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佳士得秋拍:那些養眼的瓷器及工藝精品

2021-12-31 聯拍在線

↖ 點擊關注「聯拍在線」

藝術品多業態交易與服務平臺

 

香港佳士得秋拍舉槌在即,呈獻一系列從古至今的頂級藝術佳作,繼「雲中玉筵 重要亞洲私人古玉珍藏:春秋戰國篇」後,我們繼續關注香港佳士得「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淡掃蛾眉 – 頌德堂藏中國宋代瓷器」兩大重量級拍場。前者為市場帶來包括青銅、明清瓷器、掐絲琺瑯、黃花梨及紫檀家具、玉雕、文房珍玩等臻品,滿足當今藏家的頂級收藏需求和多元化品味。後者為頌德堂單一藏家珍藏,是收藏家二十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間從日本、歐洲及香港等地精心搜集而成。每件藏品均經過藏家精心挑選,來自宋代各個著名窯址,件件造型精緻優雅、釉色溫潤明亮、紋飾簡潔,體現了宋瓷簡練優雅之美,對喜愛宋瓷的藏家來說是十分難得的購藏機會。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瀏覽完整圖錄、參與競拍。聯拍在線提供全程競拍服務支持,助您足不出戶,暢拍全球! 

此場拍賣中最為吸睛的拍品當屬一件色彩斑斕且品相完好之御製掐絲琺瑯纏枝番蓮紋盒。此品於年號極短的景泰年制,尤為珍罕。Lot 2957 明景泰 御製掐絲琺瑯纏枝番蓮紋盒 
2.倫敦蘇富比,1961年2月21日,拍品277號;4.Ming - The Age of Refinement專場拍賣,倫敦佳士得,1998年11月16日,拍品1號;5.香港佳士得,2002年10月28日,拍品612號1.《The Arts of the Ming Dynasty》,東方陶瓷學會期刊,倫敦,1958年,圖版86號,編號316;2.Harry Garner爵士,《Chinese and Japanese Cloisonné Enamels》,倫敦,1962年,圖版19B;3.《香港佳士得二十周年回顧1986-2006中國瓷器及工藝品精選》,香港,2006年,頁273展覽:《The Arts of the Ming Dynasty》,藝術委員會藝廊,倫敦,1957年,圖錄圖版316號

本件御製掐絲琺瑯纏枝番蓮紋盒為銅胎,蓋與器盒鑄成浮雕式八瓣蓮花形,器外施淺藍釉為地色,蓋頂飾花心盛開之蓮紋,蓋壁與器身各蓮瓣內飾以不同顏色的折枝番蓮花葉,底及盒內光素鎏金,盒心陰刻「大明景泰年制」楷書款,為景泰年間製作之代表性器物。

盒的蓮瓣呈立體感,在製作胎體時需要特別的設計與打造,盒面蓮心圖案源於敦煌佛教壁畫和畫像磚的紋樣,花葉使用二色或三色,是為了表現葉子的暈染效果,每朵蓮花皆用三色琺瑯表現,亦是增加花朵的層次與飽滿。礙於當時的製作技術,仔細觀察盒表面有大小不一的砂眼,仿佛歲月的滄桑。臺北故宮收藏一件幾乎一模一樣的同款盒,唯有刻款位置不同。

據臺北故宮展覽圖錄《明清琺瑯器展覽圖錄》記載,故宮的盒子 「底及盒內光素鍍金,盒心陰刻 '大明景泰年制',自右向左一行楷書款。」 仔細觀察,兩個盒的字體很接近,似乎出自同一個工匠之手。臺北故宮陳夏生認為,「此盒紋飾中的花瓣豐滿,同一葉上往往施二至三種顏色,胎體厚重,釉層深厚以及掐絲末端以隱藏的方式處理,均具早期掐絲琺琺的特色,而且落款的方式與當時漆器瓷器落款的特色也相同,無可質疑的是景泰年間製作之真品。」

