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網發布《後疫情時代大眾婚戀觀報告》,年輕人嚮往婚姻,渴望但...

2020-12-24 手機鳳凰網

2020年的疫情打亂了整個世界,雖然中國社會的正常發展節奏已經全面恢復,但受到大半年疫情生活的影響,國人的不少社會觀念和生活習慣都發生了變化,在後疫情時代呈現出諸多表象。今年初,有緣網發布了《疫情下的大眾情感洞察》,深入剖析了疫情下的大眾情感生活,經歷疫情之後,大眾的情感生活和婚戀觀念又發生了怎麼樣的變化,《後疫情時代大眾婚戀觀報告》的發布則向公眾展示了時下年輕大眾新的情感剖面。

年輕人嚮往婚姻,渴望但更慎重

近年來,年輕人抗拒婚姻、結婚率低話題常見於媒體報導中,而在各口徑的統計數據中,適婚人群結婚率低、結婚率高也多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事實中是這樣嗎?今年5月,有緣網發布的《「後浪」婚戀觀報告》顯示,年輕人從主觀上並不抗拒婚姻,且超過70%的受訪對象認為30歲時進入婚姻的最佳年齡。但同時,超八成的受訪人群拒絕為了結婚而結婚,這也可能是出現目前年輕人不愛結婚表象的原因。

據有緣網《後疫情時代大眾婚戀觀報告》數據顯示,超過七成的受訪人群表示嚮往婚姻,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有一定的婚姻焦慮,其中有約20%的受訪者認為自身的婚姻焦慮較大程度受到疫情的影響。有緣網兩性情感研究院資深情感導師李宏超表示,在疫情這種大災大難前,以情感為紐帶的家庭關係具有更大的抗風險能力,能夠為家庭的個體提供更多安全感,而在當前中國社會的家庭結構而言,婚姻關係仍然是最緊密的家庭關係。

雖然渴望婚姻,但當代年輕人對於進入婚姻更加的慎重,據有緣網報告數據顯示,當代適婚人群呈現出急於快速確認戀愛關係但傾向延長試婚周期的情況。

在傳統的以婚戀為前提的交友關係中,「235」曾一度為主流,即相識2個月確認戀愛關係、3個月嘗試婚前同居、5個月步入婚姻。但在《後疫情時代大眾婚戀觀報告》的調研中,75.3%的受訪者表示希望在1個月內確認戀愛關係,對於何時可以同居,超過54%的受訪者表示確認關係即可嘗試同居,而談到結婚,超過半數人認為同居一年之後才會考慮。

有緣網兩性情感研究院資深情感導師李宏超表示,之所以年輕人更慎重步入婚姻,一個是當前婚姻所帶來的法律及財產層面捆綁使得離婚成本加劇,第二是疫情期間的各類婚姻關係表現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眾的情感判斷。疫情期間,由於隔離等帶來的半封閉式家庭環境,使得很多婚姻關係爆發出諸多矛盾,當代年輕人希望能夠通過更長的試婚周期來判斷彼此是否適合進入婚戀。

要愛情也要麵包,老鄉成最大加分項

有緣網此前婚戀報告顯示,當代年輕人崇尚「新門當戶對」,三觀、經濟條件、興趣愛好成為擇偶最重要的三個標準,其中包括消費觀、性愛觀、生活習慣觀念在內的新三觀成為兩性關係協調的關鍵因素。而基本超過兩成的年輕人認為經濟條件也是婚姻締結的重要因素。但在後疫情時代的此次調研中,雖然新三觀以45.3%的佔比持續領跑擇偶標準,但經濟條件已從此前的兩成佔比提升到近四成,約37.6%的受訪者認為物質條件影響擇偶。

這一變化很大程度也是受到了疫情影響。在相對平穩的環境中,「有情飲水飽」一度是婚姻關係的主流論調,而在遭受過大的環境變動後,愛情和麵包的論調也重新被審視,更高的經濟條件具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而同時,認同婚姻也是經濟契約的受訪者比例超過7成。

