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呆!《權力的遊戲》原著中文譯者竟然是川大畢業生

2021-01-16 網易

  2019年5月20日,史詩奇幻大劇《權力的遊戲》第八季結局,這也標誌著這部持續熱播8年的電視劇完結。

  看完大結局,屈暢沒忍住,在微博吐槽道:「看完我的真實感受,和電視劇最後一集裡的瓊恩一樣。茫然。」

  這位說出眾多「權遊」粉心聲的博主,正是十六年間持續進行原著小說中文翻譯的譯者,也是在川大求學七年的屈暢。

  他的故事,生動詮釋了「興趣也可以成為事業」。

  屈暢:

  《權遊》原著譯者的「冰與火之歌」

  屈暢第一次讀到《冰與火之歌》是在川大。在他2000年來到川大時,望江校區裡還散布著數十家書店。在一家書店裡,他無意中發現了臺灣譯本的《冰與火之歌》第一部。

  這部由美國作家喬治·R·R·馬丁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創作、至今尚未完結的中世紀史詩奇幻小說,因美國HBO電視網自2011年起開播的改編電視劇《權力的遊戲》而廣為人知。

  電視劇中譯字幕依託小說譯本譯出的「君臨」、「高庭」、「凜冬將至」、「強取勝於苦耕」等,被觀眾評為既貼合原意,又體現出了氣勢上的波瀾壯闊。觀眾不知道的是,這些簡單、流暢的詞句背後,是屈暢和他的合作者們成倍的付出。

  

  屈暢

  希望大學能有時間自由地看書

  「因為我對高中那種艱苦的學習狀態非常厭倦,所以很希望大學能有時間自由地看書。」相比於此,屈暢對大學具體學什麼專業反而不是那麼在意。所以在2000年填報高考志願時,他聽從了父母的建議,選擇了川大的行政管理專業。

  上大學後,圖書館成了屈暢最常去的地方。他喜歡讀歷史類的書,也喜歡偵探小說、科幻小說。按照當時川大圖書館規定,學生單次最多借10本書。他每次都會達到這個上限。

  屈暢也對西區食堂附近的書店印象深刻。當時那裡有一整條街的書店,他常去那裡租漫畫。大二的某一天,他從其中一家店裡發現了臺灣譯者譚光磊翻譯的《冰與火之歌》。「讀了大約三分之一後,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堅信它是我見過的最棒的奇幻小說。」在那之前,他已陸續讀過《龍槍》《黑暗精靈》《哈利·波特》《魔戒》等各類奇幻小說。

  不同於很多奇幻小說由主角人物帶隊友打怪升級的敘事模式,《冰與火之歌》的每個章節都由一個角色的主觀第三人稱視角寫成,藉由各個角色價值觀的衝突與體驗,拼出一條十分廣闊的故事線。

  在《冰與火之歌》的眾多人物中,屈暢最喜歡詹姆·蘭尼斯特和珊莎·史塔克。在他看來,伴隨著小說的推進,這兩個角色身上所包含的情感逐漸複雜化,也尤其體現出了人在歷史面前的身不由己,「這使他們更接近於真實的人」。

  促使屈暢投身小說翻譯的原因,還有一個是《冰與火之歌》廣闊的中世紀背景。「我對歐洲中世紀比較感興趣,但當時市面上關於中世紀的書非常少,而且選點比較零散。讀者只能自己去拼湊一個完整的中世紀圖景。」也是出於對中世紀的興趣,本科畢業的屈暢,選擇在川大歷史系繼續深造,師從王挺之教授進行文藝復興方向的研究。

  沒過英語六級的翻譯者

  一開始,翻譯《冰與火之歌》只是屈暢的自發行為。在讀完小說第一部後,他開始通過網絡渠道尋找剩餘部分的英文版資源。小說中「瓊恩鎮守長城」和「紅毒蛇對打魔山」兩個章節深深觸動了大二的屈暢,他開始嘗試對小說進行翻譯,並把譯稿貼在「龍騎士城堡」論壇上。

