈亞星、心臟外科護士長陳軼洪分享了自己的初心故事。他們說,所有的成功,都有其原點,要善於逆行。要努力學好專業知識,更好地服務患者,對患者而言,最好的治療就是關心。
  • 夫妻長期分居兩地,女人到底能堅守多久?聽聽兩個女人的心裡話!
    但這種做法也有不足之處,那就是夫妻二人需要長期分居兩地。這樣一來,夫妻雙方就無法時時刻刻的見到彼此。那麼夫妻長期分居兩地,女人到底能堅守多久呢?在本期節目當中,咱們就來聽聽兩個女人的心裡話。第一位,林女士,一年。林女士說自己與丈夫分開實屬無奈,兩個人在戀愛的時候感情很好,沒有想過現實生活的無奈。
  • 《疫線疾控人》系列紀錄片第一集《列車阻擊戰》
    《疫線疾控人》系列紀錄片第一集《列車阻擊戰》 2020-05-26 16: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開心的事,莫過於患者康復出院」 — —記榮昌支援永川醫療服務...
    甄澤龍上前摸了摸他的頭,溫柔地對他說,「不要緊,檢查出陽性說明身體多少還有些問題,比起冒然回家將病毒傳染給家人,待在這裡接受治療更安全,相信自己,相信我們,一定會有出院的那一天!」小夥子急躁的心情瞬間緩和了下來,他抬眼看了看裹得嚴嚴實實的甄澤龍,微笑地向他點了點頭。
  • 甄澤龍:最開心的事,莫過於患者康復出院
    甄澤龍帶領醫療隊凱旋最開心的事情是病人出院「說不辛苦那是假的,我們抵達永川醫院後很快就進入了戰鬥狀態。」甄澤龍上前摸了摸他的頭,溫柔地對他說:「不要緊,檢查出陽性說明身體多少還有些問題,比起貿然回家將病毒傳染給家人,待在這裡接受治療更安全,相信自己,相信我們,一定會有出院的那一天!」小夥子急躁的心情瞬間緩和了下來,他抬眼看了看裹得嚴嚴實實的甄澤龍,微笑著向他點了點頭。
  • 100隻護目鏡——出院患者送給醫生的「珍貴」禮物
    收到這樣「珍貴」的禮物,已經讓醫護人員高興不已,可更加讓他們開心與激動的是,捐贈這批「珍貴」禮物的捐贈人是剛剛出院不久的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劉先生和愛人。「最開始的時候可不配合了,等快出院的時候,我倆成了朋友。」17日下午,主治醫生張英良提起劉先生笑著說。他告訴記者,劉先生最開始入院的時候,曾經一度懷疑醫院的醫療水平。
  • 馳援武漢醫生周華:帶著愛戰「疫」 疫情不退就不撤
    俗話說「人活一口氣」,當新冠病毒侵入肺部,大量的炎性滲出物質佔據了肺泡及小氣道,造成低氧血症,患者喘不上來氣,用力呼吸導致耗氧量進一步增加,憋到口唇發紺,潛在多器官受損。周華和同事們密切監測患者體徵、準確掌握時機,在關鍵時刻利用無創呼吸機、高流量鼻塞、有創呼吸機等等設備,為患者提供氧療,緩解患者症狀。
  • 戰「疫」先鋒榜(第一期)
    為落實《關於強化疫情防控鬥爭一線黨員幹部人才激勵關愛的通知》,激勵先進,鼓舞士氣,經市委同意,市委組織部設立「戰'疫'先鋒榜」,即日起分期分批對先進典型予以通報表揚,本期發布基層黨組織典型2個,黨員典型3名。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以先進為榜樣,在疫情防控一線主動作為、敢於擔當、發揮作用,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貢獻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