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會不會有一天可以理解宇宙?

2021-01-17 騰訊網

人類想要理解宇宙,這就好比螞蟻試圖理解人類世界一樣。

但從一個類比的角度來看——這個類比沒有意義。

因為人類有意識地處理邏輯,而邏輯恰好是宇宙的語言。這使我們能夠通過把觀察結果翻譯成我們的語言——即科學——來辨別它是如何工作的。

而螞蟻只是無意識地處理邏輯。這意味著他們與宇宙及其運作方式保持一致,沒有理由在日常工作之外去理解它。

那麼會不會真的有那麼一天,我們終於「理解了」?

正如一些科學家所說,我們似乎能夠解開它的內部運作。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在一系列物理過程中取得了成功,但仍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

當然,我們不能以人類為中心,但似乎宇宙正在向感知智能發起挑戰。我們可以把宇宙看作是一個宇宙洋蔥,從它的表面到它的中心有許多層。

通過有序的智能,我們可以解開這些層,通過應用一些邏輯,數學和深入的思考,我們可以解碼它們並發現它們是如何工作的,等等。但隨著我們深入到洋蔥層,宇宙呈現給我們越來越大的挑戰。它不會輕易地洩露它的秘密,如果我們想要理解它,我們必須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我們已經了解了很多宇宙表面的運作方式,但我們仍然對其內在的運作規則無從入手。當我們用新的實驗來理解宇宙時,我們得到的答案是模稜兩可的,我們無法構建一個數學理論來預測結果。

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地壓榨我們的大腦,以找出知識鏈的下一步是什麼,那將使我們繼續深入了解宇宙的知識。