對於是否異地戀的接受程度來看,超過7成的人表示完全拒絕,僅有6.8%的受訪者能夠完全接受異地戀,異地來帶來的脆弱和無助感在經歷疫情後被進一步放大,對於異地戀的接受程度在整個社會層面也發生了大幅的回縮。此外,超過八成的受訪者表示,「老鄉」成為擇偶中的重要加分項,「同鄉」這種老套的地緣關係也在疫情後成為擇偶熱門。

享受線上婚戀,找對象不再是任務

在當下大眾的婚戀解決方案中,線上婚戀早已成為主流解決方案之一,但不論是置信度還是期望值,親朋介紹/線下相親機構均遠高於線上婚戀,而有緣網《後疫情時代大眾婚戀觀報告》調研顯示,疫情後,線上婚戀成為了大眾人群認為最重要的婚戀解決方案,且隨著線上婚戀形態的個性,線上婚戀的置信度也有了極大提升。

有緣網調研結果顯示,線上婚戀超過親朋介紹(33.4%)、線下相親機構(12.3%)成為43.7%受訪者首選的婚戀解決方案,而對於為什麼選擇線上婚戀,45.3%的受訪者認為線上婚戀效率更高,33.2%受訪者認為線上婚戀社交壓力小。

有緣網兩性情感研究院資深情感導師李宏超表示,疫情期間,線下社交的停滯使得大眾完全向線上遷移,而隨著疫情消失受限於各種客觀環境或大眾心理的限制,對於社交尤其是婚戀社交,人們仍更傾向於線上達成。此外,當前泛娛樂化的婚戀社交平臺能夠為用戶帶來多維護的情感滿足,線上婚戀的婚戀邏輯是從相識-相知到相愛,壓力感較於線下相親大大降低,而用戶在尋找社交對象的同時能夠獲取不同程度的情感陪伴,找對象不再是任務,而變成了一種滿足和享受。

此外,直播相親等新興的線上婚戀模式,極大地提供了線上婚戀的置信度,也成為了未來一段時間內線上婚戀的發展趨勢,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受訪用戶的認同,超過54.3%的受訪者認為直播相親將成為未來線上婚戀的主要模式。

作為國內領先的大眾婚戀交友平臺,有緣網一直深耕於年輕大眾的婚戀交友市場,為大眾人群提供更高效率的婚戀交友機會。在時代的變化和適婚人群的代際更迭中,社會對於婚戀解決方案的需求也在變化,而線上婚戀解決辦法也不斷進行著更迭和補足,並逐漸成為了大眾所首選的婚戀解決方案。

