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電影2017年整體票房下滑三成,但動畫電影從業者不認為這是嚴重問題 | 2018年動畫電影趨勢分析

2021-02-08 數娛夢工廠

作者/夏清逸


本文共3658字,所享閱讀時間5分鐘


中國動畫電影從2012年起一路上揚的票房總量,2016年達到巔峰後,在2017年首次出現了下滑。根據數娛夢工廠統計,2017年動畫電影票房總量為47.17億元,較2016年減少了22.87億元,同比下滑32.7%。其中,國產動畫電影票房總量為13.29億元,僅佔總體票房的28%,而進口動畫電影票房總量為33.88億元,佔比72%


對於這一成績,動畫電影行業的從業者是如何看待的?面對國產動畫電影的票房天花板,又有什麼獨到的見解?


2018年1月23日,在數娛夢工廠主辦的「付費時代·娛樂升級」2018中國泛娛樂產業高峰論壇暨第三屆數娛年會下午場論壇《動畫電影身後的N種驅動力》上,東方夢工廠衍生品業務總經理許鵬翀、奧飛娛樂高級副總裁何德華、《十萬個冷笑話》系列導演盧恆宇、米粒影業董事長張青、追光動畫聯合創始人於洲、SMG幻維數碼副總裁唐昊、微夢傳媒總經理趙充7位嘉賓,就圍繞動畫電影的現狀與未來發展進行了探討。



在《十萬個冷笑話》系列導演盧恆宇看來,前幾年動畫電影票房整體飆升有運氣成分在,主要依靠部分爆款單片拉高整體票房水平。這一觀點也得到了米粒影業董事長張青等人的贊同。


追光動畫聯合創始人於洲也表示,2015年~2016年動畫電影非常火爆,但是那些成為爆款的作品,背後的開發周期都非常漫長。一部優質的動畫電影至少需要4~5年的時間來打造,市場需要有耐心。


而且,動畫電影除了票房,在衍生品等方面也大有可為。奧飛娛樂高級副總裁何德華就表示,在動畫電影出來前,奧飛就會形成一個體系,為電影形成一個很大的放大器。首先最關鍵是把內容做好,後續衍生品則是變現和不斷放大IP的過程。


以下為數娛夢工廠整理的論壇問答內容:



動畫電影如何突破票房天花板?



主持人:過去一年雖然電影整體票房在增長,但是動畫電影的票房縮水了三成,而為近五年來首次下滑,且國產動畫電影票房達到1億就是很不錯的成績了。各位嘉賓對此怎麼看?如何從劇情的創新、技術、衍生品的開發、營銷等各個方面來突破收益天花板。


許鵬翀:我從事的是偏衍生品這一部分,大家看到2017年的票房有一些下降,我相信還是一個短暫的新的問題。東方夢工廠,包括好萊塢做的很多動畫電影,一部電影一般情況下需要4、5年。一部好的動畫電影製作周期非常長,這樣造成一個問題。國內現在對於動畫電影還在探索,真正產出是需要時間的,好其他電影形式不太一樣。我相信後面按照我現在看到的情況,往後動畫電影會有很大的上升。


唐昊:我覺得技術方面來說,票房變化跟技術幾乎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每年的票房統計和全年各類影片票房下滑等問題,並不是太要緊,動畫電影未來也會不斷擴張,我們有這個信心。


何德華:關於動畫電影我沒有什麼發言權,但是動畫電影很多老牌廠商一樣,有大小之分的,我對動畫電影票房充滿信心的。奧飛2017年有兩部動畫電影,票房都是超過1個億,在做第二部的時候,電影的粉絲會越來越多,動畫電影票房也是越來越好的,因為是在一個粉絲基礎上面再做續集疊加。


趙充:中國電影整體票房漲了30%,總的大勢是往上走。從營銷角度來講,我們幫動畫電影做過營銷,包括《小門神》,最核心的詞「精準」。比方說,《貓和桃花源》這部電影定位很精準,就是給貓奴打造的電影。比如有一個微博帳號叫回憶專用小馬甲(一個養了貓和狗的營銷博主),有2900萬粉絲,接近3000萬。我們跟他合作做營銷,從他的號導流,導進5%就是150萬人,這就意味著能拉動這麼多的票房了。我們還可以精準到不管養狗的,直接主打貓奴市場。