相關焦點

  • 人類最終會死亡,那麼宇宙會不會毀滅呢?
    不僅僅是人類,地球上所有物種,乃至宇宙萬事萬物最終都會走向死亡,走向終結,這也是大自然的基本規律,任何人都阻止不了。生老病死是生命避免不了的過程,事實上不僅僅是生命本身,非生命的事物也是如此,雖然非生命的東西不會「死亡」,但最終也會消失。
  • 淺談人類對宇宙認知的改變,「熱寂論」是否會是宇宙的最終結局?
    隨著人類的科學逐步發展,我們對身邊的一切有了越來越多的了解,從第一次環球航行證明地球是一個球形,再到第一顆人造衛星升空,第一次登月,人類對宇宙的了解逐步深入。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的疑問並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其實縱觀人類的歷史我們就可以發現,因為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人類一直在不斷尋找著「答案」。我們想知道周圍的一切為何存在,也想尋找人類存在的意義。
  • 宇宙生命走向盡頭時,人類何去何從,難道人類一定會滅絕?
    世間萬物都有其壽命,人類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何萬物都會有自己的壽命?在古代,人類只知道動植物是有壽命的,以及人都有生命耗盡的那一天。古時候的人認為日月星辰可以永遠地存在下去。可現在我們知道了,沒有什麼可以永遠的存在下去。
  • 從人類科技看,宇宙的真相,真的會有浮出水面的一天嗎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宇宙的真相。人類目前對於宇宙的認知提到宇宙,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浩渺無窮、廣闊無邊等等,每當夜晚抬頭仰望星空的時候,都不免會想到一個問題,宇宙到底有多大、關於宇宙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呢?一下子讓天文學家有點不知所措,因為宇宙如果充斥著暗物質和暗能量,我們為何看不到也感受不出呢?如果宇宙不被減速,一直加速膨脹下去,那等待我們的,就是宇宙最後被撕裂。可如果宇宙膨脹會降速,那又是什麼樣難以想像的力量來實現的呢?宇宙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於是,天文學家們恍然大悟,原來對於這個我們賴以生存的宇宙,我們幾乎可以說是"一無所知"。
  • 宇宙在加速膨脹,會有停止的一天嗎?最後的結局會如何?
    我們都知道,一個氣球想要不斷膨脹,除了要往裡面不斷吹氣之外,更重要的是外面要有足夠它膨脹的空間才行。宇宙也是如此,如果外面沒有空間,那宇宙是如何保持了138億年的膨脹?而且根據目前的觀測發現,宇宙有的膨脹正在加速。同時,宇宙的加速膨脹也讓很多人擔憂,未來的宇宙有可能會停止膨脹,然後走向毀滅。那麼宇宙會停止膨脹嗎?最後的結局會如何?
  • 人類會不會是被超級文明製造出來的?喬納森·諾蘭這樣說……
    面對這樣的智能,我們將不得不擴大「智能」這個定義,到那個時候我們就不再是地球上唯一智能的物種了,我們就可以和他們進行平等互動,也就是在地球上創造出擁有智能的另一種「人類」,這對我們的社會和企業將會帶來極大的改變。問:《西部世界》裡有一個場景,就是人工智慧有一天意識到,他可能是被創造出來的。我們會不會也是被某一個超級世界創造出來的人?
  • 宇宙最頂級的文明是什麼樣的?我們人類應該怎麼辦?
    人類時常會問宇宙還有沒有跟我們一樣的智慧生命?其實也許我們並不是宇宙中的高級物種,也許在真正的智慧生物眼中我們不過跟猩猩猴子的智商差不多。宇宙的頂級文明是跨星系跨宇宙流動,跨星系跨宇宙流動就相當於我們出國一樣,因為這篇星系或這篇宇宙塌陷他們就到另外星系或另外的宇宙生活,或則是有創造宇宙的能力,宇宙塌陷,他們能創造一個獨立的宇宙,因為只有這樣這種文明才不會被滅亡。
  • 柏拉圖理解的宇宙——西哲學習1
    柏拉圖在他的名作《蒂邁歐》中,用一個工匠神(蒂邁歐)創造宇宙的神話故事(人類初始,無法理解世界)講了他理解的宇宙。一、天是由理性組成的生產一個產品要有圖(理念)有材料。工匠神創造宇宙的理念是完美(圓形)、生命(有靈魂)、理性(認識能力);材料是三角形體(柏拉圖認為最小的元素是三角形態)。工匠神用直角三角形拼成正方形,然後用等邊三角形和正方形組成了四種正多面體,它們分別代表火、水、氣、土這四種元素。除了土之外的三種元素都是由三角形組成的,所以它們可以相互轉化;而土是正方形組成的,不能和其他三種元素進行轉化,所以土是穩定的。
  • 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或許不是為了繁殖後代,而是宇宙需要人類
    宇宙是什麼?天體?還是一個更大的類似地球?人類存在有什麼意義?宇宙是因為人類存在而有意義,還是人類因為宇宙存在而有意義?我們的發展又是為了什麼? 等我們完全了解宇宙之後,又有什麼意義?
  • 翻版「太陽系」,有屬於自己的恆星系統,會不會有「人類」生存?