該件掐絲琺瑯番蓮紋盒1957年展覽於由大英藝術會及東方陶瓷學會舉辦的《明代藝術展》,並於1962 年在《中日景泰藍琺瑯》(Chinese and Japanese Cloisonne Enamels—Sir Harry Garner)中再次出版。

Lot 2951 清乾隆 掐絲琺瑯百花圖廣口包袱尊一對 

拍品估價:2,000,000 - 3,000,000 港幣

2.巴黎蘇富比,2012 年6月13日,拍品162號Lot 2952 清康熙 掐絲琺瑯纏枝蓮紋夔龍耳象足蓋爐

尺寸:W 33 cm

拍品估價:2,000,000 - 3,000,000 港幣

來源:倫敦蘇富比,2007年5月16日,拍品46號

拍品估價:20,000,000 - 30,000,000 港幣3.香港佳士得,1995年5月1日,拍品642號;5.香港佳士得,2009年12月1日,拍品1872號1.H. Ling及仇焱之,《抗希齋珍藏有明全代景德明瓷影譜·下》,1950年,16號(圖一);2.《中華文物集粹:清玩雅集收藏展》,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118號展覽:鴻禧美術館,臺北,《清玩雅集收藏展》,1998年,圖錄圖版9號撇口,細頸,垂腹,圈足。通體繪五組青花紋飾,以雙線相隔。頸飾卷草紋和蕉葉紋;肩飾折枝牡丹,月季,山茶和蓮花;腹繪四朵纏枝蓮花,枝葉相纏;近足處繪浪濤紋。此器造型秀麗俊俏,發色鮮明,釉色瑩潤。永樂青花有「諸料悉精,青花最貴」之說法,在紋飾和造型上都出現了新的風格,逐漸擺脫了元朝的遺風。青料採用進口的「蘇麻離青」,發色青翠濃豔,背花紋飾泛出點點銀黑色結晶斑,與前朝所用之國產青料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為明早期青花瓷器的經典佳作。傳世品中只有一件相同的例子現藏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此器極具收藏價值。Lot 2912 清乾隆 粉青釉堆塑螭龍紋冬瓜尊一對 
拍品估價:7,000,000 - 9,000,000 港幣出版:Helen D. Ling及仇焱之,《暫得樓珍藏曆代名瓷影譜》,卷3,香港,1950年,圖版1811.上海博物館、首都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暫得樓清代官窯單色釉瓷器》,2005年,展覽圖錄,頁114-115,圖版40號;2.香港藝術館,香港,《好古敏求: 敏求精舍四十周年紀念展》,2001年7月6日-8月26日,圖錄圖版186號拍品估價:6,000,000 - 8,000,000 港幣2.仇焱之珍藏專場拍賣 - 第三部分,香港蘇富比,1981年5月19日,拍品561號;3.香港蘇富比,1992年4月29日,拍品211號;6.香港佳士得,2009年12月1日,拍品1920號1.大衛古董,《Qing Dynasty Polychrome Porcelains》,臺北,2000年,圖版8號;2.國立歷史博物館,臺北,《中華文物集粹:清玩雅集收藏展》,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118號Lot 2945 清雍正 鬥彩纏枝蓮託蘭札體梵文小杯一對 
拍品估價:5,000,000 - 7,000,000 港幣1.香港蘇富比,1987年5月20-21日,拍品540號;拍品估價:4,000,000 - 6,000,000 港幣1.倫敦蘇富比,1974年7月9日,拍品436號;2.香港蘇富比,1977年11月29日,拍品178號;4.靜觀堂珍藏專場拍賣,香港佳士得,1996年11月3日,拍品578號;5.香港佳士得,2009年12月1日,拍品1918號1.《徐氏藝術館》,香港,1991年,圖版113號;2.