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成一場大霧,引發湘軍史上最大的慘案,7000名湘勇命喪三河鎮

2021-02-10 生活歷史大全

1856年,太平天國內部發生分裂,洪秀全先後誅殺楊秀清、韋昌輝、秦日綱,逼走石達開,史稱「天京事變」。

1858年,清軍趁太平天國發生內亂,元氣大傷之際,重建江南、江北大營,繼續圍困天京。

天京事變之後,洪秀全難得清醒一回,進行了一系列的部署,提拔了一大批年輕將領:李秀成、陳玉成、李世賢等。緊接著,為了解天京之圍,李秀成和陳玉成制定了「圍魏救趙」的計劃:先進攻安徽廬州,把江北大營清軍主力調出來,然後再打回馬槍進攻江北大營。

9月,曾國藩、胡林翼利用太平軍主力在蘇北作戰的間隙,制定進軍安徽的計劃。由於安徽省會廬州失陷,鹹豐十日內連續給曾國藩下七道聖旨,讓其派李續賓部奪回廬州。曾國藩沒辦法,只能派大將李續賓和弟弟曾國華率領7000名湘軍精銳,開赴廬州。

李續賓不愧為湘軍第一猛將,二十日內,湘軍奔襲數百裡,突破太平軍重重防線,連下太湖、潛山、桐城、舒城等城。10月24日,連下四城後,李續賓本想按照曾國藩的計劃,在舒城休整,等待鮑超的霆軍到來,然後再南下合圍安慶。

但是曾國華想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拿下廬州。李續賓認為如果進攻廬州,陳玉成和李秀成聞警肯定會率領大軍前來救援,我們孤軍深入,不是太平軍的對手。曾國華反駁道:「陳玉成和李秀成正在江北和清軍作戰,沒有多餘的兵力支援廬州。」

曾國華是曾國藩的弟弟,頗受曾國藩重視,李續賓也不再堅持,遂下令全軍繼續前進,並在距離太平軍糧草重地三河鎮不遠的金牛鎮紮下營盤。

11月2日,李續賓和曾國華正打算偷襲三河鎮,不料此時,有一位叫趙烈文的年輕人突然來到大營,勸他們不要進攻,趕緊撤退,陳玉成和李秀成已經擊潰江北大營,正率領大軍往廬州開來。

趙烈文還提到,三河鎮雖小但易守難攻,前有馬柵、界河阻隔,左右兩側是山嶺,後面是巢湖。要進攻三河鎮,只有金牛鎮一條路。而金牛鎮和三河鎮構成一個葫蘆地形,金牛鎮就是這個葫蘆口。如果太平軍援軍從金牛鎮進攻,那麼大軍就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境。

李續賓和曾國華由於連續取勝,早已經成為驕兵之師,他們覺得趙烈文是在危言聳聽。就算陳玉成和李秀成正率領大軍前來,以他們現在的進軍速度,一定可以在陳、李大軍抵達之前攻下彈丸之地三河鎮。趙烈文見自己的好言相勸被當成耳邊風,於是怏怏離開了湘軍大營。

第二天早上,李續賓和曾國華率領7000湘軍進攻三河鎮,不到半日,太平軍九座石壘全部被攻下,湘軍和三河鎮之間僅隔著一條馬柵河。馬柵河河面寬十餘丈,深兩丈有餘,和巢湖相連。

李續賓和曾國華下令進攻,熟悉水性的湘勇就像鴨子一樣,快速前進。準備遊到達對岸時,太平軍一頓槍聲,水中的湘勇紛紛斃命。雖然死了不少湘勇,但是他們的勇氣和信心並未受到任何影響。接連三天的猛攻,湘軍不僅未能成功渡河,而且還損失不少士兵。

李續賓開始擔心趙烈文一語成讖,三天的時間,搞不好陳玉成和李秀成大軍距離三河鎮已經不遠了。前有運河阻隔,如果太平軍從後方攻來,後果不堪設想。

趙烈文說的一點都不錯,陳玉成聽說湘軍進攻三河鎮,立馬從六合、江浦回軍救援。安慶是陳玉成的大本營,三河鎮是其糧草重地,他是絕對不允許湘軍踏破。與此同時,洪秀全派李秀成率軍支援三河鎮,共同對付湘軍。

