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線下相親、渴望網絡奔現,年輕人想要怎樣談一場戀愛?

2021-02-23 懂懂筆記

文 | 左岸   編輯 | 秦言


「回來嗎?疫情應該沒什麼問題了,最好還是回來吧。」

明明之前已經拒絕了好幾次,但2月10日(大年29)晚上,小徐的媽媽依然打電話過來詢問計劃在上海過年的兒子能不能回老家,畢竟江蘇泰州距離上海只需要三個小時的高鐵車程。

小徐沒有猶豫,依然決定留在上海過年。因為相比回家的親情暖意,他更恐懼爸媽過年期間給他安排的滿滿檔期:「本來是在猶豫的,但聽我媽說又給我安排了好幾波相親,還是不回去了。」

這屆年輕人面臨的催婚壓力究竟有多大?根據情人節當天某支付平臺發布的「春節三天搜索數據統計」顯示,結婚、搓澡和失眠成為大家春節最愛搜的三個詞。結婚高居首位,可見當下網民特別是年輕人對婚姻的糾結以及春節期間催婚的壓力。

就在春節之前,那些討論原地過年的聲音中,「催婚、相親、比收入」都是最常見的高頻詞。可見,現在的年輕人似乎並不願意接受家裡精心安排的面試相親。莫非是這代年輕人都佛系了嗎?顯然不是,大年初三情人節那天,無數單身的年輕人已經在朋友圈紛紛自嘲「單身狗」了。

在春節期間還有一件有意思的事兒——在年輕人抗拒回家線下相親的同時,某些理財平臺居然成了網際網路的「相親角」。

春節期間,很多90後年輕人在某寶理財社區發布了自己的信息,試圖找到適合自己的另一半。對此,平臺官方還特地做出回應稱:理財和相親一樣,最重要的是保持腦瓜子冷靜。一是要擦亮雙眼學會識別風險;二是要尋找最適合自己的;三是認準後要懂得做時間的朋友,耐心持有。

這樣的「網際網路相親角」並不是什麼令人意外的事情,網際網路社區跳出原有的內容成為用戶們的「相親角」,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兒。

在虎撲、貼吧、豆瓣、脈脈、知乎以及網易雲、B站的留言區,我們都曾看到過很多年輕用戶留下自己的大致信息甚至照片,來尋找心儀的另一半。微博、微信群、朋友圈裡的「單身狗」、「渴望戀愛」表情包,更是換了一茬又一茬,畢竟有人的地方才是社區,而跟自己同在一個社區一個頻道裡的網友,往往更有可能和自己有著相同的興趣愛好。

一邊是線上的主動出擊,一邊是線下的糾結抗拒,年輕人對於戀愛或者相親的態度差距是巨大的。

對於相親或者說交友而言,經歷過數次線下相親的小徐相當有發言權。27歲的他如今在上海某知名遊戲公司擔任設計一職。從去年春節開始,他的父母就陸續為他安排線下相親,去年的春節7天長假內共安排了三場相親,年中還鄭重安排了一次,令他不得不請假回家。

對於這種父母安排的「面試」相親,小徐起初的態度並沒有那麼抗拒,雖然他並不希望父母過度幹涉自己的感情生活,但由於老娘的的不斷苦勸令他曾一度有試一試的心態。但幾次嘗試後,他抗拒的態度也變得堅決無比。

「坐下後那一刻的尷尬,相信很多人都體會過,而且最重要的是,雙方父母在安排相親時會按照他們的標準、喜好來介紹,那種感覺不像是在為了戀愛交流,而是在面試。」

在安排相親的親友眼中,在各大城市某某公園的相親角中,性格、長相、身材、收入、車房、家庭背景...這些都是一個單身人士可量化的數據,這些因素也常被用來衡量一個年輕人是否優秀。

但對於很多人而言,感情都不是一件可以量化的事兒,特別是那些追求個性解放、自我意識極強的年輕人而言,他們更不喜歡被束縛在各種條條框框中,在特定、已有的選擇裡被迫做出選擇。

在遼寧瀋陽工作的27歲女生小楊看來,儘管大學畢業已將近5年,自己也早已工作並租住公寓獨立生活了,但對戀愛甚至結婚,她依然沒有危機感。每到情人節的時候,她依然會發一個「單身狗」的朋友圈來調侃一下自己。

但她的父母並不這麼認為,小楊表示:「家裡長輩們的觀念轉變速度很難想像,別說上高中了,上大學時都強烈表示不允許處對象,結果一畢業就恨不得你馬上結婚。去年初開始他們就醞釀好幾次相親活動了,結果被我全部拒絕。」

年輕人拒絕線下相親,那麼他們的線上婚戀模式又會呈現怎樣的變化?