《徐氏藝術館—陶瓷 IV—清代》,香港,1995年,圖版128號展覽:香港市政局及敏求精舍聯合主辦香港藝術館籌劃,香港藝術館,香港,《清朝瑰寶》,1992年6月9日至8月2日,圖錄圖版178號拍品估價:3,000,000 - 5,000,000 港幣出版:Helen D. Ling 及仇焱之,《暫得樓珍藏曆代名瓷影譜》,卷3,香港,1950年,圖版122展覽:上海博物館、首都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暫得樓清代官窯單色釉瓷器》,2005年,展覽圖錄,頁60-61,圖版13號拍品估價:3,000,000 - 5,000,000 港幣2.香港佳士得,2011年11月30日,拍品3000號拍品估價:3,000,000 - 5,000,000 港幣來源:日本私人舊藏,於1988年入藏(傳) 現藏家於1999年購自以上藏家拍品估價:3,500,000 - 4,500,000 港幣出版:Helen D. Ling 及仇焱之,《暫得樓珍藏曆代名瓷影譜》,卷3,香港,1950年,圖版183展覽:上海博物館、首都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暫得樓清代官窯單色釉瓷器》,2005年,展覽圖錄,頁116-117,圖版41號Lot 2909 清乾隆 粉彩夔龍蓮花紋賁巴瓶一對 拍品估價:2,500,000 - 3,500,000 港幣來源:紐約蘇富比,1998年3月23至24日,拍品637號Lot 3026 清乾隆 御製紫檀雕西番蓮紋 束腰帶託泥扶手椅一對
尺寸:H 113 cm,W 69.2 cm,Deep 51.5 cm拍品估價:10,000,000 - 15,000,000 港幣2.香港佳士得,2008年12月3日,拍品2503號該椅兩件成對,紫檀木製成。面下有束腰,澎牙三彎式腿,足下帶承珠及託泥。牙條及腿浮雕西洋式番蓮紋,坐面以上裝靠背板及扶手,搭腦上拱並向後彎,使背板形成一定的背傾角。背板流線形,是根據人體脊背自然曲線設計而成。扶手後高前低,且作出向外彎曲的弧線,造型與圈椅扶手相當。後背板兩側及兩個扶手兩側六個空當隨形鑲透雕番草紋圈口牙條。椅背及搭腦以浮雕、透雕相結合手法飾西洋巴羅克紋飾。造型美觀,雄偉大氣,雕刻圖案精細入微。從用料看選料上乘,搭腦與背板均用寬厚的大料製成,四腿亦用很大的整料挖出大曲率的三彎腿。這種用料大氣、雕刻精細和裝飾西洋花的作法,具濃厚的廣式家俱風格和特點。可視為廣式家俱的典型代表。Lot 3027 晚明 黃花梨夾頭榫鏤雕鳳紋平頭案
尺寸:H 79.5 cm,W 150.5 cm,Deep 45.8 cm拍品估價:4,200,000 - 5,800,000 港幣1.伍嘉恩《明式家具二十年經眼錄》北京,2010年,頁59;2.嘉木堂,25周年紀念圖錄《選中之選 明式家具集珍》香港,2011年,頁96-99展覽:紐約,《國際亞洲藝術博覽會》,1997年,頁84尺寸:H 86.5 cm,W 63.5 cm,Deep 47.5 cm拍品估價:3,000,000 - 5,000,000 港幣Lot 3030 清十七/十八世紀 黃花梨四出頭官帽椅一對尺寸:H 117 cm,W 58.5 cm,Deep 49 cm拍品估價:3,200,000 - 4,500,000 港幣Lot 3033 清十八/十九世紀 紫檀夔龍紋扶手椅一對尺寸:H 92 cm,W 66 cm,Deep 53 cm拍品估價:2,800,000 - 4,500,000 港幣拍品估價:9,000,000 - 12,000,000 港幣1.Edward I. Farmer,紐約,約1930年;2.Primo Alsocernatoni Louis von Cseh伯爵,紐約;3.倫敦佳士得,1963年7月16日,拍品15號;5.瑰玉清雕-重要玉器珍藏(II),香港佳士得,2007年11月27日,拍品1504號1.《The Horizon Book of the Arts of China》,1969年,頁752.Robert Kleiner,《Chinese Jades from the Collection of Alan and Simone Hartman》,香港,1996年,圖版451.China House,紐約,《Selections of Chinese Art》,1967年,圖錄圖版6號;3.波士頓美術館,2003年8月-2004年12月

