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鐘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為什麼我們很容易羨慕別人

2020-10-07 攸攸熊

文/熊媽

01

2020年,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叫《鄰居的窗》,講的就是兩家人,彼此觀察,彼此羨慕的故事。

其中之一是一家五口,妻子、丈夫和兩個孩子。

女主人叫艾莉,她腹中有一個即將出世的胎兒,他們家的生活每天都超忙碌。

艾莉有永遠做不完的家務,和下班之後「懶懶散散」的老公。兩人因為家務瑣事,經常會有爭吵。

隔著時空,看向對面鄰居,家裡只有夫妻兩個,他們經常能忘情的浪漫,絲毫不用遮掩的表達對彼此的愛意。

他們的生活,輕鬆,愜意,美好,純粹。

可當兩家的女人有一天相識了,艾莉才知道對面鄰居這一家的男人,患了癌症,快要離開這個世界了。鄰居家的女人也時常在窗戶邊,觀望艾莉一家五口充實溫馨的生活。

蔡康永曾經說過:我們所羨慕的別人的生活,只是我們所幻想的別人的生活

細想確實如此,就像《奇蹟人生》的主持人阿雅,接受專訪時也提到:我們很容易去羨慕別人的生活

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老公,別人家的太太,再回過頭來看看自己家的柴米油鹽,真的是分分鐘想要崩潰。

似乎別處的總是好的,而自己擁有的一文不值。

生而為人,很容易羨慕身邊那些能力比自己強的,財富比自己多的,顏值比自己高的……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曾說過:對於每個人而言,世界從來不是客觀的。我們感知到的事物,從來不是事物原本的樣子,而是經過我們的思維處理後的事物

正因為如此,似乎每個人都容易羨慕別人,但實際情況是,在你羨慕別人的時候,也有人在羨慕著你。

02

李雪琴最開始是怎麼火的,就是因為羨慕別人火的,只不過她羨慕的不是一般人,而是吳亦凡。

她說之所以在清華門前喊話吳亦凡,是因為:一看他那樣,就是一個從小家境優越,被保護得很好,沒啥煩惱,也沒啥壞心眼的小孩兒。我很羨慕這種狀態,因為我沒有過這種生活。

可最近在看《時代我》紀錄片的時候,發現吳亦凡的童年,也並不像李雪琴想像的那麼幸福。

他很小父母就離婚了,媽媽把他放在甘肅的外婆家,大概10歲的時候,媽媽把他帶到了國外,他在那語言不通,沒有朋友,經常感覺很孤獨。

後來,媽媽回國了,他還想:我媽是不是不要我了

李雪琴只看到了吳亦凡在人群前的光鮮亮麗,並不知道他小時候,以及當下,都在經歷著各種煩心事。

有人說他不適合做演員,也不適合做歌手,好好做個模特不行嗎?

他的《大碗寬面》出來之後,有人說這歌啥都不是,超難聽。

他自己也在經歷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現在他只想做好音樂,把握自己能把握的事。

其實,李雪琴沒有意識到她身上,也有不少值得羨慕的點。比如她北大的標籤,寫脫口秀段子的能力,以及她身上的那份勇敢。

我們很容易拿著哈哈鏡看自己,看哪兒哪兒不好,特別是女性,很容易自我批判。

03

娛樂圈裡有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鄭爽,這個在拍《一起來看流星雨》的時候,俘獲了無數粉絲,因為她的長相實在是挺精緻的。

出道幾年,她的人氣一直都挺旺的。直到有一天,她整容了,真心覺得她這個長相不容刻意修飾,就能比過很多人的姑娘

之後,跟張翰分手之後,相繼交了幾個男朋友,都非常沒有啥好結果。曾經在看蔡康永採訪她和上一任男朋友時,從言語中間能夠看出,小爽在這段感情裡,一定是倒貼的。

但是真的沒理由,論長相,論人氣,論粉絲,這男人沒有一樣比得過她的。

可她就是那麼不自信,覺得自己不好看,覺得自己配不上更好的。

英國某家機構曾經對2000個女性,進行過一個調研,發現她們平均每天批判自己達到了8次,其中42%的女性從未欣賞過自己,46%的人每天早上9:30之前,會批判自己至少1次