於洲:票房能代表多少觀眾買票看電影,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有很多外部的因素,不可控的因素。動畫電影非常長,2015年~2016年動畫電影非常火爆,但是背後這些作品,十多年才做出來的。導演也不願意做這麼久,也不得已。總體來說,電影動畫片需要4、5年的時間,從故事的概念開始打造。好的現象是,越來越多的人投身進來做動畫,好的作品需要大家有耐心。更多人參與進來才能夠做出好的作品。

    

盧恆宇:就是運氣,是因為前年運氣太好了,《大魚海棠》加《你的名字》10個億了,如果2017年,中國整個電影市場沒有《戰狼》,那也是整個下滑趨勢。


張青:太正常了,看動畫電影市場票房就看單片票房。單片票房達到一定程度,告訴你市場到底有多少人在看動畫電影。中國現在單片票房上限是上升的。還有要清貨,存貨清完了就好了。



動畫電影的衍生品要如何開發?



主持人:雖然過去一年,東方夢工廠沒有推出動畫電影新作,但是我們了解到,整個2017年,《功夫熊貓》一個IP的零售收益達到15億元,是遠超很多動畫電影票房的,對此許總有什麼經驗分享?


許鵬翀:做《功夫熊貓》的時候,有幾個點可以分享一下。電影有一個特點:內容和體驗。我們當時想把內容和體驗儘量多的融合,但是在一些快銷產品上,我們所做的授權不是簡單形象的授權,而是幫助客戶一起把這個內容融合。《功夫熊貓》裡阿寶健康的形象,我們提取一些核心的信息,和客戶做一個聯合的營銷,同時把相應的產品帶給大家。


第二,是抓住電影的特點。我們和阿里做的一個合作,是一個網絡整合,包括開發很多產品,抓住市場的特點,通過網際網路的快速滲透和覆蓋。

    

主持人:奧飛拿下去年動畫電影票房的亞軍和季軍,在動畫電影衍生品方面是如何配合的?奧飛在動畫電影的非票房和票房收益佔比是怎麼樣的?


何德華:首先把業務做好,業務做好只有錦上添花,沒有雪中送炭。我們認為內容是火車頭,相對來說奧飛本身有一個完整的生態,例如衍生品,還有一些新業態的東西。只不過為了把電影配合起來,在電影出來前,我們就會形成這樣一個體系,為電影形成一個很大的放大器。我認為最關鍵是要把內容做好,衍生品是變現和不斷放大IP的過程。



原創題材和借勢IP

哪條才是動畫電影應該走的路?



主持人:皮克斯過去幾年推出了多部續集,有些被評論為吃老本,有些雖然劇情不好但是靠IP衍生品帶來更大的收益,您對此怎麼看?《十萬個冷笑話》還會繼續推出動畫電影嗎?我們怎麼維持IP的生命力


盧恆宇:皮克斯做續集沒有問題,只要觀眾買單,看得熱淚盈眶觀眾也是歡迎的。做新系列,結果拍的跟《恐龍當家》似的沒有意義。不管續集還是新系列電影,觀眾喜歡的道理都是通的。續集電影有基礎在,我做《十萬個冷笑話2》比《十萬個冷笑話1》創新多了,但是也有一定壓力,但是正負力量抵消了,就是做精彩的好看的電影。

    

主持人:追光動畫此前推出的都是原創題材動畫電影,對於原創題材的風險您怎麼看?原創題材要怎麼把握市場脈搏?

    

於洲:原創題材是難度最大的,我們剛開始做電影,挑戰非常大的,追光三部曲之後,到第四部《白蛇前傳》,我們也在策略上做了調整,借用已知的IP,傳統的神話,華人比較親切的故事。後續我們的動畫電影,包括續集,會考慮借力已知IP,包括很強的網文和漫畫。


主持人:合家歡題材是目前國內最有號召力的題材嗎?到底什麼叫合家歡的動畫電影?