洗青白玉質,內掏空,圓形斂口。外壁隨形高浮雕雲龍紋,三條龍俯伏於器口,虎視眈眈地看著對岸的火珠,龍身隱顯於層層疊疊的靈芝雲海之中。底部較平,雕水渦紋,浪花四濺。此器運用高浮雕技法雕琢而成,運刀如筆,意到筆成。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楊伯達先生認為,此洗是「外白內青」或「半白半青」,屬於地質學上由白玉過渡到青玉的典型標本。

這種洗形玉器源自蒙古汗盛酒的海。現今位於北海公園中的元代瀆山大玉海應為此類高浮雕雲龍洗之靈感來源。瀆山大玉海原為忽必烈之玉器,明至清初期間,被移至西華門外的真武廟,曾被道人用作菜甕。乾隆十年(1745年),瀆山大玉海被重新發現,乾隆皇帝以千金易得,將大玉海移回宮內,並於其腹內刻制三首御製詩及序文,述說其外型特色及來歷。

清宮舊藏的玉洗中多有類似這件雲龍玉洗者,如頤和園珍藏刻有御題詩一件、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一件。另有私人珍藏一例、畢曉普贈於大都會博物館一例、Lever女士珍藏一例,及香港佳士得2007年5月29日拍賣一例,拍品1401號。

拍品估價:2,500,000 - 3,500,000 港幣出版:Marchant & Son,倫敦,《85th Anniversary Exhibition of Chinese Jades from Tang to Qing》,2010年,137號Lot 3088 清十八/十九世紀 白玉虎溪三笑圖筆筒拍品估價:2,800,000 - 3,500,000 港幣Lot 3091 清嘉慶 御製青白玉「四時之始」璽

拍品估價:2,000,000 - 3,000,000 港幣

註:此印文收錄於《清代帝後璽印譜》,嘉慶卷,卷二,北京,2005年,頁154.拍品估價:6,000,000 - 8,000,000 港幣3.香港佳士得,2003年10月27日,拍品797號1.林巳奈夫《殷周時代靑銅器の研究》,京都,1984年,頁105,編號204;2.出光美術館《中國の工藝》,京都,1989年,編號23拍品估價:3,000,000 - 5,000,000 港幣出版:Michael Goedhuis,《Chinese and Japanese Bronzes, A.D. 1100-1900》,倫敦,1989年,圖版7號拍品估價:2,500,000 - 3,500,000 港幣來源:約1981年購於紐約 Hartman Rare Art拍品估價:2,800,000 - 3,500,000 港幣拍品估價:1,200,000 - 1,800,000 港幣展覽: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25 號此碗釉質白潤,胎體輕薄,碗內刻劃一折枝盛放單朵牡丹,全器紋飾以線狀直刀淺刻,並以齒狀邊緣修飾花葉,其刻劃風格與常見的定窯花瓷以斜刀切出陰影面的雕刻技法有別。以直刀淺刻裝飾的定窯瓷器, 傳世數量較少。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近似的定窯刻花牡丹紋大碗,著錄於《定州花瓷:院藏定窯系白瓷特展》,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4年,頁75。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藏有兩件定窯劃花牡丹碗碟,其中一件體型略小的定窯劃花牡丹淺盤著錄於《Oriental Ceramics, The World Great Collections - Vol. 8, Musée Guimet》,巴黎,1976年,黑白圖 28;另一件與本拍品外形及刻花一致的牡丹大碗則為館藏常設展品。拍品估價:700,000 - 900,000 港幣展覽: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展出》,2012 年,圖版 28 號

此碗印紋清晰,釉色亮麗,品相完美,在已知的相關資料中只發現另一相同例子,藏於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屬館藏定窯常設展品之一,藏品編號MA4163。