我曾經聽一個女性朋友評價過自己,又醜又胖,牙齒不齊,人緣不好,性格不巧等等。

實際情況是她工作不錯,長相尚可,卻能把自己批判的一文不值。

人一旦成年,很多身體條件就沒法改變了,比如說身高,比如說五官,比如說原生家庭。

過度關注我們缺少的,就會把自己的目光鎖定在外界的事物上

我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思維傾向,多半都是因為,小時候,我們經常被父母拿來跟別人比較。

所以,長大之後,我們內在的小孩,總感覺自己不夠好。加上外界給我們的各種標籤,讓人真的很難看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

這種行為模式繼續下去,只會讓人難以活在當下,看不到自己真實的樣子,很容易因為盲目羨慕別人而焦慮不已。

04

焦慮的確是現代人的常態,可沉浸在焦慮中,真的對自身的處境沒有任何意義,阿雅非常幽默的說:如果焦慮有用,那我們一起焦慮到死就好了。

其實,治癒焦慮最好的方法,是讓自己活在當下,究竟什麼才算是活在當下呢?

人能夠活在當下的大前提是:要有區分自己能改變的和不能改變的事情的能力,因為只有不斷在能改變的事情上努力,才能真正看到結果

比如說我們改變不了自己的身高,卻可以修飾自己的身材。改變不了身邊的伴侶,卻能改變自己的態度。改變不了工作中枯燥的那部分,卻可以改變自己做這些工作時候內心的想法。

有了這個認知後,就可以用上在陳海賢(浙江大學應用心理學博士)老師的《自我發展心理學》的課程中,提到的三個活在當下的錦囊:

首先,用描述性思維,而不是評價性語言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現在處在焦慮中,不要簡單粗暴的說,我真是一個容易焦慮的人

而是描述當下的狀態:我現在處於焦慮的狀態,讓我看看都是哪些事情,引發了我的焦慮情緒。

每個人的狀態都是不斷變化的,用靜態的語言描述不斷變化的狀態,本質上就是對自己的一種束縛。

其次,問具體的問題,而不是抽象的問題

如何判斷是不是一個好問題,其實關鍵就是看它是不是具體。抽象的問題太大,難以回答,更難以解決。

比如你說,孩子不聽話怎麼辦?這就是一個抽象的問題。如果改成,孩子每次去遊樂場,約定好的時間都不肯遵守,怎麼辦?

後者明顯更容易找到解決方法,也更容易著手去改變。

最後,關注自己能做的事,而不是先關注做事的結果

這兩年對我影響最大的一句話之一就是:因上努力,果上隨緣。其實跟關注自己能做的事是一個道理。

如果我們想要通過健身改變身材,重要的是開始,而不一定要知道如果我健身30天,能夠瘦下來多少斤。

像是我寫文章,如果我不糾結於閱讀量,點讚量,收藏量等指標,而只是沉浸在想要寫文章這件事上,結果一般都會不錯。

當然,真正想要活在當下並不容易,因為周圍的環境太快了,讓人不知不覺想要多想,想要奔跑,但要能夠有享受生活的狀態,就需要自己付出努力,別人幫不了我們。

寫在最後:現在已經是十一假期了,之所以推送這篇文章,是因為好多人忙碌焦慮慣了,難以真正的沉下心來,享受閒暇時光,和家人真正的在一起。

寫下它,就是為了給我們每個人提個醒,要過好當下,才能更好的走向未來。

正如柴靜《看見》所說的:我就生活在這裡,沒有完美新世界,沒有需要等待的未來,沒有要向外界索求的理解,也不需要通過跟誰比較才能判斷自己,要做的就是此時,就在此地,就是此身