11月7日,陳玉成先鋒部隊出現在金牛鎮,七萬大軍很快抵達金牛鎮,湘軍的退路已經被切斷,阻斷湘軍舒城方向的援軍。陳玉成另外派一支部隊進駐三河鎮左側的煙筒崗,另一支進駐三河鎮右側的樊家渡。此時,李秀成率領五萬大軍也抵達三河鎮右翼。湘軍北面是廬州的守將吳孝如,以及三河鎮的守將吳定寬。李續賓和曾國華的7000名湘軍已經被合圍。

李續賓和曾國華這時才意識到自己犯了孤軍深入的大忌,來不及多想,他們一方面立即修築防禦公事,另一方面飛馬向湖北求援,請調附近的綠營前來救援。然而,此時湖北巡撫胡林翼在家守喪,湖廣總督官文收到求救信後,不僅見死不救,還說風涼話:「李九將軍用兵如神,戰無不勝,哪裡有他攻不下的地方?難道還少了我們不成?」李續賓和曾國華孤軍冒進,曾國藩也鞭長莫及,等待他們的只有一場屠殺。

太平軍的包圍圈,每天都在縮小,從最初的三十裡,轉而縮小到十裡,一個星期後,數裡之外,湘軍將士就能聽到太平軍人馬的嘶喊。11月14日,李續賓沒有採納部下退守舒城、桐城的建議,竟想出來偷襲駐紮在金牛鎮的陳玉成大營,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大軍被太平軍圍困。

11月15日凌晨,初冬的大霧籠罩著三河鎮,伸手不見五指。陳玉成和李秀成向湘軍發起總攻:陳玉成親自率領七萬大軍從金牛鎮掩殺過來,李秀成率領五萬大軍從右翼包抄,吳定寬率領一萬大軍從三河鎮殺過來,吳孝如聯合捻軍率領一萬大軍從廬州殺過來。太平軍四路大軍,一共十四萬人馬,從四個方向,圍剿李續賓和曾國華的湘軍大營。

不到一天的功夫,7000名湘軍幾乎被全殲,僅有少數湘軍突圍而出,李續賓和曾國華戰死。三河大捷後,太平軍連攻克了舒城、桐城、潛山,安徽全省再度落入太平軍手中。

李續賓是繼羅澤南之後湘軍的主幹,李續賓部是湘軍最精銳的核心。李續賓和曾國華全軍覆沒,對曾國藩和胡林翼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曾國藩聞訊「中夜以思,淚如雨下,」他說:「三河之大變,全局破壞,與鹹豐四年冬間相似,情懷難堪。」在家守喪的胡林翼聞訊「大慟僕地,嘔血不能起」,為此,胡林翼不得不草草結束守喪復出。

曾國藩認為,三河之敗,和四年前湖口、九江之敗一樣。但實際上,此戰湘軍主力被殲,損失比湖口要大得多。

湘軍經三河之敗,主力被殲,實力大損,這正是朝廷願意看到的。雖然清軍的江北大營被李秀成、陳玉成用計剿滅,但是江南大營主力還在。1859年,江南大營攻下天京重鎮浦口,對天京形成合圍之勢,鹹豐認為破城只是時間的問題。