拍品估價:500,000 - 800,000 港幣展覽: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64 號。此瓶線條優美,全器刻花工整俐落,通體施淡青泛黃釉,瓶肩上的浮雕鳳鳥紋十分罕見,與瓶頸上七弦竹節紋互相輝映,相得益彰。在已知關於北宋早及中期龍泉青瓷的資枓中暫時未發現有相同例子。

可參考其他北宋早期以弦紋作裝飾的盤口瓶,包括一件北宋越窯青瓷弦紋盤口瓶,1954年於威尼斯《Arte Cinese Chinese Art》展中展出,圖錄圖版398號;及一件北宋定窯白釉弦紋穿帶瓶,著錄於《世界陶磁全集—12—宋》,東京,1977年,頁161。

另可比較浙江省龍泉博物館藏一件造型近似但頸部無弦紋的盤口瓶。

拍品估價:500,000 - 700,000 港幣1.《中國名陶展:中國陶磁2000年の精華》,東京,1992年,圖錄58頁;2.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13 號宋代青白瓷梅瓶一般瓶身多以刻花修飾,如此瓶般素潔無瑕的例子甚為罕見,能帶原配蓋子更為難得。此瓶線條優美,釉色光潤,可作宋代梅瓶典範。江西安義縣南宋淳祐五年(公元1249年)古墓中曾出土外形相似但瓶身有卷草刻花的青白瓷帶蓋梅瓶。臺北鴻禧美術館亦藏有外形相近的青白瓷刻如意紋帶蓋梅瓶,見於 《中國歷代陶瓷選集》,臺北,1990年,頁155。拍品估價:400,000 - 600,000 港幣

來源:香港家族珍藏

展覽: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91 號

近似例可參考倫敦大英博物館大維德基金會藏鈞窯天青釉盤,館藏編號 PDF A2。亦可參考一件尺寸較大的鈞窯天青釉盤,2018年3月22於紐約佳士得拍賣,拍品538號。

拍品估價:400,000 - 600,000 港幣1.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77 號;

2.一新美術館,《百年好合:中國古盒藝術》,香港,2017年,圖錄40頁

拍品估價:300,000 - 500,000 港幣

展覽: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90 號

Lot 2826 南宋 龍泉窯梅子青釉蓮瓣盤

尺寸:D 16.8 cm

拍品估價:200,000 - 400,000 港幣

來源:日本私人珍藏,入藏於1990年代

展覽:一新美術館,《宋元明 - 龍泉青瓷》,香港,2016年,圖錄圖版3號

拍品估價:300,000 - 400,000 港幣

來源:

1.John Sparks,倫敦,根據標籤;

2.日本私人珍藏,入藏於1990年代

展覽: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112 號

Lot 2832 南宋 遇林亭窯黑釉金彩壽山福海碗
拍品估價:200,000 - 400,000 港幣

展覽: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年,圖版109號

拍品估價:240,000 - 300,000 港幣

展覽: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2 號

拍品估價:200,000 - 300,000 港幣

展覽: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15 號

Lot 2809 北宋 青白瓷行爐

尺寸:H 12.1 cm

拍品估價:240,000 - 300,000 港幣

展覽: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18 號

拍品估價:240,000 - 300,000 港幣

來源:重要香港家族珍藏,入藏於1970年代

展覽: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88號

拍品估價:200,000 - 300,000 港幣

來源:香港重要家族珍藏,入藏於1970年代

展覽: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78 號

Lot 2821 南宋 龍泉窯粉青釉印牡丹紋雙環瓶拍品估價:200,000 - 300,000 港幣來源:仇焱之舊藏,倫敦蘇富比,1980年12月16日,拍品297號

