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電子遊戲變成了電子競技?

2021-01-18 妙蛙種子愛洗澡

2003年11月18日,電子競技被列為第99個正式體育運動項目。這個消息當時被國內年輕人瘋傳,為證明自己,為證明自己熱愛的遊戲,為了給天天嘮叨自己的家人一個說法而瘋傳。對於家長來說這恐怕不是什麼好消息,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年代啊?打遊戲也變成了體育競技?甚至能進入亞運會作為表演賽項目?對於年輕人來說這是多麼好的一個時代啊,能有機會投入到自己熱愛的事業裡,能有機會為自己喜愛的遊戲證明,它不是一個拉低成績,禍害年輕人的「妖精」,它是一個正正經經的行業。

小編作為一個90後以自己非專業的角度來談談是什麼讓昨天的電子遊戲變成了今天的電子競技。「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這是古語有云。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大勢,曾經的下海經商,之後的網際網路熱,再有到電子商務,無一不對當時一代人產生巨大的影響。小編這裡當然不敢說電子競技就是現在的天下大勢,但電子競技確實是順應時代的產物。為什麼說是順應時代的產物呢?這就要從我們這代90後說起了,其實電子競技在很多年前就開始了,那時候的電競人一直都背負著「不好好學習"「玩物喪志「「沒出息」等等的標籤。其中有很多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名字:星際爭霸一哥馬天元,魔獸爭霸一哥人皇SKY李曉峰,820原EHOME戰隊的隊長,還有後來英雄聯盟早期的一些職業選手:笑笑,若風,微笑等等。他們或許沒有成名在電子競技市場的巔峰,但是正是他們的努力,他們在電競事業的成績,他們對於電競敢於奉獻自己青春而投身進去的精神,我覺得才是中國電子競技精神的初衷,才是電子競技應該傳承,發揚的精神。是激勵年輕人對於自己熱愛的事業,要努力專研,堅持,奮鬥的精神。

sky
笑笑
微笑

時間是個巨大的轉輪,曾經的90後是遊戲的中堅力量。在過去的五年90後一批又一批的從高校畢業,走進社會。從一個在父母手上拿零花錢在遊戲消費的小孩變成了靠自己賺錢在遊戲消費的青年。整個電競的受眾群體在成長,受眾群的的成長是電子遊戲轉變成電子競技的又一重要因素吧。資本從來都是追名逐利的,終於資本開始湧入電競市場,其中最有名的應該就是被評為中國第一富二代的王思聰。他收購的IG戰隊在前不久的S8世界總決賽拿下了中國等待7年之久的冠軍。可以手中國電子競技行業發展到今天一定有他的功勞。對於電子競技,我們要感謝資本。選手的收入,和相關行業的收入不斷的提高,是讓社會正視電競行業的前提,從而證明從事電子競技行業是一個正兒八經能養活家庭的職業,不再是父母眼中的打遊戲。

王思聰
明星選手UZI

社會從來都是矛盾的聚合體,巨大的收益,耀眼的明星光環帶來的收益,名聲。讓很多青年對電競行業充滿的嚮往,加上行業飛速發展造成的一些管理問題,很多人都對電子競技充滿了一些不切實際,不勞而獲的幻想。社會很多人對現在年輕人的一些偏激行為以偏概全的推到了電子競技的身上。

在我看來這些都是應該的現象,沒有哪個行業的發展是一帆風順的,社會對電子競技的認可和理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電子競技現在被列入正式體育項目正是這個行業從新梳理價值觀,走向正規的第一步。向大家傳導的是電子競技並不代表遊戲的本身,他代表的是在參與遊戲的過程中去體驗競技的樂趣,去享受競技勝利帶來的喜悅。對於家長來說,堵不如疏,合理的引導未來的00後進行合理的遊戲競技,收看遊戲比賽,樹立正確的拼搏精神,才是防止孩子沉迷遊戲最重要的一環。對於電子競技本身,如何規範行業內容,比賽,選手,如何通過正能量的傳播電競文化,改變社會對以往電子遊戲的看法,才是讓行業欣欣向榮的唯一途徑。

從前沒有足球,後來有了足球比賽。從前沒有籃球,後來大家愛上了NBA。從前沒有電子競技,希望後來我們感謝現在對於電子競技做的一切貢獻,希望你能教人向善,越來越強大,成為名副其實的競技體育。