然而上天跟鹹豐開了一個大玩笑,第二年,江南大營被太平軍攻破。朝廷環顧四周,只有曾國藩的湘軍可以依靠,遂任命曾國藩為兩江總督,不久節制四省軍務。

相關焦點

  • 湘軍悍將李續賓,如何被太平軍擊斃於三河鎮?有何後續影響?
    (今屬合肥市肥西縣)殲滅湘軍精銳李續賓部的一次著名戰役,也是太平天國戰爭史上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著名範例。  1858年5月19日,新任浙江布政使、湘軍悍將李續賓率部攻克軍事重鎮九江,駐守該地區5年之久的太平軍將領林啟容以下1.7萬名將士全部犧牲。
  • 太平天國陳玉成是不是比其他將領高明一些?
    李秀成與陳玉成二人9次聯手,攻破清軍兩大營,多次擊敗清軍。尤其在三河鎮之戰中,殺死了湘軍悍將李續賓,威震天下。二人也因屢戰屢勝,為太平天國立下重大功勞,先後被封為「忠王」、「英王」。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昔日情同手足的兩人,最後竟因為種種原因分道揚鑣。尤其是陳玉成在上遊苦戰時,坐擁十數萬大軍的李秀成竟見死不救,導致陳玉成兵敗而死。
  • 太平天國的陳玉成到底有多厲害?曾國藩評價他13個字,字字戳心
    1854年,太平軍進攻湖北重鎮武昌,屢屢受挫,只有17歲的陳玉成主動請纓,表示願意率領敢死隊攻城,為大部隊殺出一條血路。 軍中領導見他年少有為,特意挑選了500名死士組成敢死隊,交給陳玉成指揮。
  • 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為何為被譽為太平天國第一名將?
    太平軍攻武昌時,採用地道攻城術,待火藥炸開城門缺口後,陳玉成等50名童子兵擔任先鋒,率眾衝鋒登城。武昌之戰,陳玉成成為最英勇的少年英雄。罕有將才 匹及趙子龍1855年正月,陳玉成在九江打垮曾國藩水師,他乘勝追擊,克復武、漢後,又奉命向鄂北進軍。
  • 陳玉成安慶兵敗後為何不回天京,而是退守廬州,把自己置於危險中
    天國內部四分五裂,而陳玉成和李秀成等青年將領得以脫穎而出。 1860年9月至1861年9月,英王陳玉成為保衛安慶,與湘軍打了一場全局性的決戰。最終。陳玉成所部戰敗,從此太平天國戰爭形勢急轉直下。 從軍事上看,安慶是天京的大門。安慶失守後,湘軍下一步必然直搗太平天國老巢,活捉天王洪秀全。對此,陳玉成應該心知肚明。
  • 陳玉成驍勇無敵,為何逢鮑超、多隆阿則慘敗?是打不過嗎?
    確實,陳玉成之驍勇可不是蓋的,率50童子軍冒著被地雷炸飛之危險衝入武昌缺口,冒著被射成刺蝟之危險孤舟闖入鎮江匯合吳如孝,此等高危動作都敢玩,豈能不是個狠角色呢!三河大戰時,陳玉成親率大軍猛攻李續賓部湘軍營盤,全殲湘軍精銳6000餘人,威震敵膽。
  • 陳玉成的死的真的只是因為苗沛霖的背叛嗎?陳玉成死亡之謎揭秘
    在太平天國之戰中,1798年出生的苗沛霖與駱秉章、曾天養都屬於年齡最大的那一掛——90後。看罷他的歷史,總令我不禁想起另外一個人——洪秀全。廬州城十分堅固,在冷兵器時代,防守一方有著天然的優勢,而且,陳玉成離開廬州前,城中的糧草足夠支撐兩個月。所以說,廬州並不是被以湘軍將領多隆阿為首的清軍攻破,而是陳玉成主動撤離的。繼續守城,並不是不可能。
  • 丁汝昌能投降,陳玉成能勸降,為何石達開主動投降卻被殺?
    01.丁汝昌可以投降,後來擔任北洋艦隊總司令,掌管清朝海軍主力 我們都知道,丁汝昌是甲午戰爭的英雄,他拒絕投降,以身殉國,在反侵略戰爭史上留下濃厚之一筆
  • 英王陳玉成之死:22歲那年一次衝動懲罰
    英王陳玉成,14歲參加太平天國,成為「童子軍」首領,風光無限。天京事變後,陳玉成麾下兵馬最多,是復興太平天國之最大希望。可惜,陳玉成22歲那年的一次意氣用事,成為他敗亡之最初開始,算是衝動懲罰吧。因為,他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為年輕付出了代價。
  • 盤點世界足壇十大慘案:引發一場戰爭死2000餘人
    盤點世界足壇十大慘案:引發一場戰爭死2000餘人 混在利物浦球迷裡的足球流氓與尤文圖斯球迷大打出手,導致看臺倒塌,當場壓死39名尤文圖斯球迷,並有300多人受傷,這就是著名的「海瑟爾慘案」。  足球戰爭  1969年6月9日,中美洲的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為爭奪第九屆世界盃決賽圈入場券,兩隊球迷因而大打出手,導致邊境衝突。
