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網紅?年輕人嚮往KOL,主流輿論鄙夷:膚淺、拜金、媚俗

2020-12-24 自媒體研習社

首先我們搞清楚這樣一個概念——什麼是網紅?

在抖音、微博和知乎,這個身份通常叫大 V;小紅書是博主;在 B 站是 UP 主;從微信公眾號來看普遍稱為自媒體人。——這些稱呼往往有重疊,在底層邏輯上略有出入。而在普通人眼中,這些都可以以「網紅」代之。

在商業機構的眼裡,甲乙方看來,不管哪個平臺,只要能:通過營造人設、內容輸出獲取流量,並且具備傳播能力及商業價值的,則都可以稱作 KOL。(關鍵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

年輕人嚮往「網紅」

在新華網一份 95 後就業觀報告中顯示,有高達 48% 的 95 後在畢業後選擇不就業。刨去一部分讀研、出國留學等繼續深造者,相當部分的年輕人嚮往著成為「網紅」

筆者認識一個網紅,才16歲就開始做直播。2019年中考,現在已經一年多了,現在每個月基本上能有3萬以上的工作收入,遠比普通白領要高出許多。一夜爆紅的網紅們,確實在短短的時間裡「拋棄」了同齡人,獲得了許多人打工多年也得不到的財富。

韓安冉,想必芒果臺的忠實觀眾並不陌生。早期參加《變形記》的時候,因為一句「活到老整到老」的狠話,而將她叛逆的性格深深地烙在觀眾的腦海當中。節目播出以後,眼尖的機構立即跟韓安冉包裝起來,也將她送上了網紅之路。

[在參加完芒果衛視的《變形計》後而備受關注,成為了與眾不同的網紅]

[韓安冉大肆宣揚整容,還表示活到老整容到老,這樣的價值觀令常人無法理解]

但我也見過更多的年輕網紅,給大家講一下我所知道的一些網紅,以及他們背後的平臺,或許能給你思考的答案。

默默無聞是常態,巨星鳳毛麟角

坊間有許多關於年輕人渴望成為網紅的文章。這些涉世未深的人大多喜歡把一些特殊案例看作他們的動力。比如之前的 Papi 醬,和當下最火的李佳琦。

[李佳琦抖音上粉絲3000萬,他可以在15分鐘之內賣掉1.5萬支口紅,而且不止一次]

[2019年李佳琦突然爆紅,因為一句口頭禪,瞬間成為了「口紅一哥」]

媒體們認為,正是因為這些突然爆紅,擁有巨大流量,輕鬆日進鬥金的網紅,影響了年輕人的選擇。

[一位小夥子美妝博主,靠賣口紅,年入2億]

跟任何行業一樣,網紅的職業高度,也就是頭部那些年收入百萬的成功者。實際上只佔整個群體中,相當小的一部分。網紅的職業狀況也是呈金字塔形。李佳琦,或者曾經叱吒風雲的咪蒙,都是立於金字塔尖的人物。這些年收入千百萬的成功者被稱為「頭部網紅」,只佔據整個群體相當小的部分。

就像絕大多數人的職業規劃,是成為「中產階級」,而不是「億萬富翁」。只是因為這個職業的特殊性,那些頭部的成功者很容易被大眾所熟知。這跟電影明星是一樣的,一輩子跑龍套的遍地都是,默默無聞,無人知曉,成為巨星的鳳毛麟角。

主流輿論:「膚淺、拜金、媚俗」

主流媒體習慣於宣揚這些年輕人光鮮亮麗的「網紅生活」。同時,對他們的價值觀,品頭論足,站在道德制高點批判一番。

每當媒體提及「網紅」,幾乎都對其加以撻伐,而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知識階層,更是一碰到「網紅」就蹙眉,唯恐避之不及。「膚淺」「拜金」「媚俗」等罵名與「網紅」總是如影隨形。對「網紅」的鄙夷和批判,也成為一種主流輿論