  就這樣翻譯了十幾章後,重慶出版社的編輯聯繫了他,決定翻譯並出版這部小說。2003年,屈暢正式開始翻譯《冰與火之歌》的前三部。

  

  原作每部動輒800多頁、上百萬字的體量,對屈暢來說是不小的工作量。為了專心從事小說翻譯,那年冬天,他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樓頂花園搭建的房子。「那個冬天,我在那裡完成了冰火第一卷的最後修訂,本意是想找一個安靜舒適的地方,結果時常冷得渾身發抖。」那時他基本一天翻譯一章,在中英文間反覆比對,仔細思考,長的章節要花費兩三天。

  在如今的媒體報導中,屈暢英語六級沒過的事經常被提及。他也坦言,自己確實曾經以玩樂的心態參加過一次六級考試,最後差了幾分沒過。

  但他並不認為英語能力是自己翻譯小說的障礙。「我的英語基礎是在玩遊戲的過程中積累的。」早在1994年,屈暢就有了第一臺電腦——386。那時的他,熱衷於在電腦上玩足球類或RPG(Role-playing game 角色扮演遊戲)類的遊戲。上大學前,他的遊戲光碟就有上千張。

  「當時為了玩遊戲,必須去讀裡面大段大段的英文,」屈暢說,90年代的電腦遊戲基本沒有漢化版本,自己被逼著去直面英文。這段經歷讓他從此不懼怕閱讀英文,「這甚至讓我在個別領域有了非常大的詞彙量,只是這些詞彙在英語考試中沒有什麼用處罷了。」

  我要讓王者最終成為王者

  屈暢從小喜歡閱讀各種歷史著作,看書時會有意識地進行整理。這些習慣,成了翻譯小說時無形的助益。在他看來,小說翻譯是一件「三分靠英語七分靠中文」的事,外語理解能力和中文表達能力之間的轉換非常重要。

  「從事《冰與火之歌》最大的挑戰,在於對原文裡若干線索和伏筆的還原。理解單詞的含義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理解作者每句話的寫作意圖,要把自己的理解放到整個全文的框架中來考慮。」

  

  他曾到外文論壇裡去跟進各種討論貼,從200萬以上的回帖中挑選reread(重讀)的帖子進行重點閱讀。外國網友對原著提出的所有新奇觀點,他都會一一記下,然後和同樣地方的中文翻譯對照。他希望在讀到中文版時,也能使讀者聯想這些新奇觀點,「如果想不到,那麼就得改」。

  他也曾到冰火資料站「學城」中,把有關於冰火的衣食住行、武器法律、紋章地理等各種設定的大全全部列印了出來。在最後的修改中,他總是是捧著這厚厚的幾大本列印材料,逐條對照,進行確認和修訂。

  在這樣的「嚴格要求」下,《冰與火之歌》中文版修改和真正翻譯的時間比,通常在2:1以上。

  

  屈暢的合作者趙琳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還表示,在翻譯中,兩個人並非按章節,而是按角色來分工,這樣對人物的把握更加精準。兩個人共同翻譯,還能以更客觀的角度來審視小說。為了完成這部大體量小說的翻譯,屈暢先後跟四位譯者進行合作。其他譯者先後因為各種原因退出,只有屈暢完整參與了目前五部《冰與火之歌》的翻譯。

  屈暢覺得,剛接手《冰與火之歌》翻譯時的自己並不是最棒的譯者。「我的文筆不算很好,我的知識面有缺陷,英語表達是我的弱項,甚至我的寫作經驗當時也非常匱乏。但我相信,在那個時間點上,有一定的寫作能力、有比較豐富的知識、有對奇幻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有真誠的熱情和投入,有細緻的耐心和經營來做好這套書的,並沒有幾個人。我可以去挑戰它。」