相關焦點

  • 有緣網大眾婚戀報告出爐,後疫情時代年輕人首選線上婚戀_新聞中心...
    而近日中國領先的移動大眾婚戀交友平臺有緣網發布《後疫情時代大眾婚戀觀報告》,報告顯示,線上婚戀成年輕人首選,直播相親是趨勢但尚未滿足年輕人需求。線上雲相親成首選,直播相親首青睞但未滿足需求在當前的社會婚戀環境中,線上婚戀早已成為主流解決方案之一,但此前,不論是置信度還是期望值,親朋介紹/線下相親機構均高於線上婚戀,但在疫情中,整個社會的社交行為大幅度線上遷移,這一習慣變化並為隨著疫情過去而發生改變,有緣網《後疫情時代大眾婚戀觀報告》調研顯示,疫情後,線上婚戀成為了大眾人群認為最重要的婚戀解決方案
  • 「兩頭婚」上熱搜,有緣網《後疫情時代大眾婚戀觀報告》揭示大眾...
    新鮮出爐的有緣網《後疫情時代大眾婚戀觀報告》向公眾揭示了時下年輕大眾新的情感剖面。  年輕人更嚮往婚姻,老鄉成最大加分項  隨著各口徑的統計數據中適婚人群結婚率持續走低,當代年輕人不愛結婚的論調甚囂塵上,而今年5月,有緣網發布的《「後浪」婚戀觀報告》顯示,年輕人從主觀上並不抗拒婚姻,且超過70%的受訪對象認為30歲時進入婚姻的最佳年齡。
  • 有緣網後浪婚戀觀報告:直播相親成線上婚戀趨勢 但需求尚未滿足
    隨著大學生00後化,z世代正逐步踏入婚戀市場,婚戀市場全面年輕化,如今的年輕人對於線上婚戀解決方案的選擇和偏好將成為決定未來國內婚戀行業格局的重要風向標。今日,有緣網發布2020婚戀觀報告,報告定向研究近期被推上社會議題風口浪尖的「後浪」群體,報告深入剖析了當代年輕人的情感世界,也為大眾了解「後浪」的兩性情感生活提供了一個切口,更為婚戀廠商產品布局和未來發展提供重要參考。
  • 「後浪」婚戀觀報告出爐:晚婚、不婚為刻板印象
    中新網北京5月20日電 (夏賓)隨著大學生全面「00後」化,z世代正逐步踏入婚戀市場,他們更注重個體的情感表達,這也使得社會主流婚戀觀念悄然生變。今年「520」,有緣網發布2020年「後浪」婚戀觀報告,深入剖析他們的情感世界。
  • 有緣網推動在線婚戀3.0,有情人自助成為眷屬
    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之後,通過手機上網的用戶首先主要是年輕人,或者被稱為90後的這一批人,這些年輕一代的婚戀還遠遠沒有進入到高度窘迫期,但也面臨被催婚的壓力。 據易觀發布的《在線婚戀交友對用戶的價值分析2016》報告顯示,針對使用線下紅娘沒有找到對象的用戶進行調查就發現,這些受眾群體中,已經有5.2%的用戶通過有緣網確認了男女朋友關係,接近12%的用戶進行了線下見面,交換聯繫方式的用戶比例更高達40.5%。由此可見,有緣網這種模式對於促成男女交友意義重大,而藉助移動網際網路實現的自助式的交往,更符合兩性需求。
  • 有緣網:《在線婚戀交友對用戶的價值分析2016》報告發布, 有緣網等在線婚戀平臺成功率高受關注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和普及、大眾對網絡接受度提高以及網絡原住民90後全面步入適婚年齡,在線婚戀對人群的滲透正全面加深。據易觀智庫發布的《2015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婚戀交友市場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婚戀交友市場規模達到11.70億元,同比增長49.40%,預計2017年市場規模將超過34億元。移動網際網路婚戀交友市場將成為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
  • 百合佳緣發布婚戀觀報告《婚前婚後的那些事兒》:女性開始掌握更多...
    央廣網北京8月27日消息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渴望與男性享有同樣的權利,男女平等的觀念不斷被倡導。8月25日,百合佳緣集團發布了七夕婚戀觀報告——《婚前婚後的那些事兒》(以下稱《報告》)。
  • 世紀佳緣發布年度婚戀觀報告:65% 90後女為依靠依賴型
    近日,百合佳緣發布《2020-2021年中國男女婚戀觀調研報告
  • 有緣網90後婚戀白皮書:聊人生比啪啪啪更艱難
    90後最早的一批人已經26歲,正在邁向職場主力;最年輕的17歲,也要馬上經歷成人禮。他們與曾經的70後、80後一樣,對愛情與婚姻懷揣嚮往與希冀,又和他們不一樣,對物化的婚戀充滿了恐懼與不安。作為一家專注年輕人婚戀多年的移動婚戀平臺,有緣網90後活躍用戶比例已超過60%,名副其實「更懂90後」。
  • 百合網發布年度婚戀觀報告:90後女生最「依賴」
    2021年1月11日百合佳緣集團正式對外發布了《2020-2021年中國男女婚戀觀調研報告——愛與哀愁之靈魂拷問》(下文稱《報告》)。此次報告深度剖析了當代單身男女在擇偶時的標準,從愛與被愛難抉擇、如何保持安全感?這兩個維度充分展示了當代年輕人婚戀交友的價值觀,其中90後女生最「依賴」。
  • 95後的「佛系」婚戀觀:戀愛和婚姻是兩碼事,但都沒switch重要?