說「網紅」膚淺也好,低俗也好,既不是「網紅」自己的錯,也不是「網紅」粉絲群體的錯。社會文化既需要有高雅的形式,也需要有通俗的形式。

不求穩定,不求待遇,只求隨性

這個職業的好處是,可以不用理會傳統複雜的人際關係,辦公室政治也可以儘可能避免。時間上靈活,能更自由安排時間,並且體面地養活自己——這才是年輕人趨之若鶩的原因。

在就業上,70後選擇「穩定」;80後選擇「待遇」;90後們非常看重「工作舒適度」,最好工作不受束縛。

複雜的同事關係,讓提前進入焦慮的年輕人越來越嚮往「自由職業者」,這個工作讓父母看來絕對稱不上「正經工作」。

看到自己的朋友、同學、甚至網友只要出鏡一個小時,或者寫寫東西、拍拍照片、剪剪視頻就"輕鬆"拿到高收入,這種衝擊遠比頭部網紅一單幾十萬要來得大。

因為每個人都覺得:我也可以做到!

對於「網紅現象」你能接受嗎?

相關焦點

  • 膚淺的時代,不需要更多的媚俗
    ,媚俗是有門檻的,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資格媚俗。今天的一些言論和現象被批為媚俗,其實往往用錯了詞——它們的問題是「俗氣」,而非「媚俗」。媚俗,是刻意的「下凡」,且要千方百計地迎合「凡人」的品味。大師們與大眾有距離,但距離並不是絕對的隔離。
  • kol推廣是什麼意思-kol網紅營銷-跨境電商雨果網
    kol是什麼意思kol,在營銷學上,為各廠家宣傳的專家或權威被稱為「關鍵意見領袖,通常被定義為:擁有更多、更準確的產品信息,且為相關群體所接受或信任,並對該群體的購買行為有較大影響力的人。
  • 失控的網紅
    事情始發於9月7日晚,網紅Saya出門遛狗沒繫繩,狗狗險些傷到小區孕婦,孕婦老公情急之下踢開了狗狗,網紅和她媽媽便開始撒潑罵人,後來還動起了手。孕婦因情緒激動引發身體不適(也有說法是被毆打致傷)被送往醫院,醫生診斷先兆早產,目前還在醫院接受救治。事發當晚, 網紅Saya(陳某伊)被公安機關依法強制傳喚到派出所接受調查,其母(施某華)因涉嫌阻礙執行職務已被依法行政拘留。
  • 和網紅KOL合作是怎麼樣的一種體驗?
    ✔鑑於是和KOL助理溝通完成項目的,也就沒有什麼過於緊張的情緒了。反正就是明明覺得貴,但是又沒有更好的辦法,明明看出來是刷的,但是人家依然有那麼多人氣,明明覺得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但是發現自己又做不到。✔原來覺得還挺新鮮的,一個個響亮的名字,把傳統媒體都乾死了,後來發現KOL越來越多了,幾百個粉絲的人也敢說自己是做KOL做網紅的了,於是我現在也不是太關注這塊了,除非客戶有需求,不然每個人你都知道就不要做其他事情了。✔完全不是一個世界的人,我說話他們理解不了,他們說話我也聽不懂。我只會站在客戶的角度告訴他們我要的什麼,他們只會告訴我這樣對他們不好,不好就別接廣告啊!!!
  • 臺灣網紅報告(三)|民進黨利用網紅操控輿論
    最終成效也非常「顯著」,蔡英文在2020年「大選」中獲得創記錄的高票勝出,而對手韓國瑜則被抹黑成「草包」、「詐騙犯」,被全網嘲笑,從而輸掉選舉。選後,民進黨當局更加大輿論控制與宣傳力度,引導島內民意走向。一是花大筆資金投放廣告。
  • 中國「網紅」全網被封,國外網紅走向成功!差在哪?