    

張青:我們不要用中國式的歸納。合家歡就是大人小孩看了都喜歡,這就是合家歡,你只能針對某一個人群不叫合家歡,普世性的誰都能看,誰都能看得進去的,誰都能感動到的就是合家歡,這是每個動畫電影的最高水準。合家歡題材可以獲得更高票房和更高成就。



技術和營銷在動畫電影中發揮著什麼作用?



主持人:有不少觀眾在稱讚皮克斯、迪士尼的動畫電影畫面好技術好的同時,也會嫌棄我們自己的技術不入流?我們和好萊塢和日本的技術差距真的這麼大嗎?原因在什麼地方?

    

唐昊:觀眾罵不入流,是家長罵孩子,還是鞭策,要在當中找到動力。我覺得確實是應該否定這種說法的,因為現在中國動畫,已經不是不入流了,還是能夠入流的。技術差距是有的,我們這兩年動畫電影有高增長的態勢,市場很活躍。但是在這之前,有十多年的中國動畫的團隊參與國際合作的經驗,也有很多行業內人才的基礎,所以我覺得中國動畫在技術上,還是有一定基礎的。


以《最終幻想》為例,這個動畫在畫質上一直有很好的口碑的,我們是中國的團隊,整個的片子製作方有在美國、有在新加坡、有在印度、在中國的團隊。我覺得其實最終沒有看出來有什麼很大的差距,還是差不多的,這個不能說不入流。


但是差距還是有的。差距在哪裡呢?像我剛才講好萊塢的動畫,他是有一個很強的技術引領性,中國目前還沒有到。我設想一個場景,很多動畫產品都會碰到這樣的事情。我們現在有專門做技術開發的程式設計師,而以前在做開發時,就是老外做什麼樣的效果,我們挪一遍。但現在是找到了一個方法,可以按照一定預算做一件事情,是導演和製片人讓我把某個效果做出來。我們國內的技術正從通用型的,逐步轉向自己主動的開發上來。

    

主持人:一些動畫電影上映前,外界預期並不高,但是通過口碑的發酵會有長線票房收益,那麼怎麼樣用社交媒體來運作電影的口碑營銷?

    

趙充:運作這個詞很好,我個人覺得社交媒體已經成為電影營銷最重要的推廣渠道,我們可以在手機上完成信息獲取到對比決策,再到下單整個過程,包括90%的購票行為是在手機上完成。好的片子都是自來水,大家都要有運作的。哪怕是自來水,也是要把自來水水龍頭擰開,這是我們公司做的事情。我們跟阿里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做電影行業自媒體宣傳平臺,在數據方面,我們首先拿到阿里的消費數據,自身自媒體獲得的數據,可以知道電影消費者是誰,同時匹配相應粉絲的自媒體去推廣。