  『冰火』一步步地成長,
一步步地接近王位

  如今,《冰與火之歌》已是經歷數次再版、銷售上百萬冊的現象級暢銷書。但在譯本剛出版時,屈暢面臨的卻是另一番景象。

  2005年,由屈暢翻譯的《冰與火之歌》第一部出版,卻並沒有帶來預期的反響。第一部的遇冷也直接影響到之後的出版計劃:第二部的首印被壓縮到5000冊、第四部的出版連續遇阻……「凜冬」既是書中不斷向七國迫近的災難,也是《冰與火之歌》從第一部到第四部出版時的境遇。

  在《冰與火之歌與我的七個瞬間》裡,屈暢詳細敘述自己陪伴小說從冷到熱的「冰與火之歌」:第一部出版當年,他在「龍騎士城堡」論壇建立了冰火的中國區官方論壇,並擔任版主,開始從網絡渠道推廣《冰與火之歌》。

  「這個論壇最初的5000個或10000個帖子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達到的。」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登錄豆瓣就直奔《冰與火之歌》的頁面,觀察標記「讀過」的人數又增加了多少。他也曾在百度上不斷搜索「冰與火之歌」,連續翻過幾十個標籤頁,只為了找到某人博客上有新評論,這代表小說又有了一個新的熱心讀者。他會津津有味地看完大家博客裡關於冰火的文章,直到後來相關的評論多到看不過來。「我蹲在每一個角落裡,看著文化的生長。」

  在《冰與火之歌》的「凜冬」中,屈暢於2007年從川大畢業,進入《科幻世界》雜誌做了5年編輯。在這期間,由美國HBO電視網推出了改編自《冰與火之歌》的電視劇《權力的遊戲》,並很快席捲全球。電視劇以小說第一部《權力的遊戲》為名。

  

  電視劇的大熱也使《冰與火之歌》的關注量和話題量都水漲船高。這證實了屈暢當初選擇《冰與火之歌》時的眼光,「冰火一步步地成長,一步步地接近王位」。

  2012年,屈暢辭去在《科幻世界》的工作,成立「史詩圖書」翻譯工作室,致力於史詩奇幻小說的翻譯工作。因為「回本」太慢,一般的出版社不太願意做類似《冰與火之歌》這種長篇的出版,或者降低翻譯標準,以期節省翻譯環節的成本。屈暢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這種現狀,促進更多優質長篇史詩奇幻作品的出版和周邊的開發。

  

  工作之餘,屈暢也追劇。他也和網友一樣等著《權力的遊戲》的更新,和大家一起預測結局、吐槽第八季的改編。他還開設了一個網絡脫口秀節目《暢聊冰與火》,講自己對《權力的遊戲》劇情的理解。

  但時至今日,屈暢仍沒見過喬治·馬丁,通話、視頻都沒有。記者問屈暢最想對馬丁說什麼?