    此事一出,引起了網絡普遍不滿,網友斥責他們素質低下,並且在微博@了共青團中央,隨後,包括人民日報在內的多家主流媒體對此事件發表了態度,指責盧本偉誤導青少年。有輿論分析,盧本偉被跨平臺封殺,就是因為這次不文明行為而導致的結果。
  • 流行歌曲媚俗才能發展
    很多流行歌曲都有媚俗的傾向,不但歌詞媚俗,而且音樂也是媚俗的,讓人一聽就覺得俗不可耐,但是偏偏這部分歌曲流行起來,迅速火遍大江南北,豈非咄咄怪事?以前流行歌曲匱乏的時候,電影插曲就是流行歌曲,比如《小花》、《牧羊曲》之類的,後來颳起港颱風,《射鵰英雄傳》插曲、《上海灘》插曲等迅速走紅,帶紅了內地的影視歌曲,《西遊記》插曲、《新白娘子》插曲、《紅樓夢》插曲等,能達到家喻戶曉的程度,後來又有《紅高粱》插曲、《還珠格格》插曲等,順次產生。
  • 緋聞女友被全網嘲拜金,甜仇到底是什麼來頭
    和王思聰歷任的女友一樣,甜仇也是一名網紅,名氣雖不大,但樣貌漂亮但是這都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不管王思聰和哪個網紅在一起,女方分手之後必然會遭到一些網絡非議。這些話在之前王思聰和其他女友分手後也都出現過,大多數對這些「網紅女友」都報以瞧不起的態度,評價她們是「拜金」、「貪錢」,和王思聰在一起為了炒作,用一些想紅想瘋了等等勢利的詞句。
  • 不要對我尖叫盛大開業網紅助力,各大媒體爭相報導
    2020年7月26日,位於廣州時尚天河的「不要對我尖叫」門店開業,眾多網紅和媒體紛紛出席活動現場,吸引了周圍人群關注,人氣爆棚,開業現場氣氛異常火爆。活動現場還有抖音紅人:小阿七、爆笑三江鍋、梅尼耶、黃鈺傑、蔡博欣等前來助陣。
  • 張小龍怒懟沈夢辰作秀,汪涵早有預言:娛樂主持人膚淺,我也一樣
    近日,粉筆網CEO怒懟湖南衛視作秀扶貧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他自稱:自己作為贊助商,花了1000萬贊助費,親自參與節目錄製,花了2個小時時間,最終播出時間才10秒鐘;而所謂的明星沈夢辰,到現場才10分鐘,根本沒有參與扶貧也沒有了解現場的情況,結果最後播出的時候靠各種剪輯來增加時長。
  • 嚮往的生活,年輕人看到了嚮往,成年人看到了生活
    《嚮往的生活》就像一個成年人,穩妥,安逸,偶有激情。喜歡《嚮往的生活》的年輕人,嚮往的是不同於城市CBD的旅遊景點,一所充滿田園風情的大房子,幾個好友一同嘻哈打鬧度假。這場景熟悉嗎?熟悉!工作中忙裡偷閒,約上三五知己去一個別致的咖啡店下午茶,聊天打趣。生活中放假充電,與閨蜜好友去其他城市,國家旅遊度假。
  • 有緣網發布《後疫情時代大眾婚戀觀報告》,年輕人嚮往婚姻,渴望但...
    年輕人嚮往婚姻,渴望但更慎重近年來,年輕人抗拒婚姻、結婚率低話題常見於媒體報導中,而在各口徑的統計數據中,適婚人群結婚率低、結婚率高也多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事實中是這樣嗎?今年5月,有緣網發布的《「後浪」婚戀觀報告》顯示,年輕人從主觀上並不抗拒婚姻,且超過70%的受訪對象認為30歲時進入婚姻的最佳年齡。
  • kol是什麼意思
