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網大眾婚戀報告出爐,後疫情時代年輕人首選線上婚戀_新聞中心...

2020-12-23 中國網新聞中心

12月初,第三方數據調研機構易觀分析發布了《2020年Q3婚戀行業數位化進程分析》報告,,2020年第3季度,中國網際網路婚戀交友市場規模以1.3%的環比增速達到12.06億人民幣,進入後疫情時期,線上雲相親形式趨於常態化。而近日中國領先的移動大眾婚戀交友平臺有緣網發布《後疫情時代大眾婚戀觀報告》,報告顯示,線上婚戀成年輕人首選,直播相親是趨勢但尚未滿足年輕人需求。

線上雲相親成首選,直播相親首青睞但未滿足需求

在當前的社會婚戀環境中,線上婚戀早已成為主流解決方案之一,但此前,不論是置信度還是期望值,親朋介紹/線下相親機構均高於線上婚戀,但在疫情中,整個社會的社交行為大幅度線上遷移,這一習慣變化並為隨著疫情過去而發生改變,有緣網《後疫情時代大眾婚戀觀報告》調研顯示,疫情後,線上婚戀成為了大眾人群認為最重要的婚戀解決方案,且隨著線上婚戀形態的個性,對於線上婚戀的置信度也有了極大提升。

有緣網調研結果顯示,線上婚戀超過親朋介紹(33.4%)、線下相親機構(12.3%)成為43.7%受訪者首選的婚戀解決方案,而對於為什麼選擇線上婚戀,45.3%的受訪者認為線上婚戀效率更高,33.2%受訪者認為線上婚戀社交壓力小。而反觀年輕人對線下相親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從不反感到謹慎選擇,其中主要原因為功利性太強(33.4%)、壓力大(30.1%)、效率低(22.7%)。

有緣網兩性情感研究院資深情感導師李宏超表示,疫情期間,線下社交的停滯使得大眾完全向線上遷移,而隨著疫情消失受限於各種客觀環境或大眾心理的限制,對於社交尤其是婚戀社交,人們仍更傾向於線上達成。此外,當前泛娛樂化的婚戀社交平臺能夠為用戶帶來多維護的情感滿足,線上婚戀的婚戀邏輯是從相識-相知到相愛,壓力感較於線下相親大大降低,而用戶在尋找社交對象的同時能夠獲取不同程度的情感陪伴,找對象不再是任務,而變成了一種滿足和享受。

此外,直播相親等新興的線上婚戀模式,極大地提供了線上婚戀的置信度,也成為了未來一段時間內線上婚戀的發展趨勢,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受訪用戶的認同,超過54.3%的受訪者認為直播相親將成為未來線上婚戀的主要模式。但同時,有超過65.2%的受訪者認為當前直播相親模式未滿足其需求,主要問題在於當前直播相親以一對一為主,上麥機會少且單個嘉賓所佔時長較長,如果上麥嘉賓不符合自己擇偶要求,需要進行長時間等待,機會成本和時間成本都過高,效率有限。

年輕人嚮往婚姻,渴望但更慎重

年輕人抗拒婚姻、結婚率低話題常見於媒體報導中,而在各口徑的統計數據中,適婚人群結婚率低、結婚率高也多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今年5月,有緣網發布的《「後浪」婚戀觀報告》顯示,年輕人從主觀上並不抗拒婚姻,且超過70%的受訪對象認為30歲時進入婚姻的最佳年齡。但同時,超八成的受訪人群拒絕為了結婚而結婚,這也可能是出現目前年輕人不愛結婚表象的原因。

在經歷疫情後,年輕人甚至開始重新審視婚姻,據有緣網《後疫情時代大眾婚戀觀報告》數據顯示,超過七成的受訪人群表示嚮往婚姻,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有一定的婚姻焦慮,其中有約20%的受訪者認為自身的婚姻焦慮較大程度受到疫情的影響。有緣網兩性情感研究院資深情感導師李宏超表示,在疫情這種大災大難前,以情感為紐帶的家庭關係具有更大的抗風險能力,能夠為家庭的個體提供更多安全感,而在當前中國社會的家庭結構而言,婚姻關係仍然是最緊密的家庭關係。