展覽: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67 號

拍品估價:240,000 - 300,000 港幣

展覽: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35 號

拍品估價:240,000 - 300,000 港幣

展覽: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年,圖版45號

Lot 2830 五代/北宋 耀州窯淡青釉(東窯)蕊心花形碗

拍品估價:240,000 - 300,000 港幣

來源:重要香港家族珍藏,入藏於1980年代

展覽: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39 號

拍品估價:200,000 - 300,000 港幣

相關焦點

  • 2017香港佳士得秋拍——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
    類似鬥彩貫套西番蓮紋瓜稜直頸小瓶成對者,目前傳世者有二對,除此對外,原另有一對曾為香港趙從衍先生舊藏,於1973年香港中文大學《華光草堂珍藏清代瓷器》展覽,編號81及1978年香港藝術館《趙從衍家族珍藏明清瓷器》展覽,編號60,其後於香港蘇富比1987年5月19日《趙從衍私人及家族珍藏重要中國瓷器及玉雕精品?第二冊》分別售出,圖錄編號298、299。
  • 佳士得香港2021秋拍瓷器一覽
    為國際藏家呈獻饒富興味的東西方藝術精品,令藏家不受地域規限,購藏全球藝術珍品。本季拍品來源有緒且範疇廣泛,橫跨不同時代、種類、媒介、文化,包括二十世紀及二十一世紀藝術、中國古代及近現代書畫、中國瓷器及藝術精品、瑰麗珠寶、精緻名表、手袋及配飾,與珍罕名釀及烈酒等。
  • 佳士得香港秋拍古董古玩藝術品明星拍品賞析
    寒冬已至,東方之珠的香港依舊溫暖如春。2020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即將拉開序幕。本季佳士得香港秋拍古董珍玩類共有四個專場。一對清雍正御製掐絲琺瑯雙鶴香爐目前世界最貴的掐絲琺瑯拍賣紀錄為2010年12月1日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一對清雍正御製掐絲琺瑯雙鶴香爐,以1.295億港元(合1670萬美元)的高成交價由劉鑾雄拍得。掐絲琺瑯之所以天價,是由於當時一件上檔次的掐絲琺瑯製作所耗費的人工,幾乎無可估量。
  • 香港佳士得 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高古篇和明清篇)
    ,接下來的重頭戲無疑就是2017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中國宮廷御製藝術精品專場,藝狐君先行獨家劇透此中珍品:此次專拍涉類頗廣共計近300件藝術珍品,如源自香港嘉木堂的明代黃花梨家具,源自埃斯肯納齊的老窯瓷器等,也是各路藏家心儀之物。
  • 最新:2018香港佳士得春拍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成交結果
    6月1日,拍品256號香港佳士得,1993年10月25日,拍品768號香港佳士得,1996年11月4日,拍品756號展覽S.可參考一件原藏攻玉山房的黃花梨桌案,其於2002年9月20日紐約佳士得拍出,拍品59號。另有一件黃花梨方桌,為可延式桌腿,藏於明尼阿波利斯美術館,刊於Robert D.
  • 香港秋拍北京及上海預展|中國書畫、中國瓷器及藝術品
    本年度的佳士得香港秋季拍賣將於11月27日至12月5日舉行。
  • 香港保利2018秋拍三場拍賣有關瓷器成交記錄
    此後入藏於香港重要藏家張宗憲之雲海閣,後兩次上拍佳士得,佳士得香港,2000年10月31日,《絕妙色彩.張宗憲珍藏》,編號816;佳士得紐約,2005年9月20日,編號343。終入藏於北美十面靈壁山居舊藏。
  • 重磅: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在2017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什麼價!
