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作為國家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泰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2020年11月1日正式實施。為加快示範城市建設,泰山區率先行動,圍繞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4個核心體系建設,建立健全檔案資料,持續推動宣傳引導,抓重點,破難點,全力推進各項工作建設。
近日,記者來到財源街道松園小區示範點,垃圾分類亭在這裡隨處可見,亭內設有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四類垃圾桶,每個綜合收集點還配備垃圾分類指導員,引導居民分類投放,開展源頭強制分類,居民只需要將手中的垃圾交給分管員,便可根據投放不同的的垃圾及重量獲得相應積分,居民可用積分在APP兌換物品等。此舉不僅營造濃厚的生活垃圾分類氛圍,還積極引導市民主動參與到垃圾分類當中。
在財源街道東七佳苑小區新引進了智能分類垃圾箱,每一種垃圾都有其專門的投放口,智能分類垃圾箱帶有智能滿溢提示功能,如果哪一個箱體裝滿了,該箱體會自動亮紅燈提示居民不能繼續投放,同時向後臺同步消息,通知專業人員及時清理運收,既起到垃圾分類宣傳作用,又方便了小區內的住戶隨時分類投放各種生活垃圾。
隨後,記者又來到岱廟街道章家花園,我們看到每天早晚出現的垃圾分類清運車,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據了解,清運車輛定時定點分類收集運輸,制定收運區域和收運路線,完成從收集點到分揀中心的環節。所有收運車輛統一安裝車載視頻監控系統,有效監控收運全過程。
在泰山區垃圾分類分揀中心,由垃圾分類收集車收回的各類垃圾轉運到這裡進行二次分揀並分類暫存,整個垃圾分揀中心包括有害垃圾暫存倉庫、大件垃圾暫存倉庫、廢有色金屬分揀倉庫、廢紙製品暫存倉庫、廢紡織物暫存倉庫、廢塑料暫存倉庫等區域,當月實時數據更新及月度參與率匯總於可視化大屏,該智能系統通過後臺數據建立,將小區分類情況、可回收訂單、記錄、分類箱投遞、小區報表、戶室報表等數據統計顯示,為後續運營督導提供依據.,真正實現現垃圾分類專業化、資源回收利用專業化,兩網融合、相互協作,使所有垃圾能夠追本溯源,實現垃圾從源頭減量、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
據了解,在宣傳動員、全民參與等多重舉措下,當前,泰城市區平均每月可分類出有害垃圾約2噸、餐廚垃圾3000噸、可回收垃圾14噸。如果市民能做到餐廚垃圾、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可以使垃圾發酵時間縮短,進一步減輕環境治理負擔。
垃圾雖小,牽著民生,連著文明。泰山區嚴格按照《泰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進行服務作業,讓廣大市民認識到實行垃圾分類的必要性與重要性,為打造全區域垃圾分類的「泰安樣板」做努力,改善生活環境、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做貢獻。
【來源:泰山區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