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湧子
三月,萬物復甦,草長鶯飛。進入文明道德月,五日,也是向雷鋒同志題詞學習的紀念日。
午後,回家路上。各種車輛穿梭於城市道路上,其中不乏計程車,他們用特別車身綠,在浩瀚的城市中提供出行的方便。而遂州涪江大地,街頭巷尾,紛紛熱議的哥勇救輕生女子,英雄獻身的故事。
的哥一族,出租司機的暱稱。他們由下崗失業、進城務工群體組成,在繁華的街市,為了養家餬口,不分白日晝夜,四季更替,整日在街頭巷尾不倦奔波。所從事的職業,隨時與來自天南地北的人打交道,賺得的錢用於家庭的生活開支,時而還會受到刁蠻顧客白眼或詈罵。曾一時期,部分的哥也漸漸怒懟野蠻了,也宰客、甩客、拒載了……不顧交通法規,時不時超速,闖紅燈、喝酒打牌,態度粗暴。的哥聲譽名落千丈,同社會文明出行格格不相如,似乎變得遠離冷漠的人群了。
我對的哥同樣持有異同觀點。但在乙亥年進入春天之際,接連發生系列的事件,由衷改變了對他們的看法,他們演繹的可歌可泣動人事跡,促使我再現這初衷。2月15日凌晨,川中紅土地遂州。百裡之外射洪,還沉醉在新春萬家團圓祥和濃濃氣氛中。的哥尹德洪,凌晨駕車途徑涪江六橋時,突遇一女子跳河輕生。驀然見到有人跳江,正在送客人的他,立即剎車!毅然的、沒有絲毫猶豫的,做出了最果敢、最堅定抉擇,不顧江水寒冷刺骨,拼命向水中沉浮的身影遊去,在滔滔江中勇敢救起自尋短見的女子,女子成功送到了岸上……而他,再也沒活著走上岸來。步入中年的尹德洪慷慨悲壯的結束人生之旅,演繹了一曲盪氣迴腸的英雄讚歌!
浩浩涪江作證,他的離開掀起陣陣讚譽的熱潮。他的壯舉,紛紛被中、省、市主媒體轉載報導,引爆了網友的點讚;他的精神,感動這座城,感動遂寧,感動巴蜀,感動神州大地!周邊地市州愛心群眾和同行代表紛紛自發前往殯儀館弔唁,看望慰問其家屬。遺體告別儀式上,市委書記邵革軍親赴射洪慰問尹德洪家人,縣委書記蔣喻新致悼詞。數日後,他被追授予"射洪縣見義勇為公民""遂寧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的榮譽稱號。承載著洪城涪江動人的可喜可悲好兒郎,也將經久傳唱……
涪江,進入鬥城繞了一個圈。依西山而行,沿岸依山傍水,綠水成蔭,孕育船山城區幸福的兒女;近百載歷史渠河,是遂州人的驕傲,在不同時期發揮不同作用,滋潤這方熱土。一月後。同日傍晚,天空陰沉沉的,細雨霏霏,渠河水奔流湍急;城區公園橋下,準備交班回家的哥唐超,正在等待紅綠燈通行。突然聽到旁邊有人大聲疾呼:"河裡有個女孩落水!快來救人啊!快救命啊!"…… ……
唐超聽到急促的驚呼聲,毫不猶豫地衝出車門,賡即脫掉外套,奮不顧身跳下冰冷刺骨河水,向著小女孩方向拼命遊去。此時,網約車的哥黃曉洪路過見此情景,也猛然剎住車!縱然躍入水中參與救人,兩人一前一後奮力向河中心的女孩遊去。由於河水流速湍急,唐超幾經周折,力不從心,依然咬牙堅持著。拼盡全身力氣把落水女孩推向黃曉洪,讓他順利地抓住了她的手,並慢慢地往岸邊遊。隨後,他再無一絲力氣支撐疲憊的身軀,漸漸地被無情湍急的江水吞噬,無奈沉入了水下失去蹤影。幸運的是被救女孩同黃曉洪在眾人的協助下平安上岸。
夜更深,細雨如注。多方搜救人員,沿江展開全方位搜尋,再也沒有看到年輕的哥唐超站起的英俊身影。這個夜晚,涪江在雨中上演催人淚下生死接力。在回家途中,又失去了一位好兒子、好父親、好丈夫、好司機。
汽笛喇叭鳴鳴,一杯酒,一束花,祭奠對英雄唐超的哀思。英雄壯舉,震撼人心!數日間,市城區內公交車、計程車的車頭、車身、車頂的LED,都顯示著"英雄的哥唐超一路走好" ……
這一天青山不語,蒼天流淚! 綠水長歌! 唐超的英雄壯舉將化作對大地深深的眷戀。為他人的幸福,用火熱的心溫暖了涪江春水,流遍遂州大地!英魂化為春風,滌蕩世間人心!用生命詮釋人性光輝,讓我們感受到了人間大義、世間真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傳承接力,是時代所揚勢的新風正氣,是無私無愛的無言讚歌,是彰顯正義永久大愛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這一季,在遂寧涪江。的哥勇救落水輕生者還曾發生過佳話,但他們都成功安全回到家,冰冷的江水亦似乎柔情似水。他、他們也許在遇見危難時刻,奮不顧身的一"跳";瞬間,腦海中也想到了,家中親人正盼望他們回家,而義不容辭的作出抉擇,又是何等慷慨的豪邁壯舉?而英雄的兩位好的哥,卻靜靜離開我們,我們深深道一聲安息吧!你們綻放的大愛精神,詮釋生與死的偉大光榮,彰顯正義與勇敢。正是弘揚民族的一曲曲的英勇讚歌。那道道行走城市星空的綠,所劃出的一道璀璨斑斕的美景,也變得更加可愛起來。
2019.05
【作者簡介】
王勇、筆名湧子,現遂寧市船山區德勝社區黨委書記,系國際詩詞協會會員、中國散文網協會會員、四川省科技新聞學會理事、《四川科教通訊》雜誌副主編,《芙蓉國文匯》《文學與藝術》籤約作家、優秀作家;遂寧市作協會員、船山區作協會員、船山區曲協副主席。其作品先後在《遂寧日報》《遂寧晚刊》《川中文學》《四川科教通訊》《蜀本》《宜賓日報》《甘孜日報》以及新媒、網媒等上發表,數篇作品被國家大型叢書收錄;《千年鐵索紅色瀘定》散文獲建國70周年全國徵文比賽銅獎,報告文學《梨園情懷》獲遂寧市徵文比賽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