  「可能希望他不要再拖稿了吧。」

  來源:四川大學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權力的遊戲》「爛尾」了!原著該如何收尾?
    隨著《權力的遊戲》第八季第六集的播出,也宣告著所有吃瓜群眾紛紛猜測這部拍攝了近十年的電視劇的結局。《權力的遊戲》最後一集在國外首先播出,國內某視頻平臺卻遲遲沒有播出,有條件的網友就會翻牆觀看《權力的遊戲》。網友在觀看最後一集後,不禁大呼:我追了十年,你竟然爛尾了。
  • 權力的遊戲第六季首播 沒有原著加持劇集一樣精彩
    《權力的遊戲》第六季海報  羊城晚報記者 龔衛鋒  北京時間昨日上午九點,美國HBO電視臺魔幻史詩劇《權力的遊戲》第六季正式開播。就如《綜藝》雜誌的評價:「由於沒有了喬治·馬丁的原著小說作為基礎,很多觀眾都曾擔心電視劇會偏離原來的軌道,事實證明這種擔心只是杞人憂天,通過第六季首播集可以看出,主創們反而更加自由了。」  【雪諾已死,沒被復活】  去年6月,《權力的遊戲》播出第五季的虐心大結局:雪諾因拯救野人而被守夜人兄弟當成叛徒,遭亂刀捅死,滿身是血地倒在雪地裡。
  • 青年譯者陸大鵬:學好英語,多讀原著 | 譯 • 名家
    有一位譯者叫Gregory Rabassa,他將馬爾克斯的作品翻譯成英語,非常出彩,當然可能西班牙文的原著會美妙一萬倍;另一位出色的英譯者是Jane Rubin,他翻譯了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奇鳥行狀錄》等,我上中學的時候,看《挪威的森林》中文版其實沒什麼感覺,後來讀了英文版,哇!真的是非常棒。
  • 黑花邊No.43——《權力的遊戲》HBO官方指南
    ——大衛·貝尼奧夫(《權力的遊戲》編劇之一)這句話,配的是艾德·史塔克被砍頭的畫面。這一幕曾經震撼了多少人,讓這部作品瞬間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HBO的熱播劇《權力的遊戲》將這一幕重現,瞬間引爆了無數觀眾的眼淚。第四季已經離我們遠去,又一大波演員領著便當向我們say goodbye了。而這本書,這部劇,卻是值得我們細細玩味的東西。
  • 原著譯者來聊《火星救援》 電影刪掉了人吃人的後招?!
    在片上映之際,片方採訪了小說中文譯者陳灼,由他來揭曉影片各大謎底。  《火星救援》圖書封面  電影《火星救援》改變自安迪·威爾的同名處女作,小說一度高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的榜首位置,他也是這部電影的編劇。
  • 從原著的角度分析《權力的遊戲》大結局其實並沒有問題
    權力的遊戲》第八季已經完結,但原著《冰與火之歌》尚未完成。那麼《冰與火之歌》的結局和觀眾看到的《權力的遊戲》的結局有什麼不同呢?這就是小編今天要和小夥伴們要聊的事情。鑑於原著和電視劇有著許多的不同之處,尤其對沒有看過原著的小夥伴來說,可能有些東西會顛覆你的認知。說實話,《權力的遊戲》第八季引發了太多的爭議,更是有許多粉絲請願要求重拍。
  • 我,Pornhub第一位中文譯者
    除了英文原版,P站還請12位譯者,用各自的母語翻譯了海報,向世界各國人民解釋為什麼大家應該在家待著。如你所見,這其中就包含中文。P站的簡體中文頁面在去年上線。如今,P站上的中文元素以越來越多,許多類型片分類開始以中文註明,最近還有許多另類的標題翻譯,在網上引發熱議。
  • 《權力的遊戲》馬林?特蘭爵士命運或與原著不同
    中國網娛樂6月15日訊據《紐約每日新聞》消息,在原著《冰與火之歌》(A Song of Ice and Fire)中,實力硬漢馬林??特蘭(Meryn Trant)爵士設法倖存了下來。然而,在HBO播出的電視劇《權力的遊戲》(Game of Thrones)中,馬林??特蘭爵士的命運走向或許會與原著不同。  馬林??特蘭是勞勃一世及其子嗣在位期間御林鐵衛中的一員。在電視劇《權力的遊戲》中,馬林??特蘭的角色由伊恩??比蒂(Ian Beattie)飾演。周日,《權力的遊戲》第五季迎來了大結局。馬林??特蘭發現自己身處布拉佛斯。他並不知道臨冬城的小公主艾莉亞??
