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不知道,最近的《三十而已》抄的《喪失名字的女神》???
《喪失名字的女神》講的是女人的故事,是一部很有教育意義的日劇,為什麼像?就拿這部劇中一個角色給大家瞧瞧:玲奈是個名媛媽媽(和顧佳一樣),她有著常人羨慕的婚姻與事業,但事實上丈夫已五年未與她同fang,她只能端著名媛的架子,嚴格要求自己的孩子成為最出色的人……
除了丈夫這個角色和許幻山稍微有點差別,其他的人設一模一樣。
所以看到大家因為《三十而已》提到這部劇,我倒是沒有因為《三十而已》裡的任何一個女性角色產生代入感,因為大多數普通人沒有裡面的任何一個女生好看,也沒有他們有能力,也很難做到和渣男分手後就逆風翻盤。
這裡就推薦大家看一部比《三十而已》更現實的劇,不是《喪失名字的女神》,而是《最完美的離婚》……
看《最完美的離婚》的時候,我有時候能把自己帶入結夏,覺得結夏太委屈了,分分鐘想揍爆光生。
有時候也能把自己帶入光生,也挺能理解光生那些莫名其妙的龜毛和對細節的在意,尤其是光生買了自己認為很好吃很寶貴的蛋糕,很珍惜的吃,結果結夏隨隨便便就拿來招待朋友了(特別像拿我的玩具招待熊孩子的我老媽)。
你可以看到,結夏這裡的抱怨真的是太有代入感了……
看這部劇的時候我能理解光生,結夏確實有點太邋遢了,是我也會受不了,兩個人一個有點潔癖有點強迫症,另一個整天邋邋遢遢的,穿著厚厚的那種家居睡衣就能出門,我也不太能接受,雖然說舒服自然就好,可她卻是太邋遢了。
我在想如果陳嶼也是一個喜歡走路牙石吃午飯會看《動物世界》去接媳婦回家的時候會跟媳婦家裡的親戚開心吃飯被迫唱歌,他也許不會這麼讓人討厭吧?
雖然這些設計可能是為了讓人物帶喜劇色彩,可是確實會讓觀眾感受到人物性格的多面,好像真的有這麼一個人一樣。
是,拋開光生那些讓人生氣的點,這個角色很多細節的塑造會讓人覺得他是個挺可愛的人。
主要有時候也能理解光生生氣的點,結夏有時候確實有點邋遢,但是總的來說,結夏是更包容的那一個,光生對結夏是缺少包容心的,太自我了,但是後來離婚之後光生也後悔了。
還有我一直覺得這個劇的名字起的特別好,當結婚的日子過得很糟糕的時候,離婚反而能讓倆人重新思考婚姻的問題,找到倆人最好的相處方式,以及思考是否真的適合。
還有就是因為劇裡窪田正孝說的這句臺詞,當時女主已經離婚,小哥對女主說了這句話:
離婚不等於不幸,反而是下一段幸福的開始。
雖然我也沒結過婚,但是不影響我真的很喜歡這部劇,劇裡的人都有缺點,但是我卻一個也討厭不起來,尤其是劇裡的臺詞,多少次都看都覺得很有感觸。
最後給大家看一下裡面一個可愛奶奶,她說:「罐頭是在1810年發明出來的,可是開罐器卻在1858年才發明出來。很奇怪吧?可是有時候就是這樣的,重要的東西有時也會遲來一步,無論是愛情還是生活。」
最好的尚未來臨,人生還是要充滿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