雖然渴望婚姻,但當代年輕人對於進入婚姻更加的慎重,據有緣網報告數據顯示,當代適婚人群呈現出急於快速確認戀愛關係但傾向延長試婚周期的情況。

在傳統的以婚戀為前提的交友關係中,「235」曾一度為主流,即相識2個月確認戀愛關係、3個月嘗試婚前同居、5個月步入婚姻。但在《後疫情時代大眾婚戀觀報告》的調研中,75.3%的受訪者表示希望在1個月內確認戀愛關係,對於何時可以同居,超過54%的受訪者表示確認關係即可嘗試同居,而談到結婚,超過半數人認為同居一年之後才會考慮。

有緣網兩性情感研究院資深情感導師李宏超表示,之所以年輕人更慎重步入婚姻,一個是當前婚姻所帶來的法律及財產層面捆綁使得離婚成本加劇,第二是疫情期間的各類婚姻關係表現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眾的情感判斷。疫情期間,由於隔離等帶來的半封閉式家庭環境,使得很多婚姻關係爆發出諸多矛盾,當代年輕人希望能夠通過更長的試婚周期來判斷彼此是否適合進入婚戀。

年輕人希望更快步入親密關係,但更慎重進入婚姻;他們更傾向於通過線上婚戀完成婚戀社交,但當前的直播婚戀產品又尚未滿足他們的需求。大眾婚戀市場留給在線婚戀平臺的機會還有很多,大眾也需要更多優秀的、更貼合年輕人需求的婚戀產品來滿足他們的婚戀訴求。作為中國領先的移動大眾婚戀交友平臺,有緣網也在不斷革新產品和服務,致力於為當代年輕大眾提供更高效率的婚戀交友服務。

