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或許不是為了繁殖後代,而是宇宙需要人類

2020-11-17 騰訊網

宇宙是什麼?天體?還是一個更大的類似地球?人類存在有什麼意義?宇宙是因為人類存在而有意義,還是人類因為宇宙存在而有意義?我們的發展又是為了什麼?

等我們完全了解宇宙之後,又有什麼意義?這一系列的問題到目前都沒有明確的答案,可能由於我們目前科技水平的限制,如果要想真正的完全揭開宇宙的神秘面紗,可能還需要幾萬年,幾十萬年,或者更久。

根據科學家的保守估算,整個宇宙存在的星係數量高達2萬億個,恆星數量為700萬億億顆,行星的數量更是讓人震驚,總量竟然高達5600萬億億顆。

從這點上來看,即使人類是地球上的最高統治者,但放到宇宙,人類確實小到連塵埃都不如,簡直就是滄海一粟。那麼,人類的存在究竟有什麼意義呢?繁殖嗎?

從繁殖的角度上看人類

從唯物主義角度來講,人類繁衍後代,不是後天功能,而是人類存在的先天條件,這不僅僅是人類,包括整個生命體系,都是建立在繁衍的基礎之上的。

可以這樣理解,如果沒有繁衍功能,人類就不可能誕生,沒有繁衍的話,也就沒有生命,有了繁衍,生命才會一代一代的生存下去,畢竟生命都是有限的,一般不具有繁衍功能的物體,是沒有生命的,因此繁衍是生命的另一種解釋,就像吃飯是為了活著的意義一樣。

從地球上的角度看人類

從表面上看,人類是地球的「統治者」,可以擴張活動的範圍、獵殺其他的動物,但其實對於地球來說,人類也只是萬千生命體的一種而已,就如同曾經統治地球的恐龍一樣,6500萬前恐龍滅絕之後,人類取代了恐龍的地位成為了稱霸地球的又一個存在。

但如果未來有一天人類滅絕,毫無疑問地球會再次出現新的霸主。因此,人類從本質上與其他的動物是沒有什麼區別的,都是地球的「暫住居民」而已,對於地球而言,人類根本不重要,少了人類,地球還是會照樣運轉的。

從宇宙上的角度看人類

如今,我們一直在探索宇宙,這是因為人類有著很強的求知慾和探索欲,探索更有助於我們了解地球、宇宙,更有利於我們人類的長遠發展,當然,這是站在人類的角度上來說的。

地球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卻只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而太陽又是銀河系中1000到4000億顆恆星中的一顆,再來說銀河系,銀河系也只是宇宙中2億星系中的一個,所以要從這個層面上來看的話,人類只是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種生命體。

如果人類消失了,地球都會照樣運轉,就別提宇宙了,宇宙仍然還會保持其自身規律運行著。因此人類的存在與否對於宇宙基本上沒有任何影響,所謂的「意義」也都是人類定義出來的。

雖然地球在宇宙只是一個相當渺小的存在,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亦是如此,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人類的存在本身就充滿了偶然性,那麼相應的,儘管人類的存在不是必然的,但人類的發展過程同樣也充滿了偶然性。

客觀唯心主義的黑格爾曾說過:「存在即合理」,這句話說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合理的,比如人體中的每一個組織、每一個細胞都是不可缺少的,它們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和意義,如果任意失去一個,那麼將會對整體造成難以預料的傷害。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人類社會,甚至是地球,宇宙,一個整體是不允許個體沒有理由地消失,不然整體的秩序將會產生不可逆的損傷,因此沒有什麼東西是多餘的、可有可無的。

總之,地球還有宇宙的存在對人類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根本,但是對於地球和宇宙來說,人類的存在或許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但是也談不上多餘的。

