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火遍大江南北四海八荒的螺螄(sī)粉,是怎樣一種神奇的存在?
在有的人眼裡,螺螄粉=早餐+午餐+晚餐+宵夜,是一天裡維持生命的能量來源,一天三頓快樂嗦粉,才能有活力工作996,回家669。
在有的人眼裡,螺螄粉=生化武器,在宿舍裡鎖著門吃,會引發寢室矛盾;在食堂裡吃,燒飯阿姨會報警。不喜歡它的人,形容說,這是一種「屎」味,誇張一點講,吃螺螄粉會讓人誤以為「你家廁所炸了」。殺傷力堪比「鯡魚罐頭」。
螺螄粉起源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廣西柳州夜市,至於是誰煮了第一碗螺螄粉,無人知曉。
現在人們想要吃螺螄粉,都不用打開百度地圖,只要聞到一股濃厚的酸臭味,那麼方圓百米必有門店,順著味兒找過去就對了。
這些粉攤多數裝修簡陋,沒有空調,桌椅板凳挨挨擠擠,只要一碗自帶體味的螺螄粉端過來,你能立即對這個世界重新燃起希望——
紅油蓋碗,灑滿了炸得金黃酥脆的腐竹,青菜婀娜地臥在碗邊。
用筷子掀起腐竹,爽口的酸筍,切絲木耳,青色的酸豆角和軟趴趴的黃花菜都乖乖等著你檢閱,當然少不了幾顆脆花生米。
湯紅粉白,熱氣騰騰,喝一口湯,鮮、酸、爽、燙、辣,五味齊活。
那麼問題來了。
01 螺螄粉為什麼這麼臭?
有人曾經形容過螺螄粉的臭味——好像走進了停水一個月的廁所,吃完後鍋碗瓢盆都是臭的,連衣服和頭髮都躲不掉。
這股濃鬱而又悠長的味道,來自螺螄粉的靈魂——酸筍。
正宗的酸筍,要挑「個大肉靚」的大頭甜筍,用大瓦缸醃,山泉水浸泡半個月,讓筍變質發酵,強烈而高調地宣示著自己的存在感。
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所帶來的鮮味,正是這不可捉摸的味道讓人慾罷不能。
02 螺螄粉裡沒有螺螄?
翻一翻螺螄粉的澆頭,青菜酸筍腐竹花生碎,十幾種佐料鋪了滿滿一碗,卻不見一粒螺螄。
就像魚香肉絲裡沒有魚,夫妻肺片也沒有殉情的夫妻一樣,螺螄粉只是用螺螄熬湯,螺螄肉都融化在了湯裡,碗裡是見不到的。
據說螺螄粉剛剛誕生的時候,柳州街邊的粉攤都有口鍋裡煮著螺螄。客人坐下來,先遞上一碗螺螄嘬著,吃完螺螄,粉也煮好了。
米粉、面本身沒有味道,全靠一碗湯來提味增鮮。
一碗絕妙的螺螄粉湯,用處理乾淨的石螺大鍋爆炒,然後和筒骨香料滿滿熬煮出來。湯色清澈,呈淡棕色,口感醇厚,鹹味適中,回味清爽。
03 螺螄粉伴侶有哪些?
油果腐竹酸豆角,花生木耳黃花菜,完美不過油麥菜。
螺螄粉的配料非常多,多到一碗放不下。
油果就是我們常說的「豆腐泡」。吸飽了湯汁的油果,咬一口,柔韌的口感和湯汁混合在一起,有吃撒尿牛丸的感覺。
腐竹和花生都要油炸過,這樣花生更酥,腐竹更脆。黃花菜要和湯一起煮,帶來獨特的風味,而木耳煮熟後得切細絲。酸筍和酸豆角不必細說,味道奇異爽脆開胃,讓人又愛又恨。
至於完美不過油麥菜,倒是小有爭議,常年嗦粉的人也會在這兒較真一下,到底是空心菜、木耳菜還是油菜油麥菜更正宗?大概又是一場吃貨發起的撕逼大戰。
雖然螺螄粉只是一種小吃,但柳州人的日常是——沒有什麼時間是不能吃螺螄粉的。
每個柳州人對自己鍾愛的螺螄粉搭配都爛熟於心,點單時一氣呵成:
「老闆,來碗螺螄,多菜少粉,多點腐竹,加兩個鴨腳一個滷蛋一個豬腳,加辣,還要兩個油果。」
話說回來,廣西可絕對不止螺螄粉這一碗人間美味。
桂林米粉,南寧老友粉,玉林牛腩粉、賓陽酸粉、百色羊肉粉在小圈子裡都有各自的腦殘粉。
看到這裡,喜歡嗦粉的朋友,是時候買一張前往廣西的單程票了。
你的螺螄粉扛臭能力有多強呢?
評論區告訴我們吧。
評論區隨機抽取2位幸運用戶,
各送攜程優品 免洗洗手液*3瓶一份,
吃飯前記得洗手喲。
中獎名單公布
6月3日
- THE LATE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