    根據2020年8月社交平臺探探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95後社交觀念與社交關係調查報告》,近六成的年輕用戶選擇通過社交平臺來尋找未來「另一半」;對於線上聊得來的網友,48.6%的用戶表示願意線下見面,「網戀奔現」成為年輕人戀愛的新形態。莊銘也表示,他身邊有不少朋友在擁有親密關係的同時也繼續在平臺上認識新朋友,戀愛關係持續時間比較短。
  • 珍愛網紅娘全面解析年輕女性婚戀觀
    珍愛網紅娘全面解析年輕女性婚戀觀男孩子或許不能理解女孩子對婚禮的渴望,從很小的時候開始,看到電視劇裡甜蜜的愛情時,就會格外的嚮往,會渴望著有一天,自己心目中帥氣的王子也會騎著白馬來迎娶自己,但是長大後就會發現,能找到王子的人,本身就是公主,多數人還是會平平淡淡的,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爭吵中度過一生,這或許也是一種幸福,但是婚禮還是必須的,婚禮是愛情的見證,也是另一段親密關係的開始,你夢中的婚禮是怎麼樣的呢
  • 珍愛網線下調研:從「幸福感來源」中尋找年輕人的婚戀觀
    幸福感來源跟年輕人的婚戀觀又有何關係呢?珍愛網線下調研數據為你揭秘。年齡增長是年輕人最大的壓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隨著年齡的增長,不知不覺的就過了結婚的年齡。慢慢的就有了「催婚」這個詞語,尤其是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成為了年輕人最為苦惱的話題。
  • 有緣網:在線婚戀服務進入3.0移動時代
    日前,國內領先的大數據公司易觀聯合移動婚戀交友平臺有緣網發布了《在線婚戀交友對用戶的價值分析2016》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 時代婚戀觀的延續與焦慮
    上個世界有很多論調反映了當時的婚戀觀,從「晚婚晚育」到「女大不中留,留來留去成冤讎」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當時的人們是註定要結婚的。在六七十年代出生 的人很少有單身一輩子的,那個時代晚婚晚育都會被說三道四,大部分的他們即便沒有愛情,也選擇了結婚。
  • 百合佳緣年度婚戀觀報告:90後單身女性最「依賴」 愛情「起步價...
    1月11日,百合佳緣集團發布了2020年度中國男女婚戀觀報告——《愛與哀愁之靈魂拷問》(下稱《報告》)。此次報告從「選擇愛與被愛」、「保持安全感」兩個情感維度,結合單身男女對婚戀情感的抉擇差異,闡釋男女雙方在婚戀關係裡的價值觀念隨著年齡、地域、學歷等維度的變化呈現出的不同反應,為廣大單身人群提供了更加直觀的展示和參考。
  • 什麼是網紅?年輕人嚮往KOL,主流輿論鄙夷:膚淺、拜金、媚俗
    年輕人嚮往「網紅」在新華網一份 95 後就業觀報告中顯示,有高達 48% 的 95 後在畢業後選擇不就業。刨去一部分讀研、出國留學等繼續深造者,相當部分的年輕人嚮往著成為「網紅」。筆者認識一個網紅,才16歲就開始做直播。
  • 結婚這事,年輕人自己做主(中國青年觀察)
    「我不想戀愛,只想賺錢」「不談戀愛就沒有煩惱」……對於戀愛,經常有年輕人在網上放出這樣的「狠話」。不少人因此發出「是什麼殺死了年輕人的愛情?」「現在的年輕人還會戀愛嗎?」等疑問,年輕人的婚戀觀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社會轉型與經濟發展正在重塑青年人的婚戀觀和婚戀行為。比起上一輩,如今的青年對待婚戀的態度有哪些變化?擇偶時更看重精神契合還是物質條件?
  • 結婚這事,年輕人自己做主(中國青年觀察①)
    來源:海外網2020年9月30日,湖南省桂東縣城三臺山休閒酒店娛樂廳,青年男女正在聯誼交友。鄧仁湘攝(人民視覺)2020年5月20日,江蘇淮安,一對青年申領結婚證後合影。趙啟瑞攝(人民視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 世界睡眠協會發布《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睡眠觀察》
    後疫情時代,全世界都睡不好了?世界睡眠協會(World Sleep Society)與專業數位化健康管理品牌Zepp共同發布《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睡眠觀察》研究報告。研究結果顯示,在後疫情時代,人們普遍渴望擁有更多的睡眠時間,焦慮狀態會從白天一直持續到晚上,導致睡眠質量下降,進而影響第二天的狀態,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隨著疫情帶來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睡眠習慣也隨之發生了變化,聽音樂和冥想成為了最普遍的助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