網際網路的風口一個接一個,但社交始終是永不過時的——從QQ到微信、陌陌、探探甚至快手、抖音以及前不久火爆全球的Clubhouse都是如此。

而在社交這個大盤子下,也衍生出無數細分的垂直領域,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聲音社交、圖片社交等等,在這其中婚戀則是經久不衰的存在。這裡面包括最初傳統的婚戀平臺如世紀佳緣、百合網、伊對,以及映客孵化的對緣、抖音孵化的紅娘直播、快手的相親直播等等。

各種垂直婚戀應用不斷湧現的背後,是整個婚戀市場持續擴大的規模和商機。

根據觀研天下數據顯示,國內網絡婚戀交友行業市場規模已從2015年的31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57億元;2019年國內網絡婚戀滲透率為54%,同比提升5%;預計2021年網絡婚戀市場將保持穩定增長,總營收超70億元,滲透率將進一步提升。

但是,諸如世紀佳緣、百合網等傳統的垂直婚戀應用雖然在形式和技術上有所改進,無奈這類垂直婚戀應用在某種意義上仍是傳統線下相親的線上化。平臺的用戶能夠接觸到一些「潛在目標」,但對於更多用戶而言,那種「面試」版的感覺依然存在。

另外,這種垂直婚戀平臺大多伴隨著高額的附加費用,想要接觸到更多可能的對象,就要花費更多資金購買相應的增值服務。目前主流婚戀應用上想要和配對對象進一步聊天,費用基本都在500元左右,如果需要平臺提供專業紅娘服務,單次的價格可能要在4位數。

這種價格真心不便宜,更重要的是很多時候並不能為求偶者提供滿意的服務。因此,更多年輕人願意在自己鍾意且喜歡的網際網路社區裡搞一場網絡奔現。

深圳的程式設計師張亞玲,春節前就在虎撲發了一個求交友帖子,雖然是女孩子,但平時喜歡籃球和遊戲的她也是虎撲的忠實用戶。帖子發出之後居然得到了不少用戶的回應,雖然大部分都是圍觀群眾,但還是有不少潛在的「可能」。

對於29歲的張亞玲而言,被催婚已經是她的生活常態,但一邊是996的繁忙工作(沒有時間去進行工作外的社交),一方面是自己相對較真的性格難以接受父母的安排,所以她才會在虎撲上發布交友貼。

「外界對於虎撲的認知更多是直男吧,認為平臺的用戶都是鋼鐵直男,其實大部分用戶的價值觀還是很正的。」張亞玲表示,對於喜歡籃球和遊戲的她而言,那些男生和自己會有相近的興趣愛好,共同語言也會多一些,「我不希望自己下班回家之後和另一半都是各玩各的,還是希望多一些交流。」

張亞玲只是一個個體,但她的話語也代表了很多年輕用戶目前對於戀愛甚至結婚的態度——同樣的價值觀、相同的興趣愛好、更多的共同語言...

包括那些在理財社區發交友貼的網友們同樣如此,只是他們選擇的社區不同罷了。

同時,如今更多垂直類網際網路社區、算法驅動的社交(泛娛樂)平臺,也在做著類似的事情,將這些「同類目」用戶聚集在一起,在產生更多的話題以及社區活躍度同時,促進「婚戀的可能」。

從本質上來看,這些擁有相同興趣愛好的網際網路社區終將打破傳統婚戀市場的信息錯配和不對稱,從而提升用戶體驗、滿足用戶需求。因為未來年輕人的婚戀目標不是「收入、房產、薪酬、學歷」等指標,而是興趣愛好和共同語言。所以社區類平臺在聚集用戶的同時,才會成為更多年輕人尋求網絡奔現的最優選。

【結束語】

一邊是拒絕傳統的相親模式,一邊是線上主動追求脫單,當代年輕人追求個性、追求自我的特點,在戀愛的選擇上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當下各種推薦算法為主的網際網路平臺也為年輕人提供了這種可能。

一切事物都有兩面性,從垂直婚戀網站和應用誕生的那一刻起,各種「殺豬盤」、「割韭菜」的負面例子也在不斷出現,網際網路社區同樣有著這些隱患,包括虛假身份、虛假狀態等更是屢見不鮮。所以在追求愛情時,任何人都要提高風險意識,提升甄別能力,唯有「何當一一窮真偽」,才能「千裡姻緣一線牽」。