相關焦點

  • 追本溯源,地球上第一個人類是怎麼出現和繁殖後代的?
    並不可能出現單體繁殖的情況,但是某些特殊的動物卻能單性繁殖,比如有永生能力的燈塔水母,亞馬遜雨林中特殊的雌性螞蟻群體,這兩者都是通過單性繁殖。就僅僅人類而言,所有的人類都必須有雌性與雄性共同參與才能夠繁衍後代。
  • 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科學家開始懷疑宇宙的真實性
    人類在過去幾十年的太空探索中得到了一個結論:宇宙是超乎想像的廣闊,且地球在宇宙中顯得非常渺小。然而,地球卻是特別的存在,因為目前只有地球存在生命。而人類則是地球生命中的高級存在,擁有著比地球上其它生命體更加發達的大腦,得以做到其它生命體所做不到的很多事情。
  • 人類和宇宙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答案讓人細思極恐
    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困擾了無數人,從進化的角度來看,生命本身就是意義所在,我們為了對抗多變的自然環境不斷進化,繁衍生息。地球上的生物種類數不勝數,每一種生物都在漫長的進化中選擇了不同的進化方式來適應地球環境,難道生命存在的意義就是「生存」和「繁衍」,保證基因的延續嗎?
  • 人類和宇宙相比,像極了一隻「小白兔」,那麼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人類和宇宙相比,像極了一隻「小白兔」,那麼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微觀角度看世界如果我們從微觀角度上來看,在宇宙中大多數都是由物質和粒子構成的,這些粒子的存在,才讓宇宙變得格外不同,人類和其他動物相比,或許人類就是一個大型的物質,構成不同排列方式,讓人類有著聰明的大腦和智慧的雙手,如果宇宙中一旦沒有人類,那麼這個宇宙就會失去它獨特的特點。
  • 康德:人類永遠無法感知本質世界 那麼人類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
    感謝在眾多的文章當中點開科技小滑鼠的各位,這裡是每天給大家帶來新鮮有趣的天文科技信息、盤點宇宙中的特殊的天體、討論宇宙中各種各樣有趣或者有意義的事情。歡迎各位在觀看文章之後對於文章的內容進行點評以及對文章的觀點進行討論,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康德:人類永遠無法感知本質世界。
  • 當人類滅絕地球毀滅,宇宙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
    如果現代人類直到現在還認為地球是整個宇宙的核心,那麼今天這個問題討論的會非常好,作為宇宙的核心地球毀滅了,那麼整個宇宙自然就不存在了沒有意義了。但現在我們已經了解的很清楚了,太陽系的核心是太陽。而太陽位於銀河系的一條旋臂之上,距離銀心2.6萬光年。銀河系直徑20萬光年,含有兩千多億顆恆星,太陽只是其中之一。
  • 如果人類滅亡了,宇宙還有存在的意義嗎?人存原理說的是啥?
    人存原理認為,我們之所以看到的宇宙是這個樣子,是因為如果它不是這樣的話,我們就不會在這裡去觀察它。科學工作和其它一切活動如果脫離了人的存在,就不會有任何意義可言。人存原理告訴我們,我們對宇宙的認識和描述,都帶有我們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我們之所以看到宇宙是這個樣子。
  • 「老鼠烏託邦」,一個讓人細思極恐的實驗,或許預示著人類的未來
    烏託邦是只存在於人類想像中最美好的社會,美好、人人平等、沒有壓迫、就像是童話中的王國。老鼠和人類一樣,是「社會性」動物,並且老鼠的智商很高,人類的很多實驗都在老鼠的身上進行。最初的8隻老鼠在進入這個「烏託邦」後,並沒有急著投入完美的幸福生活,而是在完全探索整個區域後,開始劃分領地相互鬥爭,明確了各自的領地區域後,才開始繁殖。
  • 母雞為什麼不需要公雞也能下蛋?公雞存在的還有意義嗎?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比如科莫多龍雖然是兩性繁殖的動物,但是它們一些個體甚至可以孤雌繁殖,還有一些兩性繁殖的動物只需要交配一次就擁有終生生育的能力,比如螳螂、蟑螂、蟻后、蜂王等等。因此,不管用什麼辦法繁殖,它們都能產下後代。
  • 亞當夏娃或確實存在?科學家稱所有人類都是一對夫婦後代
    參考消息網11月28日報導英媒稱,科學家說,亞當和夏娃是地球上第一個男人和女人的神話也許已經被證明是真的,因為所有人類都是一對夫婦的後代。據英國《每日鏡報》網站11月25日報導,科學家說,人類全都是一對生活在10萬至20萬年前的成年夫婦的後代。在那之前,一場災難性事件幾乎毀滅了整個人類。
  • 動物繁殖是本能,人類生殖行為是先天性的還是後天性的?