相關焦點

  • 2018暑期檔動畫票房下滑34.5%,國漫難崛起,低幼向再回主流
    截止8月31日,今年暑期檔共有17部動畫電影登上銀幕,從總體數量上而言,略高於2017年的12部,但總票房收入卻僅有10.7億,同比下滑34.5%,遠低於去年的16.3億總票房,甚至不及《大聖歸來》剛出現的2015年。 而在國產動畫電影數量與去年持平的情況下,國產動畫電影票房也產生了小幅度下滑,同比下降.8.44%,總計4.12億。
  • 《當代電影》|2019年中國動畫電影觀察與分析(上)
    但這一年度整個中國動畫電影的發展狀況究竟怎樣,還存在哪些可能會影響全局的問題,未來將朝什麼方向發展,仍然需要全面盤點和深入分析。根據國家電影局12月31日發布的數據,2019年我國全年共生產電影故事片850部,動畫電影51部;年度總票房為642.66億元,同比增長5.4%。其中國產電影票房411.75億元,同比增長8.65%,市場佔比64.07%。
  • 2017中國動畫電影票房暴跌4成,是進口片太少了嗎?
    當我們開始統計數據,盤點這一整年中國動畫電影市場的表現時,卻發現距離《大聖歸來》10億票房給行業打的「雞血」還不到2年,中國動畫電影票房卻已經開始大起大落。註:本文所有數據統計截止時間為2017年12月27日,即將在12月30日上映的《咕嚕咕嚕美人魚2》和《小貓巴克裡》由於上映時間靠近2018年,所以其票房數據未計算在本文中。
  • 動畫電影2017:回歸調整的一年
    中國動畫電影從2013年起連續四年走高的票房總量,在2017年首次出現了下滑,且同比下降達28.75%,略高於2015年的票房水平。同時,國產動畫的總市場份額也有所下滑,從2016年佔整體動畫電影票房比例33.44%下跌至2017年的27.11%,票房總額為13.29億元。
  • 爆款消失的2018動畫電影,票房貢獻率僅6.8%跌至7年最低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上映的動畫電影一共有65部,總票房突破70億。其中,進口動畫票房為45.5億元,票房佔比65%,主要得益於《瘋狂動物城》、《功夫熊貓3》的帶動,以及票房過3億元的影片數量達到了歷史峰值,共有7部。2017年相較2016年大幅下滑28.75%,但仍然出現了《尋夢環遊記》《神偷奶爸3》兩部10億量級重磅之作。
  • 2017年動畫電影盤點:年度票房總量六年來首次下滑,較去年降低22.87億
    經歷了2016年的爆款頻現,票房成績創下歷史新高后,2017年的動畫電影市場整體降溫。 記者統計,2017年共有62部中外動畫電影登上國內大銀幕,但與2016年持平,但其中有9部是往年動畫電影的重映,新片數量嚴重縮水。
  • 2017年國產動畫電影集體發力 品質口碑不輸進口動畫
    與暑期檔國產影片整體表現相比,國產動畫類型片連續幾年均有不俗表現。2015年暑期檔第一黑馬《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上映62天勁收9.56億票房,成為內地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動畫電影;2016年《大魚海棠》票房也達5億以上,且打破了中國國產動畫首日票房紀錄;而在2017暑假,前有PG-13的《大護法》,後有口碑加持的《玩偶奇兵》,雖票房未達預期,但卻為無數觀望國產動畫發展的動畫人增添了信心。
  • 中國動畫電影2017成績單:總票房近50億元,《尋夢環遊記》佔比23%,僅4部國產票房上億 | 三文娛
    本文作者:Liz2017年末,《咕嚕咕嚕美人魚》和《小貓巴克裡》上映,為2017的票房再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三文娛統計,2017年動畫電影總票房為49.9億元,較2016年減少了20.14億元,同比下滑了28.75%,但與2015年基本持平。
  • 《中國動畫電影發展報告(2017)》首發 26部動畫電影亮相動漫節
    《中國動畫電影發展報告(2017)》首發 26部動畫電影亮相動漫節 娛樂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05月08日 14:48 A-A+   《中國動畫電影發展報告(2017)》正式發布  26日上午,備受業界期待的《中國動畫電影發展報告(2017)》隆重發布。該報告通過對過去一年動畫電影投資製作、內容創作、營銷推廣、發行放映、觀眾消費、非票房收入等全面梳理與分析,把握動畫電影產業的發展脈搏、展望未來發展趨勢。
  • 2018無爆款,中國動畫電影真的進入寒冬了嗎
    自2012年起,中國動畫電影進入增長快車道,2015年《大聖歸來》引起現象級熱度,國人對於高品質動畫電影的熱情空前盛大,那個暑期檔「大聖」火爆全國,連一個小小的大聖公仔都成為給親朋好友贈禮的首選。2016年《瘋狂動物城》將票房提升至15億,再次證明動畫電影的消費者不止是兒童和青少年。2017年的《尋夢環遊記》和《神偷奶爸3》依然是火爆全民的現象級動畫電影。