    類似鬥彩貫套西番蓮紋瓜稜直頸小瓶成對者,目前傳世者有二對,除此對外,原另有一對曾為香港趙從衍先生舊藏,於1973年香港中文大學《華光草堂珍藏清代瓷器》展覽,編號81及1978年香港藝術館《趙從衍家族珍藏明清瓷器》展覽,編號60,其後於香港蘇富比1987年5月19日《趙從衍私人及家族珍藏重要中國瓷器及玉雕精品?第二冊》分別售出,圖錄編號298、299。
  • 香港兩大拍賣行今年秋拍誰執牛耳?
    隨著2018年第二波香港藝術品秋拍告一段落,香港佳士得拍賣行報出了27.50億港元的總成交額。
  • 2020香港佳士得春拍:成交記錄!
    香港佳士得「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專場」拍賣於 7 月 9 日舉槌
  • 佳士得香港:私人珍藏重要中國瓷器專拍高清全覽(30件)
    ↖ 點擊關注「今日聯拍」藝術品全業態交易平臺2019香港秋拍期間,佳士得『私人珍藏重要中國瓷器』 專拍將於11月27
  • 全網首發 | 香港佳士得秋拍呈現御用高古及明清重器通覽!
    香港佳士得2018秋季拍賣會即將於11月23日隆重啟幕古董藝術品版塊頗有看點,「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作為壓軸場次將於11月28日下午2點30分舉行,預展將於11月23日至27日進行,跨越一千年歷史的藏品中,包含了125件珍貴的高古瓷器、明清玉器、漆器、田黃印章、官窯瓷器等。
  • 保利,嘉德,蘇富比,三行同拍,看香港秋拍瓷器爭鋒!
    古玩元素網旗下高端藝術品拍賣信息平臺,古玩藝術品市場深度分析!可關注微信號:guwan19982019年香港秋拍已經完滿結束,可謂是精彩紛呈,其中蘇富比香港的表現最為搶眼,在本季拍賣中狂攬33.41港幣,拍出過億拍品5件,完美收官!
  • 直擊2017香港佳士得預展現場 丨藝術就要這麼「玩」!
    不僅如此,佳士得還將為諸藏家呈現來自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中國書畫、中國瓷器及工藝品、以及瑰麗珠寶、世界級名酒、頂級奢侈品等幾大品類的數百件拍品。諸多世界各地藏家齊聚香江,共覽佳士得2017香江春拍盛宴,預祝佳士得香港2017年春季拍賣取得圓滿成功。
  • 2019佳士得香港春拍:館藏級瓷珍高清呈獻
    佳士得香港2019春拍「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將一連推出5場精心策劃的專題拍賣,其中「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及「禹火紫霞
  • ​香港秋拍成交總額38億港元,創佳士得亞洲史上最高拍賣成交紀錄!
    香港秋季拍賣成交總額達38億港元佳士得亞洲史上最高拍賣成交紀錄
  • 一隻定窯大碗2785萬:香港佳士得一波瓷器成交價來了
    佳士得於11月 30日 下午 2:45 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廳 香港灣仔港灣道1號 舉行《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專場拍賣,總成交金額為:76,362,500港元。喜歡瓷器的朋友,請加下面微信交流免費領取《景德鎮瓷器鑑賞手冊》
  • 【雅昌帶你看預展】樂從堂、趙無極、傅抱石、超大粉鑽……佳士得香港秋拍還有哪些驚喜?
    乘著達·文西《救世主》全球最貴藝術品的勢頭,佳士得將拍賣重心從紐約轉向香港,於11月23日拉開了2017年香港秋拍第二輪的大幕。1964年作品《29.01.64》亞洲現當代藝術晚間拍賣本季主打趙無極、吳冠中、常玉、草間彌生、奈良美智等亞洲重要藝術家作品,佳士得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國際董事張丁元表示:「今年秋拍特色可以簡潔地以『傳承與時代性』這個概念歸納,通過一系列作品的鋪陳來深入探索幾位重要藝術家的成長過程。」
  • 2020西泠秋拍:重要瓷器專場部分宋元瓷器精賞!
    本屆2020年秋拍,西泠拍賣新推出 「重要瓷器專場」 集宋元明清瓷器精粹六十餘件,今日將其中宋元部分精品,推薦於眾位藏家
  • 行程手冊丨2019年香港秋拍已為您安排上了,敬請閱覽!
    時光匆匆,紐約亞洲藝術周剛剛落下帷幕,香港的秋拍跟著就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