    kol,在營銷學上,為各廠家宣傳的專家或權威被稱為「關鍵意見領袖,通常被定義為:擁有更多、更準確的產品信息,且為相關群體所接受或信任,並對該群體的購買行為有較大影響力的人。
  • 莉哥戲唱國歌被封,「流量短視頻網紅」為何紅得快,人設崩塌也快?
    包括人民日報的主流媒體對莉哥的行為進行了點名,人民日報更是發布了一篇名為《網紅「莉哥」要涼涼!姑娘,國歌不能這麼唱!》。 不久前,鬥魚主播陳一發因為調侃南京大屠殺被封殺,讓大眾意識到主播、網紅作為公眾人物,更應謹言慎行。如今,莉哥踩中紅線,是否會步陳一發的後塵?
  • 汕頭也能當 「網紅」?全國排名25!2020網紅城市百強榜來了
    榜單主要依據網絡熱度指數、直播指數、潮生活指數、產業發展指數、印象指數等五大指標,衡量城市「網紅程度」。到底什麼是網紅城市?可以說,「網紅城市」是伴隨著新媒體發展衍生出的人氣熱詞,也是人們特別是年輕群體對「詩和遠方」嚮往的文化旅遊時尚標籤。
  • 涼皮皮:生活就要皮一點,打造年輕人的網紅餐飲
    涼皮、奶茶、炸串串,這些,都是年輕人的最愛,曾經「90後是垮掉的一代」,言猶在耳,如今,90後們卻已經褪下青澀的外殼,成為了社會的主流群體。代在發展,90後們也在成長。圖為涼皮皮聯合創始人他說,「涼皮皮」這個名字,更符合我們的品牌定位,因為我們主營產品就是涼皮這方面的產品,而且這個名字更加符合當代年輕人的思維方式,比較朗朗上口,比較好記。只要有食客吃涼皮,就能想到我們涼皮皮的這個品牌。
  • 全民 「網紅夢」,反噬年輕人
    前段時間大學生一站式求職網申平臺「梧桐果」面向全國10萬名應屆大學生發布問卷,整理了《2019畢業生求職意向調查報告》,報告談及,直播、網紅、新媒體運營、網遊陪練等新興職業備受追捧,新一代年輕人把「玩」變成了可以用來謀生發展的工作
  • 年輕人熱衷當明星網紅,家長該阻止嗎?《小歡喜》文潔的觀點很贊
    早前看一檔韓國深度了解中國的節目,當提到現在中國年輕人最嚮往的職業,主持人通過大量的數據說明,現在中國年輕人最想當網紅,或者是出道當明星。在這個時代,說起明星網紅,想到的就是有錢兩個字。明星有多壕呢?就拿李湘來說,有一次她上綜藝《冰箱來了》,大家就被她冰箱內的食材鎮住了,咱們來強勢圍觀一下她們家冰箱裡到底有什麼?
  • TVB網紅KOL鬥幸福,港姐五強蔡嘉欣曬恩愛,奢侈生活示人
    其實,不少女性為了釣金龜、嫁入豪門,都是以參加港姐為跳板,26歲蔡嘉欣入行已經是網紅KOL,其社交網站上有超過10萬粉絲,但人紅是非多,去年選港姐已被網民爆黑歷史,指因拜金而拋棄舊愛結識有錢新歡,而該名男友為方便蔡嘉欣參選,在將軍澳天晉租了月租近25000的單位,方便她出入。
  • 寧夏又一網紅被約談!提醒:莫要以身試法!
    寧夏又一網紅被約談!提醒:莫要以身試法! 雖說直播經濟的基礎就是「流量紅利」,但無論什麼時候,衝擊公序良俗、毫無底線尊嚴的直播內容,都是游離於主流價值之外的。所以,除了必要懲戒,網絡主播自己也要不斷提高個人素質,既要在能力提升上持續投入,積累時間、沉澱經驗,也要在道德品行上,經得起誘惑、守得住底線。畢竟,直播經濟不是「一錘子買賣」,誰更能恪守法治、精益求精,誰才能走得更好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