相關焦點

  • 電子競技革命
    2017年電子競技的全球收入接近7億美元,到2020年,預計將增長至15億美元。去年4月,亞奧理事會宣布,電子競技將成為2022年亞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面對巨大的商業價值和瘋狂的粉絲,投資者、新聞媒體和學術界不得不承認,電子競技正從小眾娛樂變成主流運動。
  • 《電子競技在中國》第一集上線,始於遊戲,超越遊戲
    3月14日周六晚8點,由央視發現之旅頻道和騰訊電競聯合拍攝《電子競技在中國》第一集《不只是遊戲》在央視發現之旅頻道首播,騰訊視頻、騰訊體育、BiliBili、虎牙直播等多個網絡平臺同步上線。
  • 電子競技有前途嗎 怎麼當遊戲主播
    電子競技有前途嗎,電競不等於網遊bai電競專業不是研討怎麼玩,荒廢學業的嬉戲;電競教育,也不是泛泛而論的知識普及,而是聚焦在賽事組織管理、網絡自媒體營銷、解說技術、內容製作、教練、數據分析。一起來看看怎麼當遊戲主播 電子競技有前途嗎,電競不等於網遊bai電競專業不是研討怎麼玩,荒廢學業的嬉戲;電競教育,也不是泛泛而論的知識普及
  • 《全職高手》:願電子競技的熱情風靡更多人
    而葉修的飾演者楊洋,這也不是他第一次參與出演關於遊戲的電視劇了。早在若干年前,《微微一笑很傾城》也同樣是關於遊戲,但更偏向網遊類而不是電子競技,但在兩部劇中同樣作為大神的他對於角色的把握還是有值得借鑑之處的。
  • 17年前慘遭封殺的電競節目,遊戲東西,電子競技世界
    回想起這麼多年電子競技項目在國內變化的情況,不由得感慨萬千。回想起03年央視cctv5開通第一個國內電競節目——電子競技世界,至今剛好17年。因此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聊,中國電競這跌宕起伏的17年。本期主要跟大家聊一聊這17年曾經出現過的經典遊戲競技類電視節目。2003年,時任中國奧委會副主席何慧嫻同志在人民大會堂宣布,國家體育總局批准電子競技成為我國正式開展的第99個體育項目。
  • 警惕以電子競技之名玩網遊
    然而無論是「職業名分」還是「職業標準」,「電子競技」畢竟脫胎於遊戲,並且要藉助電視遊戲、電腦遊戲和智慧型手機遊戲平臺,所有電競賽事都是基於遊戲開展的,始終與電子、網絡、遊戲、比賽等敏感詞彙緊密相連。因此,有的家長和教師依然會擔心「投身電競」會「沉迷遊戲」。筆者認為,要讓教師和家長與時俱進、打消顧慮、轉變觀念必須解決好相關方面的問題。
  • 有關電子競技發展的幾點思考
    今天寫一篇關於國內電子競技發展的幾點思考,希望能拋磚引玉的讓更多人關注到「電子競技產業化」的健康發展和參與到「電子競技產業鏈」的建設當中來。我國電子競技路程經歷十年風雨,不斷的在自我完善,自我發展。投身其事業之中的去默默耕耘付出的,幾乎都帶著一個鮮明的標識「情懷」。
  • 從遊戲演變而來的所謂的電子競技,我堅決反對它是體育,對嗎?
    建議以後這種需要用智力用腦袋比拼的競技項目單獨開闢一個分類,叫什麼我也沒想好。只是給網癮少年打遊戲找了個藉口而已,那麼多體育項目不見得有多少去做,遊戲一成體育項目,沒成之前都這麼多人玩,那成了不就更離譜,媽媽,我要成為電競選手,我要天天打遊戲。體育要挑戰的是人類極限,電子競技挑戰的是版本設計師;體育倡導人們強健體魄、戶外運動,電子競技倡導人們多充值,為遊戲公司創作的新鮮血液做貢獻。
  • 央視紀錄片《電子競技在中國》,獻給一代遊戲人的青春詩
    《電子競技在中國》是由央視和騰訊電競聯合拍攝的6集紀錄片,從3月14日起每周播出一集,目前才剛剛播完3集,評分就已經有點堅持不住了...就連B站這樣寬容的平臺都不到4分(第1集),《電子競技在中國》肯定不能算好片。
  • 津雲·佟森工作室 電子競技和網遊沉迷有什麼區別
    哎,這裡面怎麼還有埃及的事兒啊,我可是專注國際新聞的主持人啊,沒聽說埃及發生什麼能讓咱們國內都歡騰成這樣的事兒啊。我放下手機,又擦了一遍地,可能今後我的生活基本告別網際網路了,趙麗蓉老師說過:我張不開嘴,跟不上溜兒,你說難受不難受。後來終於明白了。IG是一支中國電子競技戰隊的名字,人家呢在當天贏得了《英雄聯盟》在電子競技領域的全球最高榮譽,捧起了S8冠軍獎盃。
  • 中國電子競技開拓者,馬天元(MTY)
    提到電子競技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而這個人就是星際爭霸的職業選手馬天元馬天元,1981年出生在四川成都,1998年便到北京從事電子競技,1999年成為了一名星際職業選手,而且拿到了中國第一個WCG世界冠軍。