願我們都能好好享受假期,等到小長假結束時有個豐盈的好狀態。

相關焦點

  • 歷屆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合集(2010-2020)
    在奧斯卡各大獎項中,最佳真人短片雖不及最佳影片、最佳導演那樣受到媒體和大眾關注,但對於新人導演來說卻非常重要,很多活躍在當今影壇的電影人都曾獲得此項大獎,這為他們在好萊塢站穩腳跟奠定了基石,同時也迅速地打開了知名度,有效地積累資源和人脈。今天,小編整理了近十年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供同學們鑑賞與學習。
  • 看完這部奧斯卡最佳短片《領居的窗》,再也不想羨慕別人的生活了
    接著夫妻雙方都感嘆自己老了,沒有了年輕時刻那種歡快自由的時光,他們都很羨慕對面年輕夫婦的生活,可以跟朋友舉辦派對,每天睡到自然醒,不用工作。這時年輕的女子跟女主說,她知道女主住在自己對面,也知道女主有3個孩子,她很羨慕女主一家的生活。女子丈夫一直病得很嚴重,他們經常望過去,看著女主一家的幸福生活……影片只有短短的20分鐘,但是寓意深刻。此片獲得了本次奧斯卡的最佳真人短片。我們覺得自己生活不如意,羨慕別人豐富多彩的生活,但是,又怎麼知道別人可能也在羨慕著我們呢?
  • 2020奧斯卡最佳短片爆火:不必盲目羨慕他人,自己亦是絕美風景
    最近墨墨觀看了一部短片電影《鄰居的窗》,這部電影僅有20分鐘,卻橫掃20項國際大獎,更榮獲了今年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獎,堪稱影壇黑馬。雖然影片中出彩的明星不多,但墨墨卻深深地被劇情所吸引。一直偷窺鄰居的中年女人趕忙跑過去安慰年輕女人,年輕女人卻對中年女人說,我們一直很羨慕你和你丈夫,你們的多口之家,是那麼溫馨美好,而那些,我們不會再有了。從「偷窺者」變成了「被偷窺者」,從「羨慕者」變成「被羨慕者」,多麼巨大的反差。「一個人總在仰望著別人的幸福,一回頭卻發現,自己正被別人仰望著。其實,每個人都是幸福的。
  • 21分鐘的奧斯卡最佳短片,這個編劇真是絕了!
    2018年8月在好萊塢短片電影節上映,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真人短片」獎。全長21零9秒分鐘,每一幕安排的都非常巧妙。電影在臺詞上設計的也特別的巧妙,例如小男孩表現優秀的時候,爸爸說:「他就是我們的接班人!
  • 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比《綠皮書》殘忍多了!
    近日,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在國內上映,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豆瓣有超過30萬人的評價,評分高達8.9,票房也超過了3億元。
  • 奧斯卡入圍最佳電影短片《耳語同傳》(Chuchotage)
    》(Chuchotage),該片曾獲得第91屆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提名。短短16分鐘的影片呈現了同傳譯員從進入同傳箱到結束任務的全過程,同傳現場的細節還原可圈可點。隨唐唐一起來看看吧~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公布入圍第91屆奧斯卡外語片、真人短片、視覺效果、歌曲配樂等九大類別影片名單。
  • 今年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膚色》Skin,神編劇太精彩了!!!
    《Skin》是一部劇情短片,由蓋·納蒂弗執導,Johnse Allende Jr.、朗尼·查維斯、山姆·狄龍等主演。
  • 2020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你會經歷什麼,老天自有安排
    今年的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獎,迎來了一匹黑馬——《鄰居的窗》。這部僅有20分鐘的影片,橫掃了20項國際大獎,也擊中了無數人心底最柔軟的部分。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對中年夫妻,婚姻生活平淡而瑣碎,疲憊讓他們早已失去了往日的激情。忙碌了一整天的兩個人,終於有時間坐在餐桌前吃頓飯,卻通過自家窗戶,看到對面的新鄰居在激情纏綿。
  • 奧斯卡獲獎短片《鄰居的窗》:幸福不遠,你永遠都是別人羨慕的人
    今年短片《鄰居的窗》,收穫頗豐,不僅榮獲了「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還橫掃了20項國際大獎,20分鐘的影片內容,直擊靈魂。影片主人公是一對中年夫妻,他們已有兩個可愛的寶寶,並正在等待第三個寶寶的降臨。婚姻生活平淡而瑣碎,往日的浪漫激情早已蕩然無存。
  • 奧斯卡短片《鄰居的窗》:幸福不存在「比較級」
    第一次看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鄰居的窗》時,總覺太過平淡,過於臨近現實的生活,也沒有過於猛烈的情節期待。當再次認真的投入到鏡頭語境中,卻發現20分鐘的短片,蘊含著裝在鋼筋水泥的建築空間中的我們,漸漸忽略的生活哲理。
  • 童書媽媽電影之夜15年來,最值得觀看的20部奧斯卡動畫短片