  • 2018年131部國產動畫電影立項,有這幾大特徵|三文娛
    這三大特點在下半年依然適用,但在下半年,系列作品立項明顯增多。1月22日,國家新聞出版總局發布2018年12月(下旬)全國電影劇本(梗概)備案、立項公式通知。至此,全年電影備案、立項全部公示。三文娛整理了2018年12個月的完整備案和立項公示列表,發現,2018年共有131部國產動畫電影立項,創三年最低 —— 2017年有159部,2016年則高達182部。
  • 【新觀察】動畫電影2017:回歸調整的一年
    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發布的數據,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同比增長13.45%,具體到動畫電影領域,可以發現總票房有明顯縮水的現象(見表二):從2013年起連續4年走高的票房總量在2017年首次出現下滑,且同比下降達28.75%,略高於2015年的總票房水平;國產動畫佔票房總額的比例也有所下滑,從2016年的33.44%下跌至2017年的27.11%,票房總額為13.29億元
  • 中國動畫電影的2018:已有5部票房上億,近50%票房不足千萬 | 三文娛
    加上三文娛統計的,截至12月11日國內下映和在映的34部國產動畫電影,2018年在中國上映的動畫電影數量或超過69部。12月20日,三文娛2018年ACGN峰會就要在北京要舉辦。這場活動,會聚集全國各地的動畫人。在當前行業氛圍緊張、業內多探討出路的背景下,要提出適當的會議議題,給行業未來發展做些有意義的事,並不輕鬆。
  • 2018年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動畫電影呢?
    ,很多小夥伴就問wuhu君了,那在2018年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動畫電影呢?這一期,wuhu君就來和大家介紹一下,不過開始前,wuhu君先告訴一下去年動畫市場的情況。截至12月25日,2017年中國動畫電影市場票房總量為47.17億元,同比下滑32.7%,是2012年以來首度下滑。
  • 2017口碑動畫電影!2018寒假即將播出的大作動畫電影
    本周給大家帶來的宅基盤點是2017年的口碑動畫電影的排行,還有就是2018年寒假即將播出的那些大作動畫電影,讓小宅基帶著大家溫習一下這幾部在2017年引起熱議的動畫電影吧!聲之形評分:6.8類型:校園/劇情如果聲音有形狀,那一定是我喜歡你的樣子。
  • 觀察丨動畫電影2017:回歸調整的一年!
    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發布的數據,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同比增長13.45%,具體到動畫電影領域,可以發現總票房有明顯縮水的現象(見表二):從2013年起連續4年走高的票房總量在2017年首次出現下滑,且同比下降達28.75%,略高於2015年的總票房水平;國產動畫佔票房總額的比例也有所下滑,從2016年的33.44%下跌至2017年的27.11%,票房總額為13.29億元
  • 回顧2017年動畫電影市場,會發現《大世界》票房撲街的命運早已註定
    文創資訊認為,這並不是電影本身的問題,而是因為這部電影不符合中國觀眾的觀影口味。回顧過去一年的動畫電影市場,或許我們能夠從中發現答案。剛剛過去的2017年,雖然全國電影總票房再攀新高,但動畫電影總票房有明顯的縮水跡象。2017年,中國動畫電影市場總票房為49.9億,較去年的70.04億下跌28.75%。其中,10部動畫電影票房過億,進口片佔據了6席,國產片佔據4席。
  • 【動漫】2018年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動畫電影呢?
    文章來源:    wuhu動畫人空間截至12月25日,2017年中國動畫電影市場票房總量為47.17
  • CCG EXPO 2017高峰論壇電影 票房低潮之下,動畫電影想說……
    經歷了2016年國產大片的輪番上映、市場繁榮,2017年的中國電影市場整體票房對比往年同期卻有了大幅下降
  • 中國動畫電影的2018:已有5部票房上億,近50%票房不足千萬
    距離距離2019年還有20天,期間已知定檔播出的動畫電影有8部。加上三文娛統計的,截至12月11日國內下映和在映的34部國產動畫電影,2018年在中國上映的動畫電影數量或超過69部。12月20日,三文娛2018年ACGN峰會就要在北京要舉辦。這場活動,會聚集全國各地的動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