  • ​粵港澳電子競技公開賽總決賽暨電子競技論壇拉開帷幕
    曾經只屬於年輕人的電子競技,近年來受到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2020年12月16日,亞奧理事會第39次全體代表大會決議,電子競技正式獲準列入2022杭州亞運會競賽項目。電子競技,再次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而幾乎在同一時刻,「鈞明杯」2020粵港澳電子競技公開賽總決賽暨電子競技(廣東)論壇於12月19日在廣州太古倉拉開帷幕。
  • 電子競技遊戲—遊戲陪玩軟體研發基本配置介紹
    電子遊戲是電子競技遊戲的媒介載體,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電子遊戲經歷了街機遊戲、單機的電腦遊戲、網路遊戲和移動端遊戲等等,加上遊戲的硬體、內容、玩法等轉變,電子遊戲的內涵以及不確定性發生了很多的變化。遊戲體驗的不斷提升,將電競行業帶領了一個新的高度,嘉億聚鑫帶大家看一下開發一款遊戲陪玩軟體基本配置一般有哪些。
  • 「2018老K遊戲電子競技錦標賽」總決賽圓滿落幕!
    2018年12月30-31日,由桂林日報社、桂林市秀峰區文化體育局主辦,桂林力港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桂林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2018老K遊戲電子競技錦標賽」。總決賽在青禾美邦國際家居MALL建材館場內盛大舉辦。
  • 不只是遊戲!登錄央視的紀錄片《電子競技在中國》第一集來了
    最近電競圈的刷屏事件,一個是各個項目的線上賽,再一個就是登錄央視的紀錄片《電子競技在中國》了。來,點擊視頻觀看《電子競技在中國》第一集《不只是遊戲》不少人都在感慨,這樣一個紀錄片在央視的播出,意味著自己那段被理解和被誤解的青春,如今得到了認可,也意味著那樣一段漫長的幽暗歲月,如今終於重見天日。
  • 2020年中國電子競技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遊戲收入比重將近90%
    隨著我國遊戲市場的蓬勃發展,我國電子競技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逐年增長,2019年電子競技遊戲實際銷售收入為969.6億元。電子競技用戶規模逐年增長,增速整體呈逐年減緩態勢,2019年電子競技用戶規模達4.59億人。2019年我國電子競技產業收入主要以遊戲為主,遊戲收入比重高達88.0%。
  • 17年前慘遭封殺的電競節目,遊戲東西,電子競技世界技世界
    回想起這麼多年電子競技項目在國內變化的情況,不由得感慨萬千。回想起03年央視cctv5開通第一個國內電競節目——電子競技世界,至今剛好17年。因此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聊,中國電競這跌宕起伏的17年。本期主要跟大家聊一聊這17年曾經出現過的經典遊戲競技類電視節目。
  • 電子競技又一次進入亞運會,崛起之勢已不可阻擋
    亞運會並不是第一次有電子競技項目,這一次電子競技又進入亞運會,影響力比上一次還大,因為電子競技的影響力對比之前擴大了太大。很多人認為電子競技不屬於運動,也不喜歡打遊戲的。這是個人看法也是個人喜好,他們可以表達他們的觀念。然而,電子競技的影響力不斷的擴大,卻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 中國電子競技第一人——Sky李曉峰
    騰訊科技英雄傳:中國電子競技第一人——Sky李曉峰 2003年11月18日,電子競技正式成為中國第99項體育項目。這項由遊戲而生的競技運動,幾經波折終於獲得了更廣泛的認可。
  • 騰訊央視共同打造:《電子競技在中國》紀錄片上線
    近日,騰訊電競聯合央視CCTV發現之旅一同打造了一部電競記錄片——《電子競技在中國》,共六集,第一集《不只是遊戲》已於3月14日晚8點在中央電視臺「發現之旅」頻道播出。現在,該視頻已經在騰訊視頻、騰訊體育、嗶哩嗶哩彈幕網三大平臺上線,沒看直播的小夥伴可以回顧一下。