相關焦點

  • 有緣網發布《後疫情時代大眾婚戀觀報告》,年輕人嚮往婚姻,渴望但...
    今年初,有緣網發布了《疫情下的大眾情感洞察》,深入剖析了疫情下的大眾情感生活,經歷疫情之後,大眾的情感生活和婚戀觀念又發生了怎麼樣的變化,《後疫情時代大眾婚戀觀報告》的發布則向公眾展示了時下年輕大眾新的情感剖面。
  • 「兩頭婚」上熱搜,有緣網《後疫情時代大眾婚戀觀報告》揭示大眾...
    近年來,越來越多新的婚姻形式陸續出現,這根源於當代年輕人婚戀觀念和擇偶標準的變化。今年,受到疫情的衝擊和影響,社會大眾的情感認知和社交習慣也發生了變化,疫情過後,當代年輕人的婚戀觀念和擇偶標準會有哪些變化呢?新鮮出爐的有緣網《後疫情時代大眾婚戀觀報告》向公眾揭示了時下年輕大眾新的情感剖面。
  • 有緣網後浪婚戀觀報告:直播相親成線上婚戀趨勢 但需求尚未滿足
    今年以來,直播相親猛然發力,逐漸成為線上婚戀的亮點模式,各大婚戀廠商也紛紛入局,對於直播相親的行業話題討論也頻頻登上媒體。隨著大學生00後化,z世代正逐步踏入婚戀市場,婚戀市場全面年輕化,如今的年輕人對於線上婚戀解決方案的選擇和偏好將成為決定未來國內婚戀行業格局的重要風向標。
  • 有緣網:《在線婚戀交友對用戶的價值分析2016》報告發布, 有緣網等在線婚戀平臺成功率高受關注
    報告顯示,當前在線婚戀不僅只扮演著急結婚用戶群體的補充渠道角色,而是已經從精英走向大眾,從結婚的強目的需求全面滲透到大眾婚戀交友的整個過程中,滿足了大眾群體關乎婚戀的多維度需求;另一方面,相較於傳統的線下紅娘牽線手段,有緣網等線上自助式婚戀交友平臺成功率出奇的高。人類的交往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經歷了從口頭傳播到大眾傳播的過程。
  • 有緣網:在線婚戀服務進入3.0移動時代
    從90後全面進入適婚年齡的時代背景出發,以有緣用戶調研及易觀千帆數據監測為基礎,全面剖析了中國婚戀市場的失衡現象、用戶特徵和發展趨勢,並提出解決方案。  《報告》認為, 「網緣關係」將成為當今社會婚戀難題的破局關鍵,以「有緣」為代表的在線自助式婚戀交友平臺將成為這個時代的主流。智慧型手機問世將近10年,與之相隨的是用戶社交行為習慣的改變。易觀分析師認為,在線婚戀交友產品和體驗「移動化、即時化」的做法將對行業發展影響很大。
  • 有緣網推動在線婚戀3.0,有情人自助成為眷屬
    不過,這種模式與之前比也只是組織形式與場景的變化,本質上還是傳統「配對」功利性婚戀模式。 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之後,通過手機上網的用戶首先主要是年輕人,或者被稱為90後的這一批人,這些年輕一代的婚戀還遠遠沒有進入到高度窘迫期,但也面臨被催婚的壓力。
  • 有緣網獨闢蹊徑,開創移動網際網路婚戀新藍海
    在龐大的手機網民用戶中,中國廣袤的二三四線城市及小鎮青年成為了移動網際網路的主力軍。有緣網率先進入並持續多年對移動終端全方面的覆蓋,體現了其前瞻性的目光和更好服務大眾單身男女的決心和能力。有緣網始終著眼於利用網際網路和前沿科技解決婚戀難題,而婚戀交友多年以來都是穩穩排名靠前的熱點民生話題。
  • 有緣網90後婚戀白皮書:聊人生比啪啪啪更艱難
    有緣網對當下90後年輕人的婚戀觀進行了系統調研,並深刻洞察解讀了年輕人對待婚戀問題上的心理反應與行為表現,在本報告中講解了90後的戀愛痛點與情感現狀。90後戀愛畫像根據有緣網後臺對90後用戶訪問習慣、使用記錄等大數據研究,以及有緣網調研中心對站內用戶、潛在消費者抽樣調查,發現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現象。
  • 挑戰與機遇並存 網際網路婚戀平臺走過的「風雨路」
    一年後,中國第一家婚介所——廣州市青年婚姻介紹所成立。隨後的十幾年裡,線下婚介所遍地開花。在世紀交替前後,網際網路行業迎來了第一浪潮,它不僅改變了人們長期以來獲取資訊單一的方式,還促進了中國年輕人婚戀思想觀念的轉變。1998年,國內首個在線交友網站——中國交友中心在線網站建立,標誌著中國網際網路婚戀的開端。
  • 網絡婚戀2.0時代的第二春: 類「微博」化崛起之路你看懂了嗎
    一路走來,在舊模式主導的婚戀網站生死疲勞之際,有緣網的優勢逐漸露出苗頭。   有緣網成立於2008年,目前其月活躍用戶超800萬,已悄然步入A股IPO進程,可謂「後來者居上」,成為婚戀領域的一匹黑馬。   核心的問題是,為什麼同樣的市場環境,唯獨有緣網能另闢蹊徑,殺出一條血路?本質上,就是新的網絡婚戀2.0時代來臨。
  • 婚戀市場逆勢轉型 花椒直播「雲上相親」助力破冰
    本文轉自【中新網上海】;中新網上海新聞5月7日電 近年來,國內線上婚戀市場的產品定位正在悄然發生變化,由強調牽手乃至成婚的婚戀中介,向更關注社交體驗的「泛娛樂」自主社群服務體系轉變。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讓「直播+生活」進入了大眾的視野中心,花椒直播也在根據用戶需求不斷調整玩法,推出了「雲相親」服務。
  • 90後來了,在線婚戀交友市場將迎來「第二春」?