    生命能夠得以延續,這是因為繁殖行為,動物雖然沒有人來那麼聰明的大腦,但是很多物種都有固定的交配季節,只要到了時間它們的身體就會發出各種信號,找到最心儀的交配對象繁衍後代,以延續它的家族。可見繁殖是動物的本能,那麼人類的繁殖行為是先天性的還是後天學習呢?
  • 人類存在於宇宙中的意義是什麼?科學家給出解釋,讓人感到恐懼
    對於一個人來說,身體裡的每一個器官都非常重要,心臟、肝臟、頭腦、嘴巴、耳朵缺一不可,就會使人殘缺甚至死亡;對於一個城市來說,要形成一個繁榮的局面需要許多因素,如一定的人口、充足的電力、發達的經濟和便利的交通。
  • 人類的意識是宇宙中最神奇的存在!
    當我們在探討和研究宇宙中各種恢宏且神秘的存在的時候,往往會感覺人類與廣袤無垠的宇宙相比是如此的渺小和微不足道。然而我們卻忽視了人類的意識其實是宇宙中最神奇的存在。人類的意識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和宇宙中的萬事萬物一樣,是一個的的確確、實實在在的存在。
  • 龍珠中那美克星人是如何繁殖後代的?
    他們是討厭暴力,彼此之間是互幫互助,也沒有什麼勾心鬥角,更不會為了一己私慾做出違背良心之事。我想古代文學裡提到的夜不閉戶說的就是這裡,那美克星才是真正的大同社會,這樣的種族才是最完美的種族,這樣的人才是我們人類要最終進化成的人。那美克星人是善的代表,不過萬物沒有絕對,光和影永遠是疊加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淺談人類對宇宙認知的改變,「熱寂論」是否會是宇宙的最終結局?
    隨著人類的科學逐步發展,我們對身邊的一切有了越來越多的了解,從第一次環球航行證明地球是一個球形,再到第一顆人造衛星升空,第一次登月,人類對宇宙的了解逐步深入。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的疑問並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其實縱觀人類的歷史我們就可以發現,因為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人類一直在不斷尋找著「答案」。我們想知道周圍的一切為何存在,也想尋找人類存在的意義。
  • 四維空間真的存在?宇宙中存在「南極牆」,人類進入會怎樣?
    宇宙的邊界一直是科學家研究的課題,隨著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深入,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認為地球是三維空間,在我們探測不到的地方或許就是四維空間,他們擁有著高度發達的文明。如果人類進入四維空間會成為掌控者,實現永生。這是真的嗎?
  • 宇宙的邊界真是一堵牆?人類對存在的意義產生的疑問!
    在178億公裡之外,宇宙探測器遭遇到了圍堵,無法飛出宇宙,那麼很多人就在想了,難道我們真的是被圈養的嗎?宇宙之外到底是什麼,難道真的就像玄幻小說之中的,宇宙只是被古之大帝煉化了一片小宇宙而已。當然了,對於宇宙究竟是什麼的問題,很多網友認為宇宙其實就是一個細胞而已。
  • 人類的繁殖速率如此之慢,為什麼還沒有滅絕之憂?
    從表面上看,人類二十多歲才結婚,之後一生最多生1-2個孩子,相比較自然界中那些一次就能生下5隻以上後代,比如豬,以及哪些1-2年就生一胎直到老年的動物來說,確實繁殖能力差了點意思。但是,凡事不能太片面,因為物種的繁殖節奏其實是為了更好的生存。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人類的繁殖能力真的很差嗎?
  • 人類為何沒「發情期」?動物卻很有規律,是為提升後代存活率嗎?
    生物進化模式對於生命而言,這就是一個演變過程,在它們面對自然選擇的時候,會遵循一個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掉的過程,包括生物的繁殖期也是一樣的,不是所有的物種都可以完美的誕生。生命的演變已經數十年來了,但最初的單細胞生物再到多樣化生物,其實繁殖都一直在發生之中,同時繁殖期的生物競爭也是存在的。
  • 人類為什麼讓動物的父母和後代繁衍後代,沒有倫理道德嗎?
    一聽父母與後代繁衍後代,我們腦子中第一反應就是不道德,而且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還是近親繁殖,難道不會有風險嗎?其實不然,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是回交,由於動物與人類文明社會有著十分大的區別,所以我們一聽到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會有點奇怪的聯想。但事實上,回交是一種育種手段,應用於培育優良品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