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想要「斷舍離」的人發現,自己抽屜裡攢了一堆舊手機,卻不知該如何處置。「交給網上回收平臺或者當普通垃圾扔掉都不放心,就怕手機裡的敏感信息被洩露。」消費者的後顧之憂,折射出近年來二手手機回收的痛點和困局。
根據工信部此前公布的數據,今年全國報廢手機預計達到4.99億部,而隨著5G網絡普及,2020年或將成為史上淘汰手機最瘋狂的一年。業界預測,我國已經沉積了約10億部廢舊手機,這些有著巨大資源回收價值的閒置手機,能否擺脫家中「沉睡」的命運?
痛點
賣閒置手機屢「被砍價」
半個月前,市民丁先生在一家閒置物品交易平臺上發布了一臺閒置手機,可一個星期後,他就後悔了。
「前前後後三四十個人跟我聊,大部分是出價很低的黃牛,真正有誠意的買家非常少,我還得一一私信回復,很費時間。」丁先生抱怨。
最終,好不容易與一位買家談妥,丁先生將手機寄出。然而,寄出去一周後,對方留言說手機有問題,要求丁先生降價並退差價。「一張嘴就想砍一半價格,太離譜了,我能同意嗎?」丁先生同意退貨後發現,手機原來的屏幕已經被對方給換掉了。
「以後再也不賣閒置手機了,要麼給別人用,要麼就擱著吧。」丁先生無奈感嘆。
丁先生的經歷絕非個例。為了避開個人與個人直接交易的C2C二手交易平臺上這類惡意議價,一些消費者嘗試把自己的手機交給愛回收、回收寶等C2B類二手手機回收平臺。
然而記者發現,在網際網路投訴平臺黑貓上,一年時間內,關於這類線上回收平臺的投訴達數百條。「線下門店與線上估價差價大」、「故意壓低價格」等投訴是消費者最主要的抱怨。
除了壓價、議價等困擾,隱私問題也是不少消費者寧願讓舊手機「吃土」也不願拿去回收的原因。新手機到貨,換下的舊手機隨手放進抽屜裡,成了無數人的習慣性動作。對個人來說,一年或許只換一次手機,這樣低頻的需求使得他們在麻煩、不信任等一系列痛點面前,不願邁出把手機交給二手回收商的第一步。
據艾媒諮詢統計,國內用戶對在線二手交易的滿意度普遍不高,約7.8分左右,其中「壓價」等是引發用戶不滿的直接原因。
專家
標準追不上行業發展
「可能你覺得自己的屏幕沒有劃痕,可實際到貨之後設備在回收企業的強光照射燈下的確有劃痕,所以估價和實際回收價格之間就出現了落差。」對於投訴平臺上屢見不鮮的「壓價」投訴和不少消費者感到苦惱的「議價」風險,一位二手手機回收資深從業人士解釋。
不僅是同一家平臺上會出現預估價與實際回收價格落差大的問題,不同平臺之間的回收價格也參差不齊。
記者嘗試在愛回收、回收寶、閃回收等線上平臺登記回收一二手蘋果手機,在錄入真實信息的前提下,記者發現同一部手機在幾家線上平臺的預估回收「差價」可達近300元。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億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分析,目前二手數碼產品回收領域並沒有一套標準的價值評估體系,即使要建立該體系難度也將超乎想像,因「數碼產品更新換代快,且隨品牌不同,廠家提供的外觀、配置方案大不相同,很難界定孰好孰壞。」
相關行業政策的不完善,也是阻礙手機回收的一大難題。以隱私信息處理為例,記者採訪了多家回收平臺,在隱私信息清除方法這一項上,有的平臺稱自己採用先進的數據擦除技術。有的平臺則稱,行業裡仍然主要採用人工多次格式化的手動清除方式。所謂的先進刪除技術並未在行業裡普遍應用。另外記者了解到,二手手機行業按照規範嚴格的質檢標準,需要對機器進行50個以上的項目檢測,勢必將耗費大量的人工成本,這也成為整個二手手機行業的效率與成本瓶頸所在。不過隨著AI等智能技術發展,二手手機回收行業也有望進一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商家
實體回收網點成本高
由於在純線上的回收方式中,消費者關於壓價、議價的投訴多、疑慮多,線上起家的回收平臺不得不走到線下,通過「面對面」的方式打消這些疑慮,培養大眾對手機回收的接受程度。
「只要稍後我用質檢軟體檢測完通話、攝像頭這幾個關鍵功能沒什麼問題,您到手的價格跟估價就一模一樣,請放心。」記者來到位於海澱區翠微商場的一處愛回收線下網點,工作人員說道。相比於線上估價、寄出手機、獲得實際回收款這個線上回收鏈條,來網點進行當面溝通和簡單估價後,工作人員現場通過設備進行質檢後,消費者就能直接拿到錢款。
不過,儘管「從線上到線下」的新零售玩法在回收平臺中逐漸流行,實體回收網點也面臨成本居高不下等問題。業內人士分析,一家小規模的線下回收實體店,整體店鋪運營成本在3萬左右,一次性硬體投入7萬左右,月均成本萬元左右。門店月成本萬元對於商場內的零售或餐飲品牌來說可能是九牛一毛,但對於以電子產品回收為主營業務的回收平臺來說,則需要足夠多的交易量才能分攤掉門店成本。
然而,實際運營中,現有運營方式下的實體門店並未發揮足夠的作用。「正常情況下一個商場門店的任務是一個月回收額30萬到45萬,但實際目前門店回收量並不高,基本還是靠線上導流回實體店。」一位行業內部人士透露。
記者在愛回收翠微門店逗留的1個小時內,來諮詢回收手機的顧客僅有記者一人,「逛街順便拿手機來回收的客人的確不多,這兒主要是接我們線上平臺的訂單。」
支招
怎麼回收手機
最划算?
「您的手機目前估價1610元,下周預計跌價63元。」在多家手機回收平臺上,記者發現,當消費者根據自己的手機情況提交信息並估價後,在平臺給出的出價頁面上,都會出現類似這樣的字眼。
一位回收平臺的線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平臺上為消費者開出的回收價格通常以周為單位更新估價,「如果你周日和第二天周一拿著同一個手機來回收,周日比周一拿到的報價和最終回收價格可能多出好幾十塊。」
估嗎平臺相關負責人則提醒,「習慣把舊手機放進抽屜的消費者,可千萬別把閒置手機放進抽屜,時間長了連開機都開不了。光是能開機這一項,就能讓你的手機回收價格高不少。」此外,將手機寄出前提前解鎖密碼、使用手機時用上保護膜和手機殼,都能提高未來手機「退休」時送去回收的價格。
此外,如果通過純線上寄出手機的方式回收一部手機,為確認手機是否曾經有進水和拆修等情況,回收平臺的工作人員通常會打開手機後蓋進行檢測。而如果在質檢後對價格不滿,要求取消訂單,收回的手機則可能從「未拆機」變成「拆機過」而影響下一次回收的價格。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孫奇茹
流程編輯:洪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