相關焦點

  • 網絡「奔現師」為啥火了?
    而且,隨著社畜和宅男(宅女)的流行,網絡「奔現師」的職業正在逐漸興起…… 「我猜這都是小年輕們網聊、網戀,好奇之下想驗證一下對方,是否為自己心中的理想型,我們舉手之勞,也是為了好評,一般都不會拒絕的。」一位從業五年的外賣小哥透露,類似的「要求」,有時一個月就能遇到一兩次。
  • 一個30歲男人相親的無奈:沒談過戀愛被女人嘲笑,談過卻被嫌棄
    有時,我們渴望早點成家,可又苦於沒有對象,只是自己一廂情願罷了,但在通往婚姻的路上,我們雖然有過失望,但未曾放棄過,相信該來的都會來。結婚晚也未必是一件壞事,有些人註定緣分來得遲些,雖然要忍受慢慢長夜,無限孤獨,但等到的是真心愛的人。
  • 送禮物求「守護」,聊再好也難「奔現」,「雲相親」讓我大開眼界
    一種「雲相親」方式 ,解決了線下門店較高的房租成本,也規避了部分運營風險,成為巨頭婚戀網站快速打開三線以下城市市場的最佳方式。在家無聊的我,抱著一點好奇,註冊了某婚戀網站新上線的雲相親APP,體驗了一把「雲相親」。
  • 20歲小夥網絡奔現被40歲阿姨當場撕扯內衣:阿姨,我們不合適!
    網戀這個領域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每個人都渴望擁有一段美好的戀情。在現在網絡發達的今天,通過各種社交平臺來發展戀愛關係已經成為了很多人尋找另一半的方式。但是由於網戀畢竟不是兩個人知根知底的交流,而是通過設備進行遠距離溝通,這樣就會存在很大的危險性,一不小心就會上當受騙。
  •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談個戀愛那麼難?
    談過幾次戀愛,談了多久,現在的空窗期又是多久?最近一次談戀愛是什麼感覺? 以上是目前很多年輕人在愛情裡遇到的問題,分手原因各有千秋。不合適、性格不合、被劈腿、遇到瓶頸期…… 很多年輕人嚮往愛情,可是一旦遇到愛情又不能長久在一起,這就是矛盾之處。分開後覺得路邊情侶撒嬌自己也想要,朋友看電影是兩人同行,自己一個人就很落寂。
  • 「大不了去相親」
    明星和素人們在節目組的安排下相親、約會。金晨給張繼科第一印象只打了60分,金沙最後拒絕了小自己11歲的盛況,「女兒們」對節目組安排的對象似乎都不來電。遇到的種種狀況也像極了相親的我們。說實話,對於相親,不說經驗豐富,但也算耳濡目染。
  • 【城緣相親】11.11光棍節,就要脫單!@單身男女,來一場3天的甜甜戀愛!
    想要愛情,可卻連個目標都沒有,有什麼用呢?請你拒絕宅家!  我 要 帶 你 去 脫 單  趕快聯繫紅娘報名參加吧!  上期線上CP活動精彩回顧    幫你快速「鎖住」身邊的緣分  多位優質單身任你挑選  如果你還是單身,如果你渴望脫單  那麼快來吧 !
  • 乾貨 如何跟粉絲談一場戀愛?奔波兒灞與灞波兒奔線上分享!
    昨天晚上直通社籌備已久的奔波兒灞與灞波兒奔線上分享會如期而至,近兩千名從事新媒體的小夥伴們在線同步收聽了奔波兒灞與灞波兒奔主創人王澤瑾老師磁性聲線的演講
  • 北京社交俱樂部,線下交友平臺有哪些?線下相親活動,北京線下相親會
    單身在北京,是種怎樣的體驗?
  • 年輕人熱衷「虛擬戀人」 付費談場半小時的戀愛?
    來源:中新經緯年輕人熱衷「虛擬戀人」,付費談場半小時的戀愛?半月談記者 鄔慧穎 顏之宏花費一定數額的金錢,就可以談一場短至半小時,長至一年的戀愛,你試過嗎?今年以來,作為一項有償情感體驗類服務,「虛擬戀人」出現在各類網絡平臺,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半月談記者採訪發現,「虛擬戀人」正成為當下不少青年熱衷的網絡消費方向之一。然而,甜甜的戀愛之下潛藏多重風險。「虛擬戀人」日益盛行在部分網購平臺,以「虛擬戀人」等關鍵詞搜索,並不能找到相關商品。
  • 有緣網發布《後疫情時代大眾婚戀觀報告》,年輕人嚮往婚姻,渴望但...
    年輕人嚮往婚姻,渴望但更慎重近年來,年輕人抗拒婚姻、結婚率低話題常見於媒體報導中,而在各口徑的統計數據中,適婚人群結婚率低、結婚率高也多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事實中是這樣嗎?今年5月,有緣網發布的《「後浪」婚戀觀報告》顯示,年輕人從主觀上並不抗拒婚姻,且超過70%的受訪對象認為30歲時進入婚姻的最佳年齡。
