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日劇《ON 異常犯罪搜查官 藤堂比奈子》
七味粉(日本人稱為shichimi togarashi,英文譯作seven spice powder),它的完整表達是「七味唐辛子」,是一種日本的複合調味料。提起複合調味料,實際上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從我們做飯經常用到的五香粉和十三香,到各個國家都不一樣的咖喱,都是複合調味料。它是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調味品配製,經過特殊加工而成的調味料。「唐辛子」三個字,容易讓人聯想起中國的唐朝,但其實二者並無關係。在劉夙老師的《辣椒:中國人和韓國人都在爭論起源》一文中他提到:
在日語中,辣椒通稱「唐辛子」,字面意義是「中國的芥子」,然而「唐」其實是日本人對外來作物的一種泛稱,未必真的指它來自中國。與此類似,「朝鮮薊」不是朝鮮原產,「波斯菊」也非產自波斯,日本人給它們隨便冠以這些外國國名,僅僅為了凸顯其異域特色罷了。(霓虹金給人家起名真是好隨便啊_(:зゝ∠)_
圖片來源:123RF.com
而所謂的「七味」,也不一定是由七種配料製成,就像十三香各家配出來的味道不同一樣,七味粉也是根據各家自己的配方,有的人會放到八或九種配料。一般而言,除了有辣椒,配料還會有陳皮、芝麻、花椒、大麻籽、紫蘇,有時候還會有罌粟籽、滸苔、姜、油菜籽等等。(所長表示驚呆了!Σ(OдO‖) 餵妖妖零嗎這裡有人吃xx粉啊!)在這部日劇裡,女主簡直隨身攜帶,吃什麼都往裡加:
圖片來源:日劇《ON 異常犯罪搜查官 藤堂比奈子》
圖片來源:日劇《ON 異常犯罪搜查官 藤堂比奈子》
看起來非常瘋狂,當然這是劇情需要(女主說這是她的母親留下的遺物)。再仔細看看這瓶七味粉,發現它的牌子叫八幡屋礒五郎(Yawataya Isogoro)。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這其實是日本七味粉三大品牌裡的一個,1720年創立,坐落於長野善光寺。而另外兩個品牌分別是1625年創立的Yagenbori(やげん堀)和1655年創立的Shichimiya本鋪。
那麼七味粉作為一種調味料究竟是什麼時候產生的呢?實際上,它是在1625年由江戶的藥商製作出來的,最初它並不是一種調味料(咦?這個套路聽起來耳熟!),因為裡面的辣椒、山椒、陳皮、黑芝麻、大麻籽、芥子被認為能治療風寒,所以它在當時被當做是一種藥品。後來因為蕎麥麵是江戶人的主食,而有藥效的七味粉機緣巧合下被發現和蕎麥麵是絕配,於是漸漸在飲食界開創出一片天地,甚至走向了國際。
圖片來源:sc.china.com.cn
雖然七味粉走向了國際,但國外販售的七味粉和日本國內的並不一樣。原因是七味粉裡有兩個配料,一個叫芥子(けし、ケシの実),指的是罌粟籽,另一個是麻の実(おのみ、あさのみ),指的是大麻籽,雖然罌粟籽不是每家都會放,但是麻の実是每個日本產七味粉必備的配料。
圖為大麻籽。圖片來源:hlj.sina.com.cn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我海淘的七味粉或者在超市看到的七味粉配料裡沒有呢?
這當然是跟各地的法律有關了。因為不同國家對這兩種產物的規定不一樣,所以日本對外會生產不含它們的七味粉。那日本國內就允許這種「毒品」存在嗎?
圖為配製七味粉的配料。圖片來源:www.weekendhk.com
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用作毒品的是大麻的印度亞種Cannabis sativa ssp. indica,而分布於東亞的原亞種ssp. sativa含四氫大麻酚極少,種子本來就是用於榨油和食用的。七味粉用的就是後者的種子。但是囿於一些國家的規定,才進行了改變。罌粟籽的情況類似。我國的《關於加強罌粟籽食品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規定了罌粟籽僅允許用於榨取食用油脂,不得在市場上銷售或用於加工其他調味品。
圖為罌粟籽。圖片來源:food.qqyy.com
顯然,它不會讓你變嗨。依然只是調味料。伊藤美智子的小說《食戟之靈》中有這樣一段話:
「這就是肉麵.」
「一開始請先淋上醋,再依個人喜好撒上辣椒粉或七味粉。」接著,將調味醬、麻油、蒜泥、辣油以及七味粉一一淋到肉麵上頭。一切都是依個人喜好——或者說穿了就是隨性添加.那既不像炒麵也不像拉麵,是一種獨特的味道。
圖片來源:123RF
小說裡只講了七味粉的一種用法,配烏冬或者蕎麥麵這種麵條類。實際上,作為一種有幾百年歷史的調味料,七味粉被用在了很多日本美食裡,如米飯、湯粥,也有像上文女主那樣放在飲品裡的(在Shichimiya的創始故事裡,就是這家店的人拿出放了七味粉的茶招待客人)。除了日本本土,它在國外也有擁躉,特別是歐洲和北美,人們把它用在當地的食物裡。
一位美國作者將七味粉用在他的烤肉裡。
圖片來源:seriouseats.com
在全球香料領導者美國味好美(McCormick)公司發布的2015年McCormick香料預測報告中,提出了引領香料未來的8個發展趨勢。其中一條就是:「複合調味品是一種正在流行的全球性混合香料.日本的七味粉調味品(七味唐辛子)提供了一種新的熱辣味"。相關分析文章中還說中國人不太接受這種複合調味料,其實這裡不太準確,因為五香粉和十三香已經是家喻戶曉的調味料了,而七味唐辛子隨著日料店的開設也漸漸被大家所熟知,希望下次你在日料店吃到一種有點辣又很香的複雜味道時,能反應過來:搜噶,原來是七味唐辛子。
感謝劉夙和顧有容對本文植物學部分的修改和補充
所長說
你吃飯時愛加什麼調味法寶?
題圖:kireinasekai.net
本文來自果殼網
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sns@guokr.com
「我已經點讚啦!」 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