    90後唱主角,婚戀社交平臺行業已悄然變天與此相對應的是,90後也已經成為了在線婚戀交友市場上最大的用戶群體,根據有緣網數據中心&用戶調研中心聯合發布了《90後婚戀觀白皮書而根據易觀智庫發布的《2015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婚戀交友市場專題研究報告》, 2014年網際網路婚戀交友服務提供商移動端收入規模排名中,有緣網、世紀佳緣、百合網、珍愛網位於市場前四名,市場份額分別為27.1%、12.8%、4.4%和2.6%,佔據了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婚戀交友市場46.7%的份額。這也表明,國內在線婚戀交友市場早已變天,代表著年輕婚戀交友網站的有緣網成為這一次行業變革當中的最大贏家。
  • 社交產品泛濫 婚戀剛需更傾向選擇珍愛網
    但囿於觀念桎梏,婚戀平臺的滲透率,依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發展,專業化觀念深入人心,目前,通過婚戀交友平臺來助力脫單、擇偶,已經成為除親友介紹之外的首選方式。根據易觀數據發布的《2019在線婚戀交友行業年度綜合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婚戀交友的大眾信賴度正在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單身群體,選擇通過專業的婚戀交友平臺來結識異性。
  • 相親不過時,世紀佳緣創新婚戀社交玩法
    12月7日,易觀發布了《2020年Q3婚戀行業數位化進程分析》。內容顯示,2020年第3季度,中國網際網路婚戀交友市場規模以1.3%的環比增速達到12.06億人民幣。進入後疫情時期,線上雲相親形式趨於常態化,線下婚戀交友活動亦在有序恢復,市場整體運行平穩。
  • 始於「真愛」 終於「套路」 起底婚戀交友平臺十大亂象
    當「網絡社交化」成為生活必不可少的溝通方式,當下年輕人的交友方式、擇偶習慣也呈現更為方便、省時、遠距離的特點。生活節奏的加快,藉助婚戀交友平臺結識朋友、尋求合適的戀人,成為更為高效、快捷地拓寬人際交流圈的方式。
  • 用戶粘性增加、產品玩法多樣 百合網領跑婚戀交友行業
    12月7日,第三方數據研究機構易觀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婚戀行業數據分析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中國網際網路婚戀交友市場規模以1.3%的環比增速達到12.06億人民幣。由於受今年疫情影響,第一季度婚戀交友市場發展速度跌入低谷,但隨著後疫情時代到來,行業整體進入平穩恢復和增長期。
  • 線上相親佔領婚戀市場,為何能持續保持優勢?珍愛網大數據揭秘
    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雖然給很多行業帶來了難以忽視的影響,而且也將很多行業推向了紅利時期,然而對年輕人的影響卻是非常巨大的,他們寧願沉醉在豐富多彩的網際網路世界中,也不願意與現實中的人有過多接觸,所以變成了不折不扣的「宅」人,受到最大影響最大的當屬感情,一直都處於單身狀態的他們,不知道從哪些渠道來解決自己的感情問題
  • 世紀佳緣報告:63歲以上中老年人婚戀交友成功率四川居首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經濟快速發展,年輕人承擔著工作壓力大、異地工作、撫養孩子等負擔,對父母的照顧越發吃力,很多中老年人在辛勞了一輩子後,卻面臨無人陪伴、孤獨終老的結局。作為兒女很不忍心,於是積極支持單身的父母尋找伴侶,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自己也積極主動選擇了「黃昏戀」,尋一知己陪伴終生。對於這種愛情存在形式,中國最大婚戀交友運營平臺世紀佳緣發布了全國首個專門針對「黃昏戀」人群的婚戀狀況調查報告。
  • 單身式戀愛大肆盛行,有緣網為「真獨立」女性提供婚戀交友新選擇
    前段時間,楊笠在《吐槽大會》上的那句「為什麼有些男人那麼普通,但他卻那麼自信」,迅速出圈,火遍全網,同時也引來不少質疑。但被質疑後,楊笠只是雲淡風輕地發了條微博:不想做小公主,只想當老富婆。對此,線上婚戀平臺有緣網指出,這或許就代表著很多當代女性的婚戀觀念,即單身式戀愛,做不做小公主不重要,成為老富婆才是關鍵。因為約會影響了工作?不存在的。因為對方要談分手而情緒失控?怎麼可能。當代女性在感情中既可全身心投入,同時也能保持獨立自我,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關注自我成長,宛如單身狀態。
  • 在線婚戀掀「雲相親」浪潮:隱私洩露、殺豬盤騙局肆虐,平臺難辭其咎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此次疫情對於婚戀行業,尤其對線下婚戀機構是一次不小的衝擊。線上+線下的婚戀模式已經被培養,而居家隔離則直接斷掉線下服務模塊,令不少婚戀機構措手不及。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 「婚戀」相關企業處於註銷狀態的為2944家。其中,成立時間在1年以內的企業有28家,3年以內的企業為459家,註冊資本多在100萬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