    你會發現,比各自拿個電子屏幕,一臉漠然地刷啊刷有意思多了。這些家庭的電影之夜,會成為難忘的回憶。 第一部 老人與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五星 已經隆重推薦過,詳情見:童書媽媽電影之夜|在幾十億年裡,我們可以相處的只有一生 第三部 皮克斯系列五星
  • 今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10強,看完整個人都化了
    2002第74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鳥!鳥!鳥!》
  •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Alike》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Alike》,不要讓自己變成一個無趣的人Train a child
  • 三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永遠都需要愛與勇氣
    昨天,第 89 屆奧斯卡金像獎落下帷幕,《月光男孩》在經歷了一次過山車式的烏龍後,終於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影片。而今天這裡沒有奧斯卡領跑的烏龍,也沒有你心目中的最佳,更沒有緋聞與八卦。下面你將看到的是一部由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短片,這支短片獲得了今年奧斯卡的最佳動畫短片獎。
  • 18年來最值得觀看的25部奧斯卡動畫短片
    1《老人與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片長: 20分鐘 2000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Presto 片長: 5分鐘 2009年奧斯卡動畫短片提名晝與夜 Day & Night 片長: 6 分鐘 2011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月神 La Luna 片長: 7分鐘 2012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4《恰卜恰布》 The Chubbchubbs!
  •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熊的故事》能看全片了
    萬眾矚目的第88屆奧斯卡剛剛落下帷幕,除了和大家一樣關心小李同志能否抱走小金人外,我們還在特別關注的,就是動畫長短片的角逐。
  • 20分鐘影片刷爆朋友圈:我們都在隔著屏幕,互相羨慕
    今年的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獎,迎來了一匹黑馬——《鄰居的窗》。這部僅有20分鐘的影片,橫掃了20項國際大獎,也擊中了無數人心底最柔軟的部分。家庭主婦艾麗,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現在她又懷孕了。我們所羨慕的別人的生活,真的只是我們幻想的別人的生活。多「看見」自己生活美好的一面並加以珍惜,才是最為重要的。隔著「屏幕」,互相羨慕前段時間,看到這樣一個視頻。剛被領導訓斥後的保安走進電梯,看到一個外賣員匆匆趕來,心裡想:「真羨慕他呀,天天騎著小毛驢欣賞沿途的風景,累了還可以休息,不像我,每天巡不完的邏。」
  • 5部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那麼,小優今天就給有這個煩惱的家長們,精心挑選了5部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這些短片評分都很高,而且蘊含人生哲理,老少皆宜。《父與女》豆瓣評分:9.2分時長:8分鐘導演:麥可•度德威特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有人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 【光影】值得看十遍的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每觀看一部奧斯卡動畫短片,仿佛都是一次旅行,看到了與自己不一樣文化的傳播與撞擊,感受到了動畫中的溫暖和詼諧。今天,小編向大家推薦幾部有營養又好看的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來和小朋友們一起,度過一個充實愉悅的假期吧!
  • 免費分享7部精彩的奧斯卡英語短片!英語不好勿點!
    短短的幾分鐘,有時候甚至都沒有對白。透過畫面就能告訴你很多最質樸的真理。今天,小編就挑選了歷年奧斯卡的七部獲獎短片,每一個短片都是高水平製作,每一個故事都發人深省。、最佳紀錄短片提名等獎項。2《校合唱團的秘密》Mindenki導演: 克里斯多福·迪克本片由Kristóf Deák執導,是一部有關兒童合唱團的短片,入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真人短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