  • 都知道李秀成和陳玉成雙雄並立,卻未必知李秀成將陳玉成迫害致死
    1857年3月,兩人合兵攻下安徽霍丘,然後兵分兩路,陳玉成出正陽關,屯兵太湖、潛山;李秀成屯兵於六安、霍山,互為犄角,共圖皖北。1857年12月,鎮江被圍,兩人合軍向東,一同救出了鎮江的困兵。1858年9月,又是兩人的分頭合作,一舉打垮了湘軍江北大營。
  • 26歲英王陳玉成之死:3次決策失誤,20多位將領被殺
    勝保很無奈,卻也很「愛才」,他建議陳玉成投降,給予高官厚祿。但是,陳玉成不同意投降,在河南延津縣受凌遲處死。陳玉成臨死前,直言:今天我被殺了,明天苗賊就得死,連一個「賊名」也得不到;我死了,太平天國就失去了一半,註定敗亡。其實,英王陳玉成本可以不用死,卻因3次決策失誤,走上了不歸路,20多位將領跟著被處死,實在是可惜了。26歲英王陳玉成之死:3次決策失誤,20多位將領被殺。
  • 追殺太平軍到甲午慘敗,為何湘軍、淮軍戰力下滑這麼快?
    1854年2月,曾國藩從衡陽移師北上,湘軍水陸17000人,戰艦百餘艘,浩浩蕩蕩進駐長沙,準備迎接成軍以來第一大規模戰鬥。對陣太平天國期間,湘軍前期連連慘敗,曾國藩差點連老命都陪上去了;後期則連戰連捷,追著陳玉成、李秀成等狂揍,最終攻入天京,滅了太平天國。
  • 李秀成和陳玉成本來關係親密,為何後來李秀成對陳玉成見死不救
    陳玉成和李秀成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洪秀全封為「英王」和「忠王」的。說起來,陳玉成和李秀成二人都是廣西藤縣大黎裡西岸村人。據《李秀成自述》中記載:「至陳玉成在家,與其至好,上下屋之不遠,舊日深交,來在天朝,格宜深友。」可見陳玉成和李秀成的關係既是同鄉,又是同僚,因此兩人關係親厚更與別人不同。
  • 安慶之戰:太平軍「圍魏救趙」與湘軍「圍點打援」之較量
    那麼,為何說陳玉成拿不下武昌呢?很簡單,之前3次奪取武昌,太平軍均依靠強大水師力量,水路配合進攻。此時,太平軍水師已經廢了,陳玉成軍團都是陸軍,無法渡過漢江,對武昌威脅不大。 反觀湘軍,得益於強大的專業化水師,牢牢控制長江。沒說水師配合,陳玉成最多能拿下漢陽,攻取武昌就難了。
  • 億生寺之戰:鮑超「注水」之戰,3千湘軍擊敗10萬太平軍?
    1864年7月,中興名臣曾國藩麾下湘軍攻破天京,滅亡太平天國,為大清續命數十年,堪稱再造清朝之功臣。太平天國滅亡後,湘軍將領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將赫赫戰功記錄下來,讓後人敬仰。曾國藩、胡林翼等湘軍統帥之軍事活動大多寫在《全集》中,如《曾文正公全集》、《胡文忠公全集》等。
  • 太平天國名將排行榜,前五名每一位都是鐵血錚錚的漢子
    也就是說,從二十五歲到三十三歲,從一個窮苦的默默無聞的燒炭工一躍而成為太平天國的二號人物,他只用了三年左右的時間,此後四五年一直是太平天國的最大實權人物。 2、 翼王石達開 從個人特質上看,石達開符合一個「浪漫英雄」、「悲劇英雄」的模式。
  • 石達開既已作出了入川決策,何如還要長驅入湘,鏖兵寶慶大半年?
    接下來的事實也證明,「自達開之從安慶出師也,所至聲勢震蕩,滿清援浙,援閩,防蜀諸役,輒以湘軍主帥曾國藩御之」。石達開進軍贛浙,牽動清軍大局,使曾國藩等疲於奔命,大大減輕了天京壓力。陳玉成、李秀成得以從容擊破江南大營,穩定了太平天國危局。
  • 湘軍崛起之戰:太平軍兩次殲滅八旗,給曾國藩做嫁衣
    所以,曾國藩興辦湘軍時,鹹豐談不上多支持,他只想讓湘軍充當炮灰,在長江中上遊與太平軍相互廝殺,攻克金陵之重任,則交給以八旗、綠營為主的「江北大營」、「江南大營」。湘軍是炮灰,而不是主力,更不可能是摘桃人。 沒有朝廷支持,曾國藩辦湘軍時處處碰壁。長沙訓練湘軍,惹惱綠營,若不是駱秉章出面求情,估計被湖南提督鮑起豹打死。
  • 曾國藩湘軍和太平天國敵對多年,為何湘軍一直不敗,還越戰越強?
    曾國藩的湘軍和太平天國戰鬥多年,為什麼湘軍能變強,真的是因為湘軍人人都能以一當十嗎?從金門戰役開始一直到天經淪陷,湘軍一直是太平軍跨不過去的一道坎。 我們可以從史書上看到,在西徵和進軍廬州的時候,曾經失敗過,卻被陳玉成和李秀成消滅,這兩次讓他們產生了嚴重損失。其他的時候,一直在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