  • 年輕人何止不想結婚,有人連戀愛都不想談了
    聯合早報曾報導,截止2015年,中國單身男女人數已近2億,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如今有超過5800萬人一個人生活,其中20歲到39歲的年輕獨居戶接近2000萬人。國家統計局的《中國統計年鑑2017》也顯示,2016年一人戶家庭佔據家庭戶總數的14%。
  • 28歲姑娘的無奈:得知我談過三段戀愛,相親男生自稱「接盤俠」
    當然,她說的第一次相親,指的是通過家裡親戚介紹,其實朋友介紹的人她也相親過3個,過程比較順利,總體比較愉快。她後來和一個談過戀愛,另外兩個也成為朋友關係。只是,這段戀愛沒有走到最後,最後因為兩個人都比較倔強而最終分開,在一起挺累的,她說。
  • 疫情中的他們渴望結婚,「網上相親」在日本流行
    共同社稱,LMO等婚介公司往往以小組視頻會議的形式為網絡相親開場,主持人先講笑話活躍氣氛,等人們都放鬆下來,再幫助他們做自我介紹,並及時拋出問題引導對話,比如,你在家過得如何,你想像中的婚後生活是怎樣的,你有什麼夢想。隨後,網絡相親參與者轉入一對一私聊,花幾分鐘依次和所有相親對象聊天。    就這樣,中西一典和綾子在網上見了3次面。
  • 相親男和我「戀愛」又疏遠,莫非當我是「備胎」?
    我對生活的態度也不像個年輕人那麼有激情,感覺自己特別像個老年人。不過,看到別人戀愛時甜蜜的樣子,我也很羨慕,卻遇不到自己喜歡的男生,所以也很苦惱。  生活單一,期待遇到心儀男孩   說來還真是有些不好意思,我從未談過戀愛,應該說沒真正談過戀愛,所以我挺期待愛情的。本以為能碰到讓自己心動的男生,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發現概率太低,便不強求。
  • 談一場5200包月的戀愛是什麼樣的體驗?
    。「網絡女友定製」‍!甚至是過年應付父母的催婚,七大姑八大媽的碎碎念,也是小事一樁。 出租女友,給你爸媽一個人美聲甜,知書達理,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滿分兒媳。爹媽心情好封個萬把塊的大紅包,還能白嫖。
  • 「別談一場假戀愛.」
    誰料話音剛落,她有些落寞地說出口,「其實,我覺得自己談了一場假戀愛」。大學英語四六級報名的那天,網絡異常卡頓,我們每個人都定了鬧鐘,提前蹲點生怕搶不到,直到過去了兩個小時,我們才都報名完成。長舒一口氣後發現小筍還在對著電腦幫男朋友報名。然而報名人數實在太多,這樣下去恐怕又得等兩個小時,於是小筍打電話叫男朋友,誰知道電話那頭竟然還在呼呼大睡,絲毫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 看一款手遊如何創造全民奔現的狂歡
    隨著遊戲的驚喜揭幕,「奔現」這個詞席捲了大街小巷,在市場中掀起了一場矚目的social風暴。「奔現」是指在網絡中認識的兩個人由虛擬走向現實發展,延續破除介質阻隔,將遊戲的強社交屬性發揮極致的理念,729天下奔現節應運而生。此次奔現節的主題是「上天安排我們見面」,主題的提出就是對玩家和大眾社交需求的一種深刻洞察。
  • 95後的「佛系」婚戀觀:戀愛和婚姻是兩碼事,但都沒switch重要?
    工體附近的夜店一家接著一家,24小時的書店,遍地開花的咖啡店……年輕人在這裡有太多可消遣的方式。「沒必要談戀愛」是生活在一線城市裡的大部分95後們共同的情感狀態,大家平常並不會關心彼此的感情生活,反倒會分享喜歡的餐廳、熱門的遊戲和淘寶購物車。小楓在大學時談過一場戀愛,她知曉所謂愛情的心動是什麼感覺,但在有貓、有朋友、有樂子的生活中,她不認為這是必須的。
  • 每晚有上百萬人在雲相親,認真的那種 | 深氪
    殺馬特燙染造型、玫瑰色大紅唇、「等風等雨就等你」的復古頭像、帶女嘉賓「到月亮上去」的魔幻特效……這是在線視頻相親用戶的典型畫風。  也有線上線下結合的。遼寧葫蘆島某廣場,一場戶外直播正在進行。道具很簡單,一張白色方桌上插一面「相親」大紅旗,5點到8點走,趕趟兒似的,十來個穿著螢光色相親⻢甲的男女嘉賓就開始輪番上場、自我介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