    和太陽系相似的星系,也有八大行星,是否也有人類文明存在呢?太陽系和地球對於人類而言有不同意義,正是因為有太陽存在,地球才能圍繞它進行運轉,不過我們以宇宙的角度來看太陽系,只不過是宇宙中極為渺小的星系罷了,拿我們的地球來說,宇宙中和地球相似的星球或許有幾億顆,然而在前段時間,科學家發現了宇宙中的第2個太陽系,甚至連恆星系統都和我們所生活的太陽系極為相似,在這第二太陽系內是否有其他外星生命呢?
  • 人類一直找不到外星人,原因竟是宇宙太大,外星人永遠不會來?
    人類對於外星人的好奇始終都沒有消失過,但我們一直都沒有找到外星人。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一直認為宇宙中很有可能存在外星人,但他一直反對人類去主動尋找外星人,並且時不時地向人類發出警告。很多人和霍金一樣都認為有外星人,我們還十分期待有一天能夠一睹外星人的相貌。我們雖然找不到能夠證實外星人存在的證據,但是很多跡象都表明可能外星人很早以前就來過地球。人盡皆知的胡夫金字塔,塔高146.5米,塔上的石塊平均每塊重達2.5噸。
  • 宇宙究竟有多大?看完你就知道人類的渺小
    如果將地球放在太陽系中來看的話,也根本談不上大,要知道整個太陽系中光行星的數量就有8顆,天然衛星的數量達到了上百顆,小行星的數量更是可以數以億計,僅僅這樣形容你或許無法判斷太陽系究竟有多大,如果我們將地球到木星的距離作為參照或許你就明白了。
  • 宇宙大爆炸是假的?科學家新理論:人類只是意識體,真相竟是這樣
    因此,「零宇宙論」被提出,支持者認為如今能讓我們感知到的宇宙也不過是被模擬出來的模型,而人類不過是宇宙中的另一個意識,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個體,如果按照這樣理解的話,人類這麼長時間的探索就變得毫無意義,創造的千年文明也瞬間覺得虛幻。
  • 我所理解的宇宙
    與宇宙平均物質密度類似,宇宙還有一個普遍常數:光速,或者說電磁波速度。愛因斯坦在狹義相對論中提出等效原理,便建立在光速不變原理之下。所謂光速不變,是說光速恆定,真空中光速不會受到觀察者的影響而改變速度。
  • 人類探索宇宙有何意義?背後的答案讓人絕望
    迄今為止,一共有12位太空人踏足月球,人類在宇宙中的活動範圍被鎖定在了38萬千米。不過,雖然人類的活動範圍只有38萬千米,但是人類的「視野」已經達到了465億光年。
  • 人類有機會在宇宙中繼續生活下去嗎?那時人類會在哪個星球居住?
    未來的的人類可能要面對比現在多幾十倍的生存威脅,而人類最終的命運必然也會成為眾多科學家思考的問題。在宇宙學的角度來看,這些問題根本不值一提。地球的命運早已註定,那就是被不斷膨脹的太陽吞噬。生命尾期的太陽會變成一顆紅巨星,並且不斷的膨脹,而地球在這一過程中卻不能倖免。
  • 未來人類可以任意太空旅行,近距離欣賞宇宙星空嗎?
    人類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與生俱來。近年來,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的眼光早已從「地球村」望到了太陽系,雖然人類沒有翅膀,無法像鳥兒一樣翱翔藍天,但我們製造出了宇宙飛船,因此人類成為了第一批能夠移居外太空的地球生物。
  • 宇宙之外到底是什麼?我們人類真的了解宇宙嗎?
    空間是無限的,宇宙是有邊界,一般認為宇宙產生於大爆炸。時間的起點也定義為大爆炸的那一刻,時間是沒有終點的;宇宙一直在膨脹的,因此時間沒有終點。我理解為宇宙最邊緣的物質也就是宇宙誕生,時間起始的物質,所以探測深刻可以研究宇宙起始。不知道我理解的對不?神話中有九重天,大氣層一重天,太陽粒子層二重,銀河物質層三重,星系層五重,宇宙膜六重,外面還有三重天!我在8歲時也覺得宇宙是一個大泡泡!
  • 宇宙的情感世界:走進最初的文明,探索人類的本源!
    宇宙向來是一個公平的體系,它從不偏愛誰,也不打擊誰,人類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對宇宙的探索及想像它的未來,到底會是什麼樣子呢?似乎沒法細細想像,只能現有的,及過往的累積,一起的、融合出來的創作。我們對於宇宙的偏愛不知從何而起,但是我們可以發現宇宙所有的一切都是現有的痕跡內,所融合出來的有。但真的走出地球後的,至於未來的那些無可想像及無可奉告。其實但這都不影響,我們對宇宙的情感。我們有時候甚至對它認知及從無到有,從來都沒有這麼強烈想知道,關於它的一切。宇宙的父母是誰?宇宙為何存在?
  • 人類會不會是被超級文明製造出來的?美國著名導演喬納森·諾蘭這樣說
    可能在下個世紀,我們會進入人工智慧新的時代,會進入智能爆炸的時代,人工智慧會以我們沒有預計的方式呈現,就像我編劇的《西部世界》那樣。面對這樣的智能,我們將不得不擴大「智能」這個定義,到那個時候我們就不再是地球上唯一智能的物種了,我們就可以和他們進行平等互動,也就是在地球上創造出擁有智能的另一種「人類」,這對我們的社會和企業將會帶來極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