  • 《權力遊戲5》:珊莎為什麼和原著不同
    在第五季,珊莎這個角色已經完全脫離於原著了。在原著中珊莎沒有受那麼多苦。但電視劇卻將原著裡本該發生在無名女珍妮身上的故事移接到了珊莎。
  • 川大校長李言榮寄語畢業生:人生無進退,天地寬窄間
    典禮上,校長李言榮作了題為《厚植家國情懷,激發使命擔當》的講話,以充滿情懷和哲理的言語寄語川大2019屆畢業生們,「家國情懷、使命擔當不是虛無縹緲,也非遙不可及, 它往往就孕育在你們日常生活的點滴細節中,孕育在你們幹事創業的奮鬥過程中,孕育在你們對人生、對自然的態度中,更孕育在你們每一次的個人選擇中。」
  • 我是《冰與火之歌》原著粉,關於《權力的遊戲》原著與改編的問題...
    我是《冰與火之歌》原著粉
  • 《權力的遊戲》中國進化史
    文 | 劉彥希編輯 | 師燁東已經走了九年的《權力的遊戲》,終於在昨天迎來了萬眾期待的最終季。《權力的遊戲》《權力的遊戲》(以下簡稱「權遊」)有多火?《權力的遊戲》第八季豆瓣評分高達9.7「權遊」2011年在HBO上線後,藉助著盜版渠道漂洋過海來到中國,並收穫了自己的第一批鐵粉;2014年末被騰訊視頻買下版權後,「權遊」在中國的影響力藉助著視頻平臺進一步擴大。
  • 《權力的遊戲》大結局和原著《冰與火之歌》的不同之處
    那麼《冰與火之歌》的結局和觀眾看到的《權力的遊戲》的結局有什麼不同呢?這就是小編今天要和小夥伴們要聊的事情。鑑於原著和電視劇有著許多的不同之處,尤其對沒有看過原著的小夥伴來說,可能有些東西會顛覆你的認知。
  • 《安德的遊戲》原著小說中文版面世
    原標題:《安德的遊戲》原著小說中文版面世  (記者李曉彤) 由著名科幻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安德的遊戲》(Ender’s Game)自本月初北美上映後長期保持票房榜首。該片原定於本月初在內地上映,但因故延遲到明年年初,這讓《安德的遊戲》原著小說中文版意外「搶跑」登陸。
  • 權力的遊戲——血色婚禮
    權力的遊戲中,血色婚禮這個片段可以說是我再也不願意看的第二遍的片段,當一刀一刀捅進孕婦肚子裡面的時候,我甚是覺得殘忍至極,羅柏史塔克看著自己的妻兒被殺,看著自己的戰友被殺,看著自己的母親絕望之際還在求著對方放過自己,看著自己的母親被人殺,雖然不忍心,認真的想一下,這也算是為他曾經做錯的事情付出代價了吧
  • 科幻作品《三體》已達成劇集製作協議《權力的遊戲》編劇將加入主創
    大衛·貝尼奧爾(David Benioff)和D·B威斯(D.B.Weiss)將擔任編劇與監製,他們的代表作為《權力的遊戲》。《權力的遊戲》是美國HBO電視網製作推出的一部中世紀史詩奇幻題材的電視劇,改編自美國作家喬治·R·R·馬丁的奇幻小說《冰與火之歌》系列。對於此次《三體》系列的改編,大衛·貝尼奧爾和D·B威斯表示「我們期待用接下來的人生歲月,將這個史詩般的作品呈現在全球觀眾面前。」
  • 現象級美劇《權力的遊戲》迎來史詩級爛尾 網友擦乾眼淚開始自己...
    現象級美劇《權力的遊戲》最終季大結局開播前10個半小時,該劇原著《冰與火之歌》的中文譯者之一屈暢發了這樣一條微博。這個想法比較理智,也代表了一部分《權遊》迷、《冰火》迷的看法——劇集再爛尾,總體上還是心懷感激的——因為,這是我們和《權遊》共同經歷、成長的8年。2011年4月17日首播的美劇《權力的遊戲》,於2019年5月20日落下帷幕。
  • 原著作者:《權力的遊戲》編劇亂改劇情
    一部關於HBO的《權力的遊戲》幕後故事的新書掀起了一股新的熱潮,裡邊內容包括《權力的遊戲》原著作者喬治·R·R·馬丁對「龍媽」丹妮莉絲和「馬王」卓戈卡奧的新婚之夜的不滿。
  • 《權力的遊戲》第七季:最大的敵人終於不再是原著黨
    水母 | 文伴隨著老弗雷一家血債血償,艾莉婭摘下臉上的人皮面具,跟隨著《權力的遊戲》第七季,回到了大眾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